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林锡旦


《说文解字》曰:“蜀,葵中蚕也。”《诗经》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蜀,其实就是蚕,甲骨文中的“蜀”字,其形类蚕。蜀与蚕、蚕与丝、丝与绣,其中天造地设的神秘关联如春蚕抽丝,总无尽意。

文献记载,古蜀国第一代先王蚕丛教民蚕桑。蜀地居长江上游,拥有四条大川,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适宜蚕丝业发展,所以桑树、野茧及家蚕发明与兴起均早于别处。清代著名汉学家段玉裁《荣县志》载:“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丛,蜀亦蚕也。”由于这里蚕多,先民享受到蚕桑带来的益处,栽桑养蚕成为人们主要生产活动之一,故此这个地方被称为蜀,并以“蜀”作为本氏族的图腾。

春秋战国时期,蜀开始融入中原大历史,秦并巴蜀也是带着“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之目的。当时巴蜀青铜器也常见采桑及蚕形图案,但是,兵器上刻桑蚕纹饰的较少。成都博物馆藏蚕纹铜戈长25.2厘米、宽6.3厘米,内部正反两面均用细腻的线条镌刻了蚕纹,冰冷的兵戈、温暖的蚕样,战争与和平的冲突碰撞在这小小的兵器上完美融合,许是远古工匠对和平的呼唤。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战国) 蚕纹铜戈
长25.2厘米
宽6.3厘米

成都博物馆藏

一、断发文身演刺绣

江南水乡,史前有“断发文身”习俗。当初人类渔猎生活,在江湖中打鱼,视惊涛骇浪中的雷电交加最为恐怖,从雷电形成的隆隆声和曲折闪电中产生了“龙”音和“龙”形,成为原始宗教崇拜的图腾,为天空中云龙、波浪中蛟龙、上天入地神龙。至今我们约定俗成自称“龙的传人”。《淮南子·原道训》:“禹之裸国,解衣而入。”高诱注:“裸国在南方。”《左传》引子贡言:“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商末泰伯、仲雍来此,也从地方习俗而断发文身,可见习俗对人们影响之大。《说苑疏证》载有越国使者诸发言:“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灿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古吴越地区剪发文身,以征龙子,是远古先民为生存、生活、劳作计,以龙为图腾,正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发祥和肇端的一个表征,也是一种原始的艺术创作。

泰伯既亡,仲雍不忍后人还在身上刺缕图纹,逐召集众人商议此事。这被正在房内低头缝衣的小孙女听到,认真揣摩起来,不小心针扎手破,血色沾衣,启发她按文身图纹在衣服上一针一线试作起来。为表现和区分图纹的神态,她用五彩染丝,按照自己辫子的结构,埋头做成一件五彩缤纷的图纹衣服。经仲雍倡导,这种服饰就取代了文身。乾隆《吴县志》称:“断发文身为吴中风俗之始,仲雍来而人知礼义。”苏州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56件骨针,长短、粗细不一,短的5厘米,细的0.3厘米;吴县(今属江苏苏州)草鞋山出土良渚文化品中有丝、织物的先进技术,当时古吴地区人类已用针缝制衣物,已具备创始刺绣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基础,而刺绣正是受缝刺衣服启示而创始的。

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中阐述:“龙舟竞渡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龙舟,只是文身范围从身体扩张到身体以外的用具。”唐无名氏的《竞渡歌》道:“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须臾戏罢各西东,竞脱文身请书上。”将文身与龙舟的关系说得更明了了。文身也从身体演化为服饰,刺绣即源于文身习俗。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虎丘塔出土刺绣经袱

二、吴中刺绣甲天下

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载:“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两千多年前,苏州刺绣已经流行。东吴孙权得善画者绘军用地图,丞相赵达之妹,善画能绣,达乃进其妹。王嘉《拾遗记》称其:“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山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既成,时人谓之“针绝”。这是刺绣画幅的最早记录。西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和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日本天皇应神时期,“阿知使主等遣兵求缝绣女工”,两次派人来吴,聘请养蚕、刺绣、织锦绫的匠师去日本传授技艺。至今日本的刺绣和服及腰带,是中国苏绣在日本演变后的产物。

南朝梁武帝时文学家张率(公元475—527年),苏州人,《苏州府志》有传。他在苏州地区刺绣品的艺术感染下,作《绣赋》赞曰:“寻造物之巧妙,固饰化于百工,嗟莫先于黼绣。自帝虞而观风,杂藻火与粉米,郁山龙与华虫。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仿,龟龙为文,神仙成像。总五色而极思,借罗纨而发想,具万物之有状,尽众化之为形。既锦华而稠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隰之杨花,似秋汉之辉星。已间红而韵紫,亦表元而裹素;间绿竹与蘅杜,杂青松与芳树。”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建于五代北宋间,1957年出土文物中有4幅刺绣经袱,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苏绣实物。宋代《应庵和尚话语录》中有“平江吉彬老侄女吉二娘绣普贤像”的记录(宋苏州称平江府)。据王謇《宋平江城坊考》著录,有专为刺绣制作丝线的“绣线巷”,还有“绣衣坊”“绣衣坊巷”“绣锦坊”等坊巷名称。“其中绣锦坊,则是大市。”(按:疑为刺绣织锦市集。)

