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我们说到为女性着装解放作出巨大贡献的Mary Quant,在伦敦开设了自己的时装店、发明迷你裙与连体袜,也是有了诸如Mary Quant、Vivienne Westwood等时尚大师的推动,让伦敦成为全球时尚之都。

但伦敦的“时尚”之处可不止于服装,今天就要来说说将可以讲仿若无骨的薄纱挥洒自如的英国“创新探索者”本杰明.肖恩(Benjamin Shine)。
请允许我用一张图来帮你消除对这位艺术家的陌生感。
??????


Maison Margiela 2017S/S
OK,Shall we talk about him.
本杰明.肖恩(Benjamin Shine)是地道的伦敦小伙,爷爷是一名裁缝,父母也是从事的服装产业相关的工作,小本从小受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中央圣马丁,当仁不让也研修了服装设计专业,在十五六岁的“花季”就有一些为时装公司工作的经历。
01
缘起
按照常规的剧情走向,应该是“Ben毕业后为某时尚大牌工作了几年,瞅准时机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在时尚界有所造诣的他,从此名垂时尚史”是不是?

Benjamin于2000年推出的Realised Graduate系列
然鹅,他毕业后虽然从事了服装设计的工作,但也许是从小受时装家庭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在十几岁还创意无限的年纪就早早接触面料真实质感的原因,Benjamin走上了一条颇为特别的路。

时间大概可以追溯到那个天朗气清的下午,Benjamin在工作室的地板上看得到一团揉皱的废弃纱布团,于是他想:“将面料作为绘画的材料会是个什么效果呢?”
说干就干
在三百多天后,这张作品历经造褶、折叠、缝纫等多重手工程序,终于以颇具神韵和层次的人像呈现出来,自此,轻柔的薄纱也可以拥有硬朗的轮廓….
Awakening Series
Flow No.1

02
“创新探索者”
“我并不希望给自己太多的局限性,无论是时装设计,还是眼下的艺术工作,这都让我觉得充满挑战。”
在长时间与面料、空间理论、加工技术的相处中,他将熨斗与面料用得愈发得心应手,在一张张肖像诞生的背后,身体与外界的关系好像也逐渐分离开来,

他将这种自创的、通过蒸汽熨斗对薄纱进行创作的工艺称为Tulle Works,也即薄纱技法——“以轻薄的彩纱面料作为主材料,通过折叠、打褶、手工缝制,并经过熨斗加工后,呈现出轮廓和有明暗层次的效果,令原先柔若无骨的薄纱最终成为了颇具神韵的人物肖像。”










03
“时尚的界限”
“我想试着看看,是否能让衣服设计上的人脸变得完全透明,就仿佛像是烟雾围绕着身体,但是外套仍然可见,并呈现出一种流动性”。对于和Maison Margiela的合作,他说“我喜欢薄纱从原本只作为内衬的作用,到如今作为主体装饰性的存在”。




但其实,John Galliano并不是第一位与Benjamin合作的设计师,早在2012年,他与Givenchy的前创意总监Riccardo Tisci就曾合作过 用Benjamin熨烫薄纱的画作效果,复刻了Givenchy的经典标志印花图案。

只可惜相比于将薄纱作为艺术品后转为图案应用于服装的手法,缺乏了一份流动性与空间感,其反响远不如Maison Margiela秀场给人来得震撼,甚至在大秀后,《纽约时报》称其“闪耀了巴黎时装周,是当下脱颖而出的完美之作”,更有“这件注定会被载入时装史册的杰作”的评价。我想,Riccardo 一定也有过暗自懊恼的时刻吧。
04
“坐看行云流水中”
“我更希望将自己定义为创新探索者,并以竭尽全力、更好地完成工作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对我来说,不管是艺术,还是时装设计,这些都不过是媒介,最终它们还是需要为成果而服务。”
请随小编一起去看看Ben的“成果”吧



Expansion




Quietude

Harmony







The Dance
设计师的婚纱照也是令人羡慕不已



Entwined
Benjamin婚礼现场
. . . . . . .. END ... . . . .. . . . . .
本文由壹衿教研组整理归纳,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