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展览现场,《边界》,START星美术馆,2024年
《边界——星美术馆开馆展第三季》正在开放,本次展览中,艺术家耿建翌创作于2000年的文本行为作品《家-展览文档》经常引得观众长久驻足观看。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明确关注“身份政治”的艺术家,其创作在中国观念艺术领域极具重要性。该作品艺术化地使用表格这类带有集体管制色彩的个人档案,除观点表达外,作品的历史档案属性也为世纪之交的00年代提供了时代切面。
作品局部,耿建翌,《家-展览文档》
表格,文本行为,28.5×20cm×57,2000年
这是一件专为2000年《家》当代艺术展而做的档案作品。这个举办于上海家具城的为期7天的展览,副标题为“当代艺术提案”,以“家?”的问号形式向当代实验艺术家们征集作品方案。
作品由两组装置组成,全部为原件。第一组为4件文件,作为索引显示了参加展览《家》的艺术家名单及展出作品媒介;第二组为53份受邀艺术家填写的信息表,表格纸张的颜色与作品媒介相对应:绿色对应装置,粉色与红色对应照片/摄影,蓝色对应录像,橙色对应行为,米白对应文本。
作品局部,耿建翌,《家-展览文档》
表格,文本行为,28.5×20cm×57,2000年
表格涉及艺术家基本信息、外貌、签名、生活状态、参加项目的作品构思和实施简案等等。其中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现代人需要不断重复的自我定义,如“姓名、性别、出生地”等。另外一些则用“娱乐方式、是否常去酒吧、和什么样的人能够交流”等来勾勒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倾向。
作品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被归纳和分类的不安。在时代语境下,档案象征着国家意识形态下集体管制和个体身份间的矛盾。利用表格档案来佐证人的经历、生活状态、甚至所思所想,这种一本正经的方式,反而透露出戏谑、质疑与反思。
影像截帧,《八五·85》,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
耿建翌应邀模仿其1985年毕业作品《灯光下的两个人》拍摄
艺术家从1980年代开始了自己的先锋艺术创作。《第二状态》(1987) 等绘画作品是艺术家在那个年代作出的突破之作,他反思西方油画对自身的影响,尝试忽略透视关系,以发笑的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中的冲突。从中亦可看出艺术家在身份认定等问题上逐步探索的过程。
创作于1994年的观念作品《他是谁?》,继续体现着艺术家对于他者“身份”的追问与探索,这也成为艺术家毕生坚持的一条创作主线。该作品源起于艺术家听说在自己外出时有人到家拜访,下意识问道:“他是谁?”,以邻居们的书面描述和画像为内容创作了这件作品。这件作品探索了人的认知,以及在一定社会语境下普通人对周遭事物的观察和意识。据耿建翌说:“我所感兴趣的是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会如何发展以及我在这个进程中的作用如何。”
耿建翌,《第二状态》,1987年
布面油画,各: 170x130cm
耿建翌,《他是谁?》,1994年
共 26 件手写文稿、速写、照片,文稿每张29.7x21cm、照片每张20.3x15.2cm ??Kr?ller-Müller Museum
艺术家的创作一直保持着观察和提问,其作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来观看那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之物,探讨了如何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做事,例如《做到正确的自己》(2005) 、《抵消》(2007) 。
艺术家所闻所见的日常生活和身处社会之巨变是其作品持续反映的对象,那些时至今日仍被反复提及的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主题,如身份、历史、记忆、制度、规则等,早已被包含在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中。
耿建翌,1962年生于中国河南郑州,2017年逝于中国浙江杭州。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是前卫派先锋组织“池社”的早期成员。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观念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涵盖纸本作品、行为展演、装置艺术、雕塑、版画、绘图、拼贴、录像装置及绘画等不同媒介。其中,以描绘身份认同与周边世界之间矛盾概念的作品最广为人知。
展览现场,《边界》,START星美术馆,2024年
图文致谢START星美术馆、艺术家及画廊
▼
观展通道
▼
正在展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