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则无
Seeing Is Believing Is Deceiving
开幕时间 Opening
2024.8.24 15:00
艺术家 Artists
陈劭雄 Chen Shaoxiong
洪浩、颜磊 Hong Hao & Yan Lei
刘展 Liu Zhan
倪海峰 Ni Haifeng
UNMASK
阎实 Yan Shi
策展人 Curator
苏伟 Su Wei
策展助理 Associate Curator
张树香 Zhang Shuxiang
2024.8.24-2024.10.8
Click Ten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内706北路东
706 North Road East, 798 Art Zon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lick Ten Gallery 荣幸的推出群展《不信则无》。
Click Ten Gallery is honored to present the group exhibition "Seeing Is Believing Is Deceiving".
2003-2008年,迅猛发展的艺术经济和忽然投向艺术的资本,为中国的当代艺术世界注入另类的刺激与想象力。艺术实践者从20世纪90年代充满张力的个人主义情境中脱身而出,被另一种走上地面的紧迫性催促着,深度参与到以无界的资本流动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世界中。这一过程的底色是时代给予的经济乐观主义。此时,新自由主义经济的语言模式和期待已久的全球旅行与对话,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世界塑造内部话语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动力。同时,经济热潮也带动了生活幻景的浮现,对于经济的依赖逐渐演化为一种无从描述的信仰——这也引发了中国当代艺术世界对于生产美学的探讨和对全球经济流动的反思,形成了一些带有一定前瞻性的实践路径。
今天,经济衰落的背景将我们牵引到更不确定的方向。除了继续做着商业梦的梦游者,新一代的艺术实践者普遍采取远离经济乐观主义及其语言的立场。当艺术经济和资本刺激创造出的无历史的、去语境的当代信仰及其致幻的权力感开始散去,经济似乎变得毫无相关性,不再承载任何心绪和想象。这恰恰是无根基的信仰的最大特征,即信仰很快被信仰者否定。在这不可避免的又一次转向发生之时,不如回望下那个乐观的经济时代:它除了激荡过某些创作范式或者情绪的产生,是否也遗留了不经济的、非实用主义的残响?如果说仅仅抛弃掉那些信仰的残渣是鲁莽的,我们如何发展出更有穿透力的否定,这种否定,不只是对于来路的质疑,也关乎如何更精确地指认自身实践所身处的位置与困局?
此次展览缘起于艺术家陈劭雄创作于2009年的特定场域作品《信则有》,这件不可复制的作品围绕国际金融机构那些怂恿着美好的全球未来的广告词展开。这些出现在国际大都市核心地段、无时不刺激着人们的投资欲望的词语,被艺术家用投影的方式置于展览现场一天的光影变化中,在有无之间循环往复。展览中的几位艺术家也在实践中用各异的观念策略展开过对经济和资本流动的讨论。亲身经历了新世纪前十年高昂的语调,他们围绕这一议题创作的老作品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一角。同时呈现的,还有几件与这些老作品对话的新作,这些作品不仅揭露了经济萧条时人们语无伦次的状态,也呼应了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景气循环”理论:创造性的破坏将带动人们走出萧条并预示下一次萧条的到来。
文/苏伟
陈劭雄(1962 - 2016)
Chen Shaoxiong
生于中国广东,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艺术家的观念艺术运用了多种媒介,包括录像、摄影、装置、行为及绘画等,以此来研究中国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观。
参展经历:
主要个展包括:“陈劭雄: 万事俱备”(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陈劭雄:墨水、历史、媒体”(西雅图美术馆,美国,2014)等。重要群展包括:“第21届悉尼双年展”(悉尼,澳大利亚,2018);“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2017);“西京不是西京,西京也是西京”,(21世纪当代美术馆,金泽,日本,2016);“景象和声音:全球电影和录像”(犹太美术馆,纽约,2014);“水墨艺术:当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大都会美术馆,纽约,2013)“圆桌:光州双年展”(光州,韩国,2012)等。主要收藏:纽约现代博物馆,美国;西雅图美术馆,美国;M+ ,香港,中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伦敦,英国;伯尔尼艺术馆,瑞士;金泽21世纪当代美术馆,日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等。2013年获得洛克菲勒Bellagio艺术创意奖。近年展览包括:tone, 回声画廊,北京(2024);何伟 | 新作,赛森艺术空间,上海(2022);何伟个展, 香格纳M50,上海(2021);一起做陌生人,Q21博物馆区,维也纳,奥地利(2021);拼拼凑凑的利维坦,桥项目,洛杉矶(2020)& Luhring Augustine,纽约,美国(2019);何伟 & 唐茂宏 – 双个展,香格纳北京(2019);何伟:原色,C-空间,北京(2016);何伟:矛盾,望远镜艺术家?作室,北京(2015);何伟:无法触及的地?,季节画廊,北京(2010);新界面 3:搜索未来,刘海粟美术馆,上海(2007)等。
