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收录于话题

#李舜:山海杂俎#昊·影像季#HOW Talk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展览

李舜:山海杂俎

Li Shun: Nostalgia From Nowhereland

策展人

冯兮

展览统筹

郑果

展览协助

王俞莛

展览地点

HOW昊美术馆(上海)三楼,展厅一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展览时间

2024年6月2日-8月4日

主办单位

HOW昊美术馆

支持机构

今格空间



山海,如词意析解出的山与海,一端凝视着广辽而神秘的远方,一端牵引出思念与向往的情感。李舜的山海,此时为山,彼时作海,光墨随行之间,化身骊山海市的蜃景。名词之外,山海隐藏着翻越的动作,仿佛一种蛰伏于形式之下的动能,伴随光与笔的航行,如阵阵诗意回荡在路上。著作《五杂俎》,为明代文学家谢肇淛创作的一部著名的随笔札记。内容繁杂,包括读书心得和事理的分析,并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涉及到当时社会的诸多层面。说尽天地之间的魔幻与现实,千奇百怪的人与事,杂列其中。


「山海杂俎」如一部个人札记的目录,标记了李舜作品创作的多维路径,整理与简述艺术家的工作逻辑与生产方法。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

 2024?HOW昊美术馆

 滑动 >>



艺术家李舜个展「山海杂俎」目前正在HOW昊美术馆三楼展厅一展出,展览呈现李舜“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实之外,别无其他”、“林泉高致”、“格物致知”、“互联网写生”、“海面”等系列作品,此外还有2024年新作《溪山行旅图》亮相。本次展览为2024昊·影像季项目之一。


在6月2日的展览开幕式上,艺术家李舜与策展人冯兮展开对谈。李舜带来其近年以相机长曝光的方式记录城市夜景的创作经历分享,以“光之线条”组成笔墨,书写个人的山水印记。策展人冯兮则针对本次展览主题“山海杂俎”展开解读,向观众分享其如何在展览中用两条线索梳理李舜持续十五年的创作脉络演进。对谈由展览统筹郑果担任主持。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左起:郑果(展览统筹)、李舜(艺术家)、冯兮(策展人)



 郑果:

欢迎大家来到李舜个展“山海杂俎”的开幕对谈现场,首先非常感谢能跟两位老师在昊美术馆进行合作。李舜作为一个影像艺术家,他形成了自己特别的语言,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去进行创作。我第一个问题想问的是,你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或者什么样的契机形成了这样的创作语言以及花了多久的时间?


 李舜:

其实整个展览呈现了我从2009年到2024年这整整15年间的创作脉络,最早的是2009年我上中国美院大三时候,在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我们在上黑白胶片摄影课时我就从学校里面借着胶片相机去拍了一些城市长时间曝光的光影照片。


我所有的作品都围绕着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时代性的实践。古代人是用毛笔和墨汁去记录我们生活,比如说大家从杭州、从北京来到上海,来看我的这一个展览,放到古代人的视角来说,《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这一帮人在会稽山下喝大了写的一篇游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因为侄子战死沙场,国破家亡之后在百般悲愤之下写的一个祭稿;《黄州寒食帖》就是苏东坡被贬黄州三年,郁郁不得志下写的像日记一样的形式。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觉得毛笔和墨汁和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已经渐行渐远了,我们记录生活的方式可能是用相机、用手机去拍一些照片,然后通过手机、通过电脑编辑一些文字发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面。我在想我们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去继承,因为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我看来不但需要继承,更需要去发展,和这个时代产生关系。于是我就用了相机,用灯光、用电脑取代了传统的毛笔和墨汁,进行了这样的实践。我是用了这个时代的工具去做了一些像书法像山水的实践,大概从09年到24年持续了15年的这样一个事情。



「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郑果:

所以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然后才在慢慢探索中形成了自己这样的(创作语言)。然后本次展览的主题叫“山海杂俎”,是冯老师想的,它大概有一个什么样的含义,以及它是怎么跟李舜的作品形成关系的?


