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重呈现》展览现场,2024@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
导语
正在 Fotografiska 展出的《双重呈现》(Double Feature),是著名视频艺术家马可·布拉姆贝拉(Marco Brambilla)的国内首展,包含了巨幕(Megaplex)系列的两件拼贴作品:《天堂之门》(Heaven’s Gate)和《王者尺度》(King Size)。其共同点是,以巴洛克式的手法、极繁主义的气度,将数百个经典电影片段浇筑为一体,达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视听效果,同时向观众拷问:当代过度发达的娱乐文化,究竟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
在艺术家专访中,马可向我们分享了作品创作的相关细节、他丰富的艺术家生涯以及对于未来的思考。
|巴洛克的文化魔镜
比起“极繁主义”,马可本人似乎更青睐用“巴洛克”来形容自己的作品,因为这构成了一种文化上的传承和互文。在马可看来,巨幕系列作品相当于镜子,用以体现光怪陆离、无限枝蔓的当代消费主义拜物文化,更确切地说,是美国文化通过一个意大利艺术家的折射在中国展出。多重审视与反思叠合在一起,也把我们在同一个框架内连结起来。

King Size, 2023, 8K video projection, sound ??Marco Brambilla
Q:很高兴有机会在现场欣赏您的作品,并且和您当面聊聊——首先,可以请您说说为什么会选择极繁主义作为自己的表达方式吗?
|比电影更自由的大银幕
马可与电影很早就结下不解之缘:他14岁就开始拍片,自言“人生没走弯路”。他拍摄过三百多部广告片,也是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在美国合作的第一位导演,当时他才23岁。他也拍摄过诸如《越空狂龙》(Demolition Man)那样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然而最终对于个性表达的渴望,让他从电影界抽身,转而拥抱更自由的艺术形式。

Marco Brambilla & Wesley Snipes, image of Demolition Man
Q:本次展览的题目是 "双重呈现",这其实是一个电影术语,指以前一张票可以看两部电影。我们知道您曾在好莱坞工作过。给我们讲讲这方面的经历吧?

Heaven’s Gate, The Sphere Las Vegas, 2023??Marco Brambilla
Q:您更喜欢哪个身份,电影导演还是视觉艺术家,从您刚刚的回答来看,答案似乎很明显了?
|影像作为一种笔触
马可的巨幕影像作品虽然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但在他自己看来,这些技术其实是为了达到一种颇为古典的艺术境界:拼贴的视频最终要呈现为一种艺术家个人的“笔触”。而为了组织起海量的素材,这些视频必须遵循一种清晰的内在逻辑——尽管观众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效果面前,不一定能第一眼辨认出来,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Heaven’s Gate, 2021, 8K color video ??Marco Brambilla
Q:您提到,在作品中收录了大约 400 个片段。在选择这个片段而不是其他片段时,您是否有过难以抉择的情况?

《双重呈现》展览现场,2024@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
Q:我想问一下您作品的技术细节——以《王者尺度》为例:你是如何编排这么多猫王画面的?你花了多少时间才找到正确的结构,把所有的猫王都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进化、退化&演化
马可习惯于用系列的方式来处理庞杂而宏大的题材:从“文明”(Civilization)到“进化”(Evolution),再到“创世”(Creation)。每部作品都是对于主题某个方面的变奏。他的下一部作品是关于AI和机器。

《双重呈现》展览现场,2024@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
Q:在您的一系列作品中,似乎也存在着某种进化,从“文明”到“进化”,再到“创世”。这是你计划好的吗?您的下一步会是什么?
Q:让我们来谈谈《天堂之门》。是什么灵感让您重新开始创作与电影相关的主题?你为什么指涉这样一部电影?我们知道此片奢侈的制作过程导致了联艺公司(United Artists)的破产。这是您对电影的某种带点反讽意味的挽歌吗?众所周知,电影业在与流媒体和各种电子游戏的竞争中显得有些日薄西山了。
|具象、抽象&乌托邦
马可作品的张力来自于其混合的特质。一方面,它们让人想起古早的宗教壁画。另一方面,它们似乎描绘了一个有待 VR 技术去生产出来的网络空间。他用最新的技术去冲击经典的形式,同时又把经典的形式赋予当代庸俗的视觉符号。他的作品最直观地表现了时代的碰撞与文明的变迁。

