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古犍陀罗地区的风土架起文明的结构,塑就当地人民的样貌,信仰从平面的字句沉积为立体的感知。一件物,一个空间,现代文明的质理好像还能通过双耳聆听、交谈获知,千年前的图景却仅剩书页中留存的只言片语。双眸成为穿透岁月望见古犍陀罗国度的媒介,人与像的距离,也为古老文明踏过历史长河余留呼吸和遐想的空间。寻找精神的起源,抚摸信仰的脉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巴基斯坦旅行回来后的蒋晟,试图依凭五感的记忆来建构、呈现信仰的实体,让远在万里之外的人也能感到来自古老文明的共振。
[ 贾乌利安寺庙和佛塔遗址(Jaulian Monastery & Stupa)中的佛陀禅定像及其胁侍菩萨 摄影:蒋晟 ]
纵观整个展览,这项巨大的工程中,主题的设置、创作的思路,最终延伸至展览的呈现,零碎的片段逐渐拼合为完整丰茂的图景。现代元素创造新的视觉体验,却又仿佛同时置身古老空间,环绕弥散的宁静氛围。本次前往佛造像最初诞生地的溯源之旅,蒋晟看到一切叙事的开始,他回溯过往,重新梳理和发现十余年创作的枝干,由物至感,在此次采访中给出了他切身的体会。
Q&A
蒋晟
[ 1 ]
您可以跟我们聊一下在此次前往巴基斯坦的旅行中,对这个国家和古犍陀罗地区有哪些整体印象吗?
[ 贾乌利安寺庙和佛塔遗址(Jaulian Monastery & Stupa)中一尊塑像的佛手 摄影:蒋晟 ]
巴基斯坦的社会情况目前正处于建立新文明形态的阶段,与我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历程类似。它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内部规则众多,必须严格遵守宗教教义。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些规则一点点地不断松动,但这个现象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这表明巴基斯坦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会产生一些新的规则或制度,产生新的视觉变化。比如我发现在伊斯兰堡,现代化的清真寺、膨化食品或者是可口可乐在那边盛行。这些现代元素与2000多年前的遗迹和古寺庙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感官。
[ 2 ]
刚刚提到,巴基斯坦会有新的内容进入与当地文化融合。之前有些藏地艺术家,他们会用唐卡等传统的形式,去呈现诸如迪士尼、罐头之类的更美国新时代波普的一些符号内容。在巴基斯坦,也存在着过去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以及受全球资本主义影响的新时代符号并存的现象。那么这趟旅程,这些文化元素对你的创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蒋晟在贾乌利安寺庙和佛塔遗址(Jaulian Monastery & Stupa) 摄影:蒋家班 ]
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之前的展览中,我分享过很多我去其他地方考察佛教或寺庙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呈现的是片段式的、零散的。此次到达巴基斯坦古犍陀罗这个地方后,提供给我的感觉是把以前的经验串联成一条完整的线。
最开始我通过空间获得一些体会。我曾在日记中写到参观了一座建在山上的古寺。那时也许并不流行风水的观念,但我能够感觉到那座寺庙的风水很好,每个空间都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透过那座建筑,我能够从气场和氛围中想象到当时简朴的生活。心专注于修行,从而能处于非常精进的状态。另外,禅修的地方可能因为墙壁很厚,所以非常安静,是一个冥想的好场所。它屏蔽了人的五官感知,让你无法看到、闻到或者听到外界的干扰,进而清晰地聆听内心的声音。其实是我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甚至血液流动的声音。因此,我的第一个经验就在于空间。
回来后,我尝试用现代化工具去复原古犍陀罗那时常使用的一个材料——灰泥。灰泥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在应用,但当时他们主要使用的是石材。到古犍陀罗时期,灰泥被广泛使用来塑造佛像。灰泥非常方便实用,并且不像石膏存放那样松散,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防水功能,给人一种舒适、亲近的感觉,同时,在雕塑方面又能呈现细致的效果。因此回到工作室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尝试塑造灰泥这种材料。
其他我想表达的就是佛像。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无法做复原古犍陀罗佛像这样的事,因此我选择以灰泥为原点和媒介去展开对这一风格佛像的创作,将犍陀罗的很多元素,例如衣纹的排布方式、五官形态以及整体佛像的状态,融入到我的佛像作品中,去创作一系列致敬佛像初期形态的作品。此外,我还创作了以装饰符号为主的平面作品和器皿,这也是溯源了古犍陀罗时期的一些美术特征而提取出来的元素。
[ 3 ]
希腊是一个重古典美的地方,它在人类的偶像造型创作方面,取向更偏真实。这会对你的创作,对你过往对佛造像美学的理解体系产生一些影响吗?
