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本届西岸艺博会的 video 影像单元将在 GATE M 西岸梦中心的梦工场展出 12 组新媒体艺术作品,汇聚了来自不同艺术家在各创作阶段的独特想法。这些作品通过视频这一媒介,深入探讨当代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同时探索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之间的更多可能性。


影像单元将于 2024 年 11 月 3 日提前开放,展出至 2024 年 11 月 10 日。



陈幼坚|27画廊

Alan Chan | Gallery 27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陈幼坚,《人生角度,一线之间》,2016,影像,3’16” ?27画廊和陈幼坚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陈幼坚,《Hello Ginza!》,2017,影像,3’12” ?27画廊和陈幼坚


27 画廊于 2002 年由设计师、艺术家及收藏家陈幼坚先生创立,旨在推广由设计启发的创意与美学,同时促进艺术与设计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陈幼坚生于香港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国传统的家庭背景和西式的教育在他身上融会贯通,碰撞结合,成就了他对质量生活的执着追求,去繁从简,感知生活最质朴的元素。倘若将生命比喻为一条绵延展开的线条,作为「东情西韵」设计哲学的华人典范,陈幼坚的艺术创作始终建立在二元对立的概念之上:生活的新与旧、动与静、黑与白、快与慢,都潜移默化地激发他多元的美学逻辑和生活思考。


这个结合了数码摄影和动画的图像装置《人生角度,一线之间》,是陈幼坚透过以往灵感累积又一次的创意迸发。在他的镜头下,京都以对立又和谐的姿态鲜明呈现,也拼凑着这座千年古都的气韵神形。竹林线条、花岗岩裂缝、枯山水的几何图形、和谐对称的暖帘、甚至木纹的窄长印记,都可能成为触发其设计的灵感来源。



劳丽丽|1979画廊

LO Lai Lai Natalie | 1979 Gallery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劳丽丽,《光明却没有背离黑暗》,2023,双屏道录像,17’7” ?1979画廊和劳丽丽


“光明却没有背离黑暗”是反写《浮士德》名句“黑暗孕育了光明,而光明却背离黑暗”,作品中,藉着对昼夜轮转变化的郊野之窥探,思考在黑暗中孕育的生态,直面各种生物的生存之道,而物种之间相互牵制的依存关系,亦启发艺术家反思人性社会中设置善恶的标准。



刘真辰|M艺术空间

Liu Zhenchen | M Art Center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刘真辰,《粉红色的兔子气球》,2024,高清视频,8' ?M艺术空间


一只粉红色的兔子气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轻盈地在房间中漂浮。看似漫无目的的漂移,却带着某种神秘的秩序,仿佛空间内存在着一股无法感知的暗能量,默默掌控着这一切。漂浮的气球模糊了现实与幻象的界限,让人感受到某种超越日常感知的存在。



刘佳玉

Jiayu Liu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刘佳玉,《静花园》,2024,人工智能、定制软件、多通道影像,67” ?刘佳玉工作室与刘佳玉


《静花园 / Still Garden》是刘佳玉对其团队开发的AI工具“Jiayu*”的延续性创作,灵感源自李如珍的经典虚构小说《镜花缘》。这部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的虚构世界而著称,通过将AI技术与文学创作结合,探索数字化叙事的全新可能性。在此过程中,艺术家重新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数字环境,打破了传统叙事的限制,形成了一部独特的非文本小说。


在这件作品中,虚构小说中的场景通过AI生成的三维环境进行替代,展示了虚拟世界与文学叙事的交汇。艺术家利用Transformer 模型对“Jiayu*”进行了深度训练,生成了全新的虚拟世界。这些世界不仅忠实于小说中的奇幻意象,还通过数字工具扩展了它们的视觉表现力。艺术家通过与AI之间的文本对话,将其所生成的三维场景坐标直接渲染为由粒子和运动轨迹构成的视觉影像,营造出多维度的空间体验,从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非文本叙事方式,此次影像单元呈现第一章与第二章。



刘皓帆 

Haofan Liu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刘皓帆,《界“限”》,2023,数字影像,3’53” ?刘皓帆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刘皓帆,《界“阈”》,2024,数字影像,3’5” ?刘皓帆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刘皓帆,《界“际”》,2024,数字影像,1’45” ?刘皓帆


艺术家刘皓帆的这一系列作品主要是关于边界这个概念的一些思考,而这些思考的源头始于过去几年的巨大变化,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很多不可抗力的影响,这时常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困境,每当站在房间的窗台看向外部的世界的时候,一种限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边界感不仅源自空间的局限,更来源于一种不确定性,和一种碎片化原子化生活的割裂感,因而想通过这几件作品来探讨这些不同维度的边界问题。


作品界“限”描绘的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边界概念,从物理空间,个体关系,真实与虚拟,人工与智能这几个角度切入去表现不同的边界,最后又回到个人情绪的状态上来思考外部的杂质与个人的关联。