 冯兮:

其实这是我在李舜之前展览,开始做尝试做“互联网写生”系列的时候(萌发的想法),当时那个展览叫“卧游”。有一次我在开车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讨论布展的事情,大概也是因为在疫情期间,我突然就感觉到李舜从血脉里面关于传统文化的这种视角,被现实一下就带入到了一个新的自我方式里面,开始跟当下也跟世界发生更直接的关系。


我在这次展览之前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就是我该用什么方式去做这个展览?其实大家对李舜的东西都极其熟悉了,他用了15年的时间去创作的工作方法。但是李舜迄今为止做的展览,都是以类似架上艺术家的方式去做展陈。我其实挺想在这个展览中让他的工作方法得到体现,这个工作方法一个是血脉里的东西(传统文化视角),还有一个是从互联网的方式去进入到现实世界以及和现实的关系。


自从李舜上一个个展“山海念流”开始,我发现“山海”特别对应他(的创作)。“山海”在中国文化里面有“世界”的意思,但我又觉得这个世界其实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包含,真实的世界太大了,那它是不是一个个人世界观的问题?我就开始想到了“山海”这两个字。“杂俎”是因为那天我在家里翻古籍,我有一些我爷爷留下来的善本(*善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我翻到了一本《五杂俎》,这个“五杂俎”其实不光是古代很多的杂技,“杂”是包罗万象的意思,“俎”是同“组织”的“组”,它其实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札记”的意思。


这回做展览就是用“山海”的世界观去做一个工作的索引,里面包含了李舜创作中“卧游”的方面,还有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两个不同的线索和李舜不同时期的工作方法的体现,我就想把展览做成等于是他世界观的一个记录。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艺术家李舜(左)与策展人冯兮(右)在现场为观众进行导览,「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李舜:

我觉得冯兮他对我作品比较了解,因为我认识冯兮特别久了。为了这个展览,我还定制了一件作品叫《溪山行旅图》,其实到现在都不是一个最终的完成版,所以我觉得我大量时间可能更多花在我的创作当中,更多布展、策展和文字的一些工作,肯定是交给策展人的。而且交给冯兮,我特别的放心,他对我作品足够的了解,而他一提出“山海杂俎”我就觉得这个是对的,因为确实“山”、“海”就能串起我所有的创作脉络。


 冯兮:

其实《五杂俎》那本书里面,包括还有另外一本《酉阳杂俎》,古代的这种札记里面真的是记录了奇闻异事,它是一个把当时各种正常的和非正常的事情,包括它里面有隐含的政治讨论,有自己价值观的讨论等等各种东西都包含在里面,形成了这么一个东西。“杂俎”这两个字其实既是民间的也是个体的,既可以很宏大又可以很小的这么一个逻辑,所以我也在前言里面写到,这就是他工作方法的札记而已,这一次展览就像一个目录一样。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郑果:

“杂俎”是像一个各种乱七八糟事情的记录的感觉,因为李舜作品数量很多,他有很多不同的系列,那是怎么样去选择到这个展览里面去呈现的?


 冯兮:

