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激情瞬间——上海当代抽象艺术
徐 虹
在20世纪前期,上海开国际化风气之先。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力财富,汇集于这个中国东部长江冲积的三角洲内。物质和精神的相互激荡迎来十年黄金时期(1927-1937)的辉煌,上海涌现出了最具中国现代色彩的艺术家和流派。80年代改革开放使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精神得到发扬,在艺术领域发展得最令人瞩目的一支是抽象艺术,令上海成为中国抽象主义艺术的重镇。
抽象艺术与别的艺术风格类型相比,似乎更能显示都市文化的“中性”气质。它不会因写实叙事而和古典浪漫艺术混淆,也不会因为沉醉于图像的“诠释”而为当代观念艺术“背书”。从整体上看,抽象艺术比较“客观理性”,但除特别冷静的“硬边抽象”以外,大部分有抒情和挥洒表现的特点。讲究肌理和笔势力度,探索结构与色彩的重组,注重意境与意象的重叠幻化等,现代艺术因为追求本体,而更符合艺术的独立功能,避免了沦为其他门类的附庸。上海的抽象艺术更有其特殊的风致,它时尚、快捷、明丽,充满感性的魅力,表现出与都市的繁杂和快节奏协调一致的调性。
丁设的作品如都市夜间的霓虹灯,透亮闪烁,如梦如幻。画上的彩色划痕如光带,裹挟着世界的信息,倏忽转瞬闪过,只留下条条让人惆怅的轨迹。似我们生存的时空,看得见而摸不着。他的作品指向很丰富,但文字笔划是一种契机,带着主体认识自我的欲求,充满激动,好奇地去冒险。
李磊的作品与上海的繁华景象很契合。颜色浓丽的表层和暗流汹涌的基层笔触流淌交叉一起,彷佛是盛开的欲望之花。他的画面也有清雅抒情的意象,如春风中的柳絮和雨中湿漉漉的玉兰花,带着亲切的回忆,对人间温情充满眷恋。而那些标题为“禅意”的作品,虽也简约淡然,但终是回荡着都市的气息,与传统文人在山水意境中追求的“空虚淡泊”,不只是几个世纪的时空之隔,更多的是环境和心境上的差异。
杨冬白的雕塑是由不锈钢组成的“山水”,流动的节奏和线形将山水原有形状软化,形成富有情感起伏的韵律。材质的刚性被转换为丝绸般“光滑”的表层,让人想起那些大理石刻成的柔软有弹性的肌肤。而其反光的特点犹如水波荡漾,风吹过的涟漪点点,充满自然的遐想。他的作品改变了雕塑的空间体积处理传统,加重现代的平面延伸的自由度,让其有如书写般灵动活泼富有动感。
潘微的作品透着厚厚的帷幕,仿佛能闻到穿越而来的历史气息。那些漂浮的线性物犹如海底的贝壳鱼骨残骸,一半玉化,一半依稀看到模糊的痕迹。他也是将文字演化为抽象形式的艺术家。在他的抽象画中,文字虽然可辨认,但已不重要,这些文字已经经过解构风化,去掉棱角,实质化为一种可触摸有厚度的物质,如考古发现的珍奇物件,带着远古而来的神秘气息,令今人无限遐思。
“抽象艺术”风格的创作也离不开“经验”,艺术家在形式生成中仍然需要现实世界的启示。抽象艺术聚焦于点、线、面和材料本身,由这些要素去结构作品的“精神”内涵,并用个性气质去丰富之。这种实验让艺术变得更加纯粹的同时,也突显了审美视觉的意义。观众一定能从四位上海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新的观看体验。
部分展品欣赏
— 丁 设 —
《105202210100820》丁设
布面油画 100cm×160cm 2022年
艺术家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105202301151100》丁设
数字影像 350cm×30cm 2023年
《166202404011150》丁设
布面丙烯 210cm×180cm 2024年
— 李 磊 —
1965年生于上海。目前居住、工作于上海。现为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绘画专业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海派美术馆馆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人馆客座教授。曾任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执行副院长。
自1996年起主要从事中国抽象艺术创作和研究,力求将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国际上成熟的抽象艺术语言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的抽象艺术之路。曾在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法兰克福、林茨、阿姆斯特丹、博克斯梅尔、布鲁塞尔举办个人画展。在中国、德国、英国出版了多部著作。作品被众多机构和个人收藏。
《疯狂的水1》李磊
布面丙烯 180cm×150cm 2017年
《释放心光(组合)》李磊
布面丙烯 150cm×100cm×12 2021年
艺术家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千江有水千江月》李磊
布面丙烯 250cm×180cm×6 2021年
— 杨冬白 —
