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员是少数从男性为主转向以女性居多的职业之一。在很多不同国家和地区,图书馆员均被认为是适宜女性的职业,女性群体占据职业多数,尽管伴随着不同样态及程度的职业性别区隔。
在中国,图书馆员作为一种现代职业的诞生,女性进入图书馆业、占据职业多数,很大程度受到欧美影响,但无不包含着中国女性的顺势而为。
部分女性图书馆人珍惜所获得的职业机会、认同图书馆的价值,以其学识、能力、热爱与意志,潜心滋养着这一领域,取得不俗的职业成就,在并不辽阔的职业空间下书写出跃动的生命乐符,为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多元内容,也为女性的职业人生传递精神力量。

图为上海图书馆协会年会合影
图片来源:上海图书馆协会之年会[N]. 时报,1925-2-8(17).
1924年上海图书馆协会成立,为近代中国第一批成立的图书馆专业协会之一。协会以研究图书馆学识,提倡图书馆事业,提倡读书运动,联络出版界以发扬文化为宗旨,时有团体会员30人,个人会员16人。

1931年,儿童询问图书馆主任的情形
图片来源:儿童等对于图书馆主任询问时之情形[N].大公报,1931-4-18(3).

1936年,女性图书馆员合影
从右至左:王宜晖,梁思庄,曾宪文,莫余敏卿
图片来源:图书馆协会女会员之一部[N].大公报(天津),1936-07-24.

20世纪70年代,北京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戚志芬
图为曹禺在创作《王昭君》时因需要相关资料向馆员戚志芬咨询的情形。
图片来源:口述国图纪录片
20世纪90年代,时任国家图书馆图书馆副馆长的孙蓓欣,成为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原名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简称国际图联,为世界范围内图书馆界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的非政府的专业性国际组织,1927年成立,中国是十五个创始国之一)执行委员会委员,为中国第一位进入这一组织最高领导层的委员。

图为孙蓓欣与国际图联执委会成员合影
图片来源:口述国图纪录片
本期讲座,震旦博物馆联合超星名师讲坛,特邀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刘菡副教授,带我们了解20世纪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这一事业中的女性力量。
主讲人介绍

刘菡,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图书馆学术思想、图书馆中的性别研究、公共文化传承与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地方文化发展相关项目多项。
合作方介绍

超星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纸质资料的数字化以及制作电子出版物的公司之一,于2000年建成中文数字图书馆,2000年5月超星数字图书馆被列为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
超星视频本着“汇天下名师,慧天下人”的教育理念,力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学术权威,通过授权方式获得他们的支持,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影像技术,将他们学术思想和多年研究成果系统地记录、保存并制作成超星学术视频,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在全球范围进行传播。所有选题拍摄和授课名师均由专业、权威的超星学术视频学术委员会精心策划和挑选,使稀缺的学术大师、名师资源打破时空限制,摆脱地域束缚,为全国乃至全球共享。
活动介绍

主题:AM 讲座 | 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女性:群体发展、构成及历史角色
时间:2024年6月14日(周五)19:00-20:00
地点:震旦博物馆1F多功能厅
主讲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 刘菡
联合主办:超星名师讲坛
活动流程:
18:30-19:00 活动签到(钢铁侠处)
19:00-20:00 讲座分享
参与方式:活动公益免费,限额90人,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预约报名。
更多活动信息
欢迎加入震旦博物馆活动交流群

扫码立即加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