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Constantin Brancusi
展览地点:蓬皮杜中心 Centre Pompidou

不必瞻仰我的雕塑,应该热爱它们,与它们嬉戏。
——布朗库西
蓬皮杜中心隆重推出现代雕塑之父、罗马尼亚籍法国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1876-1957)的大型个人回顾展。展览将呈现200多件不同类型的作品,包含有120件以上的雕塑、摄影、绘画作品与影片等,通过 11个主题:“白色与光明、灵感、生活轨迹、布朗库西的工作室、女性与男性、肖像、飞鸟、光滑与粗旷、反光与流动、动物、伸向天际的底座”,为我们展现了布朗库西创作的源泉,亦揭示了他的创作过程。
布朗库西的工作室是他生活、创作和沉思的场所,也是此次展览的起点。自1957年艺术家将自己的工作室捐赠给国家之后,它便成为蓬皮杜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次展览以布朗库西工作室(部分还原)为核心、按艺术家生平时间轴与创作历程排布其经典作品。此外,布朗库西自己保存的文献资料更鲜活地呈现了一名艺术家创作的方方面面。除蓬皮杜中心的藏品以外,此次展览中的作品更有来自全球多个艺术机构或私人收藏。
▲2024年蓬皮杜展览现场
▲由建筑师伦佐·皮亚诺重建的布朗库西工作室内部照 1997 ?Adagp, Paris
▲《熟睡的孩子的头》大理石 10.5 x 16.5 x 15 cm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以其精致的轮廓呈现了他睡眠模特的柔和五官:脸颊的丰满,眉毛的清晰,鼻子的模糊曲线,几乎没有蚀刻的眼睑。十年后,《沉睡的孩子的头像》发展成为一个近乎抽象的正式轮廓,黑色的石头头像[Tête]。一个完美的椭圆形,只标明了鼻梁,只标明了嘴巴的位置,就像石头上的碎片一样。
▲《沉睡的缪斯女神》抛光青铜 16 x 27.3 x 18.5 cm
布朗库西独特的雕塑语言在雕塑史上留下了铿锵有力的一“锤”。自文艺复兴时期到罗丹时代,雕塑家更倾向于“塑”(Modelage),从无到有地“揉搓、堆砌、刮抹”较为柔软的材料,从而获得理想中的形态,过去的雕塑家也更习惯于边观察事物和模特边创作的模式,他们作品的大理石版本往往会交付于工匠去完成;而布朗库西挥别了这些前人的惯常做法,开辟了自己的新道路,他选择“直接雕刻”(Taille directe),他直接自己“雕刻”石材,这是一种“落锤无悔”的方式,而且他凭借记忆创作,这样的作品往往更具有经过深思熟虑和无意识双重洗炼的神韵。
▲《害羞》石材(石灰石)36.5 x 25 x 22 cm
布朗库西摒弃了传统的追求现实主义的“形”,而选择更为直白、纯粹的“立体几何”,艺术家认为:“东西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东西内在的本质”……”我只要它的灵魂一闪而过。”


▲《达奈德》黑色古铜色(和镀金叶子)石头(石灰石)27.5 x 18 x 20.3 cm
▲《勒达》抛光青铜(砂型铸造)镍银 53 x 79 x 24 cm

无尽之柱就像一首永恒的歌,将我们带到无限,超越所有的痛苦和虚假的快乐。
——布朗库西
▲《无尽的专栏》木材 301.5 x 30 x 30 cm
从 1918 年到他生命的尽头,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制作了多个版本的无尽柱,尺寸和材料各不相同。然而,基于叠加菱形形状的重复,结构保持不变。在垂直的动量中,出现了节奏的品质,比例的和谐和图案的简单性。它的最后一根柱子(1938 年)高近 30 米,安装在罗马尼亚 Targu Jiu 的一个公园中间,位于一座献给第一次世界大战死者的神殿中。
▲ 蹲着的布朗库西,用斧子劈无尽之柱

当你看到一条鱼,你不会去想他的鳞片,难道不是吗?你会去想象它的速度,它的身体如何如同一道光一般在水中穿梭……
——布朗库西


鸟飞长空,鱼翔浅底,布朗库西所说的“灵魂一闪而过”,是想捕捉事物最原始本质的内核,也是它们灵魂划过的痕迹。布朗库西对自然的信仰和崇敬,对自由的向往,也是为何他最终选择创作 “动物”主题的作品。他创作的动物都有着轻盈的身姿,仿佛时刻能够在所处的环境中肆意移动;他喜欢给雕塑加底座,仿佛给火箭加助推器,既有视觉上的仪式感,又有精神上“时刻准备着”的冲动。
▲《太空中的鸟》抛光青铜、缟玛瑙 193.4 x 13.3 x 16 cm
“飞鸟”类主题的创作贯穿了布朗库西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编织了一条成长线。他创作了大理石、青铜和石膏三种不同材料的“鸟类”主题雕塑多达30多件。当他在创作“飞鸟”的时候,塑造的是极限往上延展的、弧形的躯体,流线型、更为轻盈的姿态,这对他而言象征着人类摆脱世俗的限制,追求精神的极乐世界。本着“大道至简”的理念,他的雕塑越发简约,并充满了理性的思索和澎湃的、由内而外的力量。他对更多的创作进行彻底的抛光使作品表面能够更好地反光,这加深了作品与环境的紧密融合,如镜面般的光滑面同时也意味着没有痕迹、摩擦力小、更明亮透彻。
▲布朗库西《海豹II》1943
▲布朗库西《蓝色油画背景》1940
此外,“空间”也是他创作中至关重要的点。在布朗库西的“通感世界”里,空间、雕塑、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自由而流动的,它们互相包容、碰撞、取悦、激怒。空间对于布朗库西的雕塑而言不是“作品之外”,而是作品精髓的外在延伸。

简洁并不是艺术的目标,但人们通过进入事物的真实意义来实现自我的简洁。
——布朗库西

除了真实,没有什么是美丽的。
——布朗库西


▲布朗库西《亲吻》1970
▲布朗库西《无尽的专栏》1937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