其实所有的佛像,或者是希腊雕像,它的客观对象都是人本身。雕塑者对人的理解的深度会直接反映在作品上。例如很多古希腊雕像刻画了一些基督教的画面,其实也是在说故事。这个故事之下,希望传达怎样的精神状态,背后也还是有一个客观的人存在。
[ 倾颓的寺庙遗址中,草木丛生 摄影:蒋晟 ]
我去犍陀罗考察,最大的体会也是这样。现今一些古犍陀罗佛像虽然留存下来,但因为它的写实程度没有希腊雕塑那么高,导致我们在感受的时候会打折扣。但还是有很多做得非常写实的犍陀罗佛像,体现了对当时人种的描摹,譬如眉眼形态等,通过实物,你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人的状态。尤其是那些在打坐或苦修的佛像,感受到它所描绘的曾经客观存在的对象的样子。所以,实际上我还是通过这些佛像在寻找当时的人和他们的状态,真正影响我的并不是犍陀罗佛像本身,而是犍陀罗佛像背后客观存在的人。
[ 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 摄影:蒋晟 ]
当然我一直是用想象和感受的方式来体会和汲取营养,并用在自己的作品创作上。这其实是二手的营养,所以我需要通过建筑、器皿,通过很多其他跟人相关的事物,去深化感受当时人的状态。包括旅程中,也从当地人的眉眼中去感受,虽然两个时期生活的形态已经完全不同,但整个考察旅程,我所有汲取的东西,都在辅助想象佛像诞生之初的那个久远过去,以及人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 4 ]
因为你创作佛像已经十余年,此次建立的对过去的想象,会不会对整个创作系统产生影响?此前的创作方法和现在可能有哪些不同?
我之前对其他地区的佛像、人的信仰状态的考察,是有点片段性的。到访古犍陀罗遗址后,过往的经验串联成一条完整的线索,我对自己的表达更加自信。这种自信体现在,我将很多风格、想法融汇,凝合为自身创作的原点和基石,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创作的脉络和分支。例如本次展览展出的全新作品,度母、龙树、释迦牟尼、莲花生等,它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和特点,但逐渐地我发现,它们趋近呈现出创作的一体性。材料是一部分,在造型和手法上也有所体现。
这在雕塑中是比较重要的。其实以前我的思维是比较发散的,创作的风格和状态,就像大树朝着很多不同的方向生长。但是当我看到了天空的样子,这些肆意发散的枝桠就会共同朝着向阳处而生。
我以前一直说,做佛像好像在做一个天平。因为它是面向信仰的创作,而信仰本身是蕴藏故事的。只有当人读懂了这个故事,才能对它产生信仰,人们不会去信仰他们不确认和不相信的东西。所以造像者的工作,就是让人相信这些形象是遵循,与古典书籍、教法里的一以贯之的。所以,虽然我们现在说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认知方式,但我觉得更像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天平。
[ 5 ]
您刚刚提到,之前的创作像一棵大树朝着各个方向发展,那您的创作最早的渊源是什么?
[ 旃檀佛立像 Standing Sakyamuni ]
最早的根是从石窟里诞生的,也就是敦煌再往后传的那个时期。因为我读大学时,老师带我看了那些作品,从中我找到了兴趣点,试图去塑造跟当时寺庙里金碧辉煌的风格不一样的佛像,不一样的视觉表达语言。
[ 6 ]
从最早的石造像,到后来采用各种材料,以及摄影、影像等创作媒介。您对于不同的材料,甚至是不同的艺术形式,都有所涉猎,是出于怎样的想法?
[ 卧佛像 Buddha of Sugata ]
其实我最初接触的材料是白瓷,然后才是石材。生活在福建,陶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什。当时,我父亲正在做一些陶瓷材料的作品,我也跟着做一些,就和陶瓷匠人们有所交流。所以最早做的是白瓷作品,而后才衍生到其他材料。大学时学校的工作室是按材料分的,就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材料,也大致地明白这些材料的特性,还有它带给人的感觉。
[ 回首阿弥陀佛立像 Amitabha Buddha Statue in Returning Pose ]
我的艺术比较注重感觉的表达。例如妙音天女,她带给人快乐、沉浸在音乐中的感受,燃灯古佛则给人一种原始的,仍处在地水火风空等基本元素构成的世界的感觉,我都会选相应的材料去诠释它。不同的材料呈现为不一样的感受,这些感觉都服务于佛像,服务于人的感知。
(关于摄影和影像)可能因为雕塑一直在塑造一个恒常的东西。所以反而流动的东西,在我看来能够作为我创作的补充。加之我在旅行时,一直处在动态之中,就会习惯用动态的语言来记录感兴趣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采用影像的方式,去捕捉觉得应该被流动着记录下来的东西。
[ 7 ]
本次展览的名称是樂将至,这个名词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会为本次展览确定这个名字?
我们工作室“蒋家班”的英文名叫TheJiangs。有一次我去一个香港的茶餐厅吃饭,那个茶餐厅叫「添好运」。慎微就开玩笑说TheJiangs,直译中文可以叫“樂将至”。我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就取了这个中文名。后来也慢慢地将它作为一个重点,放在展览上。
其实到古老的寺庙考察时,你会发现弥勒还是站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自佛陀涅槃后数千年,他一直在等待下一位佛陀的降临。这就是樂将至,即内心真正的快乐会在那个时候到来。也很契合这次展览的主题。
[ 8 ]
这次展览对您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吗?
