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太空永续农业》艺术家:基因组美食中心(挪威、美国)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妖糖》艺术家:曹澍


来自6个国家的15位/组艺术家

在北京时代美术馆

试图呈现生命编码与数字编码

交织出的虚拟与信息世界中的宇宙观

其中4件作品中国首次亮相

《编码物候——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2024.9.17-2024.11.17

 文末 福利送票+艺术衍生品 

展览分为三个章节

物象

神迹

节律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通过雕塑、VR互动装置、影像等多媒介作品,并借用物、候,分析相互关联的生态和内在的生命形式。在这里,艺术家成为“观察者”,以多重的视角勾连宇宙所构成的内在节律与神秘关联,去窥见数字构成的技术的时间、生命的演变,探索数据背后所振动的万物节律。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神秘生物》艺术家:乔伊·霍尔德(英国)



物象



《演化推测, 原型 1》
艺术家:马克·李(瑞士)
国内首展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由于物种灭绝和全球变暖的威胁性预测,科学家和农民越来越依赖于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演化推测,原型 1》想象了一个30年后的推测性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共同作用,创造和优化能够适应日益恶劣环境的物种。观众将从一个人工智能模拟器的视角出发,被邀请去创造新的动物、真菌、植物和机器人变种,和这些经过工程改造和变异的物种一起飞行,并观察变化中的生态系统。《演化推测,原型 1》通过构建一个在极端控制下无法计算的系统的叙事,回应了当前“技术辅助设计解决方案”的趋势——我们优化了什么,而对于结果我们忽略了什么?该项目旨在审视我们通过将自然视为一个可以修复的系统来简化复杂生态系统的倾向。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神秘生物》

艺术家:乔伊·霍尔德(英国)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神秘生物是一种受主流科学所质疑的,可能存在或不存在的生物。该项目将这些生物与那些已经被人类所“捕获”或编目的生物进行对比推测。由轶闻故事和民间传说所渲染呈现出的神秘生物,因为其所具有的神话深度,在这个后真相时代也带来了伪科学不断的挑战主流科学的现象和批判空间。霍尔德利用3D建模、人工智能生成的深海生物图像和神秘符号学,揭示了这些生物在流行文化中所占据的跨维空间,以及它们对其他地球生命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浮游生物是微观海洋生物的总称,对调节地球气候和构建全球食物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浮游生物的广义定义是指被潮汐和洋流所带动的生物,这是根据生态位和运动性的,而非系统发育分类。在这个意义之上,浮游生物是对抗分类体系的象征。艺术家通过对这个生物集合的深入研究,来辩证审视西方文化对“他者”(Othering) 的观念。


《神秘生物》是一个跨学科项目,由艺术家与海洋生物学家、技术专家和其他艺术家之间的合作而启发。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人如舢舨》

艺术家:蔡宇潇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人如舢舨》是作者回到褔建故乡进行田野调查,围绕“从疍民到当下后人类”这一主題展开的反思性创作。


疍民是一种多见于亚洲水域的特殊族群——他们以水为家,终生生活在水上且无法上岸。作品虚构了一位上岸的疍民阿欣,它是连接VR与图版两大部分的主要元素,这两个部分以人文的视角,共同构成了一部着眼于大历史语境下的个体叙事。VR部分以“寻找海星村上岸疍民阿欣”为主线,三个章节“浮标”“黑梦”“晕陆”切入疍民在“水-岸”复杂关系中展现出的各种隐喻;图版部分为阿欣上岸之后的视角撰写表现“技术社会对人类身体的改造”的《曲体集》,以扭转“曲蹄“这一歧视语并向岸上技术社会发问,对人类在后人类时代的存在困境与其对人形体的畸形塑造提出反思。


用疍民这一极度人文、乡土的视角作为切片来思考当下的后人类困境,是基于作者一贯的态度:对技术的讨论,最终都会回到“人”身上。疍民这一看似毫无科技痕迹的族群,身上具有打通时空、突破固有符号束缚的普遍性,从水乡到陆地这一“上岸”行为,实质上指向人类的那些跨越自身历史、不得不前往未知未来的宿命。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附行》
艺术家:宫一宁、孙艾佳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中国艺术家组合宫一宁、孙艾佳影像装置作品《附行》(Melting Myth) 试着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去面对渗透日常生活的,人工与自然深度共生的可能,并通过记录和实验的方式探索自然与工业日益模糊的边界,以此反思以及想象二者可能的未来图景,该作品摘得第11届流明華艺数奖项。


