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昊美术馆「HOW Channel」系列每期将联合昊美术馆合作艺术家,参观艺术家工作室的作品以及创作环境,贴近艺术家的生活空间,深入对话了解不同艺术家,展现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背后一面。传播艺术新态度,发现艺术新灵感。
第二十三期「HOW Channel」我们与昊美术馆合作艺术家徐今今展开对话。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此前已经于昊美术馆正式落下帷幕,本次对话将作为对项目的终极总结,在艺术家自身视角的叙述中回顾本次项目的整体创作理念和其中出现的声音、文本和装置等各种媒介背后所经历的故事。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Vol.23 对话徐今今
徐今今访谈视频,2024,?昊美术馆(上海)
*以下内容根据“HOW Channel | 对话徐今今”访谈录制视频整理而成。

A:
这个展览的名字叫“叩击”(Against this earth, she knocks),这来自我之前写过的一首诗叫“Against this earth, we knock”,也是在讲述女性在集体发声的一种方式,一种用肢体叩击的方式。展览分成三个部分:她史、她视和她诗,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把我进行了八年的研究项目,做了一个比较系统性的梳理。用各种声音、文献、影像、纪录片和装置等方式来阐述这个研究过程,打开我们对边缘女性的聆听方式。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A: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可以用这种方式回答,很多人会问我“你这是在写诗,还是在做装置?还是在做声音?”其实对我来说这都是一种诗歌,我认为这都是我创作的诗歌。媒介对我来说是一种框架或者束缚,我更加希望打破这种媒介的边界,然后在这种中间地域寻找最适合的容器。所以我不会说我现在要用文字来写首诗,或者我一定要做个装置。我不会把媒介当成开始,而是把它当成一个终点。我会有个想法或概念,或者一个感觉,或者有人给了我一块布料,有人跟我说了句话,跟我讲了个秘密,这个声音我很想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输给大家,然后才会找到一个媒介或者一个容器。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A:
其实这就是我研究项目的一个核心。我觉得我的研究项目其实会扭转镜头回到我自己,在探讨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为一个外来的身份和我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像我拍的一个影片《在女性庇护所之外》,我主要在探讨镜头前后存在的“被观察者”、“观察者”和“记录者”之间的三角关系。


上: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下:徐今今作品《在女性庇护所之外(I)》,2017,数字影像,1分58秒,图片来源于艺术家

A:
我不认为我是一个人类学家或者是田野调查的研究人员,因为我不是以传统的田野方式去进行这些研究。我其实特别受到越南籍美国学者郑明和老师的影响,他有一种概念叫speaking nearby(在旁言说),他会跟一些群体住在一起,但是他会以一个旁者观察者的身份在旁边观察和记录。所以我觉得我当时只是作为一个他们的朋友和观察者在聆听他们的故事。

徐今今作品《在女性庇护所之外(II)》,2024,双屏数字影像、双声道、彩色、14分22秒,图片来源于艺术家

A:
就像前面我提到的,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一种诗歌,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人们认为的文本上的诗歌,但是每一个都是有一种诗意的感觉。见证诗学我觉得是我作品的核心,每一个作品都在探讨如何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来见证事实,来见证一些历史性的事件和最平凡的事件,以身边可塑造的语言来作为脉络。因为诗歌对我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媒介,我希望语言是能被塑造的,我经常会跟我的学生们说“你把语言含在嘴巴中,就能形成一首诗歌”。而这里(本次研究项目)我就是希望以各种媒介的方式,以各种语言、各种声音,把它的质感以能被触摸到的方式表现出来。

徐今今创作的诗歌,图片来源于艺术家

A:
这个项目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些在地性,比如说在苍蝇网那件作品,它(里面)的声音就是在在地收集的,还有更加实质性的材料,比如说这些布料都是从各种边缘女性的家中收集来的。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在收集过程中我发现,不管她们的生活情况有多么的糟糕,甚至有些是临时的居所,她们还是会非常用心地打理好自己的空间。所以我想把这种美感、这种用心带给大家,而不是像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些流离失所的女性的生活状况。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包括女书的空间中,我用的是在江永这个传承女书的村庄里面收来的锅和碳灰。女书最后一位传承人何奶奶,还有最年轻的传承人叫胡欣老师,我跟她们分享了世界各地女性告诉我的秘密,然后我们用女书的方式把这些秘密用碳灰撰写出来。在江永地带当时女性不能用墨,不能去学堂,不能书写,这个时候她们就会用碳灰和树枝写下他们的诉苦或者倾诉,他们在婚姻中碰到的问题和不能让男性看到的秘密,然后男性来了就把它(女书文字)毁灭。我觉得女书它的存在就基于它的毁灭,所以我才用碳灰来做这个装置。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A:
其实我就是希望观众能在听不懂这个语言的情况下,去细心聆听。因为这就是我当时做这个调查时,跟那么多女性住在一起时候的感受,虽然我们的语言互不相通,但是能通过肢体,通过情感,通过语言中那些微微的颤抖或者语调,你能感受到她的故事。她可以跟我讲一个小时,我觉得我听懂了她最核心的,不用内容传达和语言传达的最核心的情感,所以我也是希望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导观众去静静地倾听他们听不懂的一种语言。而且我特意没有在这声音下面放具象的视觉性的东西,因为我觉得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然后再听到他的声音,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刻板印象,这就已经有了一个隔离。但是当我们只听到他们的声音时,我们反而可能会放下一些警惕性,然后去打破这个边界(语言隔阂)去聆听他们。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A:
我不知道你在里面的感受是怎么样,我也希望每个人有自己的感受,可以在里面自由穿梭。现在这个空间中一共有15条女书雨链,其实我可以再做100个。这次的15个是选了15个女性的秘密,每一个都代表一个人的一段话。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比如说何奶奶跟我说“我现在很自由”,另外一个人跟我说,当时他们偷渡过一个国家的边界时,一个蛇头跟他说,如果你的儿子继续哭泣,我就会把他杀了,他讲述的这段故事也是一段雨链。每个雨链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我让它有点暴力地落下来,叩击这些锅和碗或者最普通的这些器皿,是因为我希望这能表达一种女性用各种方式在叩击大地,在以自己的形式和集体的形式发声。它(这种发声)不一定是用语言,它可以是用我们可触到的媒介来发声。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A:
这次我非常感谢昊美术馆的空间给了我这个机会,因为我三年前做过一个小的版本,我真的拿了个上海垃圾桶旁边的苍蝇网,在里面放了20对耳机在里面,每个耳机在发声传达20个女人的故事。

徐今今过往作品《如果可以,你会听?什么?(I)》,图片来源于艺术家
当时我的梦想是几年后能有机会做一个大的版本,这样子我们观众能走入这个空间成为女性的一部分,在这个空间我希望大家能感受到这种被困的女性的处境。我们不知道这些流离失所的女性她们是怎么到了这种境地,很多时候她们进去后就出不来了。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情况,其实我们任何人不管是在婚姻、生活中,你都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就进入了一种走不出来的状态,所以我希望大家能真的用自己的身体走入这个环境,然后感受到这种压抑感,同时也感受到这种集体发声的对话和氛围。


徐今今研究性艺术项目“叩击”展览现场,2024?昊美术馆
END
-
视频剪辑:栗子
采编:孙昕灿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