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底特律艺术学院
上期我们欣赏了十位艺术家的自画像,现在如果让我们想象一下,站在雷诺阿、梵高和毕加索等伟大艺术家的身边,问他们准备用什么方式来画一幅肖像?我们肯定会得到相当不同,甚至是对立的答案。
事实上,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即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出现了各种潮流,也出现了不同的绘画方式:
人们想到了印象派,追求在露天作画的自由感时所引起的轰动,风声在树冠和草叶间回荡,明媚的阳光温暖着画家的脸和身体。他们不再在画家的工作室里作画,而是直接在作为绘画主题的地方作画。
然而印象派画家并不总是描绘风景或风景中的人物;事实上,日常生活场景也很常见,画中的人物以自然随意的姿势,在日常生活的习惯动作中被捕捉,常常给观众一种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描绘的印象,就像有人在我们不知不觉中给我们拍照一样:结果是绝对的自然和自发。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扶手椅上的女人》
(1874 ;布面油画,61 x 50.5 厘米;底特律艺术学院)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扶手椅上的女人》(Woman in an Armchair)就是一个例子,这幅作品是艺术家在 1874 年创作的,当年举办了第一次印象派画展,现保存在底特律艺术学院。
这位棕色头发、留着刘海的女性以一种放松的姿势出现,她的背部完全靠在她所坐的扶手椅上,双手交叉放在白色上衣遮住的丰满胸部下,肩部没有遮挡;从她的目光来看,她似乎在沉思,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或者她似乎在倾听站在她旁边的某个人说话:事实上,她的眼睛并没有看着观众或描绘她的艺术家,而是转向了她的左侧。光线照亮了她的脸庞和乳沟,她微微泛红的脸颊以及她的衣着,都表明这幅肖像画是在一个美丽温暖的春日或夏日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绘制的。
如果我们问雷诺阿如何描绘一个人,他可能会回答说,他的意图是让他想要吸引注意力的主体更加突出,用自然光照亮它,更精确地确定笔触,而背景则是快速、不确定的笔触的结果,其中颜色重叠、混合,没有精确的轮廓,给人一种观察者将目光集中在主体周围的褪色感。
文森特-凡高,《自画像》
(1887;布面油画,52 x 43 厘米;底特律艺术学院)
仅仅十三年后,文森特-凡高就创作了著名的《自画像》,1922 年,底特律艺术学院获得了这幅 1887 年的《自画像》。
大约在这幅作品完成的时候,凡高应弟弟提奥的邀请来到了巴黎,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印象派画家:他欣赏德加的裸体画和莫奈的风景画。他被这些艺术家深深吸引,在他的画作中突出了光线和色彩,但其精神已不再是印象派: 梵高在他的自画像中表达了他因不幸的爱情和不利的经济条件而感受到的痛苦。
根据梵高写给他在安特卫普认识的英国画家霍勒斯-利文斯(Horace Livens)的信中所述,由于经济拮据,无法支付肖像画模特的费用,他开始画一些自画像和花卉:在这些作品中,画家对色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凡高用英语给他的朋友写道:
我在画单纯的花卉时进行了一系列的色彩研究、 红色的罂粟花、矢车菊和蓝色的勿忘我,白色和粉色的玫瑰,黄色的菊花,寻求蓝色与橙色、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之间的对比,寻求红色和中性色,使它们与更极端、更残酷的色彩相协调。
梵高的画作并没有传达出印象派的生活乐趣,而是体现了他的痛苦和孤独。1887年的那幅画是他对着镜子的自画像,他的目光是凝固的、思考的;在不确定的背景中,他草帽和胡须的亮黄色格外显眼,他的脸仿佛从画布中浮现出来。明亮的色彩以清晰可见的笔触铺展开来,给人一种光亮的感觉 -- 这是梵高绘画方式的一个特点,他甚至经常直接将颜料从颜料管中挤到画布上。
巴勃罗-毕加索,《坐着的女人》
(1960 ;布面油画,146 x 114 厘米;底特律艺术学院)
在雷诺阿的《扶手椅上的女人》问世近一个世纪后,年近 80 岁的巴勃罗-毕加索于 1960 年创作了《坐着的女人》,这幅画现在和前两幅画一样保存在底特律艺术学院。
肖像画和绘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印象派肖像画中的女人被阳光照亮,被描绘得和现实中的一模一样,那么在毕加索的作品中,我们见证了艺术的另一场革命,此时毕加索正处于立体主义时期:脸部和身体的形态被分解并重新组合,以便可以同时从多个角度观察。在画作中,女人脸部的构图由三个角度并排出现,但即使是某些部分,双手也显得不真实,与身体的其他部分明显不成比例。
我们注意到毕加索使用的色彩与雷诺阿和梵高明显不同:后两者偏爱浅色调和鲜艳的色彩,而毕加索则偏爱深色调或几乎完全使用黑白两色的画作,其中唯一的例外是裙子的酒红色,这幅画的轮廓和线条也与其他两幅画形成鲜明对比。
收藏于底特律艺术学院的雷诺阿、梵高和毕加索的肖像画证明着在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艺术史上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EN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