《附行》是一个长期的艺术研究与实践项目。它从人类世背景下的植物视角出发,以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为线索,探索自然与人造物体之间微妙的共生关系。该作品通过文献记录和实验,试图探索自然与工业之间日益模糊的边界所带来的生态价值。当人造物体第一次突然出现在平原上,当我们的文明在传播的时候,与此同时,植物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反应。当我们走在城市或乡村的道路上时,裂缝中鲜艳的颜色显示出植物微弱但不屈不挠的力量。他们以独特、安静、温和而有力的方式,在我们的文化中攀爬,重新勾勒出人类留下的痕迹和印记。自然和工业以不可逆转的趋势相互纠缠。也许他们的关系不再是塑造和被塑造的关系,而是温柔地拥抱和被拥抱的关系。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神迹


《这个地球》

艺术家:达罗 · 蒙塔格(英国)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达罗·蒙塔格(Daro Montag)看到了土壤作为原始材料的潜力,而不仅仅是一种雕塑材料。看似一整块纯净的土壤作为艺术材料,里面蕴藏着数以万计的生命,比起土壤作为艺术材料的审美表达,达罗·蒙塔格(Daro Montag)认为我们更应该唤醒土壤本身的活力,和其内在的生态系统。艺术家达罗·蒙塔格(Daro Montag)则为以土壤为核心的艺术创作引入了强烈的“生态性”。他胶片放置在土壤中,几天之内,植物和真菌开始出现,较小的生物体开始活动。两周之内,这个微型群落就蓬勃发展起来,并在彩色胶片中留下了痕迹。艺术家以土壤作为媒介,将功劳归功于真菌、细菌、微生物和其他动物群,这些生物在他埋在土壤中的彩色胶片上留下了活动的痕迹,共同绘制出了生命的图景。



《太空永续农业》

艺术家:基因组美食中心(挪威、美国)

国内首展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太空永续农业》(Space Permaculture)是一系列用于种植、解读和保存在外太空种植或食用的可食用植物的花园网络。这些花园不仅是汇集和分发地外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还引导参观者将目光投向天空中的多物种活动,探讨人类探索欲望与生物延续驱动力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卫星种子保存团队通过与参观者的对话和活动,在生长季节与公众互动,并在植物收成后分发种子。花园的参观者可以亲自触摸、嗅闻并品尝活植,同时就光污染、土壤微生物群和气味生态等与现场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


虽然有许多地方和国家的种子保存项目致力于保护某个地区的历史农业生物多样性,但谁将负责汇集、维护和繁殖来自外太空的古老品种呢?在我们面对地球上的气候危机时,人类能在太空中追求一种永恒文化吗?我们如何与我们的可食用“他者”分享空间?


该项目旨在吸引普通公众和专家群体,探讨农业生物多样性、长远思考、地球系统和空间科学等主题。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妖糖》

艺术家:曹澍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作品基于对人工智能控制的垂直农业的考察,虚构了一个近未来的科幻文本:垂直农业已经可以将一切作物的生长纳入算法的控制,植物每一秒的呼吸,都可以被预测。作品探讨了蚁群算法、未来农业、拉普拉斯妖等主题,以及人类对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痴迷。它围绕着中国广东顺德糖厂的调研展开。作品对20世纪一些失败的控制论遗产做出了回应,例如陈伯达在中国大陆上世纪70年代流产的电子中心论提案,以及70年代智利阿连德政府的协同控制工程实验。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次表面湿生域:双蛹》

艺术家:张文心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我是一个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游走创作的人,在一次次旅程的往返中,我常常进入一个阈限/次表面式的知觉空间。在这里,日常经验在图像交叠处溶解为被称为像素的魔法颗粒;算法光线在多个平面之间反复绘图模仿有机物;来自山林的矿物质在喜湿生物半透明的体内流动;云气降落为雨水激起涟漪也分解着植物的死体。《次表面湿生域:双蛹》以影像为媒介模拟了一条跨尺度、多视角交融的知觉路径,在这个介于有机和无机、实在和虚幻之间的拓扑领域,两枚由生成对抗网络孕育的蝶蛹依湿受形、自主创生。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归于星尘》

艺术家:邱宇

国内首展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仰望星空是深邃的凝视。在不同文化中都能找到星星图形的发展历程,四季更迭、农耕历法,人们在其中读出了个体命运、集体运势。“星”夹杂的多重意义贯穿于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中,“星”在图像意义上被赋予了多重的含义,有趣的是虽然人们在不同文化历史中渗透着抗争、对峙与持续的分化,但是“星”都会出现在其文化符号之中,成为共通的符码,亦成为某种文化与自然力量的凝结。 


作品以人类历史上记载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星”图形作为图像数据库去训练AI模型。通过算法生成对“星”图形的融合和变体的演化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影像投射于一颗陨石之上。承载星星演化的陨石影像投放在SCA-1号(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的屏幕上,此时陨石重新化为星光闪烁于夜空。陨石之上的星图是人类对星空想象的凝集,也许我们对“星”的理解会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地缘、政治或宗族,但当它在太空的某个具体坐标中回望地球,此时文化和思想之“星”与蓝色大理石星球在空中遥望,也许在宇宙尺度下一切意义终将归于星尘.....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节律



