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戴维斯
即日起-2025.1.05
德国 明斯克美术馆
▲ 2024年《诺亚·戴维斯》展览现场
德国波茨坦明斯克美术馆(DAS MINSK Kunsthaus)正为美国艺术家(Noah Davis,1983-2015)举办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国际个展。此次大型巡回展览汇集了约六十件戴维斯生涯中的所有作品,全面概述了他的非凡实践。这是戴维斯的首次国际美术馆回顾展,随后将巡展至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及洛杉矶哈默博物馆。
Out of the Blue
乔·夏皮罗
2024.9.13-10.26
纽约 佩斯画廊
▲ 2024年《Out of the Blue》展览现场
作为美国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之一,夏皮罗在跨越 55 年的艺术生涯中不断挑战雕塑形式的极限,其作品以动感、复杂性和优雅造型而广为人知。展览期间,佩斯亦将出版一本全新图录,收录诗人、学者文森特·卡茨(Vincent Katz)的文章。
迁徙中的书写
潘微
2024.9.28-10.27
上海 宝龙美术馆
“迁徙中的书写——潘微艺术展”即将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在上海的抽象艺术圈中,潘微是一位资深的代表人物,从1990年代初期至今的三十多年来,他不仅勤于个人创作,也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近十几年来,他频繁地穿行于中国、日本和瑞典之间,像候鸟一般持续着创作与策展、教学和游历的迁徙状态。
▲《年·月·日》68x68cm 纸上综合材料 2022
李健镛
即日起-2024.11.06
日内瓦 佩斯画廊
▲ 2024年《李健镛》展览现场
作为韩国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实验艺术家之一,李健镛的创作涵盖行为、雕塑、装置和影像等各种媒介,对韩国及其他国家当代艺术发展路径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20 世纪 60 和 70 年代,他在韩国的前卫艺术运动中崭露头角,与河钟贤(Ha Chong-Hyun)、郑江子(Jung Kangja)和金丘林(Kim Kulim)等同代际艺术家一起,在概念艺术的背景下探索并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韩国声音。发生在韩国的前卫艺术运动并不仅仅是复制西方潮流,而是艺术家们扎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先锋作品。李健镛的作品强调以艺术家的身体作为表达媒介,从而挑战了艺术的传统边界。
呼吸与结晶
2024.9.28-11.16
香港 维伍德画廊
维伍德画廊呈献由驻上海的策展人沈奇岚博士策划的大型群展《呼吸与结晶》。此次展览将占据香港画廊的两层空间,以五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陈焰、梁绍基、沈忱、石至莹及张健君——展开对话。画廊在建立之初便旨在搭建连接东西方艺术表达的桥梁,本次展览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开端,并于明年巡展至画廊位于比利时的总部。届时沈奇岚博士将会继续扩展参展艺术家名单,并加入画廊国际艺术家阵容以展开丰富对话。
▲ 梁绍基《玄》蚕丝、铝塑板,122 x 244厘米 2022
▲ 沈忱《无题作品 72922-22》布面丙烯,137 x 214厘米 2022
在水一方
流动的物像
2024.9.26-10.26
上海 the four(老码头4库)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人类傍水而居,文明因河而生、不论西风东渐还是东西交融,都离不开江、河、海,而上海这海纳百川的城市,在百余年前,“老码头”是原来的十六铺码头,清乾隆年间就是中国最大的港口,20世纪初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港。这里融合上海的文化、艺术与商业,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海派风情,今天我们立于黄浦江畔,从而谈到上海的现当代艺术,肯定离不开抽象艺术,甚至往往还是核心,而谈中国现当代艺术,也肯定不能离开上海抽象艺术,它们之间常常构成了耐人寻味的互文关系,尤其风格上以冷抽象、理性抽象、几何抽象为主,这或许与在上海生活的人群对于文明、文化的内在品质相关,展现出的理性与克制导致的;而在日本,也恰恰是一种相似的理性与克制的精神及社会状态,让一群艺术家反思,组成以运用抽象、极简、自然元素的物派(Mono -Ha)艺术应运而生,以日本为起点,虽短暂如昙花一现,但影响力却长驱直入西方的艺术世界。本次展览在东西方艺术思潮中展现各自独特而又风格迥异的艺术形态,在所有相关的风格中——如抽象、半抽象或部分抽象、极简和观念的——都存在着一个意义维度,在这一维度中,最终的作品是从那些对于可视之物而言最为本质的要素中抽取出来,并依据它们自身的特性而将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这些作品所表达的远远不是什么“非客观性”的现实,它们所涵盖的其实是那些对于我们关于客观世界的视觉感知而言具有基础性的特性。
对话透纳
崇高的回响
2024.10.01-2025.05.10
上海 浦东美术馆
2024年10月1日,浦东美术馆与泰特美术馆携手呈现年度重磅展览“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Dialogues with Turner: Evoking the Sublime)。本次展览是两馆继多次成功合作后的又一力作,同时也是对英国国宝级艺术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艺术世界的深度探索。
