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红「内心风景」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伦敦空间,2024年9月27日至11月9日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孤岛。其中经历的风雨只有自己知道。有可能是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波澜不惊的或充满惊涛骇浪的风景,虽然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但我们会有共同的内心风景。我希望在这个展览中,把人们共同的心理经验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喻红的障壁岛
Yu Hong's Barrier Islands
文 | 丹尼尔·S·帕尔默 (Daniel S Palmer)
2023年,我有幸策划喻红在美国乔治亚州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的个展「夜行」,艺术家展出的作品借鉴了经典画作及各种艺术史料,其中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尤其是米开朗基罗的体态多变的雕塑,以及有着数百年文化传承的中国绘画传统。2024年在里森画廊呈现的展览「内心风景」是她在伦敦的首次个展,她也延续了这一创作过程。这些经典画作只是一个切入点,是对艺术史的一种继承和借鉴。我们可以领会艺术家对这些名作的致敬,但她在自己的创作中更进一步,对这些典故进行了更复杂精微的重新思考,鼓励我们进一步挖掘原作的潜能,拓展其既有涵义,进而对我们自身所处的时代进行反思。喻红「内心风景」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伦敦空间,2024年9月27日至11月9日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喻红,《火红岛》,2024,布面丙烯,250 x 300 x 4.5 cm,98 3/8 x 118 1/8 x 1 3/4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喻红为这次展览特别创作了一组画作,它们共同展示了生命的不同面向,体现了我们作为人类最真实的特质。她在这些画作中勘探的情感异常复杂且稍纵即逝,其中存在着无数个切面,用以描述我们如何体验我们身处的现实。这些画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空间,让我们审视、诠释那些扭曲而复杂的人类情感存在,开启了我们对生存意义更广袤的理解——喻红对我们所有人在生命不同阶段所经历的时刻和情感进行了凝练,也映射出我们不断变化的存在状态。
喻红「内心风景」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伦敦空间,2024年9月27日至11月9日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这也是喻红的画作具有丰富心理内涵的部分原因——那些令人回味无穷的主题被她置于戏剧性的奇异场景中。通过在个体形象与超现实的、充满幻想的环境之间构建起一种微妙的对话,她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情感感受和社会环境进行了探讨。其作品中令人不安困惑的组合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的脆弱性,以及孤立与团结之间无所遁形的张力。然而,这些作品同样在探寻着一种顽强的韧性,以及可以在想象的风景中觅得踪迹的永恒希望。
喻红,《迷茫岛》,2024,布面丙烯,250 x 300 x 4.5 cm,98 3/8 x 118 1/8 x 1 3/4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
瑞士象征主义艺术家阿诺德·勃克林的《死者之岛》(1880) 直接启发了喻红震撼人心的作品《迷茫岛》(2024),甚至是整个展览系列绘画的创作。这座奇异、荒芜、神秘的岛屿具有一种奇特的诱惑力,让观众能够在它身上投射并显化自己的精神状态。在《迷茫岛》中,阴郁小岛的碗状地质构造基本保持了原本形态,只是侧柏树被改成了藤蔓状,从岩峰顶端垂悬而下。喻红在绘画中进行的主要变动,是对历史参照物所象征的意境进行了拓展,使其更熨帖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她笔下的人物耷拉着脑袋,散发出一种近乎懒散、微醺的疲惫感。归根结底,正如喻红在她许多最重要的画作中所做的一样,她描绘的是一种精神状态,精准地传达了被无意识地吸入某种事物,几乎沉浸于睡梦般的恍惚中,却并未完全意识到自己正被施以迷魂魔咒的感觉。