《换季之歌》
艺术家:杨迪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换季之歌》(Café Crush) 由德国北威州文化基金会支持制作。


这个场域影像装置由两个屏幕和观众的参与共同构成。右边的屏幕呈现了一个未来的旅游景区,以SpaceX的火箭回收平台为纪念碑打造,景区设有一个露天咖啡和吧台。这个影像没有剧情,展现了一个非常客观的场景。像一个视频背景提供了虚幻的空间。左边的屏幕呈现了两个人物在旅行中邂逅的恋爱故事。这个视频一半的镜头由3D制作,另外一半镜头由一对真人男女演绎,用镜头语言衔接真实和虚幻场景。作品描绘了一个边界流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虚拟和现实的地点和身体,性别,年龄都是平等的。在形式上,电影装置从两个屏幕扩展到展览空间,虚拟咖啡馆的座位邀请参观者观看作品。希望回应今天人类向着虚拟世界的迁徙以及技术时代下的情感重塑。



《泻湖》
艺术家:费丽斯蒂·哈蒙德(英国)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我们的沿海家园在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在这个持续8分钟的视频拼贴作品中,艺术家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沿海城市,它在80年内慢慢地被水淹没。这个情景,由大约50张来自世界各地因气候变化而受洪水威胁的不同地方的照片组成,它会逐渐被水抹去,直至完全被淹没。艺术家借作品解释了联合国IPCC报告中的数据,以及世界气象组织关于全球气候状况的声明。



《茫茫微光贯穿一切》&《潜含亲缘》
艺术家:曹舒怡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影像《茫茫微光贯穿一切》由一个神秘的生命集群展开叙述,这些未知的漫游者偶遇了偏远沙漠中核废料掩埋遗址,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矿物、微生物、古细菌与污染物侵袭并纠缠着不同的身体和场地。与视频并置的3D打印树脂雕塑《潜含亲缘》呈现了跨越时空与生命形式的蜕变--无脊椎动物的逆行蜕变、由微生物粘液组成的钟乳石、产在粘液石中的昆虫卵、多物种共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这件作品以思辨地质的形式将有机/无机的生命形式、毒性物质和相互交织的进化系统联系起来,提出一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星球逻辑,以及迥异于雄性气质的人类纪神话与末日叙事的未来想象。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接近情感的微小单位》

艺术家:陈若璠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我持续地往返于周遭的物理存在与虚拟的世界构造(world-making)之间,一面在数字软件中为现实世界里那些纯粹而细小的自然造物建立3D档案——例如一棵植株、一片沙漠、一簇动物毛发,并因而深入了解了这些造物的构造与习性;一面将数字工作的过程分解、提取、灌注以冥思与投射,层层糅合进作品,转译为我对屏幕的“写生”。


相对于大的事物,我倾向于从最基本的、小的事物出发。沙漠如此有力量,让人心生敬畏,是由一粒粒细小的沙组成;现在我们透过屏幕看到的这些繁复变化的视觉体系也都是由最简单的二进制语言构成。这次展览之中的“接近情感的微小单位”以函数重载的方式罗列出一些作品里的切入点,是把我关注的物(作品里会用到的)都尽量拆分成尽可能小的单位去靠近情感,因为情感没有单位,也无法被计算。


我通过视觉观看现实世界的图像在脑中模拟出虚拟世界中物体的状态,而无数细微的材质差异会组合出非常不同的情绪和状态,比如出现在我的影像里的毛发,它的毛糙程度、厚度、长度、颜色、卷曲度,都会左右观看者对其中情感联结的感知。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记忆存档》
艺术家:陈若璠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通常大家对动画的理解是创作者在帧数之间去控制物体的移动,但我并没有控制每一簇毛发的行经轨迹和移动方向,而是通过建立“生态系统”,加上重力、引力、湍流等数值去让环境之中的物体相对自由地“生长”,所以呈现出毛发变化的每一帧都是不一样的。


在做这件影像的过程中,我像是在“移栽”这些植株,为它们找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设定好“环境参数”,如光线、天空),栽种到合适的土壤(在虚拟环境中摆放位置),修剪枝丫(建模、调整3D模型的视觉形态),让植物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调整风力系统、湍流、重力),施肥浇水(植上象征着情感记忆的毛发,通过调整毛发形态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连结和感受)。作品中的重力、风力、引力、湍流的数值都和现实世界不同,一个“理想的世界”没有压力。如果持续按下播放键,就能看到移栽植物在这个世界中的呼吸。