洪浩、颜磊
Hong Hao & Yan Lei
洪浩
1965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其创作通过对世界地图进行重构性的绘制,以及对自己日常消费品的扫描,对我们时代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做出回应。
主要收藏:纽约现代美术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洛杉矶保罗盖蒂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香港M+艺术博物馆等艺术机构。
颜磊
1991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生活和工作在中国。颜磊在中国当代艺术圈特立独行,以独立审视的态度,透过绘画、雕塑、装置、录像、行为等不同媒介,挖掘和揭示艺术体制内部存在的权力、竞争、艺术价格价值混肴等问题。颜磊的作品调性模棱两可,呈现多重矛盾和冲突的价值观,一方面反映了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创作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警觉和思考,以及他置身其中的孤独和对庸俗现实的复杂情绪。
参展经历:
多项国际大型展览,包括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广州三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光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香港艺术中心、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和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斯蓬美术馆(Aspen Art Museum) 分别举办过颜磊的个展。
2002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杰出艺术家奖,2007和2012年连续两次获邀参加德国卡塞尔文件展(Documenta)。
刘展、UNMASK
Liu Zhan & UNMASK
刘展
1976年生于河南洛阳,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02年组建UNMASK小组,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刘展于2011年独立出UNMASK小组之后,以个人面貌进行全新的艺术探索,创作出以研究为基础的一系列装置,包括录像、印刷品、现成物与雕塑。从“探索动物繁殖的奥秘”到“阳台”体现出他希望探寻的另一条创作路径——即更加注重现场——艺术家对项目实施现场的空间维度与历史维度的思考与利用。他在表述方式上的多样性和实验性,在空间内外渗透出的多义性思考,都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人们体验的边界。
UNMASK
UNMASK小组成立于2002年,由三位才华横溢的年轻艺术家刘展、匡峻、谭天帏携手打造。这个小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精神,致力于创作一系列富有深度的艺术作品。
他们的首个系列聚焦于成员自身的艺术探索,塑造了三个虚拟偶像。这三位个性鲜明的角色,各自拥有独特的身份和性格,他们以这种方式与广大观众和潜在的消费者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交融,探讨身份认同和互动的可能性。在另一个系列中,unmask打破常规,创作了一个没有固定性格和身份特征的抽象艺术符号。这个符号成为了艺术家们表达不同艺术理念的载体,它象征着无限的创意空间和自由的创作精神,让观者在无尽的想象中解读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
倪海峰
Ni Haifeng
艺术家,1964年出生于中国舟山,现居荷兰阿姆斯特丹,工作于阿姆斯特丹和北京两地。他198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此后一直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他的作品涵盖多种媒介,包括录像、摄影和装置,而且通常是发展中作品。
参展经历:
