{{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收录于话题

#MoCA展览#对话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在山顶上,很多东西是共通的”



“由DNA开启的伊萨卡之旅”



“我一定会告诉年轻人,尽情地玩耍吧,

和朋友们一起玩,和人工智能一起玩

——尽情学习,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2024年4月17日至5月16日,值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之际,上海当代艺术馆携手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大学(VIU)举办“镜中行旅”主题展览,呼应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之“处处都是外人”主题精神。本次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孙文倩(Miriam Sun)和意大利策展人朱莉安娜·贝纳西(Giuliana Benassi)倾情策展。参展艺术家为中国及意大利当代艺术新世代力量。

 

重磅艺术作品,在本次展览中首发展出。本次“出征”大作《DNA》系列,由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孙文倩担任总导演,由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可·列维特(Michael Levitt)与罗震、殷腾飞教授所带领的中国科学家团队担任指导专家,视听艺术家郭飞和作曲家金望参与艺术创作。

 

该系列基于理想状态下人工智能(AI)作为独立角色,与人类艺术家之间产生对话、交集、冲突和混合的过程。现场演出融合了金望的管风琴即兴和郭飞的硬件模块合成器即兴音乐作品《接触/AInvolved》,通过电子音乐和各种乐器交织的声音,在确定性与不确定中探索新的可能,表达对过去和未来的敬意。

 

与此同时与即兴创作产生对话的,是以DNA双螺旋结构为图像基础的《endlessREDDAL》现场A/V作品。作品聚焦由特定的18个基因和41个位点影响的中国人到意大利人眼睛瞳孔颜色的表型变化,通过转译人类DNA的4个碱基A/C/G/T为声音频率与节奏序列,展示了特定表型的变化序列,并结合动态视觉影像,探讨真实与虚幻、存在与意义的关系。这一无尽循环的艺术体验呈现出多维的、共生与镜像的双重关系,引发人们对基因演化哲学层面的思考。



PART1

诺奖得主:

DNA是“生命的秘密”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迈克尔·莱维特

Michael Levitt


生物物理学家,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终身教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莱维特主要从事RNA和DNA建模、蛋白质折叠、蛋白质几何分类、抗体建模、X射线衍射优化、侧链几何结构研究、扭转正则模式分析、溶液中的分子动力学及质谱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4月9日,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了“镜中行旅”主题展览的启航仪式,《DNA》展出系列指导专家、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可·列维特(Michael Levitt)与夫人肖珊·布罗什·列维特(Shoshan Brosh-Levitt)亲临现场。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先驱,列维特表示,艺术和科学在创造力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他的妻子是一位艺术策展人,这使得他一直对艺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二人近年在中国居住,直言“中国的艺术是最好的艺术”。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镜中行旅”主题展览的启航仪式现场 


在导演孙文倩Miriam的回忆中,与列维特教授初识在一场科学会议。在二人交流中,孙文倩馆长与教授分享了光学折射与音乐符号的关联发现,“作为一个科学家,你认为最容易跟艺术发生对话的会是什么?”教授的回答给予她灵感:“你有没有想过 DNA 的editing?”此次交流的契机,开启了由DNA表型与音乐、色彩连接的《DNA》系列艺术创作的旅程。


《endlessREDDAL》概念图 


谈及对《DNA》系列的学术指导时,列维特表示,DNA是“生命的秘密”,包含了我们生活中所见一切的信息,因此可以以多种方式融入艺术,比如孙文倩馆长通过音乐等媒介进行表达。DNA是由自然告诉人们如何创造生命的信息,因此它非常重要和基础;同时艺术也可以让生活更加幸福和美好,因此二者有很强的相似之处。

 

“我已经从事 DNA 和蛋白质分子的研究将近 60 年了,这个领域在这段时间里发展得非常巨大。60 年前我们几乎一无所知,而现在我们知道的很多。因此,看到艺术与科学像这样联系在一起,真是令人欣慰。”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endlessREDDAL》概念图 


“AI就像一个在口袋里能随时帮助你的朋友”



