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收录于话题

#工作坊#色彩实验室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生命之线——对谈与织物工作坊

艺术家:庄蓓雯、慕晨扬

主持:阳昕

如何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这是艺术家庄蓓雯2022年创作的影像作品《青蚵嫂》, 艺术家将玻璃纤维与白发共同编成辫子,编织的同时嘴上吟唱着当地传统的民谣《青蚵嫂》。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青蚵嫂(部分)

玻璃丝,影像

庄蓓雯,2022

青蚵嫂,即从事养殖贩卖青蚵的女性。艺术家自幼受福建本土文化影响,特别关注到“蟳蜅女”、“惠安女”和“湄洲女”这三类女性。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从小到大,这些女性活生生的生活在我的身边,她们并不是只有单一的被歌颂的伟大一面,落后的婚俗、封建思想、重男轻女、繁重的家务等,无一不摧残着她们的心灵与身躯。古老的传统对于她们而言是一种束缚,她们成为了贤惠的代名词,背后却隐藏着无可诉说的苦难。但是这些苦难并没有摧毁她们。

——庄蓓雯

艺术家徒手将脆弱、透明、危险的玻璃纤维与柔软的白发共同编织,意在希望观众感受艺术家在物理接触中体验到隐形疼痛与内在强大,借此探讨一直被忽视的社会角色和女性力量、现代社会与个人历史、痛苦与慰藉、脆弱与坚韧之间的复杂关系

生命之线——对谈与织物工作坊


此次工作坊,我们邀请到艺术家庄蓓雯慕晨扬作为导师,由对谈织物手工制作两部分构成。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庄蓓雯

雕塑、装置与影像

关注女性成长,疼痛经历,地域宗族等议题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慕晨扬

流浪打工人

兼职艺术家

搞毛线爱好者

对谈将从艺术家庄蓓雯的影像作品《青蚵嫂》中“编织”这一动作进入,延展至作品背后的灵感、女性创作的共性、亲缘家庭的复杂纹理等话题,感受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如何以不屈的精神编织自己的“生命之线”。两位艺术家将主导讨论,欢迎各位参与者加入对谈。


对谈后,艺术家慕晨扬将带领大家进行不织布创作,毛线编织是慕晨扬的重要创作语言,她将带领大家创作象征个人重要器官的艺术品探索并表达那些塑造自我、承载记忆与力量的核心要素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工作坊信息

生命之线——对谈与织物工作坊

艺术家:庄蓓雯、慕晨扬

主持人:阳昕


日期:2024年6月2日 周日 

时间:13:30-16:00

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 主馆H5临展厅

人数:20人


活动内容

13:00-13:30  签到

13:30-14:30  艺术家对谈

14:30-15:30  织物工作坊创作

15:30-16:00  交流、合影


活动费用

免费(收取押金,参加活动后退还)

*工作坊活动免费,需要收取活动押金29.9元,活动签到后三个工作日内退还;如若无故缺席活动押金不予退还;

*活动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一经售出不接受退款,请确认后购买;

*可互相转让,请珍惜教育资源。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点击上图报名工作坊活动

如有更多疑问,

欢迎加入下方工作坊群聊咨询~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编辑:Raini

文案&排版:Raini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期展览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关于艺术家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庄蓓雯,1997年生于福建厦门,目前在厦门工作生活。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玻璃艺术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创作涉及雕塑、装置与影像,创作研究根植于材料基础以上的意志与人文关怀,关注女性成长,疼痛经历,地域宗族等议题。

慕晨扬,1990年出生于山东栖霞,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实验设计系,2019年研究生毕业于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大学美国国家工艺系玻璃艺术专业。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慕晨扬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玻璃与声音”,围绕玻璃、形状和声音的关系来展开,包括如何用形状来解构、重构声音,以及如何将声音可视化等。艺术家将个人经验与感官、高敏感人格特征、安静的力量和声音的学术研究联系起来,融合对玻璃、声音和互动的兴趣,从视觉和听觉的交叉感受来思考情感与情绪。


2014年获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展优秀奖(中国上海南通),2019年获得罗恩·德斯米特纪念奖 - 玻璃想象力奖(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玻璃中心)。近年来参与展览包括:《Hear you/听见》(2019,Joy Gallery,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Soundscape声场2.0》(2021,武汉K11),《缠绕剧场》(2022,北京启皓艺术中心)《我的花还没有名字》(2023,上海玻璃博物馆)。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国内外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参观购票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即刻购票 TICKETS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对谈与织物工作坊|和艺术家一起,用玻璃编织生命之线 崇真艺客

+86 21 6618 1972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