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发生 | 碰撞客厅 第4季 : No.2 机器学习时代的艺术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机器学习时代的艺术
Art in the Age of Machine Learning
嘉宾:刘斯坦,AI与深度学习专家、沃尔沃Zenseact资深算法专家、艺术史科普作者
与谈人:庄泽曦,艺术批评人、艺术史学者
时间:7月20日(周六)15:00-16:30
地点:艺仓美术馆大堂Playground

(长按二维码加小助手预约)
机器学习时代的艺术创作与问题?????
大卫·霍克尼的iPad绘画为何不同于数码板绘,而具备艺术价值?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作品为何尚难具备公认的创造性?再现性艺术是否能借助新技术进步而完全颠覆人类的具身视觉和知觉,实现鲍德里亚预言的拟像内爆?以及,大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是否已经孕育了某种超越本雅明预言的机器复制时代艺术的2.0版本,即机器学习时代的艺术?为从技术原理方面解答上述问题,本次讲座邀请 沃尔沃Zenseact资深算法专家,兼顾AI与深度学习研究及艺术史科普的技术专家刘斯坦,从基于机器学习的生成技术(如Sora,扩散模型)、神经网络中的深度感知算法及自动驾驶中人类中心主义向鸟瞰图中心主义的视觉转向现象入手,深度讨论霍克尼的创新实践价值、解析机器学习时代艺术将面临的技术难题与艺术伦理问题。此外,本期「碰撞??客厅」还将围绕「多模态绘画」的这一新概念,尝试考察霍克尼iPad绘画引发的艺术创作新视角,即当代艺术家应当如何取法霍克尼的实践,在虚拟媒介创作中把握模态转换遗留或副生产的物质性,使作品在科学意义上从图像回到艺术品中。本期讲座话题
1. 为什么说霍克尼的iPad绘画开创了新的艺术范式?2. 生成式AI创作的艺术作品为何丧失了艺术的“灵韵”?3. 霍克尼的拼贴摄影和立体主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 面对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焦虑,我们应该如何在现代性的视角中探索新的艺术?分享者:刘 斯 坦
深度学习专家,从事无人驾驶智能系统的研发工作,《PyTorch自动驾驶视觉感知算法实战》作者。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德国相关领域有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现就职于沃尔沃Zenseact,负责无人驾驶系统中多个神经网络模型在沃尔沃和极星多款高端车型的落地以及中国地区的本地化。刘斯坦对深度学习的各个领域不但有着全景式的理解,还具备从数学理论到神经网络模型车端部署的知识纵深。同时刘斯坦也是一名艺术史普及作者,在澎湃新闻,《艺术启蒙》杂志,知乎等媒体发表艺术史普及文章,参与创作的艺术史普及读物《100幅中国画》即将出版。刘斯坦对中西方艺术的交流和比较,艺术思想史,现代性在艺术中的体现等话题有浓厚的兴趣。
~ 关于「碰撞??客厅」 ~

结合新展《大卫·霍克尼:纸间漫行》,艺仓美术馆与艺术史学者庄泽曦联合发起的「碰撞??客厅」项目将举办四场衍生系列分享会,以「霍克尼的科学与艺术」为题,邀请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中世纪艺术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深耕英伦艺术圈的创作者,从跨学科视角深度解析大卫·霍克尼的艺术实践与研究成果,分享鉴赏霍克尼作品的多元方法,并深入英国创作现场解读孕育霍克尼艺术的文化土壤。「碰撞??客厅」第4季诚邀关注艺术发展的专业人士、文艺家与爱好者前来交流,共同探索科技与艺术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分享大家的真知灼见。
***
「碰撞??客厅」召集人、与谈人
庄 泽 曦
罗马美院荣誉硕士,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史研究者,曾任职意大利罗马的版画收藏机构Galleria Marino、英国伦敦的艺术品电商Wallector.com(中国区监事)、上海非盈利空间「要空间」。目前生活、工作于上海。
大卫·霍克尼:纸间漫行
(点击海报购票)
展览地点:艺仓美术馆3F
展览日期:2024.06.19 - 2024.09.10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每周一休馆,节假日除外),周六10:00-21:00
单人票:100 RMB
优惠票:70 RMB
1大1小亲子票(限1.2-1.5米儿童):140 RMB
及时了解艺仓美术馆及艺仓水岸的各类艺术活动资讯
欢迎关注我们的订阅号
联系电话
68781390(10:00-18:00,周二至周日)
艺术商店微信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