其实李舜不止这些作品,他还有很多的系列,包括他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利用摄影的正负向的关系去创作。当然他的逻辑是超出摄影本身的,因为他可能先画一个负向的素描,之后再把它用摄影的方法进行正向的放大。但是我没有选择那些东西,其实我想的是大家特别了解李舜了,可能只是通过他作品的图像关系去了解李舜的工作方法,我希望的是我们进入第一个厅的时候,就能看到他以前经常播放的两个视频《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实之外,别无其他》。那个视频记录的就是他09年的时候开始进入到如何捕获光,然后通过捕获光,通过语言的一种转译,来进行对传统文化致敬的开始。他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把它转化成文字,而是进行一个相对抽象化的理解。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实之外,别无其他”系列创作,「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然后在他拍摄的慢门效果里面,通过车的运动带动了光线的产生,实景其实都被抽离出去了,他把现实的东西都抹掉了。这又是一个通过技术将认知性的东西给抹掉,然后他也进行了刚才我说的正负向关系的内容。我第一步就选定了这一部分的作品,我是想通过展览的语言让大家进入李舜的工作方式,所以把他09年的创作拿出来作为主要的一个厅的处理。然后在后面我们俩其实只商定了一个作品,就是“海面”系列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个是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展览中呈现的,一个是因为收藏的关系,有一件马上要运走,很可能未来没有机会让这两个东西进行交流,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一个从中国的方面一个从西方的方面,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文化和我们当代语言的认知。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海面”系列创作,「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李舜“互联网写生“系列作品,「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基于这个设定我选择了“互联网写生”系列,还有“霍乱时期爱情”(作为西方的方面),中国传统的方面选择了“天上大风”,“西湖十景”,还有“裴将军诗”。到最后两个(线索)通过“航海”的概念性,最终汇到了他新的作品《溪山行旅图》,这也是宋代范宽画的中国绘画最顶峰和最好的一幅作品。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作品“西湖十景”系列,「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作品《溪山行旅图》,「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我刚才谈到的工作方法的进入,我们通常有一个厅不是要放采访嘛,我就在想只放采访会比较干,我用什么方式让大家观看采访也能进入对他工作方法的理解呢?我通过光影的变化和作品之间的关系,让观众直接进入空间里面就能体会到李舜利用光影来进行的文化转译,所以我选择了一块全息投影的布,然后后面搁了一个作品叫《剩山图》,也是他在去年完成的最新的作品之一。这个选择,其实艺术家还是挺尊重我的,是因为在那个情况下它会损失作品本身的一些呈现,但是它会给大家一个直观的逻辑概念。



放置李舜采访视频与作品《剩山图》的展厅,「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郑果:

因为我在布展的时候跟李舜有聊到,展览它分了三个板块——山海、卧游、书画,李舜可以具体讲讲。


 李舜:

其实刚刚冯兮也说我所有的作品系列是特别多的,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系列,其实都围绕着一个内核进行发展,就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一个实践。比如说我用光去做书法、做山水,这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里面“书画”这一块,“海面”系列是“山水”,“互联网写生”系列是当代“卧游”的一个观念。正好这次展览是“山海杂组”,杂俎就把书画、山水和卧游串起来了。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艺术家李舜在现场为观众进行导览,「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郑果:

其实我们大家看到你的作品第一个反应就是跟传统文化很有关联了,也想问一下为什么传统文化对你影响这么大?其实因为现在很多艺术家,比如说有留过学,他会有一个很深的西方艺术的烙印在身上,你看他作品就可以感受到。但李舜的作品其实在我看来是没有这种感觉的,我觉得他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解构之后再重构。你可以讲一讲为什么传统文化对你影响这么大,或者是为什么用到传统文化去展现你的作品?


 李舜:

其实我觉得艺术家所在的地方,就决定了他可能会做出什么样风格的作品。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出生在江苏徐州,我在18岁上大学的时候来到了杭州,我今年36岁正好一半时间在江苏,一半时间在杭州。


其实我记得我小时候爷爷家里面并不是特别富裕,但家里面都还挂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中间有个石竹图。我来了杭州之后,中国美术学院就在杭州西湖边上的南山路上,我又是在造型学院学的纯艺术,和“国油版雕”,就是国画、油画、书法、雕塑是在一块上学。我们公共课,像政治课、英语课都是在一块去上课,我就有很多书法国画的同学。当时其实我考中国美院是有点想考国画系的,但可能是门槛太高了,我从小就没学过,而我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都特别感兴趣,我还用到了很多历史文本到我的作品里面去。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刚开始我对这个东西充满了向往,我觉得这个东西太厉害了,到后来我在想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艺术?”,我觉得艺术很大的一个价值在于你的不可替代性,就比如说书法,我们现在你再写你能写得过王羲之吗?你能写得过颜真卿吗?是一个时代的艺术意识形态,决定了这个时代的艺术形式。就像在1839年摄影术被发明出来之前,我们去记录一个具象的东西,比如像蒙娜丽莎,像拿破仑加冕,我们必须要请一个像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这样的艺术大师,去记录一个年轻的蒙娜丽莎或者拿破仑加冕或者是夜巡的场景。但摄影术被发明出来之后,可能它是解放了绘画,回到了绘画的本身,后面才有了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这一系列,绘画不需要再现这个世界,我只需要去表现这个世界就可以了。


