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适逢巴黎奥运会期间,阿尔敏莱希 - 巴黎很荣幸呈现群展「运动无界」(Sport and Beyond),参展艺术家为杰夫·昆斯(Jeff Koons)、洛瑞·席蒙丝(Laurie Simmons)以及汉克·威利斯·托马斯(Hank Willis Thomas)的作品。「运动无界」中汇集了三位深受体育影响的著名美国艺术家作品——体育可以说是美国的重要社会和文化支柱之一。展览已于2024年6月27日开幕,并将展至8月17日。
群展「运动无界」 @ 阿尔敏·莱希 - 巴黎 展期:2024年6月27日至8月17日 64 Rue de Turenne (front space) 巴黎,75003 周二至周六:早11点至晚7点
正在展出 | 阿尔敏·莱希 - 巴黎
在此次展览中,杰夫·昆斯创作了一件全新雕塑作品,作为他著名的《凝视球》(Gazing Balls)系列的拓展,灵感来自卢浮宫的《博尔盖塞角斗士》(Borghese Gladiator,约公元前110年)。这件作品提供观众一场横跨古代时空和当代艺术家正的作品系列之间的一场不合时宜的相遇。《凝视球》一作中的玻璃球象征着19世纪的宇宙,先前经常用于布置欧洲宫殿(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的宫殿尤为著名)中,20世纪重新于北美花园中作为装饰球流行起来。这件展品位于装饰物件与希腊古典男体雕塑的经典交汇处。这两个物体——球体和男性裸体——通过使用各自的符号象征与艺术史的联系来体现“完美”的观念,也可说是杰夫·昆斯的标志性手法,将通俗符号融入作品中,像是杜尚(Duchamp)和沃霍尔(Warhol)的作品。
杰夫·昆斯版本的《博尔盖塞角斗士》是《凝视球》系列中首次出现多个球体的作品,之前的版本只有一个深蓝色球体。这件作品由一种高度耐用的合成石膏制成,并添加了一种由昆斯工作室自行研发出比大理石更白的树脂。与昆斯的其他作品一样,具有光泽反射是作品的关键。这些彩色球体映射出古典符号象征、观众以创作及周围环境的形象,让人想起杜尚的原则:即观众也是创造作品的重要元素。
通过将古典雕塑杰作,如《法尔内赛赫拉克勒斯》(Farnese Hercules)、梵蒂冈博物馆中的《沉睡的阿里阿德涅》(The Sleeping Ariadne)、《凡尔赛的戴安娜》(Diana of Versailles)与流行文化中常见的纯粹形式主义结合起来,并回响17世纪和18世纪对古典雕塑石膏复制品的趋势,杰夫·昆斯将观众抛入一种万花筒般的时空裂缝中,交织着艺术史和制造物的象征,在一个古老的艺术视野中,装饰以及精神提升并存。
在其最新的作品中,洛瑞·席蒙丝以一系列文字提示开始,指示人工智能工具创作出融合现实和幻想的新场景。她的一队同步游泳运动员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水下档案场景中汲取灵感。展示了她们编排的动作,这些游泳运动员体现了优雅的巅峰,她们的联合动作与奥运五环相呼应。这些为展览创作的作品最初是在生成平台DALL-E和Stable Diffusion的帮助下完成的,洛瑞·席蒙丝亲切地称人工智能为“她的共创者”,接着通过数字与实体方式进行修改:打印在丝绸和亚麻布上并拉伸面料,最后通过手工缝制完成作品。
正在展出 | 阿尔敏·莱希 - 巴黎
头戴花冠的游泳运动员以及古灵精怪的芭蕾舞者参让人联想到她早期的摄影系列《水上芭蕾》与《条带》。席蒙丝的作品持续呈现出根植其创作脉络中的二元对立性:玩偶/人类、现实/幻想、内/外等等。她同时拥抱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可能性以及局限性,通过使用非传统的摄影材料“修正”作品,成为每幅绘画背后的裁缝/服装设计师/杂货商——她使用了游泳帽、泳衣和水钻对作品进行装饰。从她早期展示的玩偶和迷你娃娃系列作品中汲取灵感,作品中的元素都是手工装饰的,与作品的人工智能起源相互矛盾,也同时邀请观众仔近距离细看作品中的独特细节。
关于身份、社群、消费主义以及大众媒体的议题,一直都是汉克·威利斯·托马斯(Hank Willis Thomas)创作的核心主题。其近期的逆反射拼贴作品——这是他在过去十年间一直都在实验创新并完善的媒材——更是展示了通过周围环境和闪光灯照明之下,呈现出两种的不同场景。通过与周围光线的互动,这些作品内置了不同模式与深度,观众与作品的距离以及使用闪光摄影都将揭示图像中看似隐藏的不同层次。在《人类之间唯一有价值的纽带便是他们的人性》中,托马斯描绘了杰西·欧文斯(Jesse Owens),这位传奇美国田径运动员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获得了四枚金牌,在当时可说是挑战了希特勒日益壮大的政权。这件作品展示了托马斯如何作为“摄影考古学家”,他作为艺术家最感兴趣的是历史中那些被刻意隐藏或彰显的内容。
摄影背景的托马斯将商业广告以及新闻剪辑画面,并重新聚焦它们的原始背景内容。汉克·威利斯·托马斯一直以来都对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以及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文化运动感兴趣,这些社会运动在两战间期提倡非暴力的公民不服从作为提高非裔美国人的道德和社会地位的手法。这些对历史和新殖民主义以及文化和体育产业的引用,揭示了隐藏在画面之中显而易见之中的图像、想法和意义的新维度,以突显塑造社会的权力结构系统。
其雕塑作品《无尽柱III》(Endless Column III ,2017)是一座雕塑般的奖杯,底座上堆叠着玻璃纤维足球,向布朗库西(Brancusi)的同名作品致敬。涂有“变色龙”一般的颜料,作品的色调会根据观众的位置和以及视角而变化。这件作品像美洲原住民的原始图腾一样高耸,凸显出体育的集体和战斗精神、运动的英雄主义和胜利,以及流行文化对于大众审美以及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文 / Charles Barachon,艺评家、作家
阿尔敏·莱希(巴黎 | 布鲁塞尔 | 伦敦 | 纽约 | 上海 | 摩纳哥)
于1997年创立,现代理众多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