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鲁钰的两件作品都命名为“微波炉”,但它们分别创作于不同的时期:一件是近期的作品,另一件则创作于2022年。那时,艺术家还在一家建筑公司担任空间设计师,而非全职艺术家。之所以在这个主题中,记录微波炉的声音并以视觉形式呈现,是因为她自小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能够通过声音感知其形状和材质。然而,这种感觉随着时间逐渐减弱。出于想在感觉完全消失前尽可能地记录下来的想法,在大学期间及初入职场之时,鲁钰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片段着手,例如家用电器、厨房调料以及身体疼痛等,绘制了数十幅草图。她也将这种方式作为治疗自我感知力消退的治疗方式。
“微波炉运行的声音”手稿
随着时间推移,鲁钰意识到感知力的衰退并非个人独有的问题,而是现代城市居民普遍面临的一种现象,仿佛是一种蔓延的社会病症。在当今强调工具理性和自动化的社会中,唯有绝对的理性和逻辑被视为有价值,而一切的感知则被认为缺乏实际效益,甚至被视为时代的累赘。所以感性一直在被压抑,理性大行其道。整个社会的人群好像都在经历一种神经退行性的病变,一种心灵上的阿尔茨海默症。艺术家更愿意在她的作品当中去用一种看似异常的方式去呈现日常的片段。或许只有当我们在用凝视陌生之物的眼光去重新回望这些我们熟悉之物时,才可以提醒我们,让我们回到每个人最具体的真实生活中去。
“微波炉”创作过程及局部
Q:是怎样的契机收到策展顾问张莉娸老师邀请的?你对于“食物、物与日常”这个主题怎么看?
鲁钰:我一开始是受到侯钰瑶的邀请,在去年她曾经为我的一些习作写过一篇文章,(那时候还不算是作品,只是习作而已)。她说张莉娸老师希望在新的展览中展出我的微波炉。当时我非常担心,因为微波炉是我在2022年时的习作,那时候我还不是全职艺术家,还没有从建筑公司退出,用闲暇时间做了几件雕塑。原作不仅已经被损坏了,而且甚至我在创作时也都还没有把它当作一件作品。所以我其实感到挺意外的,一度认为我的作品不适合展出,但在大家持续鼓励,张莉娸老师也到我的工作室看了原作,觉得没有问题,于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我选择修复了当时破损的作品,现在作品来到了展厅与大家见面,我已经没有任何的担心焦虑了,只有感激。
关于展览的主题,“食物、物与日常”,我认为它提供了机会去消解公众和严肃艺术的距离,而这种消解是在一种对宏大叙事的抛弃和对更加微观和主观的人文视角的挖掘中达到的。而且这种消解是一个从战后就延续至今的趋势,并且可能会一直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相比起宏大的主题,微观视角同样具有自己的普世性,它是在个体的主观经验中洞见集体的经验。同时,在这样日常的主题展览中出现的作品也让不同观众的解读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平等。比如,一个人就是觉得新鲜的蔬菜挂在墙上很有趣,甚至比如说一个人持有着令康德这一类的哲学家最鄙夷的美学观念:认为“这些水果激起了他的食欲”,但这样的欣赏作品的态度在此类展览中,并不比那些进行哲学思考的人粗浅。任何人面对这样的作品都会有他们各自的进入通道,即使千差万别。我觉得这就是此类展览面向公众的意义,它使严肃艺术不再傲慢。
《微波炉》,2022,微波炉,不锈钢丝,厨具,食品推车,尺寸可变
Q:能否请你谈谈你的创作背景,特别是你在不同城市生活的经历是如何影响你的艺术创作的?