在我看来我们现在再去画所谓的山水、所谓的书法,那你的意义是什么?你是画不过赵孟頫,画不过董其昌也画不过范宽的,写是写不过王羲之,写不过颜真卿的。比如说颜真卿的颜体刚劲有力,为什么刚劲有力,因为他是当朝首辅,唐朝当朝首辅在国破家亡之后,他可以统千军万马去抵御外敌。所以说他写一杀字刚劲有力,并不是他写这个字多么的厉害,其实功夫在画外,是他的气度滋养了他可以把这个字写得刚劲有力。像王羲之也是一个世家子弟,司马与王共天下,这个国家是司马家族的,但是琅琊王氏是参与管理国家的。像苏东坡就更不用说了,大政治家大文豪,他的弟弟,他的爸爸都是当朝当过宰相的,所以说是这种气度的滋养,导致这些人可以把字写得变成“法”,书法有书有法,可以上升到法的个概念。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艺术家李舜在现场为观众进行导览,「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我们现在的人再去临摹《兰亭集序》,再去写《祭侄文稿》,那你是只有其形没有其神,很多时候你只是在临摹一个字,在我看来它没有太多的艺术价值。因为你想毛笔和墨汁是古代人记录生活的工具,像是古代人身体器官的延伸,就跟我们的手机、相机、电脑是现代人身体器官的延伸一样。我们现在的熟悉程度是绝对达不到古人对毛笔的熟悉程度的,我们再去代古人之笔墨般地去临摹《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它的意义是在哪?


中国传统文人艺术是需要去继承,但更需要去发展,和我们这个时代产生关系才行。不然它就有点像大熊猫一样被保护起来,但你给它放归山林里面,它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它再往下它是没有任何活力的,当时我就在反思我那些国画系、书法系的同学,我大一大二时非常羡慕他们可以这样画山水,但是就跟我做的“西湖十景”一样,哪怕我们再去曲院风荷、柳浪闻莺,我们看到东西和古人看到东西是一样的吗?你现在画这种山水是从哪里来再去看?像《富春山居图》上面都已经是电线杆子了。


可能你再看一看,我们现在写生都是爬一座山,拍一张照片,再回到你的工作室去描摹照片,那和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的时候是一样的吗?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一个问题,我就用我的作品去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我觉得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书法还可以这样去做,山水还可以这样去做,还可以用相机用灯光用用电脑去做。其实我并不是说我做的是对的,而是提出一种可能性,如果我这样去做,别人也换另一种方式方法,对传统艺术有继承加发展的话,这个东西就是活的。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作品《格物致知-裴将军诗》,「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郑果:

其实就是用当代的视角,就像刚刚讲的毛笔是古代人对于自己手的延伸,对于现在来说可能就是相机、手机是我们手或者思想的延伸,可以用当代的技术或媒介去发扬或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李舜:

我觉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是2019年在洛杉矶做了一个个展,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美国加州,我到了美国加州之后,我发现山水画在这个地方是没法画的,因为它有山,但是它不下雨,所有的山都是黄的都是光秃秃的,它是不可能用我们的水墨去表达的。但是我生活在杭州,只要一下雨,墨分五色,山一层层的这种雾霭的关系都是灰色,你只要去照抄就行了。但是你要是去欧洲,你去看莫奈的花园,印象派那些花花绿绿的颜色,你也不用去想象再去创造,直接“抄”就可以了,所以我觉得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之所以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对中国传统文人的这种山水书字画感兴趣,我觉得还是和我出生在江苏,又有一半时间在杭州上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创作就是来自于他的生活,他每天的所思所想,他是不是生病了,他是不是失恋了,他是不是难受了,然后通过自己的作品去表达出来。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郑果:

刚刚都是在说光影的系列,对光影的捕捉再重新变成书法感或山水感。其实你还有一个系列是“卧游”系列,它可能更多的是用到了互联网,是你的另外一种创作语言的体现。


 李舜:

