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中国历来的文人墨客,都喜爱在扇面上题诗作画,颇具雅趣。扇面不仅是实用的避暑工具,更是文化与艺术的载体。让我们在扇面中,感受艺术的清风,享受夏日的惬意。
《夏山雨霁(扇面)》
谢稚柳|中国画|1983年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生,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擅长书法、缓画及古书画鉴定。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
此幅扇面构图极为简洁,画家仅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拉开了物象的空间距离,画面层次分明。从作品的局部看,墨色丰富且变化微妙。画家以小字行书题记,使书法与画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由画中的题跋可知,此图山野雨后之作,雾气弥漫,山色若隐若现,浑然不可辨。扇面为大面积的云雾山影所盖,仅有左下角的茅屋绿柳伸展而出,滋生出绿意盎然之景,一扫雨后烦闷之感。与大面积的黑白水墨烟云形成了对比,却好不突兀,恰到好处,让人为之眼前一亮。
《荷花(扇面)》
谢稚柳|中国画|1983年
花鸟画是谢稚柳最为擅长的画科,竹石、芙蓉、牡丹、荷花、松树、梅花、桃花、水仙、井花、山茶、葡萄等无所不能,尤以芙蓉、荷花、竹石为专长。
谢稚柳的荷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早期师法唐宋院体绘画一路,以工笔重彩为主;一类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兼工带写,以小写意为主。前者所绘荷花一般构图较满,所绘荷花较为写实,受到宋代院体画风影响较大。自古以来画荷花的人无数。每一位画家笔下的荷花都摇曳着不同的韵味,笔端以花的姿态盛开,水墨轻点花瓣不胜凉风的娇羞,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荷花的秉性跃然于纸上,中国写意画中最美的两种植物除了梅花就要数荷花了。荷花是一种精神符号,谢稚柳用自身的人文修养探寻着中国画的底蕴,在他的作品以凝练灵动的笔墨,凸现了他对生活深入的观察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的把握。此幅可以感受到荷花和莲叶相映成趣的美妙,大片的荷叶清新淡雅,超然于物外。
编辑:秦愫瑶 | 主任编辑:吴雯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