《DNA》系列的创作是对于人工智能、基因和艺术之间的对话与交汇,列维特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表示关注,指出现代人工智能的强大影响力,如ChatGPT等新型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每天我向它询问许多关于不同事情的问题。它就像一个在口袋里可以随时帮助你的朋友,拥有丰富的知识。我认为这是一个你需要学会如何与之沟通的朋友。你必须学会如何提出好问题才能得到好的答案。”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而关于三者间关系,列维特说“我看到人工智能与艺术、人工智能与科学、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有很多联系,它们都彼此相连。我认为孙文倩馆长将DNA中的科学与音乐中的文化以及人工智能相结合是非常棒的。这种组合真的是一种艺术的结合,它融合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因此我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

 

关于使用人工智能对人类自身创造力的影响问题,列维特的态度非常开放。“我认为人工智能很聪明,人类也很聪明,但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它们变得非常聪明。”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许多事情,以及你从未想象过的事情,甚至对情感事务也有帮助。“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人工智能。”


“鼓励年轻人锻炼他们的力量”



最后,对于中国年轻人的成长与发展,列维特给出了建议:“我经常告诉年轻人,他们是非常特别和重要的(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我们正处于世界上令人惊叹的时代,我们拥有人工智能,我们有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所有这些事情正在发生,但我们仍然需要那些提出困难问题、拥有新思想的年轻人。年轻人与老年人不同,他们没有知道很多,但拥有许多能量和力量。鼓励年轻人锻炼他们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这并不容易。我一定会告诉年轻人,尽情地玩耍吧,和朋友们一起玩,和人工智能一起玩——尽情学习,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通常情况下,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快地学习新事物。”



PART2

导演:

“由DNA开启的伊萨之旅”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孙文倩

Miriam Sun


上海当代艺术馆 执行馆长 

Executive Director of MoCA Shanghai

艺术行动力主席 President of Arts Momentum

国际民营美术馆协会亚太区理事

Director of Global Private Museum Network (China)


孙文倩自2002年上海当代艺术馆创办至今,始终不遗余力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积极的促进东西美学的交流,拓展当代艺术的疆界并持续的支持艺术走进民众生活的全民美学。


过去十几年她为上海当代艺术交织出一张联系全球的国际网络,五次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2010年在上海举办国际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大会(CIMAM Meeting)参与策划重大的艺术展览包括:中法文化年展览,古根汉姆美国300年特展,意大利文化年等特别项目。


上海当代艺术馆不遗余力的将中国艺术家带到世界舞台,在罗马、俄罗斯圣彼得堡、美国盖蒂博物馆、罕默美术馆等艺术馆策划展览项目,另外在国内,开创了当代艺术现象级别大展的参观人潮,草间弥生展览、迪奥精神展览等。分别在2019和2023年被澳门特区政府邀请主持澳门回归20周年艺文荟澳策展和国际评委,开创澳门城市人文发展新貌,邀请蔡国强到澳门首映天梯项目。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关于《DNA》艺术系列的创作初衷?


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孙文倩(Miriam Sun)是本次《DNA》系列的导演,她分享了这一系列作品的源起和发展历程。她说道:“DNA 的作品其实酝酿了很多年,大概有五六年了。”正式讨论在2020年。最初,他们想创作一些与光和音乐相关的抽象作品,但在特殊时期,他们开始受到不同人和事的启发。与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可·列维特(Michael Levitt)的交流,则让她对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微观世界产生了兴趣,启发了她开始思考如何将DNA编辑与音乐、声音和色彩相连接,从而开启了DNA艺术作品的创作之旅。


《endlessREDDAL》概念图 



跨领域合作的方法论和创作过程?