红月之后
艾尔·阿纳祖
2024.9.30-2025.10.07
上海 浦东美术馆
浦东美术馆于2024年9月30日推出全新大展“艾尔·阿纳祖:红月之后”(El Anatsui: After the Red Moon),呈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得主、来自加纳的艾尔·阿纳祖的大型装置作品。展览源自泰特现代美术馆的“现代委托”项目“艾尔·阿纳祖:红月背后”,曾于2023年在伦敦展出。此次展览的开幕标志着该作品全球巡展的正式启动,而浦东美术馆作为其首展后的首个国际站点,意义非凡。
飞跃比利牛斯山
刘可
2024.9.27-10.31
上海 赛森艺术空间
弦动
杨黎明
2024.9.29-10.25
上海 春美术馆
“书,心画也。心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西汉·扬雄)中国的书法和人的心灵状态紧密相连,书写的过程其实是陶冶心灵的过程。于是,书写同时成就了人的心灵状态和书法的视觉效果。从中国传统书法中脱胎而出,杨黎明用毛笔饱蘸着稀薄的油彩,画出无数根震动的线条。这些线条在艺术家下意识的挥洒中,遵循着特定的秩序游弋,显现为明确的画面结构。
▲《白色系列No.2》布面油画 200x150cm 2024
进击生长
2024.9.29-10.27
上海 香格纳画廊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一种趋势,因着一股原始的生命冲力(Vital lmpetus)的推动和发展,人类从“无知(Torpor)”和“本能(Instinct)”中挣脱了出来,向着智能(Intelligence)发展。以生命的视角理解创造,生命的冲力与艺术家们的创造意志竟怀着奇妙相通的心——是某种不可被理性所理解的神秘冲动引导了纯粹的生长与创造。展览中的作品无疑是内在冲动在外部世界进击所留下的物质痕迹,正是这股冲力的存在,艺术超越无知、本能、智能,从中迸发出无限可能。
我在我的风景里
莫毅
2024.9.28-10.29
北京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值展览开幕周末之际,UCCA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容思玉将带领观众参观展览 "莫毅:我在我的风景里"。身为一名“局外人”和自学成才的摄影师,莫毅的作品捕捉到了20 世纪下半叶中国流变不居的社会结构巨变中所蕴含的生机与感怀,而他在天津街头拍摄的照片也因此成为其标志性作品。
宇宙回音
盐田千春
2024.9.28-2025.2.16
成都 A4美术馆
以“线”的艺术创作闻名世界的当代艺术家一-盐田千春,近30件作品献给西南观众的治愈之作!极致的视觉体验,最具代表的3件超大型装置作品,贯穿红、白、黑经典之作,1件全新创作,征集5000个孩子的愿望,全球先锋艺术家30年的创作历程,一场关于美、生命、治愈、记忆、存在意义的探索之旅,用治愈的力量解开心灵的线团。
是日蓝花
2024.9.24-11.24
北京 元美术馆
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大地颂歌:花园之旅》里描述了自己在园艺工作中侍弄“蓝花”时产生的哲学思考,同时结合色彩理论阐释了其浪漫化的本质。“蓝花”(blaue blume)象征着永恒的憧憬、呼唤着激情与使命,既体现了对无限的形而上渴望,又夹杂着诱惑、欲望和虚无——尤其针对蓝的外表本身而言。时至今日,蓝花仍是西方艺术史脉络中经久不衰的主题。美国诗人玛吉·尼尔森(Maggie Nelson)亦曾进行类似表达,蓝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孤独又崇高,这种摇摆不定的气质指向了怀旧的未来。籍此,群展“是日蓝花”试图以此意象为引,考察不同代际的本土与国际艺术家实践中切近蓝花的情感观念,或与蓝本身有关的形式视阈与生态思辨。
筒仓,算力,垂直之梦
2024.10.01-11.17
合肥 可以画廊
可以画廊将于10月01日在合肥新空间举办群展「筒仓,算力,垂直之梦」。这将是在合肥新空间——新粮仓KKP举办的第一个首展,展览将集中呈现陈拍岸、龚斌、经傲、李关帅、李喷泉、李涛、李昕頔、任莉莉、松郎、宛超前、谢林佑、邢万里12位艺术家的22件新作。展期将持续至11月17日。
▲ 任莉莉《蜕 》网格,绒线,硅胶,羊肝菌,蛇蜕,莲子 400 × 200 cm 2022
▲ 陈拍岸《1609005210112》矢量图、艺术微喷 160 × 90 cm 独版 2024
见山
汪一舟
2024.9.28-10.22
上海 宝龙美术馆
奇迹之境
艺术家手作书
2024.9.24-12.08
杭州 X sign Space
新世纪全体新论
2024.9.25-11.01
杭州 中心美术馆
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后人类时代的来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身体美学,生物科技、仿生机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下,身体不再是纯粹肉体的存在,而是一种永远处于「生成」状态的、被改变的、被重塑的复杂实体。展览「新世纪全体新论」希望能承接《全体新论》在十九世纪身体研究方面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以「生成式」的视角去重构身体为一个开放性的、多元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艺术家们平等地探索任何实体:机械和自然生态中其他的生命体对身体的「感染」、「交融」、和「改造」,并体现了关于肉身和机械之间技术伦理的问题意识,以及基于被人类判别为「他者」的物种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笑春山
