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ArtAlpha艺术阿尔法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TQ5Nzg3OQ==&mid=2248083713&idx=1&sn=89cd27621729716d0ab416428cc1e25f
ArtAlpha
Artist
近日,艺术家吴啸海的最新个展《神话》在北京又生空间举行。
吴啸海是一个摒弃传统和知识的冒险家,他的作品总能让人们瞥见神圣的光晕,本次展览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洗礼,在艺术家构建的感性经验和身临其境的绘画中,如在空旷的剧场之中的演绎,始终回旋着一种既原始又充满神性的声音,带领我们进入艺术家潜意识的途径。
01
早年经历:
与绘画结缘
吴啸海在校尉胡同5号美院501宿舍 1993年
谈到自己青年时代来北京学习艺术的机缘,吴啸海回忆的是这样的一段经历:“1992年看了崔健和他的ADO乐队来长沙贺龙体育馆的演出。那时候正在老家学画,我当时认为的艺术应该是摇滚乐这样,是不是北京才能出来这样的东西。”这位青年怀着这样的好奇和憧憬来到了北京,于199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就读于央美壁画系。他这样描述早年绘画对自己的影响:“初学画时对绘画技术的好奇感和绘画对现实‘转换翻译’时的游戏感,让我对它孜孜不倦,它成了我与世界产生诗意性关联的手段,既神秘也实在。绘画本质上是一项传统手艺,它显示和警告我的欲望。”
学生证和当年的火车票
1993年从湖南考到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在早期创作阶段,吴啸海的绘画风格就受到了来自东西方的文化资源的影响。他的早期作品受到电影的影响,通过色彩、节奏和从西方绘画中“选择”参照物。而在其创作早期,对木炭和纸张的使用亦是对一种在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已被遗忘的工具的依恋。吴啸海的早期作品已经彰显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位手指沾满煤炭的隐居画家在作品中呈现的重复出现的叙事节奏,赋予了其画面近乎电影的特质。
吴啸海 桥梁 纸 水彩 1997
(获冈松家族艺术基金奖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吴啸海 正午 45×62cm 纸 木炭 2007
吴啸海 课间 40×58cm 纸 木炭 2007
吴啸海 帐篷 40×58cm 纸 木炭 2007
吴啸海 画家 40×58cm 纸 木炭 2007
吴啸海 在 40×50cm 纸 木炭 2008
2011年在中间美术馆的个展“是真的吗”的展出作品,
包括绘画、装置、行为、图片和剪纸。
而吴啸海的素描作品的动态性,以及这些作品受到的电影艺术的启发和滋养,在他于2012年于英国伦敦展出并举办系列艺术家讲座的“室内运动”系列素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室内运动”系列素描旨在反映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运动”及其产生的力量,以及它们对我们、社会和环境的诸多影响。在展出的作品中,艺术家试图营造一种电影蒙太奇的效果并将其视为一种文字游戏。它们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运动,以及这些运动对我们文化的影响。
吴啸海个展 "室内运动" 伦敦Frameless Gallery 2012
吴啸海个展 "室内运动" 与伦敦艺术家朋友合影 2012
02
异中求同:
英国生活与创作经历
吴啸海 空房 50×40cm 纸 木炭 2007
吴啸海 熊起 40×58cm 纸 木炭 2007
吴啸海 床上 40×50cm 纸 木炭 2008
从刚开始接触绘画到现在成为成熟的艺术家,吴啸海的心态在不同阶段发生着变化。“刚开始接触绘画,比较单纯,比较美好。随着要求的增加,原本美好的东西变得很模糊。但经过一段沉淀,其实对绘画的要求应该回到最初的原点上去,绘画就是艺术。”
吴啸海在伦敦创作 2012
2011-2012 年访学于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Camberwell美术学院期间
与导师Nanntalie Btett教授在吴啸海的参展作品前
