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6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美术馆主办,汕头市博物馆(汕头美术馆)承办的“乡土人间 ——1949年以来乡村题材美术作品研究展”在汕头美术馆开幕,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出148件作品,其中包括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138件,特邀本地艺术家作品10件。
开幕式现场
嘉宾合影
原汕头市政协副主席谢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汕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卫毛,汕头市文联四级调研员赖斌,汕头艺术家代表陈政明、陈延、肖映川,参展艺术家代表李侠、郑鹤芝、蔡宝烈、赵澄襄、蔡凯生、许文乐、潘健民、林钟远等出席了开幕式。
汕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卫毛致辞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致辞
艺术家代表郑鹤芝讲话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和原汕头市政协副主席谢铿为展览开幕鸣锣
纵观1949年以来的中国美术史,“乡土”是一个关键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绘画母题。新中国成立后,获得解放与新生的农民阶级以主人翁的身份站上历史的舞台,农村题材和农民形象在美术创作中受到普遍重视,成为新中国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并在此后几十年的视觉图像景观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艺术家通过图像的记录和描绘,以乡村生活、农民形象来印证各历史阶段中的社会变革,折射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从生态文明建设到实现全面脱贫,农村发展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艺术家积极响应号召,创作出一批反映农民新生活、新形象、农村新面貌、新农村建设成就的佳作;更有艺术家走出“象牙塔”,身体力行成为乡村建设的规划者和实施者,他们或帮助村民开展艺术创作,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或以艺术的方式改善村容村貌,助力乡村振兴,为描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乡土人间——1949年以来乡村题材美术作品研究展”的策划旨在厘清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题材作品的文化内涵转变以及绘画表现语言的演变,探讨社会进程与美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展览突出艺术家在各个时期的责任意识与独立思考精神,对新时代艺术家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次巡展计划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广东美术馆是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一直以来注重推动馆际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而汕头美术馆作为粤东地区美术收藏、研究、陈列展示、教育宣传交流与服务中心,在促进地方文化艺术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举办此次巡展,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艺术资源的共享与互鉴,使优秀美术作品能够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有效推进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览现场



公教活动“拼图识画”现场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