对,其实这也是一个巧合,我刚才也提到2019年在洛杉矶做个展的时候,当时主办方希望我拿以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光的书法”、“海面”系列去到洛杉矶做展览。但我觉得这些作品和洛杉矶没有任何的关系,我希望为这个展览做一批新的和当地有关系的创作,但是我当时又从来都没有去过美国,也没有去过加州,也没有去过洛杉矶,我对美国的了解都是从美国的文化,比如说像流行音乐、电影。然后我就突然想到我可以用Google地图的街景游览一下洛杉矶,然后我就看到很多树之类的。


其实张大千晚年的时候,他在巴西和旧金山都有他的工作室,他在旧金山时候他其实靠自己的记忆力画了一些大写意的泼墨山水,但是他另一个主题就是画了很多这种苍松。你会发现加州的气候特别适合这种松树的成长,特别是我用Google地图去游览洛杉矶街景的时候,也被这种松树所吸引,然后我就在Google街景里洛杉矶的一个山头,看到这个树松树长得特别好,我就给屏幕截图,然后用相机去翻拍我的电脑屏幕,再用素描的形式或者用绘画的形式把我翻拍电脑屏幕的场景给它画下来。其实就是模拟了我们去外面写生的整个过程,我们去写生时,比如说我们爬黄山看到一个迎客松,我们用相机拍下来,然后回工作室再画。那我(“卧游”系列)整个出行的过程都是在网上去进行的,是用互联网写生的这种模式。



李舜“互联网写生“系列作品,「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后面到疫情我们出不了门的时候,我在想我们该如何去看这个世界,因为以前每年都要全世界到处跑,艺术家需要这种冲击。当我走不了的时候,我就用Google地图去看世界,后疫情时代下我们该如何去看世界?我用谷歌地图的街景,来到了格陵兰岛,来到了挪威,来到了冰岛,来到了所罗门群岛,一些很奇怪的我没有去过地方。我用 Google地图的街景去到了这样地方进行写生,就让我想到了“卧游”,足不出户便观千里。在疫情出不来的时候,这是我最好的看世界的方法。



展厅墙面刻字,「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郑果:

我还想问一下冯兮老师,因为本次展览里面我们有大量的文献引用,包括在墙面上也会有很多的刻字,一些文字性的东西,这些文献引用跟作品的关联是在哪里?


 冯兮:

其实不能说有直接的关联性,但是我在做设计的时候,我做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刚才说的传统方向的表达的时候,我在想象这是一个“文人航海”的过程。然后另一个方向是以互联网写生的方式,“卧游”的形式去做的时候,我就在想他是“互联网航海”的过程。尤其是当我们进入展厅,你可以看到他的《世界史》和《中国通史》其实是背对背的,在一个背对背的过程中,就像海面被劈开之后分成了两个世界一样。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刚才李舜也讲了,他如何用卧游的方式,“卧游”这是一个中国人的词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注:南北朝时宋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明确提出卧游的概念)。宋炳一生都在辞官不做,他就是愿意让自己游历于山川,但是当他突病在身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哪也去不了了怎么办?然后他就开始凭着自己当年的记忆来画画,画满了自己的屋子,这样的话他就可以让自己置身于曾经最喜爱的自然中,他把这个方式称为“卧游”。在李舜这边就像他在身体没法出门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进行。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西湖十景“系列作品,「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而文献的引用我讲一下直接的关系,最初点是从西湖十景开始的,因为西湖十景就像李舜刚才说的,那是他生活的城市,他生活了18年,等于他36岁的年纪里一半的时间都在这里,这也可以成为他第二故乡了。所以他在描述西湖十景的时候,那种状态和他的情感在那里面,我就想以杭州作为一个起始点。


那么开始的时候我在想“文人航海”,我也去看了中国航海史是不是有一些可以来佐证的。然后为什么跟西湖十景有关?是因为西湖它是一个经过钱塘江入海口的入海回流的过程,不断冲击形成的一个潟湖。在唐代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因为水里的淤泥等等东西的不断冲刷留下的痕迹,把它给变成了一个潟湖,它有阻断的功能。但是阻断又有一个巨大的危害,就是它在暴雨之后会对平原地区产生冲击,所以就不断对它有一个修固的过程,之后又变成了美化的过程,慢慢的形成了西湖。


