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17日至2024年6月30日,“鸟头:云云”展览在UCCA沙丘美术馆展出,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鸟头组合对于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中自我身份问题的探索。在展期内,UCCA策划了开幕特邀导览与对话2场公共实践活动,从展览内容出发,邀请鸟头互动摄影作品“云的起源”系列中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结合创作亲历者与展览观看者的多重阐释角度,以引导观众进入鸟头全新的艺术世界。

本文摘选自该系列活动的亮点内容及现场图片,以供参阅。更多活动回顾请通过下文超链接查阅UCCA官网。
开幕特邀导览
即兴云云,人云亦云

在2024年3月17日展览开幕之际,说唱歌手小老虎以即兴说唱的表演形式为公众带来一场特邀导览,也引导公众去思考解读展览中“云”这一元素的多重意义。鸟头组合艺术家宋涛与季炜煜身着卡通鸟道具服为展览开幕,将话筒交给特邀导览嘉宾小老虎。小老虎漫步于各个展厅空间中,从室内洞穴到室外海边,不仅“即兴云云”,输出他作为展览参与者和观看者的直观体验,也“人云亦云”,将表达机会让渡给现场观众并进行互动。此次特邀导览不仅以充满趣味性、互动性及表演性的手段带领公众进入鸟头幽默而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也延续了本展览对于交流这一核心命题的思考。



“即兴云云,人云亦云”开幕特邀导览现场,UCCA沙丘美术馆,2024年3月16日。
在这里观看本次开幕特邀导览详细回顾,包括活动视频及现场照片。
对话
数字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仰望星空?

本次对话邀请艺术家组合鸟头成员季炜煜、星空摄影师叶梓颐和哲学家余明锋对于仰望星空这一命题进行讨论,并探究其在当今数字时代的呈现及意义。对话首先在虚拟的星空与银河背景下,围绕仰望星空的历史展开,探究这一举动在哲学、科学及认知史上的重大影响,继而讨论其在当今社会的延续和改变。对话的后半部分着眼于数字时代的生活,探讨网络世界中的交流方式及仰望星空在这个语境中的意义。

“数字时代,我们为何还要仰望星空?”直播现场,UCCA沙丘美术馆,2024年6月28日。
“探究网络需要很多维度。其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它打破了人之间获取知识的界限。对我来说,网络更像是一个媒介。无论是微博还是B站,媒体模式随着网络—特别是社交媒体—都出现了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去中心化。在自媒体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知识输出者。”
——叶梓颐(星空摄影师)
“当我们知道自己不再是宇宙中心的时候,人类可谓成年了,告别了童年。小时候,我们觉得世界围绕着自己,很有安全感、意义感。而当我们长大了,我们也就了解了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这个时候,一方面你清醒了,对世界有更清楚的认知了,但是另一方面你面临巨大的危机:你应该怎么重建你的生活?”
——余明锋(同济大学副教授)
“总结来说,数字时代为什么要仰望星空,其实是为了某种程度上恢复人格的健康。通过仰望星空的姿势,我们来摆脱凝视屏幕。”
——季炜煜(艺术家)


“数字时代,我们为何还要仰望星空?”对话现场,UCCA沙丘美术馆,2024年6月28日。
在这里观看本次对话详细回顾,包括活动视频、文字回顾及现场照片。
“鸟头:云云”展览系列公共项目由艺术家组合鸟头和UCCA公共实践策划人王佑佑策划组织,感谢UCCA实习生赵浩淼、刘昕烔、张琳涵的现场协助。特别感谢叶梓颐为对话活动提供星空视频。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UCCA公共项目社群
获取更多活动信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