《准文本》,In-Situ-法比安-勒克莱尔画廊,法国巴黎 (2018);《碎片的回归》,拉肯哈尔美术馆,荷兰莱顿(2007);《多重谎言》,GEM,当代美术馆,海牙,荷兰(2003);《渴望博伊曼斯》,博伊曼斯-范-布宁根美术馆,鹿特丹,荷兰(2024年);从革命到全球化,M+美术馆,香港(2021年);《大声说出来》,Bonnefanten美术馆,马斯特里赫特,荷兰(2020年);《另一种选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罗马,意大利(2018 年);《第九界宣言展-- 现代的深处,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Waterschei,根克,比利时(2012 年);《全球当代》,ZKM 当代艺术美术馆,卡尔斯鲁厄,德国(2011 年);《无声书写》,路易威登Espace艺术空间,法国巴黎/《中国项目》,昆士兰美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2009 年);《温跃层--亚洲新潮流》,ZKM 艺术与媒体中心,德国卡尔斯鲁厄/《绘画拓扑》,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2007 年);《别样--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05 年);《可见的技术--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2004 年);《进与出--荷兰当代艺术 2003》,国立当代美术馆,首尔,韩国(2003 年);《 解码欧洲》,博伊曼斯-范-布宁根美术馆,鹿特丹,荷兰(2001 年);《中国前卫》,世界文化宫,柏林,德国,Kunsthal艺术中心,鹿特丹,荷兰,现代美术馆,牛津,英国(1993 年)。
阎实
Yan Shi
1975年出生于沈阳,曾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及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多媒体与综合材料系,现工作及生活于北京。阎实的艺术创作散乱杂芜,并无媒介和材料的壁垒。同时把当下生活的丰富体察深植于艺术史的回望和对话中。直陈式的无言以对或者无以言表,就像是事物自己发出的声音,引领着观者进入未识之地,成为抵达观者内心的入口。
参展经历:
2023年,“寰宇服装店”,拾萬当代艺术中心,石家庄;“云雕塑——首届学术邀请展”,苏伟策展单元“幕间:四个案例”松美术馆,北京;2021年,内部的流动:“明日笔记”巡回展III,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2018年,“2018泉州当代艺术展”,泉州 ;2013年,“视差”,ICA美术馆,新加坡;2008年,“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展之三”,广东美术馆,广州 ;2007年,“艺术跃温层:亚洲新浪潮”,ZKM美术馆 ,德国 ;2006年,“第六届莫斯科摄影双年展”,俄罗斯 ;2005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等。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苏伟
Su Wei
苏伟是生活在北京的策展人、艺术史研究者。苏伟最近几年的工作聚焦于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再叙述和激进想象,探索其全球语境中的合法性和断裂性的根源。这一工作的核心,是重新提取“1949后“当代情境中的艺术生产,描述其衰颓与虚无双重面貌下的限度、情境线索和无意识的能量,从而批判性地展开反制度的实践,重新定义艺术在今天的立场及可能性。他曾在泰特现代美术馆、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等机构参与、组织研讨会。2017-2020年,他担任北京中间美术馆高级策展人,2021-2024年,他担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研究员。
他策划的展览包括深圳雕塑双年展(深圳OCAT,2012年),“没有先例:1986年以来的香港录像和新媒体艺术实践”(香港Videotage,2016年)“和“动情:1949后变局中的情感与艺术观念” (北京中间美术馆,2019年)等。2023年,他联合发起了“海岬上的瞭望”项目,这一项目聚焦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冷战时期的跨区域艺术交流及其突破现有艺术叙述框架的可能。他最近发起了“长生涯”这一长期研究项目,从同代人的视角重新挖掘中国“1949后”创作个案。
编辑:穆涵
海报设计:史泽凡
Click Ten Gallery 创立于2020年,位于北京798艺术区,是一家兼备艺术机构属性的商业画廊。我们致力于挖掘国内新一代艺术家的同时放眼全球,期望将国外优秀艺术家推广到中国。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与艺术家、策展人、学者、收藏家紧密联络,通过实体空间和专业团队构建工作系统,共同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未来。
Founded in 2020 in the 798 Art District, Beijing, Click Ten Gallery is a commercial gallery and art foundation. We focus on discovering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artists with a global vision and introducing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artists to China. We also hope to closely connect with artists, curators, scholars, and collectors, building a working system through a physical space and a professional team to explore the diverse futur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