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收录于话题

#马良#马良:恋恋风尘#HOW Talk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永无岛

艺术家讲座回顾


主讲人 SPEAKER

马良(艺术家)

主持 HOST

徐天仪(展览统筹)

主办单位 Organizer

HOW昊美术馆

特别支持 Support

SIGMA 适马(中国)、上海文化出版社

讲座回顾 Event Review


??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扫码观看线上直播回顾

@HOW昊美术馆 官方视频号




艺术家马良自幼受戏剧家父母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有刻意营造的戏剧感和冲突感,而更多的是他对于时间、生命的思考。在展览“恋恋风尘”中,艺术家带来其过去十多年创作生涯中的四个创作系列,包括“移动照相馆”、“青梅竹马照相馆”、“这个世界会好吗?”等系列作品。展览用大量的旧照片和老物件搭建起一座时空隧道,邀请大家跟随艺术家的摄影观念“回到过去”。


在过去多年的创作实践中,马良同时作为写作者出版了不少的书籍,这些书中的文字和图像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艺术家创作观念的延伸,总结记录了马良在不同人生阶段对于创作与生活的思考。展览“恋恋风尘”开幕期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发行的马良新书《永无岛》也同时和大家见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新书《永无岛》



“永无岛”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的小说中,主人公彼得·潘居住的一个虚构的海岛,不存在于现实之中,常常被用来比喻每个人的精神故乡和回不去的时光。而“永无岛”的美好象征也恰好印证着马良在多年的创作中对于摄影艺术的理解与实践。


8月3日(周六)我们携手马良新书《永无岛》的出版方上海文化出版社,举办了「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讲座由艺术家马良主讲,并由HOW昊美术馆展览总监徐天仪担任主持,在展览和书籍的对照中深入马良的创作观念。本次讲座活动在SIGMA适马(中国)的支持下举办。


以下为本次讲座活动的精彩回顾。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现场花絮




PART 01

恋恋风尘


“当岁月和美丽

已成风尘中的叹息

你感伤的眼里

有旧时的泪滴

——老狼《恋恋风尘》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在HOW昊美术馆个展“恋恋风尘”的标题出自歌手老狼的同名歌曲,歌手标志性低沉的嗓音搭配朴素却富有诗意的作词,唱出岁月的忧伤和的时光深情,唤起无数听众记忆里的青春岁月。



■ 《移动照相馆》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移动照相馆》系列作品,图片拍摄自适马



马良:这一组作品叫《移动照相馆》,这是2012年的时候,我跟我的团队,我们7个人在中国开了一辆大卡车,在中国的35个城市,每到一个城市之前就找一个场地搭建一个临时的照相馆,大家都可以通过微博报名,然后整个真正实施拍摄的时间是10个月,在10个月里头我拍摄了1600个家庭,1600个,这个数字其实是很可怕的,因为其实拍一张照片不累,拍100张我觉得还能坚持,拍到1600张的时候,我已经都崩溃了,所以我后面拍完这个作品之后,我有4年时间没有摄影,我就开始转戏剧去搞装置,因为我把摄影好像所有的力量都用完了,但是2018年我把一个木偶戏叫《爸爸的时光机》完成之后,我又想拍照片了,其实摄影因为我从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我就爱上摄影这件事儿,所以摄影对我来说其实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所以2018年以后我把戏剧停下来之后,我又开始摄影,那么到现在为止又拍了很多作品。



■ 《青梅竹马照相馆》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青梅竹马照相馆》系列作品,图片拍摄自HOW昊美术馆展览现场。



马良:展门口那个部分叫《青梅竹马照相馆》,现在是一个装置的形态,但是它在开始做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公共艺术,它是在网络上完成的。我突然有一天看到我太太小时候的照片,又看到了我小时候的一张照片,我起了一个念头,我就把它用photoshop合成了一张照片,结果做完之后我就发到我的朋友圈里,好多人叫我做,我觉得很好玩,我就开始做这个项目。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为160多个家庭完成了所谓的无中生有的夫妻两人童年的合影。


在很久之后就有一个展览机会,我就在想这个东西怎么样成为一个可以展览的作品,因为它本来就在网络上就完成了,所以就看你们会看到的是今天的成果,这是把网络上的图片用装置的方式呈现出来,一组一组的小镜框,这些镜框全部来自于闲鱼,都是别人用过的,外面那些镜框外面那些全是别人用过的东西,然后我推算时间跟照片中的人也差不多,都是80年代90年代还有2000年前后的老东西,那么这些东西上面有人生活的那种温度和痕迹,然后做成的装置,我自己挺满意的,挺好玩的,像一个小玩具。