孙文倩馆长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山顶上,很多东西是共通的。”她认为这是一个沟通和进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带来了不同的方法论和观点,最终共同探索出最有共鸣的创作方式——从作曲家金望的音乐出发,结合研究医疗数据的科学家团队告诉我们数据的意义,并结合郭飞的电子音乐技术。即兴作品《接触/AInvolved》,每一次的创作和演出都会有所不同,之后也会有更多人的加入。她期待着作品在不同地点和与不同艺术家合作时产生的即兴部分,从而使作品变得千变万化。

 

“从光与颜色与声音,到文明的对话,再到各种不同人类的 DNA 对话,不断的聚散杂糅,所以我自己都觉得创作这件作品就像一个旅程,而且每一个人走进来看到一个部分,它其实是部分也是全部,但是因为走完这个旅程,你会觉得其实还有很多可以生发的可能性。就像我常说的,这是一段通往‘伊萨卡旅途’的启程。”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作品的预期效果和观众反响如何?


“我自己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的心。我相信管风琴的声音本身就很有张力,这是一种很有气场、很震撼的音乐。另外,我们本次展览同期对话的意大利艺术家作品《安抚灵魂》——好像有一束光打在一只祈祷的手上,似具神性。而我们这组作品选用音乐和影像来表达,好似另一只“无形的、精神上的手”,它们彼此触碰,相信观者的感知也会因此产生共鸣。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Oliviero Rainaldi作品《安抚灵魂》


这是一个会让人产生敬畏的场域,对于宇宙、生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一种尊重。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正如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Foreigners Everywhere 处处皆是外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更本位、隔阂的时候,其实我们更需要这个“看不见的无形的手”,实现与此前不同的对话与共鸣,并让我们内心存有对于宇宙天地的敬畏之心,去坦然面对生命的喜怒哀乐。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对人工智能、基因和艺术之间对话的见解?


“我认为艺术家们对AI独立角色的设想很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 AI 很独立的思考。现在技术的发展是日行千里的,我保持着又敬又畏的态度,希望艺术和AI的对话是和谐的。”



PART3

艺术家:

“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郭飞

GUOFEI


电子音乐人 Electronic Musician

声音艺术家 Sound Artist

视觉艺术家 Visual Artist


郭飞的艺术实践跨越不同领域如声音、实验影像、新媒体艺术等。OSCPLLEX是个人音乐项目,作品风格涵盖Dubtechno/Ambient/Minimal/Experimental Mu-sic/Field Recording等。曾在中国/美国/德国/荷兰/法国/立陶宛等知名Dubtechno/Ambient厂牌发行音乐作品。受极简主义/随机主义等观念影响,实验性的运用多层次声音织体构建沉浸感极强的Dubtechno/氛围环境/实验音乐。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金望

JINWANG


作曲家 Composer


金望的室内乐作品曾多次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香港艺术节等音乐会上演出。金望与各领域艺术家广泛合作:与艺术家杨福东合作多部艺术电影以及多媒体影像作品如《陌生天堂》、《竹林七贤》、《靠近海》、《断桥无雪》、《第五夜》、《愚公移山》。2010年为杨福东执导的意大利著名服装品牌PRADA广告艺术短片《First Spring》创作音乐,通过PRADA官方网站播出。



《接触/AInvolved》排练现场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接触/AInvolved》金望+郭飞 

 现场即兴音乐作品 30-45min 

理想状态中,AI是作品的一个独立角色。独立的审美,思维,逻辑,不被人干涉,不为人或任何其他服务。艺术家完成人的部分,也只能完成人的部分,与AI对话、交集、冲突、混合。这将会不知道作品的结果,因为人已经把独立给了AI,AI也不把他的想法强加于人。这不容易做到,因为所谓AI的独立,只是要做到人没有给予AI任何指令,没有设定程序,没有按下开关,AI自发的开始,即自发性。我们现在无法做到这一点,这很科幻,以后可能真的会发生。但作为人,我们的自发性可能也仅仅是我们以为是自发的。

对基因和人工智能我们难以知晓本质,一个是万亿年一直存在而我们才开始认知,也许是神创造生命的序列;一个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另一个序列,可能以后会任其发展,无法把握。基因和人工智能可能对我们的未来都非常重要。将他们作为艺术和音乐的想象,应该会很有趣。通过电子音乐、管风琴,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扰动。在某一个时刻,感受到对过去和未来的敬意。