地域、国别等物理环境的变化也会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新鲜的气息,成为他们创作成长的契机。吴啸海曾在2011-2012年访学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的Camberwell美术学院,而在欧洲工作这件事于吴啸海而言,与在国内工作相比并没什么变化。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他都是“关着门做事”,然后去消化和想象这个世界,并将其呈现在自己的绘画里。绘画于他而言像一个世纪,能够显现很多东西,包括显现灵魂,显现自己。
2014年吴啸海在德国
在不同的地域、国家生活,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产生交流。在这诸多的“异”中,求到了“同”。忽略因为种族、地缘政治的差异给艺术表达带来的不同,他发现人类面对的问题具备很多共同点。而这也促使他的绘画去面对人类那些同一的,也是最深沉的问题。
吴啸海视频作品“世界的下面”在BFI的
放映后与现场观众的交流会(一)2015
“在弥散中消逝--吴啸海作品展”在
柏林STARKE基金会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2016年个展“旧事就办”在巴黎双十画廊
中国首个“世界街画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03
在虚无中脚跺实地:
吴啸海的艺术观
个展“命”在巴黎Patricia Dorfmann画廊展览期间
与巴黎第八大学的教授们座谈 2017
吴啸海的绘画和创作的变化,是他在反思,甚至痛苦的自省中开出的花朵。“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爱把个展去做成一个群展,认为一个概念、一个词条包不住我。这些我好像做到了。但现在回头看,这些工作还是失败的--------只是我一个人同时分裂地做了几个概念词条而已,还是在既定的艺术观念里转圈,还是在文化的概念上做假动作。那就反文化本身吧,不思考,开发感受力,找寻信息和能量的关联性。”
“旧物异志--吴啸海作品展”展览现场讨论会 香港 2018
绘画不止包含着秩序、创造、表达。感受的开发、创作的盲目性、乃至绘画本身的有限性和艺术表达的无力也是吴啸海绘画生涯中的关键词:“对艺术表达的失望(其实是对艺术功能的无力感到无奈)就退回到身体的本能,问眼睛和手能干什么?(这是)绑上人的肉身、质量和尊严的问题。”一生与画为伴,他切身地去认识、理解和体会绘画,将绘画和人本身紧紧地关联起来。他说:“愿意接受绘画的有限性,就像接受人的有限性一样,那就可以画下去。绘画是具备反思、反观功能的工作。把一生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绘画上的人,是有盲目性、无知感的,这是一件不高不低的事,它不提供发明创造的机会,但它能够呈现人的质量。”
2024年个展“吴啸海:神话”在北京又生空间
谈到最近正在展出的神话系列作品时,他又重申自己对绘画的这个认识:绘画不能承载很多欲望,而是对于人的有限性呈现的一个载体。在经历全球共同面临的大问题和挑战之后,吴啸海对很多东西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于信仰、神话的要求与愿望。他本人经历、心态和看法上的变化与创作的变化始终紧密关联着。
吴啸海2005-2018年间的绘画作品,为纸上木炭作品
经历漫长的绘画生涯,吴啸海对绘画的认识却是返璞归真:“我顺手把绘画作为图解、记录当下生活的便利方式。这跟传统的表达不太一样。”但在他眼中,艺术亦永恒地具有它本身的意义,他始终相信艺术的力量与它最终的旨归:“相信艺术的主动性、永恒性,它能割裂现实替代现实。艺术不在于修复,在于创造。让上帝与凯撒各安,相信艺术回归于艺术。”
《神话》对谈(部分)
Z=朱彤
W=吴啸海
Z:《奇遇》这张作品让人联想到《草地上的午餐》,两者的联系是什么?
W:我偏爱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把它当作食物一样,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咀嚼品味,画了很多幅变体画,我用这样的方式揣测当年的马奈。对艺术史方面的东西我总是怀疑又警惕,想找一个自洽的方式来对付传统。历史是轮回,在表达对现实的反应时,我选择往回看,用现代主义初期的语言方式来做作品。
Z:你认为学院所教授给你的传统技艺对你的作品有什么影响呢?
W:有直接的影响。学院的教育体系是清晰明确的,它影响了我艺术观的建立,它像一个坐标、一个灯塔,它提供一个起步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学院像岸边的一块岩石,给了撑杆划船向往彼岸的人一个反作用力。自我意识和个性确立之后,所有营养就有了去处。
Z:你的作品给人以娓娓道来的感觉,这和你对艺术的理解有关系吗?