■ 《这个世界会好吗》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作品在HOW昊美术馆展览现场,系列创作由SIGMA fpL相机拍摄。



马良:我之前的创作会用很多的时间去做各种设计,这个作品是我第一次拿到照相机出门,什么也没做,就拍,这个是我作为摄影师创作以来,第一次完全作为传统摄影的方式去拍摄,我带了一台照相机做了一次旅行,在旅行中拍了一个作品。在旅行的路上我从书架上挑了一本书,就是梁漱溟的访谈录叫「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书给我很多感动,因为乘飞机的过程两个多小时,然后到宾馆住下的第一个晚上,我全部看了一遍,有很多感受,于是我就把这个名字作为创作的一个出发点。


其实每个人都有,每次创作都是师出有名的,所以这个作品我没拍之前我脑子里就这句话,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们看一下画面,这都是直接用适马拍的,就是适马的fpL,没有photoshop,没有任何工作,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我去了那里按下了快门,这张海报的照片我很喜欢这一张,这张就像一个寓言一样,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海平线,一群人正在搭建什么或者在拆除什么,各位可能问这个人肯定是我设计的,不是,是因为我参加了阿那亚戏剧节,阿亚戏剧节有很多年轻人他们穿着奇装异服,我唯一做的就是说我能不能给你拍张照片,他说好的,然后我让我就拍他们,所以我拍到了很多很棒的画面。



PART 02

永无岛新书分享


“我们都曾经去过那里,

甚至现在仍然能听到海浪声,

只是我们再也无法上岸了。”

——詹姆斯·巴里《彼得·潘》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新书《永无岛》,图片致谢上海文化出版社



《永无岛》出自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的小说《彼得·潘》,主人公彼得·潘长住的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海岛。永无岛比喻的是每个人的来处,是精神故乡,是一直存在但永远回不去的地方。那里储存着我们全部的原始情感,没有道德判断,没有社会评价,是人类纯真情感的具象化。


马良新书《永无岛》是艺术家二十年创作生涯的精选,通过多个过往创作系列的呈现,回望、追寻艺术家记忆里消逝的童真年代,也让我们走进这位执着于用摄影抓住时间,用镜头感受生命的艺术家。以下为马良部分过往创作系列的介绍,作品在新书《永无岛》中均有呈现。


马良:今天这个讲座首先是昊美术馆和适马相机,还有就是上海文化出版社,给我一些支持,为什么是上海文化出版社?因为我最近出了一本书叫《永无岛》,里头包括了我差不多过去20年的摄影作品。这个书为什么叫《永无岛》?其实是我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彼得潘》,我相信其实彼得潘每个人都看过,就是小飞侠,但是事实上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体会到了一些很不一样的东西,我把这里头的一些我体会到的东西用到这本书的编辑上,用了这个名字,其实也是把作品用这个线索去勾勒出来。



■《西游记》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西游记”系列,2008,图源艺术家马良官网



马良:这个作品叫西游记,探讨的是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之间能不能交流,到底怎么交流?2008年奥运会,我那时候在国外有很多的展览,我当时就经常觉得其实我们的作品他们是看不懂的,他们是带着很好很大的善意试图要理解我们。


那么这个作品其实在调侃这个事儿,就是说我带着中国文化去西游,你们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于花鸟市场,旧货商店,以及我自己捏造的一些中国元素放在一起,我在当中写了一个对联,对联上的意思,很多人都没仔细看,这上面对联其实是用英语写成的中文的瘦金体的书法叫“爱东农得盎色”,就是“I don't know the answer,我不知道答案”,“Even I know I I don't want to tell you”翻成中文就是“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即使我知道了,也不会告诉你,也无法告诉你”。



■《上海最后一个骑士》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上海最后一个骑士”,2020,图源艺术家马良官网



马良:我们再看这个叫《上海最后一个骑士》,这个作品是2020年拍的,我的妈妈的家族,我有个表哥,他们家在上海有一个很漂亮的石库门房子,2022年的时候被拆除了,拆的时候我的亲戚就跟我说,你来拍个帮我们家拍一套留念,所以我就答应了,我就拿照相机去,一看我就觉得太好了,我要拍一张作品,但是那天我还有一个任务,要为我的家族亲戚们拍房子留念,所以我就拍了两张,我们看一下第一张就是一个人穿着盔甲坐在这个房间里,各位如果学美术就会知道这是叫维米尔光,所谓的一个窗子一束光,一个很安静的人,其实就是我用维米尔光的方式,特别简单的一张作品,这个房间中所有的东西我都没有动,进去的时候你就这样。