鲁钰: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体验是我获得了错综复杂的身份,和时刻交替的社会角色,这种混沌的身份状态让我有机会以任何意想不到的视角去作为观察者,和亲身经历者,体会我所观察的人群。也直接促成了我现在所研究的创作主题。
在我长期居住过的城市里,我可以同时是一个本地居民,也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异乡人,我上午是在首尔的韩语学生,下午是纽约建筑公司的远程工作设计师,下一周,我又是成都一家美术馆的策展助理。我在温哥华是施工师傅,在布鲁克林卖二手家具,是韩国大妈们最喜欢的中国女儿,也是上海老弄堂里初来乍到的令人警惕的新邻居。
现在我抛弃了大部分的身份,我变成了全职艺术家,是过去这些经历和人群观察促成了我现在的创作主题,关于城市人群的“感知力的消退”这种当代社会的流行病。直到现在我也更偏好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城市里创作,以便于观察更多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疾病。
“木菜板上切块根茎类蔬菜的声音”手稿
“木菜板上切块根茎类蔬菜的声音”,2020
Q:你在作品中经常以流行病学研究的方式思考社会疾病,这个创作理念是如何形成的?联觉症系列和这个创作理念是什么关系?
鲁钰:一开始,我先是在各个城市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了“感知力的消退”这一现象在人群中的普遍存在和蔓延。可能是因为当代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都会里的生活,追求绝对的理性和自动化,所以除了“绝对理性”之外的其他感知都被人认为是“无意义的”、“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甚至是“拖后腿的”,感知于是被压制住了,人们像经历了一场神经退行性的疾病,一场心灵上的阿尔茨海默症。后来又了解到,流行病学的英文epidemiology这个词它的本意是“关于公众到底发生了什么”的研究,这让我觉得文化现象和流行病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他们都是具有传染力的,关乎政治经济文化的在公共领域发生的事件。
于是,在我的创作中,我依照研究的阶段把作品分为了几个板块,比如说,发病原因,症状,传播途径,治疗方式,并发症之类的。联觉症在这里是治疗方式。
“保鲜袋被轻轻揉动的声音与触感”,2022
“锈蚀金属的气味”,2022
“设置手机闹钟时拖拽滚轮的震动”,2021
联觉症这一系列其实一开始是我的私人记录,我从小就有过许多联觉的体验,比如听到声音能想象它的材质,或者尝到味道感觉听到了声音,以前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异常状态,并且多年以来把它视作理所当然,直到临近大学毕业,我觉得我的感知力在消退,所以萌生了一个念头,要在这种感觉完全消失之前把它记录下来,随后我就从身边的日常记录起,家用电器、厨房调料、身体疼痛等等,画了很多手稿,专注记录的我联觉体验变成了我自己的应对感知力的消退的治疗方式。直到后来我把我的手稿也分享给了其他人,有些人对此非常感兴趣甚至感同身受,比如,朋友看过我的青花椒之后,说过,“我感觉青花椒尝起来好像确实是这样子,那么下次我吃到花椒,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了。那个时候我突然感到,我给我自己开出的治疗方式,也成为了别人的治疗方式。
“青花椒”手稿
“青花椒的气味和味道”,2022
Q:你在联觉症系列中研究声音、气味、触感等非视觉的感官体验,为什么选择以这些体验作为主题?
鲁钰:我想要强调除了视觉以外的感官,是因为视觉总是占据着绝对的感知地位,除了视觉以外的感官,我们会认为它不属于最终的真实。比如,你听到隔壁的房间有声音,你会说 我“感觉”房间有人,而不是给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如果是在实时监控里看到有人在房间,你会说“里面有人”,它变成了事实。总的来说,人们倾向于认为眼见为实,而嗅觉味觉触觉听觉是不接近真相的。
所以,我选择用其他感官来作为画面的主体,因为,即使是用视觉的形式表达了声音,即使是从标题上阅读到微波炉,但应该不会有人在看到这一幅画的时候觉得自己确切的“看到了”微波炉。于是他必须带着疑惑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面对自己家里的真实的微波炉,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看到过一万次但却已经被忽略的日常瞬间上,并对此产生真实的体会,这样一来,治疗方式就起到了它的作用了,它使人回归日常,这一治疗的过程或许开始于画面前,但一定完成于具体的生活中。
鲁钰
Lu Yu
1997年出生于成都,毕业于Pratt Institute室内设计专业,现作为独立艺术家和空间设计师工作和生活于成都。
于2020年起系统性创作的系列绘画与装置保存了创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联觉感受——一种因个体而异的感官混合现象。此系列中的联觉体验意在记录个体对于熟悉的周遭环境的陌生的体会方式和感官边界的消解。
点击即可购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