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整理思路的机会。从巴基斯坦考察回来,我觉得需要有一个逗号,整理我之前的一些想法,然后继续往前走。所以这个展览于我而言,是一次整理和归纳,然后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向观众透露出一点点我的收获。
[ 9 ]
那么除了造像本身,展览中还使用了建筑设计、灯光,以及声音,来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更加全面地给观众一种完整的体验。这样的整体设计,是否也被视作作品的一部分?
[ 进入禅修室,光从室外射入,成为空间中唯一的光源 摄影:蒋晟 ]
空间、建筑,是有分工的。以空间设计为例,由李白负责,我当时给了他一些关于古犍陀罗遗址的参考。它有几个特点:一是用材非常厚重。例如外在形态上,呈现为阶梯的形状,阶梯构成它的墙、道路,它的种种结构,用阶梯元素涵盖了所有。同时,当时的建筑在我看来很像一个游乐场,建筑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满足多重体验、很自由的空间氛围。这种自由的氛围也给了我灵感,在最初筹备时,我曾设想让展览本身就是一个游乐场,孩子们可以在其中滑梯或自由行走…就像一个真实的游乐场那样。但最终出于安全考虑,保留为阶梯式的建筑结构。
[ 10 ]
除开展陈,回到你的造像本身,它其实是很新、很独特的。在过往探索寺院的过程中从未见过类似您的雕像,这让人觉得您的创作是在试图超越传统的过程。那在传统继承和个人风格之间,您是如何取舍的呢?
[ 阿弥陀佛立像 Standing Amitabha]
佛像一定是建立在传统之上,它才有被相信的可能。
我昨天刚从佛光寺回来,非常有趣的是,我看过2000多年前的寺庙和佛像,1000多年前唐代的寺庙和佛像,然后回来创作自己现代的佛像。就清楚地看到,尽管样貌不同,时间相隔久远,你还是能(从众多雕塑中)认出哪些是佛像。
Q:他会有类型吗?
你会发现,不管是希腊和古印度人,混血的犍陀罗人,或者是唐代人也好,他只是外貌不同,但佛像慈悲、寂静的面容是不会改变的。
我当时身处佛光寺就在想,可能唐代的工匠也见过犍陀罗时期,或是更早前的佛像,他们同样也会思考:那个时候的人修行是怎样的状态?于是工匠就根据那时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了同样精神状态的佛像。只是长得不一样而已,就像拍了一张历史照片。
[ 11 ]
您有提到,现在开始进入将制作的技术应用到我们日常用具创作的阶段。我们也知道,佛教最开始是一个无佛像时期,当时没有雕刻佛像,而是使用脚印等符号去代表和指向一位神。那您在做器物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种溯源的状态?或是回归到日常生活的想法?
[ 带叶形背光作明佛母像 Standing Kurukulla with A Leaf Halo ]
其实象征符号的主体并不是像本身,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经常说莲花代表佛,似乎在说它的主体是像本身,但并不是。就如我们所熟知,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他提倡以戒为师,弟子则开始集结起来,整理佛陀所宣讲的法纲,或者说戒律,是佛陀宣讲的最初纲领。只是到了犍陀罗,或是更早的阿育王时期,像开始被允许存在,被制造出来并具有了功能性,然后才能具有象征性,它代表佛的含义才会产生。
在佛教领域,不管是做佛像、象征符号,还是器皿,它们最终都指向、服务于信仰本身。如果再回到艺术的表达,我是通过对古代、对早期生活用具的调研,塑造出这些器皿还有装饰。但它们在这个时代,已不足以代表佛本身。只是我作为一个创作者,以它为灵感去创作了一些作品,仅此而已。
不同的创作方法、不同的材料处理、不同的艺术呈现,殊途同归,由内及外。观摩佛像的面容姿态,探究其作为精神象征的背后意义,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还原和理解佛寂静面容之下的慈悲。而跨越世纪置身遗址,真正与灿烂的古犍陀罗文明同在——游走的生命,代际的智慧,一切或许才真正地指向信仰本身。他在探寻和追索的旅程中不断深化和构筑自我艺术的“天平”,思考人与佛像之间的关联,实质是对生命终极的追寻。
无论佛像或是器皿等的创作,终究回归到信仰本身,既是对那个时代文明的回应,也是为现今留下的注脚。蒋晟造像,以自己的方式去参悟领会,而众生芸芸,观像、悟像,也在世间不断地追寻与磨砺,等待“樂将至”时刻的到来。
[ 扫码购票 ]
当前展览
CURRENT EXHIBITIONS
[ 蒋晟:樂将至 ]
2024.7.13-10.13
[ 三个单元计划“流动的本能” ]
2024.7.9-9.8
[ 光所抵达之处:Alex Soh摄影展 ]
2024.7.20-8.31
推荐阅读
RECOMMEN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