如果大家知道我以前的摄影,就知道我是一个很喜欢摆东西,很喜欢设计场景的作者,但是从这个作品开始我就不再设计了,我唯一的设计就是请了一个人穿着盔甲坐在里头,但是所有的东西我都没有动过,里头的这些细节,所谓的人生对吧?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上海最后一个骑士”,2020,图源艺术家马良官网


我这个作品想说的是一个人跟时间之间的对抗,一个困在老式房子里的一个骑士手里拿一个东西,不是武器,你们认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我后来拍完以后,我发现所有人都不认识它,我们上海人以前晒被子都有拿这个东西拍被子,可以把被子里那些灰拍出来的,这个东西其实代表了一种很庸常的生活,然后这个骑士穿着满身的盔甲,在这个房间里像个困兽一样,也不知道干什么好。我当时其实带着最好的刀去的,最好的宝剑都带着的,但是我当时拍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这个东西,我觉得让他拿在手里特别好。但是最近这些年展览的时候,有很多人问这是个什么东西,年轻一代都不认识这个。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的晒被子的一个拍被子的东西,代表了生活的最庸常的部分。



■《你的样子》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新书《永无岛》内页,图片致谢上海文化出版社




马良:这个作品叫《你的样子》,这个作品是我有一次拍摄,认识了一批搞拳甲格斗的年轻人,什么叫拳甲格斗?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一种体育项目,这是一个很偏门的体育项目,男性穿着全身盔甲,全世界有很多队,我认识的正好是中国队,中国队在上海就是上海人组的一个队,参加了世界性的比赛,可能是在美国,全世界有十几个国家的男的穿的每个人都定定制的盔甲,因为盔甲不是统一的,是每个人的身材不一样,都要为自己身材定制,然后全钢铁的然后拿真的刀互相打,一个队把另外一个队全部打倒在地,就是赢了。


这个比赛很好玩,我现在老了,不然我年轻我肯定会参与一下,但是他们在打的这个地方我去参观,我发现还有一个架子上放满了他们的头盔,我突然觉得头盔好刺激,因为头盔其实里头一定有一个人在里头,但是它又是空的,它是一个躯壳。然后我又觉得我又在反思,我说为什么男性那么喜欢打,把它作为一个运动,其实人血液里头这种好斗的部分是永远存在的。我父亲是一个戏剧导演,他一辈子有一个很想做的作品,但一直没有完成,是一个反战的作品,叫长平之战,就是以前古代的一场很大的战役。然后我父亲在我小时候,他年轻的时候,他老是跟我讲,人类要反战,人类能不能不要去打仗。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你的样子”系列,2020,图源艺术家马良官网



这个比赛很好玩,我现在老了,不然我年轻我肯定会参与一下,但是他们在打的这个地方我去参观,我发现还有一个架子上放满了他们的头盔,我突然觉得头盔好刺激,因为头盔其实里头一定有一个人在里头,但是它又是空的,它是一个躯壳。然后我又觉得我又在反思,我说为什么男性那么喜欢打,把它作为一个运动,其实人血液里头这种好斗的部分是永远存在的。我父亲是一个戏剧导演,他一辈子有一个很想做的作品,但一直没有完成,是一个反战的作品,叫长平之战,就是以前古代的一场很大的战役。然后我父亲在我小时候,他年轻的时候,他老是跟我讲,人类要反战,人类能不能不要去打仗。



■《彼岸花——献给老照片里的佚名者》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彼岸花——献给老照片里的佚名者”,2020,图源艺术家马良官网



马良:下面一个作品叫《彼岸花》,我收藏了很多老照片,其中有一些照片也不是我收藏,是别人给我的资料,我有一次看到了一组这样的照片,这个照片我很感动,因为他是一家上海人,但是不知道是谁,这个照片的艺术水平拍得非常高,你看不是普通的照相馆里的那些匠人们拍的,我估计是一个父亲,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拍得很好,他用6×6的相机拍摄,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整个生存的生活的很多影像。


