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珀与戈弗《塞壬之歌》展览现场,2024??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海上迷雾中的微弱汽笛声、家务活的细碎噪音、女性困于日常的呢喃......伴随着隐约可辨的杂音低语构成的声音景观,步入 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的《赛壬之歌》(Sirens) 展览现场,艺术家双人组库珀与戈弗(Cooper & Gorfer)数张色彩浓烈的巨幅创作在连成一片的黑暗背景中散发着无以伦比的光晕,吸引人靠近、再靠近,一探究竟。
库珀与戈弗《塞壬之歌》展览现场,2024??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是拼贴、绘画,还是摄影?是神话、写实还是预言?库珀与戈弗用虚构与真实的层层交织将展览现场重构成充满未知与隐喻、美丽与神秘的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正如传说中的赛壬海妖以歌声吸引水手堕入的传说海域一般令人着迷、难以抗拒。
Battle Of Giants, 2024??Cooper&Gorfer
在库珀与戈弗的作品中,女性主体常常置身于充满象征意义的复杂环境之中。这种环境由艺术家组合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文化中所收集的个体经验及叙事碎片拼贴而成,不仅作为视觉纹理背景,也是身体感知和体验的意识认知空间,正如梅洛-庞蒂所提出的空间与身体的关系:空间并不是现实或逻辑上事物的摆放和陈列,而是了解事物关系的方法,是通过身体感知和体验到的存在空间。
更进一步地,知觉是身体化的,这意味着我们的感知体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通过身体主动地构建和解释世界。(“身体主体”(body-subject)理论,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库珀与戈弗《塞壬之歌》展览现场,2024??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然而,在漫长的父权制度的文明史和艺术史中,女性的肖像与身体一直处于男性赞助人、艺术家、收藏家的凝视之中。女性“恰如其分”地在其中扮演客体化的角色:男性的妻子、母亲、附庸、情人......女性是被支配、被征服、被物化的对象与性资源。女性的身体、女性所处的空间是在权力规训之中被构建的。
赛壬在父权的视角中被塑造成身处世界边缘、全然不顾性道德而“勾引”海员的危险女妖,而实际上,若摆脱父权的凝视而从她自身的主体性来看,塞壬是被困于海岛而借由歌声来实现被压抑的自我表达与自我需求。
直到如今也存在类似的境遇:被困于不平等的结构之中被压抑、被污名化、被规训的许许多多的女性个体,如何通过身体的主体性理解自己的身份、重新构建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
库珀与戈弗《塞壬之歌》展览现场,2024??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塞壬之歌》展览呈现了库珀与戈弗大胆地宣告女性身体占据空间的权利、赋予女性主体新的力量和意义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巨幅的女性肖像与身体合围而成处于不同转变状态的“虚构部落”,她们的形象高耸于观众之上,充满超自然的力量,同时暗示着美丽、性感与潜在的危险。
通过重重的混合媒介、即性与规划兼具的视觉实验,库珀与戈弗展示了女性主体在身体感知、权力规训和身份重构中的多重经验和抵抗,挑战和颠覆了传统的性别和社会刻板认知——女性可以是美丽的、危险的、诱惑的、愤怒的、强壮的。女性是复杂的,多元的、流动的;而不是二元符号化的。
The Orange Embrace, 2023??Cooper & Gorfer
若将展览中的 “The Orange Embrace” 与 “名垂青史” 的肖像画《梦》(“Le Rêve”,毕加索,1932)并置讨论,库珀与戈弗对于肖像画传统的重新审视与发问则清晰而严密。《梦》中毕加索笔下描绘他的情妇的种种充满男性凝视的情色化的女性身体细节并非孤例,而是在父权结构下的艺术史及“大师经典”中反复出现。
“Le Rêve”,毕加索,193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库珀与戈弗的“The Orange Embrace”、“Noe Animal”、“Battle Of Giants”中,坚毅或严肃的面部表情、带有颜色跳脱的“浓妆”,有力的四肢、巨大而布满皱纹的手及手势、角力中叉开的粗壮大腿、更为放松的坐姿......艺术家抛弃了传统肖像画中含蓄、柔美等男性理想化的女性的美学特征。当我们在凝视着艺术家画作中不同肤色、不同面貌的女性的双眼时,她们仿佛也在坚定地凝视着我们。库珀与戈弗以摄影作为创作的起点,涵盖了从物理层次上分层的拼贴画、绘画和刺绣材料,到不同状态下的短暂蒙太奇拆解图像。
库珀与戈弗的创作方法论与创作内容与主题复杂度极为自洽:正如创作中复杂的视觉叙事与主题彼此呼应一般,她们的创作超越了二元地以情绪/内心或理性/逻辑这样地有时甚至“性别化”的套用或归纳,而是混合、交织在一起。如同多重面向的塞壬、如同库珀与戈弗,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可以在表达疗愈、感性、有关内心及情绪的同时,仍然是理性的、挑衅的、严密的、政治的。讽刺的是,前者也是大众认知中对于“女性创作者”的主流刻板印象。