《双重呈现》展览现场,2024@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
Q:您认为 AI 和 VR 这样的技术会如何改变您以后作品的面貌,您会继续保留一个古典的外壳吗?
Q:最后一个问题涉及图像的力量,这也是您几十年来不断探索的主题。一位艺术评论家将您的作品与抽象艺术大师杰克逊·波洛克相提并论。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比较,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琢磨。我很想知道,您认为形象和抽象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您自己会尝试创作一些抽象艺术作品吗?

Approximations of Utopia, Midnight Moment in Times Square, 2024.
Co-presented with Times Square Arts, Queens Museum, and Artnet ??Marco Brambilla
结语
几乎在所有采访马可的问题里,都会提到博斯和《尘世的乐园》,也许“当代的博斯”会是观众给予马可·布拉姆贝拉其人其作的一种共识标签。当代的研究者,对于十六世纪的博斯何以想象出如此丰富而怪诞的形象,仍然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认为博斯可能有精神疾病或者服用了某些致幻药物。而在我们的时代,精神疾病已经变成了大众文化本身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流行偶像本身变成了我们所有人日常服用的致幻剂。从这一点上来说,马克的影像作品反而是一种清醒的记录,它们让我们得以睁着眼睛观察自己的梦境。正因为它们意图成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之梦本身,所以就无法简单地将其视为批判或者怀旧,好梦或是噩梦。
在马可构筑的视频之海里,所有的片段都构成了一种文化路标,但目的却是为了让我们迷失其中,迷失正是我们在当代文化中的存在方式,就像一个片段迷失在另一个片段里,一个猫王迷失在一群猫王里,就像水迷失在水中。
作者
黄远帆
记者,译者。曾任职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P),发表电影/艺术评论数十万字。译有《小说机杼》、《一个故事的99种讲法》等。

关于展览
马可·布拉姆贝拉|双重呈现
2024.6.22-2024.10.7
马可·布拉姆贝拉(Marco Brambilla)是一位在伦敦工作和生活的艺术家,以其对流行和已有图像进行复杂的重新语境化和在视频装置与艺术中开创性地使用数字成像技术而闻名。
本次展览将展示艺术家《Megaplex》系列中的两件代表性视频拼贴作品 ——《天堂之门》(2022年) 与《王者尺度》(2023年),通过视觉叙事和数字艺术呈现,带领观众踏上一段引人思考的旅程,探索流行文化的边界。

马可·布拉姆贝拉:双重呈现
Marco Brambilla: Double Feature
??
2024.6.22-2024.10.7
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
??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购票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官方小程序购票通道:

「票价政策」
成人票
120元
学生/65岁以上/8-12岁(或高于1.2米以上)儿童
80元
0-7岁(或1.2米以下)儿童
免票
「会员政策」
单人年费
600元/人
家庭年费
1000元/2位成人+1位未成年
(以上均为早鸟优惠价)
关于 Fotografiska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Fotografiska,是当代影像、艺术和文化生活的国际性地标,始终致力于向公众呈现全球顶尖的影像作品、重新定义当代影像艺术新体验,同时也关注来自中国本土和亚洲地区的影像艺术创作者,旨在塑造充满活力、创新与包容的国际性文化艺术社区。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提供精心策划的展览、活动、音乐派对、沙龙主题讲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以提升中国本土艺术家的国际知名度,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其才华。冰淇淋店、咖啡馆、露天酒吧和餐厅等生活消费场所也遍布展馆内的四层楼空间。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日常将开放至深夜11点,观众可以更灵活安排时间探索和体验。

扫描二维码关注
Fotografiska 公众号

EN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