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突然脑子里就有了画面了,这个照片是一个女孩蹲在一丛花里头,那么这个花就是彼岸花,彼岸花是一种真的花,花的名字在中国也翻成叫曼珠沙华,很好听的一个名字。在佛教里头代表了在生和死之间的一个信息。传说它生长在冥河的两岸,一岸边长满了彼岸花,咱们中国是孟婆汤什么的,他们那边的说法就是说有一条冥河,在冥河两岸开满了彼岸花,这个女孩就蹲在彼岸花里,我正好看到这个花,我就觉得简直就是一个作品的开始。


然后我又想去创作一个影像作品,但是这个作品中的照片又是一个主角,所以我没有用照相机,我觉得用照相机再去拍一张照片变成一个很奇怪的过程,这个作品是用工业扫描仪完成的,这是一台工业扫描仪一次性完成的一个作品,完全是扫描出来的。


有一天早上我出去到门口散步,发现了一个郊区森林里头有不知道什么人说做了一张网在抓鸟,有一只鸟死了,然后我觉得这鸟好可怜,我把它网给破坏了,我把它网和鸟全部剪下来,一只鸟在一个网里头你们看到网那个网是非常细的,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就专门抓鸟的,他把它张在树林里头,鸟就会撞上去,撞在上面就死了。


其实我突然就觉得这个鸟就代表着人生中那些无法逃脱的东西了,然后背后这个方块其实是老式照相机的一个放胶片的盒子,传统的大画幅相机,背后其实放胶片是一个木盒子,就是这个盒子,等于说我用一些现实中的东西就把它放在扫描仪上,直接就扫。


你们看到的这些画面都是直接扫出来的,我当时请了一个专门做花艺的艺术家,他是上海现在很有名的一个专做花艺术的艺术家,我请他帮我买花,因为我实在不懂怎么样买到特别美的花,他给我去买了很多很美的花,然后我们把花放在扫描仪上,像一个祭坛一样的做出了一个布置,然后就扫描一次完成,每次扫是15分钟左右,扫出的画面是非常高清的,你看每一张其实都是由照片作为主角,然后旁边堆满了东西,这些就是那些原始照片,这个照片它我得到的照片其实是电子版,我把它们全部制作成了一个照片,当然有放大的,然后把它们进行创作素材。


然后一般做展览的时候,我会把这个作品做成灯箱,就是脸朝上的灯箱,因为扫描仪是脸朝上的,我也想让观众能感受,就是我当时在现场看扫描仪的时候那个样子。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彼岸花——献给老照片里的佚名者”作品展览现场,图片致谢马良




■《刹那》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刹那——落难神祇”,2019,图源艺术家马良官网



马良:这个作品拍摄于2019年,那时候我很开心的在工作室里开始创作这个作品,但这个作品没想到我一拍就拍了2~3年,因为当中有很多停顿,第一张叫“落难神祇”,我们看一下,这是7张作品并置7张照片,拍了7张,展览的时候把它放在一起变成一整张,但事实上它是7次拍摄完成的。


你们知道中间这个线是什么吗?这个线其实如果不去解释的话,可能只是一个美学因素,但事实上它就是我们中国人为神像烧香的香,在燃烧半个小时之后留下的痕迹,一根香燃烧半个小时,用慢速曝光。


我每一张照片是由30分钟的时间拍摄完成的,30分钟,你们有没有玩过慢速摄影其实很好玩的,在黑暗的房间摄影棚里头是完全黑的,但是香的头上不是有火光吗?那一点点火光在我们肉眼看是很弱的,但是摄影机打开快门之后,半个小时快门是张着的,于是那一点点微光就会照亮整个场景,于是就会产生香头上的那一点火光就燃烧成了一条长长的线,又像流星又很美。


但事实上这是我对传统的一次祭奠,我认为香其实是咱们中国文化中或者我们亚洲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跟神跟亡灵进行沟通,跟失去的逝去的那些东西进行沟通的一个方式,对吧?我们大家从小每个人都烧过香,在庙里头烧香,为自己的祖先烧香,其实你们有没有想过烧香其实是个很浪漫的东西,从一个实际的东西变成烟幕,从一根东西燃烧的过程,最后什么都消失,其实这个作品在用香的方式去探讨我们文化的消逝,探讨很多这个东西。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刹那——生命遗迹”,图源艺术家马良官网