喻红,《躺平岛》,2024,布面丙烯,140 x 151 x 5 cm,55 1/8 x 59 1/2 x 2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这看似天方夜谭,对我们的当代生活却有着真切的启示:我们时常发现,自己不知沉迷在手机中的世界多久,然后从脑死亡、行尸走肉般的昏睡中醒来。如果说这种现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那么喻红的作品则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隔绝、孤独和陷入虚无主义危险的有力反思。正如她的所有作品一样,喻红同时诉诸于光明和黑暗,强调我们存在的神秘性、我们作为人类的缺陷,以及我们的潜能。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幅画:画中的人物处于迷茫之中,即将重获生机。喻红「内心风景」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伦敦空间,2024年9月27日至11月9日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喻红,《生命岛》,2024,布面丙烯,250 x 300 x 4.5 cm,98 3/8 x 118 1/8 x 1 3/4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生命岛》(2024) 表达了这种灵动和生机盎然的感觉。这幅作品同样借鉴了勃克林的另一幅画作《生命之岛》(1888)。在喻红的画作中,交叠的双腿和珍奇的鸟类赋予了作品更多田园牧歌般的轻盈感,不言而喻地让人联想到伊甸园,以及位于乐园中心位置、被禁止接近的分辨善恶之树。这棵树的果实则昭示了在喻红的绘画世界中,生命与死亡如何同时存在。她描绘的这棵美丽的树,在其果实尚未被吃掉之时,便已蕴含着毁灭和丧失的种子。在你找到一个可能意味着未来幸福的世外桃源的同一时刻,它已不可避免地裹挟着失落,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与毁灭。喻红,《夜行》,2023,布面丙烯,三联,整体: 300 x 750 cm, 118 1/8 x 295 1/4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喻红此系列中的每幅画作都探索了生命的轮回,希望与绝望等对立元素于其中此消彼长。她将这些“岛屿”视为我们每个人思索、情感、反观的内心世界的象征。因此,每座岛屿都是一个隐喻,表达了意识的复杂性和不可避免的孤独感,而正是这些定义了人类存在的本质。这些岛屿还象征着我们看待外部世界的个人视角,表明我们与他人的每一次交流,都不仅仅是我们的自我投射,更是我们真正建立人际联系的机会,是我们克服孤独命运的契机。喻红的作品反映了我们普遍的共通情绪与感受,尤其是在这个充满危机的时刻,我们陈旧的大脑很难跟上新技术的步伐,我们为新技术所孤立和操纵。这些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生命不断变化本质的深刻反思,以及生命创造与毁灭循环的内在逻辑。喻红,《瞭望岛》,2024,布面丙烯,250 x 300 x 4.5 cm,98 3/8 x 118 1/8 x 1 3/4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在喻红的新作中,人物与其背景之间的戏剧性关系被推向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这一点尤为突出地体现在,这些作品是如何在她与艺术史之间的对话基础上进行拓展的。在《瞭望岛》(2024) 中,一位年轻女性坐在救生员常用的高脚椅上,凝视着仿佛是从鲸鱼的气孔中喷涌而出、奇异而磅礴的浪花。画面中令人回味的人物形象和超现实的戏剧性,是艺术家早期作品的鲜明特征,而动荡的场景则让人想起特纳的画作。在每幅作品中,喻红将茫然不知所措、也同样令观众感到怅然若失的人物分离出来,将他们置于奇异非现实的环境设定中,呈现令人感到不适的姿态。喻红「内心风景」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伦敦空间,2024年9月27日至11月9日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喻红,《耳岛》,2024,布面丙烯,80 x 61 x 5.5 cm,31 1/2 x 24 x 2 1/8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
艺术家也被海洋深深吸引,海洋亦成为了其作品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因为它强大而神秘、危险而富有戏剧性、不断变幻,因此是心理景观的完美隐喻。她将沉思的人物置于这些戏剧性的场景中,以此传达对我们如今身居的世界气候变暖的生态意识,而对于全球愈发岌岌可危而逐渐瓦解的社会联系,喻红也表现出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喻红,《生存岛》,2024,布面丙烯,250 x 300 x 4.5 cm,98 3/8 x 118 1/8 x 1 3/4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生存岛》(2024) 可能是喻红近期创作的海景画中最具张力的一幅。画中的一群人物在一块破碎的石头上进行危险搏斗,画面背景则是对古斯塔夫·库尔贝的作品《大海》(1865年或之后) 的精准再现。当喻红考虑重新绘画这幅原作时,她被这幅画的力度和那种“海里有很多盐”的感觉所吸引。她强化了那种情绪氛围,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对其进行了诠释。黑暗、波涛汹涌的海面和明亮的天空这两种天气状况被戏剧性地并置起来,预示着混乱和动荡的可能性,但同时也预示着解决问题的机会。画面中的人物既在搏斗,又相互支撑着构成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张力使这幅画看起来像是时间冻结的一瞬间,既像是杂技表演,又蕴含着攻击性。此画作映射了我们所处的这个变幻莫测的不稳定时刻,它不仅仅是对冲突充满悲观色彩的展现,也可能代表着一种奇特的联系。
