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李禹焕#Lee Ufan#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佩斯首尔
Lee Ufan
Response, 2022
acrylic on canvas
218 cm × 291 cm
? Lee Ufa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正在展出
佩斯画廊 · 首尔
汉南洞 Le Beige 大楼
对应:李禹焕与马克·罗斯科
Correspondence:
Lee Ufan and Mark Rothko
2024.9.4 – 2024.10.26
佩斯画廊首尔空间正在展出“对应:李禹焕与马克·罗斯科”(Correspondence: Lee Ufan and Mark Rothko)双人展,由艺术家李禹焕与罗斯科家族合作策划。
李禹焕生于 1936 年,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前卫艺术团体“物派”(Mono-ha)的领军人物,其艺术实践源于他对自然与物质的洞察,强调空间、感知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而马克·罗斯科身为纽约画派的先驱人物,是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以其规模宏大、充满心理和精神内涵的色域绘画而闻名。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于佩斯首尔的两层空间中独立展出,但展览通过色彩、画面以及氛围等不同层面上的对应,为观众展现出贯穿于二者作品中的诸多交集与共鸣。
展览现场
“对应:李禹焕与马克·罗斯科”
2024年9月4日至10月26日
佩斯画廊 · 首尔
摄影:Sangtae Kim,图片由佩斯画廊提供
一直以来,罗斯科的绘画因其召唤出色彩崇高力量的能力而备受推崇,他的绘画将色域溶入广袤无垠的强烈氛围之中。在李禹焕的绘画中,色彩具有同等强大的力量,尽管它经常以凝固的姿势出现,与罗斯科有意弱化了姿势的柔和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罗斯科难以分辨的罩染颜色使人联想到晚期提香(Titian)的薄涂色层和朦胧处理——倾泻于整块画布之上,抹除了一切线条感或坚实的轮廓,那么李禹焕所采用的形式则相对明晰、自成一体。然而,两位艺术家都将色彩作为唤起观者深思冥想之所,他们的作品都在处理空气、虚无与呼吸水气的美学,深入探究绘画强化人们感受色彩的能力,从而产生一种既令人敬畏又令人沉思的效果,同时传递出力量和静谧。
展览现场
“对应:李禹焕与马克·罗斯科”
2024年9月4日至10月26日
佩斯画廊 · 首尔
摄影:Sangtae Kim,图片由佩斯画廊提供
对这两位艺术家来说,绘画是将虚无之物凝结为实体的工具。李禹焕的作品捕捉了笔触中稍纵即逝的能量,并将其具象化为直接的色彩,仿佛凝固为坚硬的石头。无独有偶,罗斯科也将空气凝结成稳定的形式。在李禹焕的作品中,笔触与艺术家的呼吸紧密相连——肺部呼出的水气(atmos)附着沉淀于画布上,以一幅画的形式显现出来;罗斯科的画也常给人一种云雾朦胧的感觉——仿佛气团正在成形,在一望无际的黑暗天空中蒸腾。
此次展览将两位艺术家的创作置于对话关系之中,探讨他们的作品如何体现这些水汽和空气的诗意。这些作品共同诠释了抽象画在气氛层面的可能性,其中的绘画产生了自己的天气,改变并重塑了我们对空间的体验以及我们在空间中的存在。
展览现场
“对应:李禹焕与马克·罗斯科”
2024年9月4日至10月26日
佩斯画廊 · 首尔
摄影:Sangtae Kim,图片由佩斯画廊提供
Mark Rothko
Untitled, 1969
acrylic on canvas
92" × 78-7/8" (233.7 cm × 200.3 cm)
Mark Rothko
No. 10/Brown, Black, Sienna On Dark Wine (Untitled), 1963
oil on canvas
69 x 64" (175.3 x 162.6 cm)
Mark Rothko
No. 16 {Green, White, Yellow on Yellow}, 1951
oil on canvas
67-5/8" × 44-5/8" (171.8 cm × 113.3 cm)
Mark Rothko
Untitled, 1963
oil on canvas
67-1/2" × 41-5/8" × 1-5/8" (171.5 cm × 105.7 cm × 4.1 cm) unframed
Mark Rothko
No. 5 {Untitled}, 1964
oil on canvas
90" × 69" (228.6 cm × 175.3 cm)
Mark Rothko
Untitled {Brown on Red}, 1964
oil on canvas
90" × 69" (228.6 cm × 175.3 cm)
在绘画之外,佩斯首尔还于户外庭院展出了李禹焕的雕塑新作《关系项 - 对应》(2024)。这件作品将一块沉重的石头放置于钢板上,旨在检视由空间和物性共同定义的独立元素之间的关系。
关于艺术家
Lee Ufan aux Alyscamps, 2021
Photo by Claire Dorn ? StudioLeeUfan
李禹焕
Lee Ufan
1936 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南道
李禹焕因其突破常规的创作方式而广为人知,这些过程强调了观众、艺术品和他们所居住的空间之间的关系,并因其哲学著作而被认可,这些著作通过关注空间和时间条件来挑战主流的艺术创作观念。
1967年,李禹焕在东京的佐藤画廊(Sato Gallery)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同时出版了《自相矛盾的美学》(The Aesthetics of Self-Contradiction),这是他对美学、文化生产和民族身份的批评著作。他在1960年代中期的绘画以视觉形式表达了这种批判,是他在1984年结束的“从点到线”系列的先行试验。这些作品展示了一种基于东西方美学和哲学杂糅的凝练视觉语言,通过点或线强调系统、结构和过程,在其动作和画面之间制造张力,同时记录下时间的流逝。
马克·罗斯科
Mark Rothko
1903 年出生于俄国德文斯克
1970 年逝世于纽约
马克·罗斯科(1903–1970)是纽约画派(New York School)的先驱人物,也是 20 世纪最为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以其极具感染力的巨幅“色域绘画”(Color-field)而广为人知。
在罗斯科的艺术体系中,绘画是一种能够传达人类基本情感的深刻心理和精神体验。出于对不同风格的探索,罗斯科创作了大量油画和纸本作品,鲜明的颜料和泥土色调的多层次透明效果,最终形成光亮而空灵的边缘模糊的作品。他的绘画方法强调实验性的创作过程,以充分表达一种普遍的表达方式。
Pace Gallery
1960 – now
佩斯画廊创立于1960年,它是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佩斯画廊如今已步入第七个十年,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
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12层
12/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T +852 2608 5065
hongkong@pacegallery.com
pacegallery.com
Galleries
New York|纽约
540 West 25th Street and
510 West 25th Street
+1 212 421 3292
London|伦敦
5 Hanover Square
London W1S 1HQ
+44 (0)20 3206 7600
Hong Kong|香港
12/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852 2608 5065
Seoul|首尔
267 Itaewon-ro
Yongsan-gu
+82 2 790 9388
Geneva|日内瓦
Quai des Bergues 15-17, 1201
+41 22 900 16 50
Los Angeles|洛杉矶
1201 South La Brea Avenue
+1 310 586 6886
Tokyo|东京
1F; Azabudai Hills Garden Plaza-A
5-8-1 Toranomon, Minato-ku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