现场演出部分为金望的管风琴即兴+郭飞的硬件模块合成器即兴,风格在无调性音乐/序列音乐/电子原音/实验电子/氛围音乐间游移,并以此和现场预设的A/V作品《endlessREDDAL》(AI)形成对话。两位艺术家的现场即兴创作会基于对DNA编码序列做人工转译,并在象征意义及微观形式层面做持续性的即兴演化,形成一系列有机的、偶发的、当下的、相互扰动的声响材料,和现场A/V声音影像装置编织碰撞出更多维度的声音织体及更丰富的声音层次,在确定性与不确定中探索新的可能,引发对人类DNA基因演化哲学层面上的思考。



《endlessREDDAL》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 endlessREDDAL》郭飞 

声音影像交互装置 | 300 cm x 550 cm  | 2024 

 

《endlessREDDAL》声音影像交互作品。试图探讨真实与虚幻,存在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人类在无序随机超验的状态下,被动地被还原为有限之“物”,偶然生成的生命密码不断将人类卷入一个个新的微观迷宫中,我们应该如何自处。作品呈现了一条不断螺旋上升的DNA双螺旋结构,犹如一座不断生成着的无尽永恒状态下的巨型生命之梯,带领观众突破眼前的影像与声音,以一种空无的状态进入生命最原始的旅程。

从中国人到意大利人,眼睛瞳孔颜色的表型变化,主要由特定的18个基因和41个位点影响,为了凸显我们眼中的世界如何不同,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类DNA的4个碱基A/C/G/T做了AI转译处理,将其对应转化为特定的声音频率与节奏序列,再基于意大利-中国人种的特定表型的变化,推导出相对于“参考碱基”的不同变化序列。最终,通过一系列特定声音频率触发影响视觉交互,不加人工干预的持续生成数条不断演变的电子原音音景序列及人类DNA基因图谱的动态视觉影像。


作品企图通过没有起点亦无终点的无尽循环,关注即时的当下的意向活动本身,在消解目的及意义后,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感观这个世界与自身。


在特定变量的影响下,影像与声音相互交织影响。


Q&A对话

x 郭飞/金望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对“镜中行旅”&“Foreigners Everywhere”主题的理解?如何理解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似乎可以共通理解。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后来发现日也不是心。但是个人因为自我,往往还是觉得自己是中心,不由自主,也是短暂的。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金望

艺术家


《镜中行旅》是非常特别且有启发性的一个主题,我非常喜欢。镜像是现实的反相,“镜中行旅”将悖论式的不可能推伸出了一个包含无限可能的空间。或对话镜像的自我,或在非旅和行旅中参悟,充满无限的可能与心理层面的能量。巨型镜面之上的威尼斯仿佛也构成一座镜像迷宫,“镜中行旅”在这个层面也是一种自我的探寻。

另一个主题我认为本质上是个体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在一系列巨大的不可抗力影响之下每个人的个人属性都被模糊了,当下我们都需要重新寻找。无处之处,外外无外。


郭飞

艺术家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DNA》系列的创作初衷?


最开始是孙文倩馆长提出了DNA的这个创作概念,通过一个大型的交互作品去呈现DNA表型演变以及我们眼中的世界,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随着创作的深入我也被双螺旋结构卷入一场不断觉醒的探索之旅,DNA所象征的有序与随机的并置,基因点位或然性与必然的关系等复杂又神秘,构成了一面面镜像之墙。

郭飞

艺术家


DNA和AI,我觉得它们有某种联系,某种程度上像是一个过去和未来。AI现在我们谈论很多,比如Sora。但我想象中的AI是独立于人类的角色。不是为了人的需要,是为他自己去创作音乐,然后与人的音乐进行对话。两个独立的个体才会有对话。AI的音乐应该不符合人的审美,可能也很难听,但它是独立的表达。这可能是一开始音乐现场基本的想法。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接触/AInvolved》设备调试现场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金望

艺术家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本次创作是关于人工智能、基因、艺术之间的对话与交汇,个人的见解或者体会?