喻红,《爱情岛》,2023,布面丙烯,300 x 250 x 4.5 cm,118 1/8 x 98 3/8 x 1 3/4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喻红在《爱情岛》(2024) 中描绘了初看之下似乎是明确展现幸福爱情的场景,但也在画中加入了一些转折元素,以反映这些温情时刻的脆弱性,比如,绝望地依附在树上的花瓣正在纷纷飘落,脚下不断拍打的海浪终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岛屿的坍塌。这些元素揭示了这对恋人在危险边缘的微妙平衡,强调了他们闲适恬静的短暂相会的不堪一击,以及这种天真无邪的爱情中蕴含着的不可避免的无常。即使身处绝望的情境和严峻的条件中,我们也充分意识到觉知、生命和爱都是稍纵即逝的稀有之物,我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珍贵的。有了这些恩赐,我们仍然可以向上攀登,朝着光明不断生长。
喻红「内心风景」展览现场,里森画廊伦敦空间,2024年9月27日至11月9日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
喻红将个人历史与集体命运、过去与未来、记忆与梦想、家庭与个人、失落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在她的画作中引领我们走向普遍和真正深刻之处。在那些阴暗的画作中总有一抹亮点,在光明的画作中也总有着一丝不祥的预兆。“有时黑暗更多,”她说,“有时光明更多。”
文章节选自丹尼尔·S·帕尔默为展览图录撰写的文章《喻红的障壁岛》。丹尼尔·S·帕尔默是美国乔治亚州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他策划了2023年在该美术馆呈现的展览「喻红:夜行」。此前,他在纽约公共艺术基金担任策展人,并组织了二十场展览。他还曾担任犹太美术馆的利昂·莱维助理策展人,及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策展研究助理。帕尔默独立策划了众多展览,并为许多艺术家作品集、出版物和期刊撰写文章。他拥有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的艺术史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以及罗格斯大学的学士学位。喻红肖像图,图片由开云集团“跃动她影”项目提供,由 Greg Mei 拍摄喻红笔下的场景往往充满史诗感,又伴随着具有亲密感的日常瞬间。她将自己深入独特的当代视角与历史叙事的艺术手法交织,构成一幅幅充满现代生活复杂性的寓言式画面。喻红刻画的主人公们常常陷入极端情境:他们或漂浮在云端,或攀登险峻的山脉,又或者走过熊熊烈火,仿佛踏上通往地狱之路,各自经历着生存的极乐和磨难。然而,她充满幻想的超现实世界却充斥着真实的人,他们往往是她的朋友、熟人和家人。这一自传式的方法为她长时间的创作赋予了个体性和感性的多层维度。在她自1990年代起持续创作的终生系列《目击成长》中,喻红将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各时代的新闻事件以双联形式并列,后又结合女儿的成长经历并行呈现。喻红,《金字塔》,2022,布面丙烯,(整体) 300 x 500 cm,118 1/8 x 196 7/8 in ? 喻红。图片来自里森画廊喻红的人物可以是飞升天堂般的超凡、也可以是坚韧的女性形象,同时她也从不避讳点出当代生活中社会异化造成的各种困境、孤寂和忧郁跃然于画布上。亦如《坤乾》(2014) 中的灾变,又亦如《天梯》(2008) 中的坠落。后者的主题在借鉴了中世纪艺术 (圣凯瑟琳修道院的《神圣的天梯》) 的同时,还结合了喻红自2010年起使用的金色背景,使得画中的现代人物群像更加鲜明。喻红的绘画参考了东西方古典大师从洞穴壁画到文艺复兴祭坛画的风格、主题和恢弘尺幅。她最近创作的《金字塔》(2022) 呼应了籍里柯的《梅杜莎之筏》中堆积成山的人和动物,三联画布上呈现的《夜行》(2023) 则引用了勃鲁盖尔的《盲人引路》。除了宏大的叙事场面,喻红的表现方式也可以缩小到描绘某个陷入沉思的人,又或是紧锁在一起温情脉脉的双手。「喻红:尘土中辗转」展览现场,意大利威尼斯卡纳雷吉欧仁慈修道院教堂,2024年。图片由 Alessandra Chemollo 拍摄喻红1966年出生于中国西安。她于1984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88 年毕业于油画系。自1988年以来,她一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2024年4月,喻红在欧洲的首次大型个展「喻红:尘土中辗转」于意大利威尼斯卡纳雷吉欧仁慈修道院教堂呈现,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计划”的特别展览项目。喻红在北美的首次大型个展「夜行」于2023年在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举办,她的作品曾于2017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群展「1989以后的艺术和中国:世界剧场」中展出。近期在中国举办的个展包括「娑婆之境」,龙美术馆,上海 (2019);「游园惊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6);「平行世界」,苏州博物馆,苏州 (2015);「黄金界」,上海美术馆,上海 (2011);「金色天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0)。
即将展出 | 里森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