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展览现场· 艺术家朱岚清 作品前
朱岚清的创作中,摄影是她始终热忱并不断在深入探索的媒介语言。得益于新闻摄影专业的科班背景,对于摄影的纪实性与文档属性的敏感和直觉,影响了艺术家在其创作中,以泛人类学的视角,通过“摄影+文本”的方式去回溯关于自我身份、经验和历史存在,并重新构建历史续写的方法论中,“故乡”始终是她无法跳脱的精神内核,也是其创作开始与寻觅的原点——从厨房、田野、海滩到沉船、厂房、博物馆,朱岚清坚持用摄影的方式编撰“地方图志”,不仅描绘了一个令人陌生又熟悉的中国南方,“负向的旅程”也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艺术家以其“自身”作为终点,而延展的关于出身及成长、行为与精神、地域即文明、故乡和归处的理性和感性的研究脉络。
《负向的旅程》是朱岚清的成名作,也是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曾于2015年先后获Barcelona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 (BIPA2015)与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负向的旅程,2012-2018
本次「饮·食·男女」展出的十数幅摄影&文本作品皆出自《负向的旅程》,它记录了艺术家对于城市化中渐行渐远的“故乡”——东山岛的经验联想与文学重构。以摄影的方式与故乡背后的力量「争夺」有关个人与集体记忆的空间,艺术家在通往记忆与地方的旅程中,揭示了“身份”与“故乡”是如何在不断关联的过程里相互作用与塑造着经验的集成及群体的文明构想。“食物”在作品的章节中,被作为家庭、土地、神明、海洋的线索而存在,并逐渐延伸至祭祀仪式中的“食物”及其关联场景与行为的生产。
「饮·食·男女」展览现场
负向的旅程,2012-2018
Q:YTHART
A:朱岚清
Q:最早开始用摄影的方式进行创作的机缘是什么?
A:最早接触摄影应该是初中时期,那时候我们一家住在一个小村子里,村子里有很多始建于清朝末期的老房子,是很典型的闽粤地区的传统民居,因为久无人居,已近荒废。我当时内心突然有一种不舍,很不愿意甚至是害怕这些东西会消失,于是就想拿起相机去记录这些建筑。这应该是我对摄影最早的感知,后来因为这样的情愫,一直通过拍照去记录人和事,直至大学考上了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关于摄影如何作为一种纪实性的语言才算真正入门。在之后又去往台湾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研究所学习,摄影才真正成为了一门创作语言。
负向的旅程,2012-2018
Q:在你进入人大新闻系或前往辅仁大学求学之前,原生家庭或者成长经验中,有谁给过你摄影或者艺术相关的启发吗?
A: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启发或者所谓的艺术启蒙,因为家里除了我之外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从事艺术相关专业的。但经验的形成总是有迹可循的,后来回溯孩童时期的视觉感知的印象,比较可能是爷爷退休后主动请缨去编撰村里的族谱,更因此走访了不少地方,收集并整理了许多文字和图像的相关记录,并最终将它们呈现出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类学与史学交互的方法论。而我可能也因为新闻摄影的背景,最开始创作就对这种研究与呈现方式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负向的旅程,2012-2018
Q:以摄影的方式去开展这种泛人类学的创作叙事,你觉得受新闻摄影的专科背景影响大吗?
A:摄影作为一种媒介语言,时至今天,它本身的属性和边界早已不仅仅是纪实与呈现,但我仍然会更为直观的倾向于借鉴它的纪实属性与对事件的书写性。这不仅与我新闻摄影的专科背景有关系,也与个人经验——比如前述提及爷爷编撰地方志,还有我小学的时候,妈妈给我买过的第一本摄影书,一本纪录战地摄影的书籍。印象中蛮贵的,但我爱不释手,那是我孩童时期最宝贝的收藏之一。这段经历很懵懂,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它实际影响了我在尚不经事时对社会以及世界的关注。
负向的旅程,2012-2018
Q:什么时候真正开始用“摄影+文字”的方式去回溯自我的经验和存在,并从中挖掘“自我”与“历史”的关系?