作品界“际”通过八位参与者对日常和远方的描述,结合Ai来探讨日常与远方的共性与异性,而后结合展示的物件的特性来表现一种当下与想象间的边界。


作品界“阙”则是更聚焦于空间的范畴,从一种空间状态去表现我们曾经的发展和憧憬好像都在崩塌,而信息化和Ai的介入仿佛又在吞噬我们的生活,最后我们似乎只剩下回归到日常的细节中了。



谭荔洁|1979画廊

TAN Lijie | 1979 Gallery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谭荔洁,《簕杜鹃》,2024,单屏影像,12’53” ?1979画廊和谭荔洁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两个内地来的同乡青年,一个在深圳关外插花地的珠宝工厂打工,另一个开着偷来的摩托车拉客,他们和所有南下迁徙的人群一样,在去往特区的淘金路上挣扎。


本片采用同时期旧照片拼贴、绘画再创作。



方小龙|CIRCLE ARTS

Xiaolong 'Paul' FANG | CIRCLE ARTS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方小龙,《请小心缝隙》,2020,影像及声音装置,1’35” ?CIRCLEARTS与方小龙


CIRCLE ARTS于2015年成立于中国上海,并于2020年在伦敦设立分公司,2024年在香港拓展业务。由艺术家、策展人方小龙博士担任艺术总监,凝聚了全球百余位知名插画家、艺术家与设计师,打造了一个融合国际创意力量的艺术平台。与国内外顶尖艺术院校保持紧密合作,并持续吸纳新兴艺术人才,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视觉语言与艺术表达,实现与国际艺术界的深度接轨。


CIRCLE ARTS不仅具备专业的艺术团队,还拥有丰富经验的运营者和具有前瞻性思维的消费群体。为客户提供涵盖艺术策展、活动策划及艺术咨询等领域的全方位服务,并积极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性、公益性、学术性艺术项目。CIRCLE ARTS始终致力于促进当代艺术与生活的深度融合,引领观众参与艺术体验,传递当代艺术的价值。



念?轩|分号 C

NianZiXuan | SemicolonC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念?轩,《眼中眼》,2024,生成艺术,5’30” ?分号 C与念?轩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分号 C,《质同衍生》,2024,视频,1’6” ?分号 C与念?轩


眼看到自我所见的世界,是视觉成像中的递归,剥离了思考的可能,在对望与被望中镜面折射。



辛云鹏|Click Ten Gallery

Xin Yunpeng | Click Ten Gallery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辛云鹏,《猜拳》,2018,5’44” ?辛云鹏和Click Ten Gallery


辛云鹏的双频视频作品《猜拳》以历史事件作为创作背景,2018年首次在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掩体空间展出。《猜拳》以油污的双手暗示工人阶级的苏联,揣摩这一枚硬币的“扶 持”,面对中国当时复杂的政治情况的犹豫考量,将事件发生时对于大 众“既存”认知中处于真空状态的苏联显现。艺术家在作品中巧妙地展示了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张力,再现了历史、现实、社会多方纠缠下,个体所处的困境。同时,在“戈多”般漫长的等待中,“希望”成为了普通人最终的出口。



徐子奕 

Xu Ziyi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徐子奕,《仿佛》,2022,影像,15’47” ?徐子奕


据源信《往生要集》所述,净土世界以无尽的喜乐与物质的丰盈象征超越尘世苦难的终极理想。一位毕生修习净土法门、心系往生的老僧,遇到了来自山下的女子。她因物欲满足后的倦怠,令僧人误将其视作极乐净土的来者。



于航|33ml offspace

Yu Hang | 33ml offspace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于航,《灰土地》,2024,单频影像装置,17’11” ?于航和33ml offspace


1993年生于大连,201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于航的创作多以影像、雕塑、装置出现。他近期的作品主要关心的是快速的地质改造、技术进化等对于人类社会当下生存体验的重塑和衍生问题,并围绕周边的真实世界进行截取和实践。


在作品《灰土地》中,渔民们辛勤的劳作在滩涂上形成一条条蜿蜒的轨道。远远望去,他们仿佛从未知的空间而来,带回生活的物资。当海水退去,一望无际的滩涂多了不少神秘感——也是窥探星球秘密的一条便捷通道。泥滩作为海水能量交换而形成的自然景观,现今已被人类开发规训。原本野性的海岸线已经变成了抽象的几何线条,滩涂上也增加了许多人类的创造物——这是人类生存空间扩张的杰作。



张赢

Zhang Ying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张赢,《精神形变终将变成身体异化》,2024,逐帧动画,1’58” ?张赢


作品为 1 分钟 58 秒逐帧影像,围绕精神形变创作的一场荒诞的变形计。这是形变与异化交织的独立星系,也是当下普遍精神内核的社会预言。生存压力,自我认同,以及人生如何释义,成为了文化的核心议题。未来人在各种情境下展现出纠缠状态,本我在现实中的压制,自我在现实里裹挟,超我在现实里颠覆,防御机制在负载中缴械。在失衡的调节下人的精神形变逐渐形成,外化成物品、动植物、甚至是抽象的某种状态。这是一种社会性的被动“进化”,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崩溃后的混乱,而脱离社会与文化之上,一切视乎仍在有序的运转,像一个完美的星系。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门票
西岸艺博会video影像单元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