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装置,胡项城,2024年;“天天问——胡项城个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事事问
“天天问——胡项城个展”展期内,“烟囱PSA”不间断地推出“事事问”栏目,以问题为线索,为你解读艺术家作品里丰富、有趣的细节,阐述他充满激情的创作故事。
为什么这些我们所熟知的物品和雕像被吊了起来?
为什么是用尺子吊起来?
我们该如何定夺一件物品的尺度?
《尺度》,装置,胡项城,2024年;“天天问——胡项城个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钢琴、空调外机、自行车……一件件物品被尺子悬挂而起,毛线构成手的图像,地上放置着普通常见的尺子与中国传统的风水尺等,构成了《尺度》这件大型装置作品。或许我们对这些事物是熟悉的,但是眼前,却创造出了一番全新且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景象。它背后的含义是什么?下面有着来自艺术家本人的思考。
是什么?
如果你问及万物背后的法则,在科学、哲学等不同领域,均有不同的答案,它们都指向宇宙的终极奥义。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位对数字极为痴迷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提出了“万物皆数”的理念。他的理论虽有不同意见,但基本上却为大家所接受,这不仅仅在说事物可以被数学化地测量,他更认为万事万物的本质是“数”。
无论宏观或是微观,从宇宙到一片树叶,数的存在无疑是个事实,但自古各地的人测量数的工具却不尽相同,无论玛雅人的天文历法还是东西方的尺子。在这组作品的地上,艺术家将各种不同尺子呈现出来,其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测量命运的风水尺。过去这种主观推测的尺子肯定被认为是糊弄人的迷信工具,但最近人们了解到量子纠缠的理论,主观意识可能引起客观的变化,求仁得仁,这种尺子说不定也有一定道理。
《尺度》细节,装置,胡项城,2024年;“天天问——胡项城个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此外大家可看到“尺度”也并非是一种测量方式或工具。从另一角度看它背后代表着一种标准,一种判断。我们对“尺度”的衡量,包含了我们的价值体系。“尺度也是人类设定标准的基础方法。谁掌握了标准,并能让他人服从,也就掌握了话语权。”在胡项城的视角下,尺度不仅是测量数的工具,更是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塑造的方式。
要关注“尺度”?
胡项城说:“标准的设定可以让人思想行为统一,但反过来也影响了多元思考的可能。我们耗时约十年制作了可松紧及变形的尺子,各种常见的东西被吊在可伸缩的尺子上,其实尺子的刻度都在微妙地起着变化,这是想表达——至少在艺术领域,弹性思维才不至于让‘多样’转向‘单一’。”虽然标准可以带来统一和秩序,但可能也会限制个体的创造力和多样性,如何创造更加广泛的解读空间、如何避免思维被僵化,这是《尺度》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所在。
你有新的问题想问吗?可以来展厅边逛边寻找~
往期“事事问”
相关展览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天天问——胡项城个展
策展人:南条史生
展期:2024年4月14日至2024年6月9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楼
主办机构: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票价:免费
2024年4月14日至2024年6月9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推出中国艺术家胡项城近年来最大型的个人展览项目——“天天问”。展览遴选了艺术家1970年代至今各个阶段的绘画、影像、雕塑作品及资料,还呈现了他根据PSA建筑历史与特定空间实现的多件大型装置新作。充满创作激情的胡项城以不同方式,不断发问、思考着当下与未来,他将美术馆作为“生成探索”的试验空间,亦是联结社会众人与各领域的“场”。
//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国有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互动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