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文森特·梵高#油画#艺术史#艺术评论
文森特-凡高(1853 -1890)在其职业生涯中创作了数百件艺术作品,现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据估计,凡高创作了约九百幅油画和一千多幅素描。尽管我们知道凡高的作品数量庞大,但与人们的想象相反,他的职业生涯却非常短暂:事实上梵高很晚才开始画画(他先是在古皮尔(Goupil)艺术馆当售货员,然后从 1876 年到 1880 年,他在英国当了一段时间的教师,之后回到家乡,在多德雷赫特(Dordrecht)当书商: 从 1881 年起,他才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尽管并不成功),从 1881 年到 1890 年去世,他的艺术之路持续了不到十年。梵高也是在死后才得到全面承认的。尽管凡高是一位博览群书的艺术家,但与主流的说法不同(他在古皮尔艺术馆的工作使他能够深入地研究艺术,此外他还拥有一个很好的个人图书馆),尽管他能够以与当时一些最优秀的艺术家的友谊而自豪(他与高更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艺术的创新范围并没有立即被他的同时代人所认识。然而梵高和高更本人以及其他一些艺术家一样,是第一批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进程的艺术家,也正是因为他,艺术才开始关注艺术家的灵魂和内心活动,而不是自然或现实的外在方面。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完美地了解凡高的艺术,还因为我们几乎完整地保存了他的书信集:尤其是他写给弟弟、艺术品商人泰奥-凡高(Théo van Gogh,1857-1891)的信,在信中这位艺术家倾诉了他的梦想、抱负、追求,甚至是他的困难和痛苦,是了解他艺术创作动机的最宝贵的资料。然而要追溯他的艺术之路来理解他的绘画,可以从涵盖他整个艺术生涯的15张作品中一窥究竟。(1881.11 - 12 ,布面油画,34.5 x 55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Still Life with Cabbage and Clogs
(November-December 1881; oil on canvas, 34.5 x 55 cm; Amsterdam, Van Gogh Museum)这是画家已知的第一幅作品,在梵高作品总目录中标有编号 F1。1881年12月12日寄给泰奥的一封信中也提到了这幅没有署名的画作。这幅画证明了画家的起步阶段,他的早期作品致力于现实主义的模仿艺术,描绘他所能得到的东西,比如他家中的一些物品。在这种情况下,这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和色彩的练习,尽管艺术家缺乏经验,但他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成功地表达了绘画材料质地的差异。然而,我们距离他成熟的艺术成果还很遥远。(1882 ,布面油画,37 x 58.8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Girl in a Wood
(1882; oil on canvas, 37 x 58.8 cm; Otterlo, Kr?ller-Müller Museum)
克勒勒-缪勒博物馆收藏了世界上第二多的凡高作品(第一多的是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的收藏),《林中女孩》也属于这个收藏,这是另一幅没有署名的作品,描绘的是海牙附近森林里的一个女孩:凡高在这里进行了他的第一次户外创作,开始成熟地与大自然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他艺术的另一个奠基元素。秋天的色彩改变了森林的面貌,这个主题让文森特开始表达他对大自然的感伤之情。(1885.4-5 月 ,布面油画,82 x 114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The Potato Eaters
(April-May 1885; oil on canvas, 82 x 114 cm; Amsterdam, Van Gogh Museum)
这幅作品有两个版本,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分别保存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和奥特罗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馆。这幅画是画家在博里纳格矿工中间度过的时期创作的,博里纳格是比利时的一个农村地区,当时几乎完全以农业为生。梵高接触到了农民仅靠自己土地上的果实为生的残酷现实,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了非凡的影响,同时他对宗教失去了希望(在成为画家之前,他曾表示希望成为一名新教牧师,这是他父亲所从事的工作:然而在博里纳吉的经历让他彻底改变了想法),他的政治和社会信念也变得成熟起来。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写道:"一个农民穿着鼹鼠皮衣服在田间劳作,要比他在周日穿着社会礼服去做弥撒更真实。同样我认为给农民画赋予一种光滑、传统的表面是错误的。如果一幅农民画闻起来像熏肉、炊烟、煮熟的土豆冒出的蒸汽,那就是马厩的味道。
Vincent van Gogh, Sunset Landscape
(1885; oil on canvas, 35 x 43 cm; Madrid, Museo Thyssen-Bornemisza)