史新骥
2024.9.28-2024.11.30
北京 AYE画廊
AYE画廊于2024年9月28日- 11月30日举办艺术家史新骥的个展“笑春山”,本次展览是艺术家在AYE画廊的第五次个展。史新骥近期的艺术创作反映了他对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的深入探索,这种探索尤其体现在他对青春这个灿烂时期的描绘上。史新骥对青春的眷恋与赞美,与以往的山水主题形成鲜明对比:??更多代表隐逸的传统,??物与青春则象征着?世的情感与活?。《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观园等场景为他提供了灵感,在他的创作中,现实与虚幻交织在?起,赋予作品新的深度。而中国传统的 “留白 ”方法与卡拉瓦乔式的当代光影处理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的细微特质与西方艺术传统的直观特质融为一体,散发出一种神秘和坚韧的气息。
玄應音義
夏鹏
2024.9.28-12.01
北京 空间站
在夏鹏的作品中,无论是源自中国艺术史还是西方艺术史的人物和场景,都在一种既宣泄又克制的笔触下展示了复杂与简单之间独特的交互作用,留下未知的不确定感。画面的模糊、朦胧和残缺部分无意中增强了戏剧效果。尽管画面没有特定的结构,但作品之间的序列感或许增强了某些元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夏鹏偶尔会突出画面中某些细节的时候,常常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摇摆,营造出一种动态的张力,引导观众探索其中的空间。他有时主观地展示了一个放大的细节——使这个看似有机的元素成为了焦点。有些局部可能被感知为处于某种胚胎状态,但这种表现方式的本质在于突出脆弱性,夏鹏常将图像的边缘展示得轻微透明、带有数字质感的印刷效果,从而加强了这种印象。这样的布局把观众置于一个非常活跃的图像空间中,视角和在画前的停留时间不断地为我们的意识带来新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持续的动态,就像生命的周期和我们的世界一样。
无尽相
周啸虎
2024.9.26-2024.11.02
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
作为由周啸虎发起的持续性项目“颜料地理学”的首次阶段性个展,艺术家以朱砂与青金石为切入点,通过黏土定格动画装置《坎离之象》和点阵绘画系列,将人类发掘、开采、流通、应用颜料的历史视为“泛现成品”,呈现出幕幕跨时空、蒙太奇剧场式的物质史魔幻叙事。
荒丘 陶辉
2024.9.26-2025.2.02
香港 大馆
“陶辉:荒丘”是大馆当代美术馆全新展览系列“突破”的首场展览,该系列旨在通过艺术家个展、委约创作等新颖的策展形式,为新进艺术家提供尽情展现的舞台。陶辉是这个系列的首位艺术家,本次展览更是他在香港的首个美术馆个展,既展示他过去几年脍炙人口的旧作,更特意委约他为大馆创作了数件新作,凸显陶辉广涉不同媒介的革新实践。大馆的策展团队为本次个展提供不懈支持,让陶辉独特的艺术视角,能在大馆这个融合现代高楼与历史古迹的地方发挥得淋漓尽致,带领观众走进他创造出的异想世界,深思当下中国社会的复杂面向。
身内身
黄可一
2024.9.25-10.19
北京 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
此次展览,是黄可一从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转向内里的回归,是他对“身内身”的凝视与想象。2023年,黄可一通过物理扫描获得了自身的身体形态,这些成像让黄可一有机会面对真实本我,思考关于生命的本质。通过生物成像技术和数字技术,黄可一将自己身体的形态和构造转化为山峦和果实,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绘画、雕塑、影像和装置作品。
羁绊 沈娜
2024.9.27-2025.1.12
重庆 悦来美术馆
此次展览的绘画部分是25张手稿,其余全用这几年来的现成品,线和织物语言来呈现,线代表了信息的纠缠和羁绊,中间也许会加入一些行为,一切看时间点的缘分和感觉,希望这个展览是生动的,即兴的,生长的,期待与你相聚,一起来见证光的诞生 。
影分的拓扑
马小萌
2024.9.28-11.05
上海 玉兰堂
拓扑(Topology),一种在时空流变中对不变性的研究。在马小萌的作品中,一种对流体形变的显像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一种经由“瞬间”所引向的真实、主体性、感性与知觉世界。正如17世纪莱布尼兹的“位置的几何学”和“位相分析”的一种在精神领域世界中的替代性视角。
彩虹能量浴
能尖日
2024.9.25-11.10
成都 COSMO
这是一个疗愈空间,整个展览围绕人类身体进行一次沉浸式的疗愈,子民作为能量体作用在不同的空间维度,走过展览就如同一场梦境,同时疗愈也完成了。
未来计划
广州信号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作品展
2024.9.28-10.10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
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本地二十多位艺术家,由学术委员会的专家老师们分别推荐,他们也许已经毕业了多年,也许才刚刚毕业,这些作品也许不是最完美、最优秀的作品,也许还带着刚从校园毕业的青涩,他们的作品可能都有待打磨,或多或少留有一些相对稚嫩的影子,但这些作品也是通过昼夜的描绘才有今天的呈现。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