两个潮汐,?组机器,与??个身体

艺术家:王月悦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两个潮汐,?组机器,与??个身体》试图构建?个?物与机器、有机物与?机物混杂的?态系统。在这?环境中?属腐化、躯体蒸发,电流驱动缠绕?流翻滚着有机物与?机物交杂的溶液。作品的状态会随时间发?缓慢变化,物与物间互相渗透的?为持续性地进?,作品暗示了?种?义?态维度的?循环与世界模型。


作品由数组分体式的零件组成,其中最中?的发光部分为??张海蜇?制成的不断滴?的胶状体表?,?流沿其滴落?地上的盐沉淀池中,在其中与铝板发?着?然的沉淀反应形成绿?沉淀物。这些盐与沉淀的混合物?会被?泵吸?“潮汐盒”中代谢?,这只是其中?个?流循环的路径,其余的?以此类推地经过“咸?迷宫”、垂钓装置组成的“联合体”中(如图所示),?同完成这个复杂?混乱的系统,微妙的运动和?滴的渗透悄悄发?在其中。?这?套系统机制均由海洋污染的数据所控制,数据驱动着“?泵房”的开合与关闭。




《自成一体 009.x》

艺术家:纠缠的他者(挪威、阿根廷)
国内首展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我们所认为的周围所有生物,部分是DNA形式的有机信息编码表达的结果。《自成一体》系列作品从编码与解码现象中汲取灵感,这一过程充满了突变。加之杂交和随机变化的进化性质,这反映了我们数字空间中的一些模因现象,在这些空间中,图像常常被组合、编辑、降级或重新语境化。


在这个作品中,一个目标图像成为随机抽取的其他压缩图像字符串的迭代杂交对象,导致突变进化。这类似于将两株植物嫁接在一起,在这里来自数据集的图像被随机拼接到图像的“基因组”中。此外,作品还利用了初步的人工生命模拟,探索在突变过程中“纠错”的概念,试图勾勒出自然过程的复杂性轮廓。解码过程使图像恢复到更易辨认的形式,然后通过在相同数据集上训练的神经网络进一步恢复色彩和细节。


作品展示的正是这种压缩-解压缩的迭代、同步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正如我们周围所见的,发生在共有的同步性中。正如我们的细胞分裂、突变和生长,我们共享的数字空间的内容也在不断重组、被重组、被大肆宣传也被淘汰。




展览信息


早在3000年前,中国的农耕传统中就有对气候与生态事件(特指生物的某现象),互相时间关系的研究,并成为一种物候学传统,在人们的生活观察和总结过程中逐渐完善。物候是对身边“物”的观察,以推测气候及生物生长规律的变化,同时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是一种对世界认知的方式。物候的观察方法,提供了我们观察世界的多元视角,使我们关注周围物的活力,重新链接人与万物的关系。


今天的世界,生物圈与技术圈构成一个相互纠缠的整体,这其中不仅包括我们曾经所观测的四季变化,在今天技术和环境相互渗透构成的混生系统中,我们如何感知数字与生物世界交织的生命脉动?


展期

2024.9.17-2024.11.17


开放时间

每周一至周日10:00-22:00

(21:30停止入场)


地址

北京时代美术馆3-4号展厅


参展艺术家

蔡宇潇 Rhett TSAI、曹澍 Cao Shu、曹舒怡 Cao Shuyi、陈若璠 Chen Ruofan、达罗 · 蒙塔格 Daro Montag、纠缠的他者 Entangled Others、费丽斯蒂·哈蒙德 Felicity Hammond、 宫一宁 Gong Yining、乔伊·霍尔德 Joey Holder、马克·李 Marc Lee 、邱宇 Qiu Yu、孙艾佳 Sun Aijia、基因组美食中心 The Center for Genomic Gastronomy、王月悦 Wang Yueyue、杨迪 Yang Di、张文心 Zhang Wenxin


出品人:赵燕

策展人:邢丹

展览监制:刘威威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美术馆

协办单位:华熙国际,华熙LIVE?五棵松




 参与方式 


扫码购票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福利赠票 

展览门票+万花筒艺术衍生品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艺术衍生品

下方评论区留言
获得点赞数最多的
1位将获得门票2张+衍生品2
2位将获得门票1+衍生品1
3位将获得门票1+衍生品1
4位将获得门票1+衍生品1
2024年10月23日
中午12点整为最终截止时间
(最终解释权归MANA所有)



近期文章推荐



北京10月 | 20个不可错过的新媒体艺术展



2024大学生AI艺术季终评提名作品名单公布



2024年9月全球新媒体艺术盘点



2024值得一看的33件AIGC作品


 项目推广及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MANAbusiness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6国15组艺术家在北京通过科技艺术探寻宇宙节律,4件作品中国首次展出!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