这是一幅鲜为人知的画作,但却非常有趣,因为它是努埃嫩时期(1883 年至 1885 年间画家曾在该镇逗留,长期与博里纳吉的矿工接触)的收官之作之一,也是画家开始真正发挥其才华的地方。这幅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梵高根据自己的感觉对现实进行改造的最初实例之一,而这种改造将成为他职业生涯末期绘画的基石之一。由于没有参照物,这幅西班牙油画中描绘的作品还不能确定。黄昏的气氛让画家再次尝试他在十七世纪荷兰绘画中欣赏到的阴郁色调,这也是他职业生涯早期的特点。在他晚年的作品中,他的调色板会呈现出早年绘画中所没有的明亮色调。(1887.10 -11 ,布面油画,100.7 x 60.7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Japan: Oiran
(October-November 1887; oil on canvas, 100.7 x 60.7 cm; Amsterdam, Van Gogh Museum)
这是梵高在安特卫普逗留期间(1886)创作的第一幅直接取材于日本艺术的作品,当时他设法从港口地区的商人那里廉价买到了几幅日本版画。通过与日本艺术的接触,梵高获得了简化和构图上的自由,这种自由后来一直伴随着他的职业生涯。这幅布面油画是对江山恺斋作品的自由诠释,而江山恺斋的作品曾被转载于《巴黎插图》杂志(1886 年 5 月 4 日刊)。
6. 《铜花瓶中的帝王鸢尾》
(1887, 布面油画,73.5 x 60.5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Imperial Fritillary in a Copper Vase
(1887; oil on canvas, 73.5 x 60.5 cm; Paris, Musée d’Orsay)
这幅创作于巴黎时期的油画的主角是铜质花瓶中的一株凤仙花(一种春季开花的球根植物)。梵高与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的友谊影响了这幅画,使他的艺术发生了进一步的转变: 文森特借鉴了西涅克的点彩理论,用许多相互反射的近点来表现蓝色背景,他对铜花瓶也是如此,从而达到了他的艺术中前所未有的明亮效果。此外曾学习过十六世纪绘画的文森特在这里还运用了互补色(这里是背景的蓝色和花朵的橙色)使画面更加明亮。凡高经常画花朵,因为花朵让他有机会做许多色彩实验。(1888.3 ,布面油画,59 x 74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The Langlois Bridge
(March 1888; oil on canvas, 59 x 74 cm; Otterlo, Kr?ller-Müller Museum)
《朗格卢瓦桥》是凡高阿尔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1888年2月,凡高搬到阿尔,目的是在米迪地区的光线下让自己的画作更加明亮),这幅画与文森特不断购买和收藏的日本版画有着深厚的渊源。对凡高来说,普罗旺斯是"欧洲的日本",不难理解为什么《朗格卢瓦桥》也采用了大胆的景色和平面的二维效果,这正是浮世绘的两个典型元素。在文森特从普罗旺斯写给弟弟的信中,他说:"在我看来,这个国家和日本一样美,因为它有明朗的气氛和欢乐的色彩"。从这幅画和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开始,凡高开始使用非常明亮的色彩,并用浅色调来衬托。(1888.8 ,布面油画,81.3 x 65.4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The Postman Joseph Roulin
(August 1888; oil on canvas, 81.3 x 65.4 cm;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要列举梵高的作品,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肖像画,《邮差约瑟夫-鲁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例子之一。梵高之所以想画他,是因为他的气势,他的胡子让梵高想起了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胡子,也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为鲁林创作了多幅肖像画。朱利奥-卡洛-阿甘认为,鲁林的肖像是梵高对艺术,尤其是对艺术家在现实面前的角色的看法体现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他为一位送信人鲁林先生画了一幅肖像。没有任何社会利益:他描绘鲁林先生并不是因为他是,或者虽然他是,一个送信人,也不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人的类型对他感兴趣。他既不评判现实,也不评论现实,他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实,或将其变成自己的现实,用他作为画家的技艺、他自身存在的材料和行为重新塑造现实。事实上,他用色彩构建它、塑造它:他在绿松石不透明的密度中体验布料的厚度,在粉红色的冷面纱中体验肉体的透明度"。(1888. 10 ,布面油画,72 x 90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Vincent’s Room at Arles
(October 1888; oil on canvas, 72 x 90 cm; Amsterdam, Van Gogh Museum)
《文森特在阿尔的房间》已成为凡高艺术的象征之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的简洁,部分原因在于对现实的改造(例如看到墙上歪歪扭扭的画,背景窗户不真实的色彩,大胆的透视前缩)是凡高艺术最后阶段的典型特征,尽管他后来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此外描绘凡高房间的画作(已知的至少三幅)也已成为标志性作品,因为它让我们走进凡高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是如何在痛苦的边缘生活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陪伴着他。简而言之,这幅作品向我们讲述了艺术家的故事,这也是它如此著名的原因。(1888.9.16 ,布面油画,80.7 x 65.3厘米)