A:从最初拍摄老房子的时候开始就在用这个方式的,这种方式对我而言有点像日记,但后面随着对摄影语言的使用更加深入,文字的记述就变成一种碎片式的写作了,它们不是图像的辅助,亦不是简单的互文,是一种更倾向于情感性的文学记述,即独立成章,又与摄影构成某种新的叙事关联。至于你提到的回溯自我的经验与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地理上的移动以及我在这个空间中所体验到的感受是我在“回溯自我”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自我”对我而言更像是通过观察我之外的人、事物、风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认知和关联性的想象,一种看似理性又实际蛮感性的叙述逻辑。
负向的旅程,2012-2018
Q:你刚刚提到通过观察“我之外的人、事物、风景”建立一种认知,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纪录和观看的过程,那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始终将自己代入到其中,成为事件发生的共像,还是置身于照片之外,以第三者的视角进去纪录和观看?
A:这两种状态是同时存在的。拍摄“故乡”的时候会有一种抽离,因为如果不将自己抽离出来,很难拿起相机去记录,尤其是对于身边那些最熟悉的,不管是家人或者事物。我需要一个旁观的视角来介入对这个地方、经验和文明的构想,从而去“创作”,而不是述史。但这种角度本身是因为地理空间上的距离而铸就的,不来自于主观控制和想象。
比如我最早开始思考“故乡”是因为去了北京——一个在地理上和心理上都离“故乡”比较远的地方——被问及“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家乡是个怎样的地方”……于是当你再回到故乡的时候,那些原本对你来说很熟悉的东西开始变得陌生,甚至产生疏离感的时候,你才会开始去观察,并有拿起相机去拍照的冲动,而你对于“故乡”的想象,正是基于这种身体和心理上的抽离。但实际上,你说“我”真的抽离出去了吗?不可能的,人不可能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从未可知的事物有冲动和联想,尤其在“故乡”这个语境里。更何况我的主题是“负向的旅行”,“我”始终是被带入其中的,只是它在叙事结构里被隐匿了。
负向的旅程,2012-2018
Q:在这种对经验和自我的不断回溯中,你确证了什么?抑或是寻找到了什么,或重新定义了什么?
A:回溯自我,更多是想要寻找我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可能故乡有点像是一个更大的“原生家庭”,对现实的困惑可以通过回忆、重新沟通、重新讲述来得到某种慰藉与解答吧。
Q:“故乡”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A:故乡关乎于“我”如何成为现在的我,它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出生之前,在时间轴上往前无限延伸,它是一个关于人生、存在和你所说的确证的想象。不一定百分百真实,但很重要。
负向的旅程,2012-2018
Q:如你所说的,“故乡”很重要,“负向的旅程”可以说是你将持续进行的整个人生创作的主干。但我很好奇的是,你用摄影摄影的方式在回溯和建立一种经验叙事的过程中,摄影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从其媒介的角度反向塑造了你?
A:前几天我有朋友去采访一个80多岁的,来中国做设计创作的意大利设计师,当时大家都好奇问他想要什么时候退休,或者是否有一个退休计划……我不记得他当时回答了什么,但我认为对于艺术家或者说设计师而言,我们不会有一个真正意义上退休的时间。因为做艺术创作,它从来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它首先是一个跟自我生命历程相关表达,其次是以这个方式与人、或事或物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和关联(人活着,就会跟所身处对一切产生关联),最后才是一个工作。所以,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它是一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欲望”或者说“需求”。于是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你塑造了经验,或者经验塑造了你,真的很难说的清楚。
《负向的旅程》是我的第一个作品,彼时我刚成年,又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对自己的身份本能地产生了一种困惑甚至困扰。当时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向自己的原生家庭去进行一种探索,希望能在过程中够解决自己的困惑。后来从《负向的旅程》到《白云新城》再到“糖厂”项目,我越来越成熟了,探寻的地方也不一样,时代背景也开始转变,于是项目的指向从地方,到人到环境,似乎一直在扩展,但其内在的核心线索却实际是从“我”、到环境到集群再回到“我”,而我们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能够怎样去找到一个与自我的相处方式,是“我”的困惑,也是这个时代下“我们”的困惑。
负向的旅程,2012-2018
Q:到了目前这个阶段,你觉得跟最初创作“负向的旅程”时你的心态和认知有什么区别?
