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Setup安装!流动展厅计划

“从远方吹进城的风,给城市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礼物,只有少数一些敏感的人才会察觉得到,就像得了枯草热的人,闻到其他土地上的花粉就会直打喷嚏”。(——《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
PLANTAGRAM STUDIO 上海 2022 图源iweekly城市景观的变换置于身处其间的主体而言,似乎总有些模糊与滞后,更多时刻,它以一种倏忽强势的姿态突然闯进目击者的视野,屋舍、街区、错落繁复的道路......你发现,那些贯以为常的物事与景象不知道什么时刻,历经一场场无声的驱逐更新,已不负原貌。
PLANTAGRAM STUDIO 上海 2022 图源iweekly一种痕迹的消逝往往携带着与之关联的记忆、意象、声音和气味一同消弭。身处其间的生命当如何?城市的进程可以缺乏叙事,生命却不能在没有故事的摇篮里栖居。 PLANTAGRAM STUDIO
在密密麻麻的城市网格与瞬息变幻的虚拟数字矩阵包裹下,我们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感知割裂和想象力危机。随之而来,资源的浪费与匮乏同步降临,琳琅满目的“物”更在脱离本体的道路上,于重重编织的神话文本里印证出丰盈与荒芜同时存在的荒谬和危机。


如何在行进的城市中以创造性行动延续更多维的想象与诗意,Plantagram聚集一群同样关切城市空间和物物循环的艺术家及设计师,经由将过去熟稔事物与文化概念所凝聚的情感、连续的记忆以及一种新的活力重新注入现场,他们期待实现一种舒展、共生、可持续的柔性城市栖居空间思索,以抵抗信息时代系统性进程里的遗忘与匮乏。PLANTAGRAM STUDIO 上海 2022 图源iweekly利用更新、抽离既定语境后的物的意象、结构与元素,他们在微小的日常地带,开启一场场链接过去与未来生活形态的实验性探索。
PLANTAGRAM STUDIO 上海 2022 图源iweekly在《Setup!安装——CYE流动展厅计划》展览现场,他们以《“中式家具”HYBRID系列》作品融合植物、沙砾物与半封闭的白盒子,于现场开启一场融通东方古典园林与现代居所的空间想象。在历经功能迭代与场景消逝的历史性时刻,物品被转化为视觉与空间中赋予抽象意味的符号语言,当拙朴、简明的老式明制家具、传统园林座椅、以及带着老旧房屋味道的置物柜纳入现代工业文明所特有的材料和媒介中时,日常物在重新组合后隐喻出全新的价值与形态。
PLANTAGRAM STUDIO 《“中式家具”HYBRID系列》2023
PLANTAGRAM STUDIO 《“中式家具”HYBRID系列》2023
与此同时,植物的牵引与生长,沙砾的流动与变幻,以及光影的消长,似乎都在预示着作为容器,空间总是在形成的过程中基于持续汇入的新兴力量经历着反复的打破与再生,一如我们正经历的城市现场。通过一系列赋予张力的物物再生,他们营建了更有想象力与沉浸感、联结日常却又超越凡常的精神性居所和空间意向。由此,植物的生长与城市的建筑之间形成一场动态的对话,不断创造和重塑着我们生活的空间。在这些场所中,我们感受到时间、记忆与生命的延续新生,空间里的瞬间成为过去、当下与未来的目光交点。PLANTAGRAM STUDIO 《“中式家具”HYBRID系列》2023
PLANTAGRAM STUDIO 《“中式家具”HYBRID系列》2023
我们借鉴传统东方“造园”最开始的艺术概念,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面,把“山水”景物纳入进来,通过抽象,提取及重塑其元素与材料,在人们参观和行走的空间里予以意境呈现。

PLANTAGRAM STUDIO 《“中式家具”HYBRID系列》2023传统“园林”符号的引入,正是对应了类似城市形态的那种有限的区域空间概念。在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我们再次选取人们对传统园林记忆的物品及建筑的元素,比如一些园内的家具,像官帽椅,方几等等,它们并非日常的家具,建筑与景观,而是从整体上被理解为 中式“园林”抽象化的主题。

PLANTAGRAM STUDIO 《“中式家具”HYBRID系列》2023作为此次被改造的对象,并按照我们一贯的思考方向,让它们被转换为植物的“容器”。植物不同于城市生活中其它事物,它是存在于都市中,除了人们创造现代化生活产品或者建筑室内环境以外,最接近于大自然的主体之一。作为本次改造更新的组合,“容器”的植物便是最为直接重新唤醒人们生理与心理连接自然的媒介。

PLANTAGRAM STUDIO 《“中式家具”HYBRID系列》2023
传统园林是对“山水”自然造物的无数次的抽象与重组,并最终形成了传统日常事物的符号化之一。本次植物“容器”的创作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又一次解构,并通过改造重组了这个符号化的事物,在“日常”中换新了“不日常”的生活观念与视觉体验。、

PLANTAGRAM STUDIO 《“中式家具”HYBRID系列》2023

C: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及日常工作内容呢。
P:我们团队集合了建筑师,视觉艺术家以及其他专业人士。我个人既是建筑师,也是主理人,经常需要和合作方沟通,也需要去吸收团体其他人的意见,我们内部经常需要对创作的内容进行讨论,同时也会有大量的时间放在实际制作中。我感觉我们的工作需要保持大量创作精神思考,也需要时刻具备把抽象事物在现实世界落地的能力,确实是一份不容易的工作。

