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瑟·弗格个展 Günther F?rg
展览地点:苏黎世Hauser & Wirth Limmatstrasse
我认为绘画是一种有韧性的实践:纵观绘画史,其实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总能在当下看到它,绘画仍然属于当下。
——冈瑟·弗格
冈瑟·弗格最大的纸上作品回顾展,跨越了30多年,在苏黎世的豪斯沃斯(Hauser & Wirth, Limmatstrasse)开幕。弗格的纸上作品是他多学科实践作品(包括素描、油画、摄影和雕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览包括著名的系列作品,他的《网格》、《色域》、《灰色》和《点》,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如他在慕尼黑学习的早期纸上作品,或后来的系列作品,如《主要是风景》。
▲《无题》黑石膏、纸板、拼贴画 59.8 x 49.7 厘米 1997
▲《无题》康颂纸上丙烯 198.2 x 147.5 厘米 1991
▲《Decke IV》康颂纸上丙烯 150 x 100 厘米 1998
展出的最早作品来自 1975 年,当时他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师从卡尔·弗雷德·达门(Karl Fred Dahmen)。两件名为《风景》(1976年)和《绿色的保罗·委罗内塞》(1975年)的作品——后者参考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保罗·委罗内塞(Paul Veronese)使用的绿色颜料——通过色彩和形式来试验和扩展他们的视觉语言,既让人联想到风景,又坚定地抽象。
▲《无题》纸上丙烯和圆珠笔 20.8 x 29.1 厘米 1988
▲《绿色保罗 委罗内塞》纸上水粉和清漆 21 x 29.3 厘米 1975
▲《Landschaft》纸上丙烯和圆珠笔 29.7 x 41.3 厘米 1976
弗格在 1980 年代中期带着他的色域绘画重返绘画,即几何划分的色域。在康颂纸上用丙烯颜料绘制的作品,作品的姿态直接性和薄薄的色彩层次颠覆了现代主义的崇高概念,尽管它们的作品让人想起马克·罗斯科 (Mark Rothko) 和巴内特·纽曼 (Barnett Newman) 的浓墨重彩的实验。
▲ 2024年《冈瑟·弗格个展》展览现场
▲《无题》纸本丙烯 49.7 x 35.1 厘米 1990
▲《无题》纸本丙烯 49.7 x 35.1 厘米 1990
▲《无题》纸本丙烯 49.8 x 35.1 厘米 1990
▲《无题》纸本丙烯 49.5 x 34.5 厘米 1990
相比之下,弗格 1990 年代中期著名的作品在这里以纸本水彩画完成,展示了与他的色域绘画的视觉转变。作为现代主义的象征,艺术家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色彩和颜料层与网格互动,威胁要消解消极和积极空间之间的任何区别。他在 1970 年代开始的 Grey 系列绘画中将这一概念更进一步,其中包括 1990 年代在苏黎世展出的例子。弗格用黑色石膏覆盖纸板,并在褪色的粉笔条纹中分层几何阴影,在解构的网格结构中引入色调复杂性,从而使画面平面沉浸在无限的灰色调中。
▲ 2024年《冈瑟·弗格个展》展览现场
2000 年代的作品包括抽象或明确描绘风景的富有表现力的水彩画或水粉画,其中包括他的 Mostly Landscape 系列。他通过引入明亮的色彩来发展这些富有表现力、充满活力的笔触,用于他创作的最后一个系列,即他著名的 Spot 绘画(2005 – 2010)。在这些作品中,笔触本身成为主角,代表着对表现性绘画的最终回归,标志着某种的完成——作为植根于艺术史的实验综合体的绘画的完整循环。
▲《Aller Retour》纸上粉彩 72 x 93.3 厘米 2008
▲《Aller Retour》纸上粉彩 73.4 x 53.3 厘米 2008
▲《无题》木炭和油画纸本 49.8 x 65 厘米 2008
▲《无题》纸上综合材料 80 x 137 厘米 2007
绘画应当是性感的。
——冈瑟·弗格
作为战后最重要的德国艺术家之一,深邃、反叛而不羁的冈瑟·弗格因其兼具实验性和激进性的作品而备受赞誉。他在其四十余年艺术生涯中进行的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跨领域实践,深入协调了个人创作与现代主义的错综复杂关系,对艺术本身提出了挑战,推动了革命性的发展。
▲《无题》丙烯 画布,400 x 600 厘米 1995
▲《无题》丙烯 油彩 画布,290 x 400 厘米 2007
从灰色绘画到色彩研究、摄影到墙面绘画、青铜浮雕到雕塑,弗格如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一般,不安于任何单一艺术形式,甚至大胆展露其创作逻辑自相冲突之处,勇敢地拥抱自己对绘画等主题的矛盾思考。
▲《无题》丙烯 木板,38.6 x 27.3 厘米 1996
▲《无题》丙烯 木板,102 x 202 厘米 1997
弗格使用抽象的语言,广泛借用现代艺术和建筑的修辞,参考了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及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等人的作品,对卡济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保罗·克利(Paul Klee)的现代主义艺术实践,乃至整个战后国际艺术、社会环境,都做出了强大且极富魅力的回应,影响了其后许多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改变了当代艺术史的发展方向。
▲《冈瑟·弗格:1986 – 2007作品展》展览现场
▲ 冈瑟·弗格的多件青铜雕塑
▲ 《冈瑟·弗格:青铜表面》展览现场
“绘画应该给人满足感,而从纯粹的观念中你无法得到这种满足感,”弗格坚持道。“还有一种感性,一种感官满足。如果你只有概念——或许你确实在观念方面做得很好——但它永远不会像好的绘画那样具有丰富的情感。真的,绘画应该是性感的。应该是感官上的愉悦。而这些东西永远是在观念中缺失的。”
▲ 《无题》丙烯 铅板 木板,分为4部分,每部分57 x 37 厘米 2008
▲ 《牵引》油彩 单版版画 纸上,56 x 76.3 厘米 2009
▲ 《无题》水粉 纸上,分为30部分,每部分39.5 x 29.5 厘米 1988
▲ 《冈瑟·弗格:露面》展览现场
▲ 《冈瑟·弗格:景色满布》展览现场
_关于艺术家
▲ 艺术家 冈瑟·弗格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