Noe Animal, 2024??Cooper & Gorfer
更进一步地,库珀与戈弗通过华丽的视觉叙事和超现实的场景展示了女性表达自己的多重身份和主体化经验的可能性:女性通过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体,将身体作为抵抗的场域,对抗社会的压迫、规训和控制。库珀与戈弗的创作中巨大的肢体以边缘清晰的切割片段以及蓝、绿、紫等鲜明却反常的冷色调提示了画面空间的变形、重建、解构及其象征的无尽可能。令这些对比的呈现更具表现力的是,它们其实与现实的女性的真实境遇的构成多层的连接与隐喻:女性身体作为创造生命的载体,往往也同时面临死亡的风险,女性的“重生”有时则亦是“向死而生”。
Cadavre exquis, 1940??André Breton, Jacques Hérold, Wifredo Lam
库珀与戈弗以身体碎片构建人物的灵感来源于“Cadavre Exquis”这一超现实主义游戏。这个由杜尚、布列东等超现实主义画家发明于二十世纪初的文本拼接游戏名称中的“Cadavre”一词意为尸体。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818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出版并描述了男性科学家拼接尸体而创造新生的科学怪人的悲剧,被公认为如今亦是“父权叙事泛滥”的科幻类型小说的始祖。三个世纪前对于父权制社会下的对身体与自然生育权的控制及滥用、对于性别与权力的批判,在当下库珀与戈弗创作里得到回应——女性以身体作为连接天然地成为命运共同体;重建女性的主体性、完整性、可能性的跨越时空的漫漫长路从中库珀与戈弗对身体的拼接与重构的创作中再次显影。
The Wrestle, 2022??Cooper & Gorfer
古代希腊神话学著作《书库》(伪阿波罗多洛斯作,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中,塞壬的结局是因未能引诱英雄奥德修斯而羞愤跳崖自杀。而在今天,在库珀与戈弗用复杂而绚丽的视觉蒙太奇编织的当代神话里,塞壬以及更多地在父权话语之外的女性真正地获得了不被客体化、不被凝视、不被定义的自由与力量——这自由与力量也在你我共同的构建的主体中,如同库珀与戈弗“The Wrestle”画作中强壮而紧贴的身体一般将我们紧紧相连。
关于作者
黄韵奇
写作者,主要研究女性主义及科技艺术。曾担任香港新星星青年艺术家征集联合策划人(撞艺术,2017-2019)、赛博北京加密艺术节(钛媒体主办,2021)策展人、艺术梦想基金评委及多媒体视听奖联合策划人(APENFT主办,2022)、“NFT,新工具的诞生”展览联合策划人(Tong Gallery+Projects, 2022)、“宋婷:逆赛博格启示录”展览策展人(4C Gallery, 2023); 入选艺术新闻与香奈儿文化基金会《以她之名》特刊(艺术新闻中文版,2023)。过往文章发表于《艺术新闻/中文版》 、 artnet、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等。
关于展览 《塞壬之歌》
艺术家双人组库珀与戈弗由艺术家莎拉·库珀(1974年生于美国)和尼娜·戈弗(1979年生于奥地利)组成。她们的作品围绕着幻觉、记忆和错位的主题,通过女性经历的分层图像拼贴来说明身份的可塑性。
库珀与戈弗的首次国内个展《塞壬之歌》现正于上海 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展出,展览已接近尾声,将开放至8月4日,敬请预约观展。
库珀与戈弗:塞壬之歌
Cooper & Gorfer:Sirens
-
2024.4.25-2024.8.4
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
??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购票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官方小程序购票通道:
「票价政策」
成人票
120元
学生/65岁以上/8-12岁(或高于1.2米以上)儿童
80元
0-7岁(或1.2米以下)儿童
免票
「会员政策」
单人年费
600元/人
家庭年费
1000元/2位成人+1位未成年
(以上均为早鸟优惠价)
关于 Fotografiska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Fotografiska,是当代影像、艺术和文化生活的国际性地标,始终致力于向公众呈现全球顶尖的影像作品、重新定义当代影像艺术新体验,同时也关注来自中国本土和亚洲地区的影像艺术创作者,旨在塑造充满活力、创新与包容的国际性文化艺术社区。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提供精心策划的展览、活动、音乐派对、沙龙主题讲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以提升中国本土艺术家的国际知名度,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其才华。冰淇淋店、咖啡馆、露天酒吧和餐厅等生活消费场所也遍布展馆内的四层楼空间。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日常将开放至深夜11点,观众可以更灵活安排时间探索和体验。
扫描二维码关注
Fotografiska 公众号
EN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