C:最近有什么感兴趣的主题吗?什么样的场景和素材会吸引到你们。P:最近看到了很多日常的小物件,像书签,灯具,杯子,小铲子或者一些塑料制品,它们其实都是人们长期使用后的经典样式,这样的平常物件的形状或材质经常给我们创作带来不少灵感,可能为我们后续的创作带来新的材料元素借鉴。
旧物新用
C:很想了解在已经成形的作品里,团队如何在创作的过程中实现意见的统一,有没有面临着难以抉择的时刻?P:一般我们会做一些前期的研究或者是材料的讨论,最后汇集到主理人在一起决策。如果有的时候难以确定的话,我们会回顾一下自己创作的核心的理念和方法。C:能分享一下你在创作椅类型装置作品过程中的思考吗?
P:椅装置是我们对传统中式家具符号的一次重新思考,我们把传统的椅子改造后作为植物生长的容器,并且以透明材质进行空间的限定,整个作品可以看到传统的木作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提供了不少可读性。
P:我们未来会做一些新的系列,继续讨论东方传统园林的符号与现代工业融合的主题,其中也会涉及到家具相关艺术化产品的研究。
仿佛如都市般的建筑光影
P:我们的团队有建筑师,也有视觉艺术家,大家都希望把以往在设计过程,或者创作过程积累的其他经验,以及平时零散的生活趣味体验提炼浓缩在这样一些尺度不大的装置上,某种意义上,是把自己在专业上的热情都尽可能的呈现出来,这对我来说,创作是比较幸福的事情。
砖的“痕迹”
C:这次现场“安装”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确定作品选择的呢?P:因为我们之前选择的绿植方向的植物,这次换成了一些永生植物或者枯枝,这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的一个新问题。最后还是根据场地的情况,把这样一个新问题在场地中解决并重新展现出来。C:你在自述中提及,创作始终贯穿着对城市空间里“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索以及“可居住空间”与“可持续性”设计的目标导向,这两者在你的创作中扮演着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呢?
P:其实这两者是一脉相承的,传统和现代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们采用的方法就是自下而上的,我们从小处入手,比如从一些生活的日常事物开始一些小摆件或者一些家具之类的去做研究,最后再把它们转化成为艺术装置。其中"可持续性"是我们在遇到一些旧的物件的时候,自然而然会碰到的问题,看看如何把老物件循环利用起来,看看是否可以不断产生新的价值。C:你认为,在你们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会如何概括自己的作品呢?
P:我们创作里面最核心的艺术语言是希望把日常或者传统里面的生活符号,其中包括一些日常用品的一些记忆元素,重新进行一个艺术转化。最核心的我们希望观众看到装置的时候能看到过去的生活记忆符号会发生的一些变化以及带来的思考。C:创作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呢?
P:我们会继续按照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日常中的一些生活符号和记忆的内容不断研究,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创作吧。C:自述中您说,“城市是有限的区域空间”,您所有的创作也都一定程度是以城市作“容器”,您对未来城市的想象是什么样的呢?如何看待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城市生活变化?P:因为我们的专业背景偏建筑和城市,所以思考的着眼点就是从空间开始,空间在我们这个创作里面下面进一步就理解成为一种容器概念。如果是养殖植物的容器,其实就是要理解容器里面的生态环境,如果把城市按照这个方向去理解的话,其实我们也要观察城市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生态情况,如果未来的城市都是朝着宜居和人文关怀不断被重视的方向发展,相信未来城市会产生很多新的事物,值得我们去观察。在目前的状态下,因为经济趋势的变化,我感觉城市里面生活的人们越来越看重生活比较细节的一些感受,和过去那种高速发展的状态有非常大的差别。C:分享一下你对这次展览最大的感受呢?现场有比较喜欢的作品吗。
P:这次主办方采取了一个流动布展的方式,在这个环境下,当时我们是边去工作周边,有观众也在拍照观看,这是一个蛮特别的感受。总的来说,所有作品在这里面的表达和布局都是我喜欢的,它们是一个整体。C:如果推荐书。
P:Countryside, A Report 雷姆·库哈斯;SOMETHING‘S OFF Virgil Abloh;ATLAS OF NOVEL TECTONICS Jesse Reiser;Rooftop Catalogue MVRDV;村上隆的艺术对话集 村上隆C:这个世界上绝对不能没有?
C:除了创作,日常生活里还会做什么,有什么其他的爱好吗?P:天气温和的时候,喜欢到郊区比较大的公园散散步。
C:如果不考虑任何因素,你想做什么职业?
P:好好休息下,睡个觉。

PLANTAGRAM:是一家位于上海的创新设计事务所,也是一家深度参与文化与时尚活动的厂牌。主要从事城市,建筑,室内空间的文化研究与相关艺术装置创意设计,尤其通过对未来种植方式与日常城市文化元素及相关事物相互作用方式的探索,创作并输出艺术形态更新内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都市生活方式理念。
地址:上海徐汇区复兴中路1199号B1
9:00 - 17:00(周一闭馆)

地址:上海徐汇区复兴中路1199号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