一开始我想到,DNA是生物的基本。演化出千变万化的植物、动物,包括各种人。人又创造出了AI,AI也会演化,甚至某个时刻会独立于人类。如果放在几亿年的大尺度看,我觉得是一种流变。我们通常认为智慧生物有自主意识。如果有一天AI有了自主意识,可能人类都会敬畏。但是我觉得,一只猫,一头牛,一棵树,也有自主意识,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看过一个研究的报道,这个研究就是研究植物的情绪的。所以我觉得,物种总是不断的流变,作为自我主体怎么看待不同于自我的客体,是重要的。我觉得理想化的方式是尊重。尊重不同的看法、不理解的事物、尊重这个世界。虽然很多的情况不是这样,但艺术可以成为一种对理想化的想象。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金望

艺术家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由经验一分为二,那些可以被我们经验认识把握的现象层面构成了我们眼中的现实世界,AI可以再现训练模拟这个世界,也仅限于此。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不能被经验感知的世界——不可知的、超验的、随机的、偶发的、既视感的各种体验构成的世界。这次的创作就是两个世界间的碰撞。

郭飞

艺术家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在探索人工智能作为独立角色的审美、思维和逻辑时,是否收获某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或者启示?这些发现对于未来的创作有何影响?


AI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我认为是很有意思的地方,会呈现一些意外的结果,可能未来会创作一个人工低智错误美学系列作品。

郭飞

艺术家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对即兴演绎的看法?


我觉得好的即兴是一个当下的美妙状态——更强调一种状态。好的写作乐谱的作品,是构建特别的思维结构——更多是一种思维逻辑的搭建,这两者很不同,即兴与预制的创作各有特色。而且目前 AI还无法很快取代。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接触/AInvolved》设备调试现场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金望

艺术家


即兴创作更强调直觉性当下的状态,相比较传统预制型的呈现我认为更能触达真实。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接触/AInvolved》设备调试现场 

郭飞

艺术家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本次展览中,音乐元素与视觉艺术如何相互作用以创造一种全新的体验?


这次作品的呈现有数个维度的相互作用。一是《endlessREDDAL》这个作品自身的声音与影像的交互,二是现场演出部分我的实验电子和金望老师的管风琴间的即兴对话,三是我们的现场即兴和《endlessREDDAL》间的对话。几个维度的交织用DNA的螺旋结构方式去演化。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接触/AInvolved》设备调试现场 

郭飞

艺术家


Qusetions to 

郭飞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可以具体谈一谈《endlessREDDAL》中所使用的技术吗?如何通过AI的桥梁,实现由基因碱基转译和瞳孔表型变化演变成影音交互的艺术作品?其中的AI/创作者的“自发性”体现在何处?


郭飞

艺术家

《endlessREDDAL》这个作品是一个声音影像交互装置作品,用DNA的4个碱基转译编码来生成音乐,通过声音影响视觉生成,视觉再反过来影响声音变化,交织变化。这个作品有幸得到由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可·列维特(Michael Levitt)、罗震、殷腾飞教授所带领的中国科学家团队的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人类瞳孔表型变化主要是由18个基因和41个位点决定的,AI的自发性在于“学习-模拟-生成”这个产生模型,所以《endlessREDDAL》中声音材料的音高和节奏序列是完全基于编码的变化来交互生成的。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endlessREDDAL》概念图 


在声音设计和编曲上我有意识的去减少创作者的在场性,除了必要的建模和逻辑节点搭建以外,基本都交于碱基转译触发生成。过程中比较复杂的地方应该是如何在序列化生成和音乐性上做平衡。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个作品的声音部分如何为我和金望老师现场即兴做留白。所以在这个作品的声音设计和编曲上我尽可能的去做减法。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将硬件模块合成器应用入即兴创作中的原因?基因和人工智能对于音乐创作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对于将来音乐与科技的融合有何期待?


