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方明司 × 斑万字
在前半部分对话中,土方明司造访了艺术家的工作室,与他谈论了关于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主题。在对话的后半部分,斑万字追溯到自己的童年时期,回顾了自己在作为艺术家出道前的心路历程。在对话中也发现到了斑万字与对日本艺术史有深远影响的冈本太郎之间的共同点。
“隐形维度” 展览现场,白石画廊北京,2024
当对人类社会的疑问转变成对人类的兴趣时
斑万字
土方:那很早呢,竟然从幼稚园就开始了。
当我待在家里时,我开始思考有什么是人类才有,动物所没有的,最终让我得到了「疑问」这个答案。而所谓的「疑问」可可能是源自于「想象力」。当然,当时的我无法像这样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原本被我认为是意义不明的「人类」,就这样变成为一种很有趣的存在。
艺术家冈本太郎与斑万字之间的共同点

他在19、20岁时,跟随父母一同前往巴黎,并在20岁出头就受到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国际艺术团体的邀请。他虽然年纪轻轻就成为艺术界里的明星,但同时他也开始对艺术保持着极大的疑问。无论哪一个团体本应都是从想要试图解放人类被压抑的部分而诞生的新艺术,然而这些团体最终都没有开放给一般大众。
他在二十几岁时陷入低潮,并且跟万字先生一样对艺术以外的哲学、心理学和宗教学产生兴趣,最终则踏进民俗学的领域。冈本太郎是第一个发现到绳文土器中所蕴含的艺术意义的人。正因为他拥有宗教学和民俗学的相关知识,才能理解在西方艺术脉络中所没有的艺术类型。

土方:请告诉我们您作为艺术家出道的历程。
斑万字:我最初想到的主题是「人所谓为何」。我将这个主题细分为各种要素,首先我想从「人的精神是什么样子」的角度,将显现于人类精神中的秩序和混沌视觉化。
为此,我想要混合金属来创作一件具标志性的作品,然而我不知道具体的方法,在经过多方的搜寻和调查后,最终我拜访了京都传统工艺的工坊,并成为该工匠师傅的徒弟。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我一边工作一边修行,学习金属的基本加工方法、敲击、加热、切削、抛光、精密加工和焊接等作业,并在22岁左右离开了那个行业。
在那之后,我沉浸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在不工作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度过了十年。二十几岁的岁月就此流逝。正当我萌生想要创作作品的念头时,我才终于意识到一个简单又理所当然的事实,那就是创作作品势必要花钱,没有作品就无法展出,无法展出就当然不会有收益。
那时我才回心转意并开始打工。在29岁那年,我打了一年工,并且只创作出一件作品。白石画廊的负责人在看了我当时的作品后,就发掘了我。
土方:在哪里?

“隐形维度” 展览现场,白石画廊北京,2024
土方:您与白石画廊首次举办的展览是在哪一年呢?
斑万字:首次的展览是在2017年。
土方:当时展出了几件作品?
斑万字:11件。
土方:展览的状况如何?反应如何?
斑万字:完全不行呢。我几乎以为自己会就这样被解雇,但是我无论如何都希望让这次得到的机会能够向前迈进,因此我试着交谈并获得举办下一场展览的机会。能否迈向下一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做出成果,因此我不停重复着努力做出成果,然后再次得到工作机会,直到现在。
土方:重复这个过程意味着您对结果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回响也逐渐在扩大。
斑万字:一点点而已。

作为艺术家斑万字所着眼的未来
“隐形维度” 展览现场,白石画廊北京,2024
然而,由于我过度投入在创作作品,因此没有闲暇时间去创建新的展开或是自己作品的发展。现在的立方体系列是我在二十几岁的那十年里所制作唯一一件被称为作品的创作,但在那之后的四、五年里,我制作了大约130件作品,在技术上已让我感到满意。虽然我很高兴所有的作品都出售了,但是当我被问到「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表现方式?」时,会让我感到很困惑。
为了打破这种状况,我认为应该创作能够更加清晰、更壮观地表现自己世界观的作品,因此我将自己的方向转换成研究和在美术馆展示。那是两年前的时候。2024年最吸睛的活动会是在长野县志贺高原的Roman美术馆举办的个展。该美术馆是由黑川纪章所设计,感觉与我的作品非常契合。另外,我也想试着挑战像大地艺术那样大型的物体。
土方:具体而言是什么?
斑万字:木目金虽然是制作小物品的技术,但是我认为最小和最大之间有着共同点。例如,就像是基因和宇宙在结构上是相同的。我喜欢即使规模不同,仍会有一些共同点的想法,因此我也有参与公共艺术项目。现在的助手和团队也是为此目的而召集的。
土方:所以,您在某种程度上看清了自己的方向。
斑万字:虽然还差得远,但是多亏有许多人的支持和指导才会有现在的自己。
作为客体的物体所带来的工艺与艺术之间的联系











2024展览30 白石画廊105 艺术家59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