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收录于话题

#当代陶艺#“中国白”国际艺术家驻地计划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BLANC DE CHINE

中 国 白

国 际 陶 瓷 艺 术 大 奖 赛


编者按:2017年初,“中国白”组委会执行的国际艺术家驻地计划(简称“驻地项目”)在德化落地,相继迎来世界各地的20位陶艺家。他们相聚瓷都德化,交流碰撞,展开一次与白色瓷土的对话,这是一场跨越文明与历史的对话。


疫情过后,驻地项目先后迎来多位中外艺术家的驻地创作,中国艺术家张修竹于2023年7月份进驻创作,他的艺术创作具有多重性文化形态,有水墨、油画、雕塑和陶瓷多媒介的探索。作品内容是对山水风景与女性主题的抽象建构,有意象的婆娑,也有岁月的抒情,年过七旬的艺术家依然爆发出旺盛的创作力与探索精神。以下我们分享张修竹的陶瓷艺术: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似水流年·桃之夭夭》局部特写,2015 年

布面油画、陶扣、水彩、纺织品颜料



张修竹最早接触的艺术是连环画与中国画艺术,在上世纪70年代,他在矿区与矿工同劳动、同生活1年之久,创作出连环画《矿工组画》在四川的美术界崭露头角。80年代又以工笔画《春意处处催刀尺》斩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巴山蜀水的乡村与质朴勤劳的女性开始成为他绘画的主题。“85”新潮后,张修竹由四川前往北京,开始转向现代主义语言、情感、精神的多向度探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张修竹(跨界艺术家):水墨艺术家、油画家,雕塑家等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张修竹的水墨画作品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春意处处催刀尺》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1984 年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女性与风景的主题绘画,2001 年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巴蜀原乡”的风景,作于2001、2003年



在中国画研究院进修期间,张修竹曾得到李可染、叶浅予、何海霞、刘勃舒、王迎春、龙瑞等多位名家指导。他的画风也逐渐转变,由现实乡土唯美的工笔画转向浪漫大胆的现代水墨的探索,创作出乡土与现代相融合的“原乡绘画”,尝试将中国气象与现代表达相融合。他的作品大多构图饱满,大开大合,即细腻反复又笔力浑厚。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1988年

在中国美术馆观“四川八人画展”时对张修竹说:

“你的画线条苍老,构图饱满,别致!很美!

不管画什么,画面表现美是最重要的,

你的有些画我没注意画些什么,但画的表现很美。”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1988年

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四川八人画展”,

看了两副张修竹的画作后说:

“我特别喜欢这两幅画,请你们一定向他转达。”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张修竹与其雕塑导师文楼先生于香港合影,1993年6月



2000年以后,随着张修竹国外参加展览与考察的增多,张修竹开始由绘画的热爱与乡土的依恋进入到更广阔的天地,明白为何而画的道理,并展开自我的文化寻根,不只于情感依赖,更多的是艺术的思考,以及自我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此时张修竹的创作进入更多面的探索,艺术创作愈加抽象,基本脱离“原乡”的神秘异域的主题绘画。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新加坡“张修竹新作及回顾画展”开幕式,

亚洲文物收藏协会主席邱志民先生致辞,1998年1月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图一:美国纽约切尔西画廊年度收藏展,2010年

图二:美国切尔西画廊杂志“ART is Spectrum”介绍作品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到瑞士国宝级艺术大师普杰先生工作室拜访,2012年6月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法国“别处即此处”大型户外展览,

与法国前总理、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

皮埃尔·拉法兰在作品前合影,2012年6月



2002年开始纸塑的纤维艺术创作,2005年开始油画创作,2008年后开始做陶瓷。他主题上更加大胆抽象,将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贯穿于诸媒材中,形态上更加抽象至支离破碎,女性的主题更加放大,并且与风景融合,出现绮丽幽深的“另类模样”。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张修竹先生及其纸塑作品,摄于2008年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似水流年·桃之夭夭》As Time Goes By,2014年