W:具象绘画的叙事性离不开观者(也包括画作者自己)或深或浅的脑补,作品具象的表意看似取决于观者。我把一些具体可辨的形象组合在画面里的时候,我知道叙事逻辑就自动生成了,然后每位观者依据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与画面产生链接。具象绘画是一场关于“似是而非”的诡辩游戏,这种指鹿为马式的视觉输出对我挺有吸引力的,也符合我对艺术的理解。所以当我看到达·芬奇和卡拉瓦乔的画,我知道除了琢磨一下绘画技法或题材故事之外,我几乎无从知道画家的真实想法。画是画,人是人,抒发和呈现不一定是一体的。因此,每一幅画都有秘密。
Z:请介绍一下《PART》这幅作品。
W:这幅画里,除了远处被囚禁在一个帐篷似的空间里面的小小人物之外,我主要画了13个人,他们围着画面中心篝火似的ART字样。上方和左右的人放出来的气体犹如手电筒的锥形光芒,形成合力向中间鼓风打气(别笑)。画面下方的文字我用德文写了尼采的话“不合时宜的沉思”和“上帝已死”,强化了画的平面感。这里文字是当图像使用的,没有互文关系。这张画是这批作品里我唯一画过草稿的。
Z:你如何看待作品中所运用的文字和图像?它们之间孰轻孰重?
W:这是给观众使的一个小坏,一般认为文字可读容易通达表意,(宣传画通常使用这种图文并茂的传达方式)但凡有文字,一定有话说。文字和图像在这幅画上都只是作为形象的材料,不分轻重。望文生意是对具象表达的矮化。
Z:画家对作品的理解和观众对作品的理解之间总是存在差别。你如何来理解这种偏差性呢?
W:这是正确、正常的偏差。具象绘画以可辨的形象作为进入观看的端口,提供给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观众凭借脑子里储备的认知去阅读绘画,绘画与观众的个人认知相互启发。如果您从始至终都在通过分辨形象来推进观看,那可能您快要上当了!绘画给出的很多东西是不可分辨的,“是”和“不是”之间是一个莫测的深渊。绘画用可视的方式提示人类认知的盲区,好的绘画是先知和上天的符咒。
Z:你如何解读《清晨》这两件雕塑呢?
W:我一直认为神话具有引领建构希望的能力。众神在人间都有形象,假借的人间凡像有了神性,她(他)就是神的样子。儿童体育用品和日杂店里日用品捆绑在青铜铸造的躯体上,套用罗丹和布德尔式的雕塑手法捏造出来的写实人体结实又骄傲,动态式的头套面具看上去有一些神秘感······
Z: 神话作为广为流传的载体,你是如何运用在对艺术的解析中呢?
W:假、恶、丑的对立面不一定是真、善、美,而有可能是更假、更恶和更丑。艺术家作为文化推动的先驱,一方面提示知识分子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幼稚单纯,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大众接受的文化方式来点燃希望、重振旗鼓。神话不是传说和故事,而是一种语言模型,它被用来调整大众情绪,塑造审美,重新建构光明愿景,也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引领。
Z: 如何把作品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反思呢?
W:文化的进展总是在混乱的现实里推动,物质与精神,依靠与假借,艺术家怎样穿透混沌的世界表象去识别真实和虚假,拿到人类的“舍利子”。我觉得还是取决于艺术家的艺术抱负,包括对个人质量的追求和人类命运的理解。
▲ THE END ▼
关于艺术家 ▼
吴啸海,1972年生于湖南,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2008年被 BEAUX ART 评选为“2008年度全球十位最具潜力艺术家”。作品曾展出于柏林STARKE基金会美术馆、伦敦/苏格兰电影协会、巴黎夏悠宫国立剧院、巴黎大皇宫、BFI 英国电影协会、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中间美术馆、成都美术馆、武汉美术馆、西安当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并在位于法国、德国、英国、保加利亚、西班牙等国外数个重要机构展出。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FRAC Pays de la Loire、法国政府等机构收藏。
关于策展人 ▼
朱彤,当代艺术策展人,曾策划过包括《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南京博物院)、《书写—首届南京国际双年展》(江苏省美术馆)、《朦胧—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特别展》(意大利威尼斯)、《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保利博物馆,法国泰勒基金会,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等)、《美丽新世界—南京第二届国际美展》《无界-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意大利曼特尼亚美术馆)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展览项目。曾出版《演变》《超越的维度》《幻想》等多部学术专著。
关于又生空间 ▼
又生空间Cycle Space,位于北京798 艺术区。“Cycle”,即周期 ,“又生”取自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迭轮转,生生不息。
整合一二级市场资源,为全球客户提供艺术咨询和配置服务,旨在构建跨、逆周期之上可调节的收藏体系。其中“中国新绘画”领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之一。
关于展览 ▼
吴啸海:神话
2024.07.20-08.27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北京798艺术区七星东街又生空间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