这张是叫“生命遗迹”,全部是动物的头骨,一共有40多种动物的头骨,其中包括了你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很多奇妙的动物,这是我曾经的一个爱好,我收藏了很多动物的头骨,学美术的人很喜欢画素描的时候画那种骷髅什么的,我就藏了很多拍了这个作品是关于生命的40多种动物的头骨,比如说我们看这个画面,中间那个是鲨鱼的,左边右边那个白色的被切掉的,一半的是野猪的,这边是大熊猫的,但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买不起真的大熊猫,也不能买大熊猫的。大熊猫背后那个是一个鸵鸟的,最前面是人的骷髅,大家都知道,然后这边是一个小的贵宾犬,贵宾犬旁边是一个很漂亮的红嘴的鸟,红嘴的鸟旁边是海豚,前面是蜥蜴,那边是面包蟹,还有各种各样的小螃蟹。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刹那——失爱招领”,2020,数码摄影、喷墨打印于艺术纸,210 x 840cm,图片致谢艺术家,作品为HOW昊美术馆馆藏


这张是“失爱招领”,全部是收藏的各种娃娃,从一八几年一直到现在当代最当代的娃娃都有,也包括制作娃娃的各种工具,你们看到那些黑色的几个这都是浇筑娃娃的模具,这个作品全部是娃娃。我在十几年前每次出国的时候,我都会在箱子里买几个旧货,市场里买几个娃娃,我觉得每一个娃娃其实都是一个女孩的童年。其实娃娃代表了一种最后被丢弃的童真,因为为什么这些娃娃出现在旧货市场,因为它离开了主人。


我很喜欢那玩具总动员,我就讲的就是这件事,玩具总动员他讲的就是我们失落童真的一个过程,只是好莱坞他们用的很美好的方式,最后做成了一个很漂亮的电影,但是你把他的主要的思想都看不见了,其实他也是讲童真的,那么这个作品看细节也是把娃娃都堆在那拍照,然后每一张照片是30分钟,有很多小的细节可以看到,拍摄过程很好玩,我每天只能拍三张,因为每次曝光是半个小时,半个小时拍的不好,我得再拍一次又是半小时,两张就一个多小时。


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事儿是我要插香,每一根香都要插的笔直的,我希望在画面里这个香不要歪掉,我觉得歪掉就就乱了,对吧?其实每一张每一根香都是在画面里校正的,插香要插差不多一个小时,插出节奏,然后插的每一根都不歪,然后点然后曝光退出这个房间全黑的,然后一张照片拍的不好就再来一次,其实我好几天才能拍拍一张照片。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刹那——少年之信”,图源艺术家马良官网


第四张叫“少年之信”,这张蛮好玩的对吧?远看像墓碑,像那种碑碑林,像那种墓碑的状态,事实上这是我小时候写给一个女孩的情书,现在都是用微信少了浪漫,因为微信一旦两个人拉黑名单之后,这个东西不存在,这个是我的时代,我18岁的时候写给我第一个女朋友的情书,她把我给抛弃了,她抛弃的时候她把所有的信都还给我了,那个时候的仪式是这样,我跟你分手就把所有的信都还给我,还给我以后我是个少年,我很脆弱,打击太大了,我回去拿了一个木盒子把它放进去,然后拿钉子把它全钉起来了。当时我记得小时候我认为这是一个埋葬爱情的仪式的,是一个木头棺材把这信就钉好,扔在家里头某一个角落里,然后我就忘了,然后我就长大了,然后离开家就自己生活,自己买房子生活结婚什么。很多年之后我父亲母亲搬家的时候,他们要我去帮忙,我去翻翻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盒子,我打开的时候很感动,因为这是20多年前将近30多年前的曾经的爱,然后这个女孩我还有联系,她现在是一个很有名的商人,我们现在是好朋友,很客气的可以讲话,但是当时特别强烈的那种部分没有了。


我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个信不是写给她的,是写给我自己的,一个小男孩第一次认识这个世界,刚开始知道爱是什么,也包括开始想象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里头有很多的话,什么我喜欢艺术,我要去做艺术家什么都有,我看的时候很感动,找到这个信以后,我就决定要拍这个作品,这也是为自己青春做一个祭奠,仔细看,其实上面的字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但事实上也不让人能特别顺畅的去阅读,因为太肉麻了,但是我自己我觉得这个作品我很喜欢。





??更多书籍《永无岛》详情点击了解:




■ 主讲人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

艺术家

观念摄影师

1972年生于上海

曾经就学于华山美校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2003年 开始从事视觉艺术创作,主要以摄影为媒介,也有戏剧,绘画、装置雕塑及文学作品等问世;