郭飞

艺术家

模块合成器本身的开放性是非常大的,它将传统合成器的声音合成模块拆分为单体模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组建一套完全自定义的声音系统。这样允许创作者可以非常自由的patch信号与逻辑路径。在即兴创作中可能性更多样。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接触/AInvolved》设备调试现场 

 郭飞的模块合成器 


AI刚开始出来的时候我像大部分人一样去接触了,ChatGPT/MJ/SD这些,甚至LLM。包括目前新出来sora/suno,都有接触。我个人认为音乐和科技归根结底只是一套外壳,最重要的核心还是创作本身。不过科技与音乐的融合的确在呈现方式上会有很大的可能性。可以让音乐突破传统的单一听感的模式,变的可视可感,不同媒介的感官体验延伸拓宽了我们的可感知空间。



您在创作中加入了诸多哲学层面的思考,可以深入谈一谈吗?在您看来,艺术作品在理解与表达上是否独立?


郭飞

艺术家

我认为艺术作品或者行为背后的所指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不可感知的存在,类似于“自在之物”的概念。既独立于观众也独立于创作者,我们试图穿越经验去把握一切似是而非的实在这本身是不可能的,对于我的创作理念来说我没有办法也不想试图引导观众去理解一个我也在试图理解的东西。我一直追求作品呈现一种不可知的可知状态。


Qusetions to 

金望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您是如何将电子音乐与传统乐器(如管风琴)融合?如何分类或界定确定性/不确定性?而这种处理方式对于观众的音乐体验会产生的可能影响?


金望

艺术家

电子音乐和管风琴的形式我觉得不大常见,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对于AI/DNA的主题有一种感官上的契合。至于“融合”我觉得可能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撕裂,或者其他的状态。如果单纯说融合,管风琴的音色倒有点像早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电子音色。而现在的电子音乐,很多听上去很人性化。音乐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比如我们把作品写在谱子上,演奏者可能会演奏得不一样,但基本上是确定的。如果即兴演奏,我们可能感觉是很不确定的,包括管风琴自身的区别都是存在的,但是即兴可能是你长期的练习以致刻在基因里的动作、思维习惯,结果可能也是确定的。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接触/AInvolved》设备调试现场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音乐现场即兴作品的交互语言?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金望

艺术家

与郭飞合作的音乐现场作品的名字我们最终商定为《接触/AInvolved》,这个名字更强调对话的感觉,表演的形式,及人对于未知事物的态度。两位音乐表演者是一个互为主客体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中引发了情绪、风格、气氛、乐思的流变。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接触/AInvolved》设备调试现场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如何描述自己的作曲风格?根据主题变换还是会有不变的内核元素?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金望

艺术家

风格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演变,这点和DNA很像。民间的音乐,由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或变化或消失,我们也寻找不到他的源头。当代社会由于信息化,各种不同的风格融合也是多见而且必然。如果把风格比作不同的语言,假设一位在中国生活工作的意大利人,中文和英文都很好。他可能在喝茶的时候,会说中文。在工作的时候会说英文。情不自禁的时候,会说意大利文。但他的个性不会变。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如何看待AI?


金望

艺术家

AI我认为就是一个他人,另一个主体。一个不同于自己的人。我们可能面对一个他,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去了解,我们会想他是什么样子,喜欢的是什么,不喜欢什么,但也可能他根本不是你想象的样子。对于他人的态度,是表演基于的形式。


在两年前的讨论中,孙文倩馆长提出了关于DV和AI的想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AI迭代升级,能够生成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甚至可能取代人的工作。但我认为作为艺术作品,涉及到AI时不能仅从科技角度看待,将其作为人类需求服务的功能化工具,AI与人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我希望将AI视为“他人”,一个独立主体,而不仅仅是工具。虽然AI可以独立创作,但人与AI的感受和角度不同;人的感知受到感官的限制,这也影响了对其他物种的认知。AI的独立目前只存在于理想状态,所以本次创作并非手段上的尝试,而是理念上的尝试。因此,我们聚焦着人与他人的彼此看待的问题。表演中更多是一种关系:融合/冲突/对立中交流等,最后会形成戏剧性的东西。



镜中行旅,

即将启程。




-

Author:Gasoline

Designer: Xu Nan


MoCA

作品专访|《DNA》系列:“当AI作为一个独立角色”  MoCA Shanghai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