1959年生于上海。1997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雕塑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雕塑系研究科毕业,获硕士学位。后任教于日本国立福井大学美术系,担任副教授。2006年起在上海油画雕塑院从事创作,现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雕塑学科带头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杨冬白生于艺术世家,自幼受家风熏陶与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潜心研习;青年时期创作旺盛,佳作频出,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体育美展银奖等殊荣。参与了中国“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其后留学与国外任教的经历使其立于更广阔的视野研究中国当代艺术表现,以独特的创作语言激发材质和肌理的诗意,造诣深厚,对中国当代雕塑有重要影响力。
《桃花山谷》杨冬白
铝板、丙烯 141cm×94cm×14cm 2017年
艺术家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阳光下》杨冬白
不锈钢 80cm×300cm×65cm 2019年
《青山妩媚》杨冬白
铁 440cm×190cm×140cm 2024年
— 潘 微 —
1962年生于上海,1990年前往日本留学并从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现任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特聘教授、福建省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群展有:2024年“今日海上”上海艺术家工作室邀请展,上海海派艺术馆;“流脉”2024年中国当代艺术系列邀请展,上海华萃当代美术馆。2023年“超越”中国当代艺术展,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在海上”艺术展,上海久事美术馆。2022年“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山东美术馆;“尊崇与信念——海派抽象艺术研究展”,上海久事美术馆。2017年“今日中国”艺术展、艾德维克美术館,瑞典斯特哥尔摩。2015年“书写时空——抽象艺术在中国”,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0年“抽象之道”上海现代抽象画展,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2009年“今日中国”中国现代艺术展,日本东京银座Shin Wa美术馆。
《年.月.日》潘微
大漆综合材料 240cm×10cm×2、240cm×15cm×2、240cm×20cm×2 2017年
《年.月.日》潘微
纸本综合材料 50cm×90cm 2022年
艺术家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年.月.日》潘微
纸本综合材料 68cm×137cm 2023年
艺术家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激情瞬间
上海抽象艺术四人展
杜鹏飞
徐 虹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划排序)
丁设李磊杨冬白潘微
展览统筹
王晨雅 孙艺玮
策展助理
葛秀支
视觉统筹
王 鹏
展陈及视觉设计
郭 斌
展览执行
孙艺玮 郭斌 杨 靖 李旭东
李 皓 黄 倩
宣传推广
孙大鹏刘垚梦周辛欣肖非
公共教育
张明周莹王玟惠张瑞琪
英文翻译及校对
曹 莉 张晓婵 白申昊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特别鸣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本馆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入馆需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本馆门票不能作为校园参观凭证。入校参观须遵守清华大学校门管理相关规定,及时通过学校保卫处网站、公众号或校园参观预约平台“参观清华”小程序了解相关规定和动态。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逢周一闭馆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等本人学校有效证件可免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门票,相关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gfw/wsgp/
申请会员请扫描下方订票二维码进入“清华艺博”小程序-“会员申请”栏
网上订票

或关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参观指南-参观订票】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导航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内容统筹/垚梦 孙艺玮
图文编辑/周辛欣
审校/徐虹 王晨雅 垚梦 葛秀支
审核/杜鹏飞 孙大鹏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艺博微信二维码
艺博微博二维码
艺博网店二维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