Vincent van Gogh, Café Terrace in the Evening, Place du Forum, Arles
(September 16, 1888; oil on canvas, 80.7 x 65.3 cm; Otterlo, Kr?ller-Müller Museum)
这又是一幅标志性的画作,是因为它让我们进入了1888年的阿尔,但它的重要性还在于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即这是一幅从文学中获得灵感的画作:事实上,文森特是在读了居伊-德-莫泊桑的著名小说《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之后才创作了这幅作品。文森特在给弟弟的信中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 "书的开头描写了巴黎的星夜,林荫道上的咖啡馆灯火通明,与我刚刚画的主题大致相同。”这是一幅不同寻常的画作,因为这是他晚年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与其他同时期的作品相比,这幅画的线条变得更加舒展,而且在涂抹方面也更加用功,这表明画家必须在完全宁静的状态下完成这幅作品。不过画中也不乏某些元素,例如在浮雕中的挖掘和厚重的笔触,艺术家仍在继续使用这些元素为画作增添了几分轻松。
Vincent van Gogh, The Sunflowers
(1888; oil on canvas, 91 x 72 cm; Munich, Neue Pinakothek)
凡高在巴黎和阿尔期间都画过向日葵:在巴黎,向日葵是剪下来的,而在阿尔,画家总是把向日葵插在花瓶里。巴黎的向日葵有四个版本,而阿尔的向日葵有七个版本(保存在日本的那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于美国的空袭)。这些作品是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至于它们进一步成为了梵高艺术的标志:向日葵对梵高来说是南方光明的一种象征,正因为如此,向日葵成为了他艺术的一部分。此外,向日葵还因为它的颜色而被选中(梵高喜欢黄色,因此这朵花给了他尝试各种色调的机会):就像他的花卉静物画一样,花卉成为研究色彩的一种 "借口"。12. 《星夜》
(1889. 6;布面油画,73.7 x 92.1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Starry Night
(June 1889; oil on canvas, 73.7 x 92.1 cm;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这幅作品是艺术家在普罗旺斯圣雷米精神病院治疗精神病期间创作的最早作品之一,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最痛苦的时期,但也是他的艺术达到新高度的时期。这幅著名的《普罗旺斯圣雷米河村夜景》是艺术家自己画的,就像他自己看到的一样。这是一幅令人回味的作品,表现的不是真实的景色,而是一种内在的形象。(1889. 9 ,布面油画,61 x 51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The Gardener
(September 1889; oil on canvas, 61 x 51 cm; Rome, 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这幅普罗旺斯农民肖像是梵高保存在意大利公共收藏中的罕见作品之一,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又看到了梵高晚期作品的一些元素:三原色和互补色的使用,非常浓密的浮雕,部分如线、部分蜿蜒的笔触,以及借鉴点彩画家的技法将短笔触并置。这幅画被认为是凡高肖像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画家在普罗旺斯圣雷米住院期间创作的 140 幅作品之一。
Vincent van Gogh, The Gardener
(September 1889; oil on canvas, 61 x 51 cm; Rome, 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梵高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1889 年在普罗旺斯圣雷米绘制的这幅自画像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画这幅画时,画家认为自己已经从使他精神错乱的疾病中恢复过来,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你会注意到,我脸上的表情更加平静了,尽管在我看来,我的目光比以前更不稳定了"。也许正是这种异化的目光(以及波浪起伏的背景)使这幅杰作如此著名,它表现了一种可能仍未解决的神经衰弱状态的症状。(1890,布面油画,50.3 x 103 厘米)
Vincent van Gogh, Wheat Field with Flight of Crows
(1890; oil on canvas, 50.3 x 103 cm; Amsterdam, Van Gogh Museum)
《有乌鸦飞过的麦田》一直被认为是梵高的最后一幅作品:其实不然,尽管这幅画似乎属于他创作活动的极端阶段。当然这幅画是画家最痛苦的作品之一:画家用紧张的笔触描绘大自然(小麦、天空、乌鸦),色彩极其鲜艳,构图混乱无序,这些都表明了画家在去世前几天内心的伤痛。正是艺术家本人传达了这些悲伤的情绪,一种糟糕的心情,仿佛他感到了一种未知邪恶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