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少其与“木石斋”

钱君匋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他曾治印多方赠予赖少其,现存“一木一石之斋”朱、白文各一方,是赖少其斋号印。
但你知道,“木石斋”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1936年,鲁迅给赖少其的回信中写道:“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赖少其将其奉为一生的座右铭,并将书房命名为“木石斋”。

钱君匋《一木一石之斋》篆刻青田石
5.5×2.7×3.5厘米 1977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东方既白——赖少其与长三角美术事业作品文献展”展出的此方为朱文印,印文方圆并用,疏密对比强烈,构思巧妙,线条间的敲击白点,使光洁的线条愈加朴茂古拙。赖少其常将其钤盖于山水作品中。

东方既白——赖少其与长三角美术事业作品文献展
还展出有赖少其亲属收藏提供的多枚篆刻印章
见证了齐白石、唐云、傅抱石等名家
与赖少其的翰墨情谊
……

新中国成立之后,赖少其到南京负责文艺界工作,期间,与傅抱石相识并结为好友。
傅抱石视赖少其为他创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位领导和道友,他先后将多幅作品,尤其是自己珍藏多年的国画《湘夫人》赠予赖少其,并特地为赖少其治印,以此纪念两人的深厚友情。

傅抱石《赖少其印》篆刻坡头寿山石
2.1×2.1×4.5厘米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傅抱石诗书画印皆善,其篆刻作品存世不多。早年从民间艺人处学习篆刻技法,心有所悟,之后研摩汉印,意在汉铸与凿印间,字法多缪篆或隶意,布局庄重,用刀雄浑。后旁参赵之谦、黄士陵。
此方朱文“赖少其印”
是专门为赖少其刻制
可谓赖二人深厚情意的证明。

20世纪50年代,赖少其与海上名家唐云在上海相识,半个世纪间两人结下了深厚的翰墨之谊。
齐白石《兴之所至》
篆刻残兽纽寿山石
2.5 ×2.5 ×4.5厘米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1964年,唐云将齐白石弟子许麟庐赠予的齐白石白文印“兴之所至”转赠给赖少其,边款刊:“白石。麟庐赠余此印,过合肥转贻老赖,老赖想能赏其妙也。甲辰年五月,唐云记。”赖少其极其珍爱此印,并作为他书画创作中的常用印。
此印是篆刻大家齐白石所作,其善用“单刀法”,篆刻作品呈现雄悍直率、生辣猛劲、酣畅淋漓的艺术特征。
《白石老人自述》中有阐述:“我刻印,同写字一样。写字,下笔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决不回刀。我的刻法,纵横各一刀,只有两个方向,不同一般人所刻的,去一刀,回一刀,纵横来回各一刀,要有四个方向,篆刻高雅不高雅,刀法健全不健全,懂得刻印的人,自能看得明白。”齐白石选择和推崇单刀法,既契合其个人优势,也符合个人艺术理念,最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风貌特征。

东方既白——赖少其与长三角美术事业作品文献展
展览地点:33米层展厅
展览时间:2024年4月3日-5月26日

责任编辑:张昊翀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