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两宋绘画艺术51
:马远《踏歌图》
12
山水画
马远(1190-1279),两朝画院待诏。马家世代以图画为业,曾祖就做过宋徽宗时画院待诏,号称“佛像马家”。靖康之变马家南迁,其祖父马兴祖又成为南宋画院待诏,其叔马兴显、父马世荣都是山水、人物、花鸟兼长的花家。马远在艺术上克承家学而超过先辈,继承了李唐画风对其影响尤甚,马远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其画在当时被评价为 “边角之景”。代表作《踏歌图》。

《踏歌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何为踏歌?踏歌原是中国民间一种不拘程式的娱乐形式,即用足蹬踏节奏而作歌,宋时已经在百姓中流行开来。人们口唱欢歌、两足蹬踏,动作自由、活泼。踏歌这一娱乐形式在平民中甚为盛行。《踏歌图》即表现了村民的踏歌活动。在画面上有题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附有小字“赐王都提举”。
此画将人物画在画面的近景处,一老农刚过小桥,胡须花白,右手扶杖,左手挠腮,摇身抬腿,正踏歌而舞,憨态可掬。在他身后的一位老农神态非常激动,双手拍掌,双足踏节,另一位老农双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躬腰扭动,可能是因为喝多了酒。后面,还有一位老农,肩扛酒葫芦,已是醉眼朦胧,步履维艰。画面左边路旁,有两个儿童,正惊奇地看着他们。其中一个较小的儿童阻拦着他的同伴,似乎是在给这几位老农让路。画中的4个老农动态不一,却动作和谐,呈现出人乐年丰之气象。两个孩子的出现给画面添加了一股童趣,老少相宜,构成了画面人物动态与气氛的协调。



该图景色中山石、林泉、楼阁、人物尽有,整个画幅近景、中景和远景相互衔接,层层铺设,由近及远,虚实相间,开阔了然。构图上《踏歌图》采用“一角式”布局,从左至右以对角线分割,形成左实右虚的结构。画面左边奇峰巨石,显得分量有些重,所以作者在右边安排了远山、殿阁,尤其是疏柳和翠竹的枝干摇曳的动姿以及点景人物,从而以静待动,使画面左右达到视觉上的平衡。画上大片空白云烟,在构图上使画面避免了壅塞,作者在右边显著位置画了一株高柳,使之贯入上部,起到了填充作用。总之,画面上、下连为一体,给人一种空灵、自然之感。
此图在具体画法上,卧石与秀峰主要用大斧劈皴,其中在秀峰上夹用些许长披麻皴,岩石的凝重,秀峰的峭险与水纹柔和的钩法形成强烈的对比。





《踏歌图》在山水画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远师法李唐,却不拘泥陈法,他作斧劈皴自出新意。《踏歌图》画面中的巨石斧劈皴形势更为刚烈,运笔猛厉迅疾,方劲挺直,棱角分明,以浑厚的墨气和雄健的笔力,表现山石的阴阳面,强调山石的刚坚和磅礴的气势。于是,在山水画中斧劈皴便发展成为与披麻皴法同等重要的两大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三鱼纹彩陶盆》(史前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魏晋南北朝绘画5)
公益课堂:讲话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王羲之(魏晋南北朝隋唐书法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颜筋柳骨(魏晋南北朝隋唐书法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颠张狂素(魏晋南北朝隋唐书法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龟兹石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敦煌莫高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炳灵寺石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炳灵寺石窟·下(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6)
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云冈石窟·上(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云冈石窟·中(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8)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云冈石窟·下(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9)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龙门石窟·上(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0)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龙门石窟·中(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龙门石窟·下(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天龙山石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栖霞山千佛岩(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广元石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南朝石刻(魏晋南北朝隋唐雕刻艺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昭陵六骏(魏晋南北朝隋唐雕刻艺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唐三彩(魏晋南北朝隋唐雕刻艺术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重屏会棋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韩熙载夜宴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关山行旅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溪山待渡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6)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潇湘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龙宿郊民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8)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万壑松风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9)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层岩丛树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0)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高士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写生珍禽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徐熙(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武宗元(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五马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梁楷(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6)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清明上河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秋庭婴戏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8)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苏汉臣《货郎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9)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李嵩《货郎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0)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朱锐《盘车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文姬归汉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采薇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折槛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袁盎却坐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读碑窠石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6)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寒林平野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溪山行旅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8)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雪山萧寺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9)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郭熙《与林泉高致》(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0)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郭熙《早春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郭熙《窠石平远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郭熙《树色平远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王诜《渔村小雪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米氏云山(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米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6)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米友仁《云山得意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8)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 赵令穰《湖庄清夏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 9)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惠崇《沙汀烟树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 40)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梁师闵《芦汀密雪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 4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 赵士雷《湘乡小景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 4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 4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 赵伯驹、赵伯骕(五代两宋绘画艺术 4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 4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拉斯科洞窟《大公牛》(原始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纳菲尔提提王后像》(古代美术6)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老彼得·勃鲁盖尔(下)(尼德兰4)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开馆时间:9:00 — 17:30;周一闭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