A:现在这个阶段我可能对人的生死会更加敏感一点,或许是因为我特别爱的家人去世了。尽管以前对“死亡”有过一些想象,但其实更多是一种恐惧,尤其当这个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你会被动从他者的角度更深入地去思考所谓“生命结束的方式”,以及我们要如何去谈论或者说怎么去跟死亡相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目前正在做的“食物与祭祀”相关的项目有一部分的动力也是来源于对“我们如何与死亡相处”的一种思考。我想着,也许通过食物,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理解死亡或者生命的限制和角度。
「饮·食·男女」展览现场
Q:这次的「饮·食·男女」以食物为主要载体,你在布展上有哪些考量?
A:这次展览的作品来自《负向的旅程》这个系列,里面有略显冷清的海边大排档,村子里的祭祀场景,还有我在故乡的家庭生活日常。在拍摄这个系列的时候,有意无意拍到了很多有食物出现的生活场景,比如祭祀的供桌上摆满的牲礼与糕粿,过年时别人送来家里的一条鱼,奶奶在厨房制作元宵节拜神用的红龟粿,做完粿后在楼梯晾晒的蒸屉,餐桌上的粘苍蝇纸,奶奶在厨房里种的一盆姜,一口井旁放置着拜神的橘子。其实在拍摄之初,食物便作为观察与描绘故乡的一种线索了。食物可以轻松地串联起从地上到天上,再回归日常生活。
「饮·食·男女」展览现场
Q:因为我们这个展览和“食物”相关,所以你擅长制作美食吗?你觉得艺术与食物之间可以有哪些关联?
A:不算擅长但是还挺喜欢自己制作食物的!去一个地方旅行后再回到家里就会想去尝试制作出那个地方的味道。食物可以成为一种线索,带我们了解一个地方,也可以触发很多灵感,当然也可以成为艺术。
Q:如果要用一种食物形容自己,你认为自己是什么?
A:那不然就冬阴功汤吧!就地取材,海鲜、植物、香料混合,做法简单,酸、辣、甜均等中和,清爽风味。
飲·食·男女
Foods.Appetite and Power
2024.07.26 — 2024.09.08
「越婷惠美术馆·YTHART MUSEUM」由张目蕾女士于2023年创立,是国内第一家明确以“女性关注”作为立馆核心的公共艺术机构。共鸣于海德格尔“将艺术与存在关联,即艺术与生命之关联”的观点,秉持“Be Art,Even Life”为理念,YTHART MUSEUM将始终以“泛文化”的姿态,开展研究性、实验性和对话性的当代艺术实践,在生产与发生中创造历史,面对时代。
"YTHART MUSEUM" was founded by Ms. Zhang Mulei in 2023. It is the first public art institution in China that explicitly takes "women's concerns" as the core of its establishment.
Resonating with Heidegger's view of "associating art with existence, t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t and life", adhering to the concept of "Be Art, Even Life", YTHART MUSEUM will always carry out research, experimental and dialogical contemporary art practices with a "pan-cultural" attitude, creating history in production and occurrence, and facing the times.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陈春路109号
Address: 109 Chenchu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开放时间:10:00-18:00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Opening Hours: 10:00 AM - 6:00 PM, Tuesday to Sunday
联系方式:ythartmuseum@ythart.com
Contact:ythartmuseum@ythart.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