尤其是“西湖十景”概念的提出是南宋的时候开始有的,既然有了西湖十景的定义,我就去查航海史发现宋朝是中国航海史最早的一个高峰时期。虽然从唐代开始就已经有了这种航海贸易,但是到了宋朝才来到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也是有点私心,我就想把这个展览从杭州港(*杭州港是宋朝后期崛起的又一个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出发,然后怎么能进行一个联系呢?这时候我发现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宋朝一共有五个港口,我在展厅里做了一张图,上面有四个港口都是位于南方的。这些港口除了贸易的进口和出口之外,当时在中国边缘的很多国家都是以汉语作为交易时的主流语言的,所以(杭州港)和文化输出本身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当时日本开始大量采集黄金和木材,而中国的黄金采集量非常低,从日本进口木材运输成本太过于昂贵,所以用海运的方式来解决进口运输的问题。从日本进口黄金和木材其实从唐代就开始了,通过同一条海域航线,中国大量的瓷器、丝绸包括很多的书籍就已经对日本开始进行出口,其实也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展览中的港口图,「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这里要提到一个叫《瘗鹤铭》的碑,这碑是大概在南朝梁国的时候,相传是梁代叫陶弘景的书法家所书(但是这个是存疑的)。这个碑最后在唐朝时坠江,到了宋朝才被打捞上来的。自宋朝打捞上来以后,这块碑就成为中国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隶书范本。《瘗鹤铭》其实被打捞上来以后只剩5块残片了,后来被拼起来移到焦山碑林。


提到这儿是因为李舜有一张作品叫《天上大风》,这是日本书法大师良宽先生写的,也是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良宽几乎是每天都要临《瘗鹤铭》的,他痴迷到了一定程度,后来人们在碑的对面做了一个“良宽亭”,来呼应良宽对于中国书法的崇拜。也是因为我引用了一点,从港口所象征的文化输出,最后串联到李舜的《天上大风》。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李舜作品《格物致知-天上大风》,「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郑果:

我觉得最后想请李舜再给大家讲一下,本次展览你可能希望给观众带去什么?或者当观众观看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够思考什么。


 李舜:

我觉得这也是我当艺术家的意义,因为艺术家总是会否定自己,因为他和社会的关系好像并没有那么的密切,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工作室里面待着,然后会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可能会特别的虚无。后来我想明白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对我来说它就是一种思想启蒙的作用。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原来书法还可以这样去做,山水可以这样去表达,原来不光毛笔和墨汁才能去做所谓的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相机、电脑、灯光、汽车都可以。而且我觉得我自己也不是一个影像艺术家,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当代艺术家,所有的媒介所有的形式都可以为我所用,而不是画地为牢


我不是一个油画家,我也不是一个版画家,也不是一个雕塑家,我就是一个艺术家。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大家看到,什么东西大家都可以去用,什么都能跟大家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更多的可能性。



「李舜:山海杂俎」开幕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线上直播回放

LIVE REPLAY



本次开幕的对谈与导览活动全程通过“HOW昊美术馆”官方视频号同时进行实时转播,无法到场的朋友同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观看开幕式回放。



线上回放观看渠道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扫码进入HOW昊美术馆视频号



 ??更多展览相关阅读: 

HOW展览|李舜个展:山海杂俎

HOW展览|李舜个展“山海杂俎”今日正式开幕,展览将展出至8月4日





看看今日艺术运气

??HOW SURPRISE BOX??

¥58开启HOW惊喜盒子

??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昊美术馆(上海)是具备当代艺术收藏、陈列、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全新文化机构,坐落于上海浦东,共有三层展览和活动空间,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于201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昊美术馆地处张江高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让更多观众在工作之余前来美术馆观展,以此建立全新的艺术综合体和浦东文化新地标。昊美术馆通过持续深入地建立与国内外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项目之间的互动,举办高质量的国际性当代艺术展,建立国际化的交流及展示平台,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以及东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HOW TALK|李舜: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的实践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