布面油画,陶扣,纺织品颜料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似水流年·桃之夭夭》As Time Goes By,2015 年

布面油画、陶扣、水彩、纺织品颜料

(全篇画作及其细节)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似水流年·桃之夭夭》As Time Goes By,2015 年

布面油画、陶扣、水彩、纺织品颜料

(全篇画作及其细节)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似水流年·桃之夭夭》As Time Goes By,2015 年

布面油画、陶扣、水彩、纺织品颜料

(全篇画作及其细节)



张修竹的陶艺便是如此,山形与女性躯体意象的组合,或者完全脱离她们,打破物象的界限,情感更加充沛饱满,表达更加直接与综合,有着纸塑与绘画的双重性,在平面上、箱体上展开雕塑般的绘画,张修竹将这一系列作品称为“僭越·重生”。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张修竹与作品合影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包裹的秀色》,2011 年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重生”系列《破碎与重构》,2021 年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雪中的“僭越 ·重生”系列《破碎与重构》,2021 年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破碎与重构》的细节,2021 年



瓷泥、铁锈,钢筋、水泥、塑形膏皆涂抹、镶嵌、钻钉其上,泥块经卷曲、切割、穿刺、泼釉、熏烧等造型与烧成,其过程酣畅淋漓,其结果大气磅礴,且磅礴中有历史的遗迹之感,尤其熏烧痕迹悠远如远古走来,充满野性的原始神秘,使得狂放之外亦有幽谧。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破碎与重构》的创作过程,2011年



在德化,他以陶瓷雕塑为《僭越·重生》系列的延续,泥块在他的手中起起伏伏、反复堆叠卷曲,泥块与戳痕以厚拙取势,气象连贯,如山川万仞,实有山水丘壑的褶皱之形。他注重发挥白瓷材料的核心特质,并与其他异质材做深度的契合与交融组合,实现“雕塑中的雕塑”这一命题的学术突破。张修竹以另类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德化白瓷温润、纯洁、质朴、深厚的东方美学特质,利用德化瓷泥和烧制独有工艺,不上釉,素烧的瓷塑作品组合固化在浅灰白或米黄色的进口大理石板块上,形成两种单纯材料的雕塑组合体,呈现出一种东西方古典雕塑的意象美。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大理石与张修竹的陶瓷(大理石选材过程)



可以感知到《僭越·重生》系列作品是对生存的诠释:在充满禅意无可无不可、自由不羁的创作状态中让生命得到重塑,是对生命历程的感知与表达。陶瓷雕塑作品在完成过程中的衰裂形态与其他异质材料整合,在破碎中得到重建与升华。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创作过程(烧制前)



在张修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支离破碎的意象,也可以看到心中丘壑的极大释放,曲曲折折光怪陆离皆有之,他是空间破碎的表达者,也是时间更迭的抒情者。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驻地作品精选(部分)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驻地作品细节特写(烧制后)



在“中国白”国际艺术家驻地计划,文化与艺术,中国与世界,陶瓷因交流而多彩。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中国白”2023年第一批驻地艺术家合影:

Nemanja Nikolic Prika(塞尔维亚)

Florence Corbi(法国)、张修竹(中国)






撰文 | 王军

视频背景乐|乔晨

公众号编辑/视频剪辑 | 汤文喜然

大奖赛组委会秘书处



第三届“中国白”

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详情请登陆官网:

www.blancdechineicaa.com

感谢您的关注



僭越 · 重生|“中国白”驻地艺术家:张修竹 视频资讯 王军 崇真艺客

 BLANC DE CHINE

"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咨询邮箱

contact@blancdechineicaa.com

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官网


往期推荐

01●陶瓷的叙事|陶艺家:姬凡? 点击阅读
02●一个被照亮的世界|“中国白”驻地陶艺家:Nemanja Nikoli? Prika? 点击阅读
03●纯净的形式|美国陶艺家:Mark Goudy? 点击阅读
04●泥土,洞穴,诗意之物|法国陶艺家:安多什·波代卢(Andoche Praudel)? 点击阅读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