2012年 马良完成摄影艺术项目《移动照相馆》;

2015年 马良创作的木偶剧作品《爸爸的时光机》成为首部入选国际演艺协会年度会议(ISPA)戏剧单元的中国戏剧作品;

2019年 以马良的戏剧创作为故事的纪录片电影《我们的时光机》在美国获得纽约翠贝卡电影节 最佳摄影奖;

2020年 《我们的时光机》获得美国哥谭奖最佳纪录片提名;2021年 《我们的时光机》再次获得美国艾美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 活动主持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徐天仪

HOW昊美术馆展览总监

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学士学位),韩国庆熙大学(硕士学位)。关注以自我为叙事媒介进行社会介入的当代艺术实践,强调展览过程中的社群参与、对话与协商。未来将作为HOW昊美术馆展览总监,统筹HOW昊美术馆整体展览的策划与执行,指导美术馆的行政管理、运营等各项工作。



特别支持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SIGMA适马自1961年在日本创建以来,一直以影像为基点,深耕光学制造。


影像创作与摄影工具密不可分。每一次按下快门的瞬间,或心潮澎湃,或冷静深思,都是创作者对时光的定格和摹写。SIGMA适马渴望成为在这些重要瞬间里被选择的伙伴,陪伴创作者们共同体会影像艺术所带来的喜悦幸福。秉持着这样的理念,SIGMA适马始终坚持以高科技为目标,提供创新性的产品与服务,包括广受好评的SIGMA  GLOBAL VISION系列、全画幅无反相机fp及fp L系列、世界独一无二的三层传感器“Foveon X3 ”等等,为更多?户在各类艺术创作上提供更具个性的选择。


日本会津工厂是SIGMA适马全球唯一的产地,纯净自然水土孕育出独具匠心的产品。会津光学匠人对技术与工艺孜孜不倦的追求,如涓涓细流,无声润泽,从每一道生产线流淌至全世界影像爱好者的心间。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上海文化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5月,专注上海城市文化、艺术与收藏及社科类图书(回声文库)出版。2023年,推出中国当代摄影系列,当年出版普利策奖得主刘香成的作品集《镜头·时代·人》;2024年,推出当代艺术家马良作品集《永无岛》。




购票通道

BUY TICKETS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马良个展“恋恋风尘”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于HOW昊美术馆。



马良与黎晓亮的合作展览“仪式的黄昏”目前正在HOW昊美术馆展出中,展览以两个独立的个展分别呈现了“马良:恋恋风尘”和“黎晓亮:游猎的光”。


马良个展“恋恋风尘”展区呈现了马良在过去十多年间包括“移动照相馆”、“青梅竹马照相馆”和“这个世界会好吗?”等四个系列的创作。展览将展出至2024年8月11日。


更多展览相关阅读:

HOW 展讯|仪式的黄昏:马良&黎晓亮双个展

HOW 展览|仪式的黄昏——“马良:恋恋风尘”

HOW 展览|仪式的黄昏——“黎晓亮:游猎的光”

HOW 展览|仪式的黄昏:马良&黎晓亮双个展,开幕倒计时6天!

HOW 展览|“仪式的黄昏”布展终极剧透,明日正式开幕!

HOW TALK|“仪式的黄昏”开幕论坛预告,预约线上直播

HOW展览|“仪式的黄昏”正式开幕,回顾开幕现场精彩瞬间!

HOW We Share|乘坐妈妈的时光机,回到十二年前的那个瞬间

HOW艺术会客厅|马良:和时间同谋




????????

朋友圈互动福利


转发本篇推文至朋友圈,不设置分组并截图发送至本公众号后台,前100位中我们将抽取10位朋友送出展览相关精美礼品一份哦~??





看看今日艺术运气

??HOW SURPRISE BOX??

¥58开启HOW惊喜盒子

??



¥388开启半金半石首饰盒子

??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昊美术馆(上海)是具备当代艺术收藏、陈列、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全新文化机构,坐落于上海浦东,共有三层展览和活动空间,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于201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昊美术馆地处张江高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让更多观众在工作之余前来美术馆观展,以此建立全新的艺术综合体和浦东文化新地标。昊美术馆通过持续深入地建立与国内外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项目之间的互动,举办高质量的国际性当代艺术展,建立国际化的交流及展示平台,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以及东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HOW Talk讲座回顾|马良:「永无岛」艺术家讲座,线上直播回放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