及明清,苏州绣庄业为锦文公所,以昆剧兴起的戏衣行头有霓裳公所,零剪顾绣业是云华绣业公所,苏绣一业竟有三家行业公所,为业界中罕有。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22年)《吴阊钱江会馆碑记》中称:“衣被几遍天下,而尤以吴阊为绣市。”绣庄最多时150余户,民间“家家有绣棚,户户在刺绣”,刺绣已成为苏州妇女的风尚。

苏绣早就被朝廷所看重,《元史·镇海传》载:“至元十七年,世祖设东西织染局于苏杭。”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朝廷特派官员来苏督造,设采办宫货的织造馆于女冠子桥西。江南三织造中,苏州织造局规模最大,有房间245间,设织机173张。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在局各种人匠667名,其中有染手、结综、掉络、牵经、画匠、绣匠、织挽匠及各种管理人员。《吴县县商会年刊》载:“有清一代,吴市为绣业策源地,故宫廷有织造之官,常驻苏城,以采备绣货贡品为职。上自宫闱,下迄庶妇,以及仕宦之章服,莫不以绣货为章身之彩黻,此苏绣之全盛时代。”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笔者偶然查阅到一份三织造缴回类编号124的档案资料,其中有关于“赴苏发办绣活赁房办公经费款”的记录,记载在苏州曾办“绣局四所,每所租房30间,每月房租银24两,共银96两,计4个月,该银384两”,相关管理人员及“绣活棚布56匹”。“绣局工匠开工、了工、赶工犒赏每次银120两,计3次,该银360两。”这是一批宫廷绣,是在苏州专门设立相应绣局应承刺绣加工的记载,我们从中知道还临时设立绣局专职承办加工刺绣,这是以往从无见到的珍贵史料。

据故宫档案记载,1894年慈禧为庆六十寿辰,特命苏州织造定制各种服装135套,耗费白银三万八千多两。其中仅一件宫属妇女穿的便装裳衣“藕荷绸绣灵仙祝寿裳衣”,就花费四百多工,耗银三百六十多两。

至今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苏绣艺术精品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作品上有乾隆帝题诗曰:“九羊意寓九阳乎,因有消寒数九图。子半春心可见,男三开泰义犹符。宋时创作真趁巧,苏匠仿为了弗殊。谩说今人不如古,以云返朴(璞)却惭吾。”此件绣品成为我国传世文物中的稀世珍品,也是苏绣传世品中难得的珍品。

现代以来,通过合作化建社、办厂、设研究所,苏州有刺绣研究所、刺绣厂、绣品厂、剧装戏具厂、吴县刺绣总厂等9家单位,形成规模经营和专业研究、生产,绣品内外销;各有放绣站,大量绣件发放郊区、乡镇,四乡绣女数万,甚至放绣到江苏其他县乡,号称“十万大军”。曾由南北12名当代著名画家分别执笔,合作画成的绣稿为集大成之传世杰作,费新我题词“针度名家笔,人分造化功”,赵朴初题名《春回大地》。刺绣研究所所长顾文霞主持、指导,组织十几位老艺人和青年绣女成功绣制。其后又组织绣制成清乾隆间徐扬所绘《姑苏繁华图》长卷。乱针绣创始人常州杨守玉应苏州市市领导邀请,带正则学校门生朱凤、任嘒閒、周巽先到苏州教绣,留下门生扎根苏州,融入苏绣,园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任嘒閒又续创虚实乱针绣,成为一代大师。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杨守玉像

任嘒閒虚实乱针绣

三、精细雅洁称苏绣

苏绣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呢?明大学士王鏊在《姑苏志》中道:“精细雅洁,称苏州绣。”这是苏绣绣品的形成,也是苏绣概念的形成,其特点就是“精细雅洁”。

《苏州刺绣》称:“精细,谓精致细密。精致,是工美的情趣;细密,是思辨的精微。精微,足以穷幽则深;细密,乃以精致臻丽。雅洁,谓雅致纯净。雅致,是风雅的意趣;纯净,是脱俗的洁净。高雅、儒雅在此融汇,高尚、文明在此凝聚。这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精细,是其技艺的反映;雅洁,是其艺术的追求。精细雅洁,既是一种物质的表面观感,又是一种精神的人文内涵。苏州人也处处以精细雅洁的要求生活和工作着。”

精细雅洁,来源于吴文化方方面面的熏陶。就其人的性情而言,苏州妇人的委婉、缠绵、精细、灵巧,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吴文化的特质,在其日操夜作的女红刺绣过程中,化作千针万线,无不精细雅洁。民国《吴县志》说得好:“城中妇女习刺绣……刺绣工巧百出,他处效之者莫能及也。”

苏绣技艺是精美细致的艺术,绣工先要对刺绣图案进行分析研究,考虑用什么针法绣什么部位,用线粗细及颜色深浅都要酝酿成熟才能动手刺绣,这是对画稿的再创造,以达到“佳者较画更胜”的艺术效果。所以不同的作品艺术表达也不尽相同,可使绣品达到平(绣面平服,熨帖如画)、光(光彩炫目,色泽分明)、齐(针脚齐整,轮廓清晰)、匀(皮头均匀,疏密一致)、和(色彩调和,浓淡合度)、顺(丝缕合理,圆转自如)、细(用针纤细,绣线精细)、密(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形神兼备、画绣合璧的境地。苏绣艺术特点,是图案秀丽、色彩淡雅、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而苏绣平绣与乱针绣,针法、绣法、风格及艺术效果各不相同,艺术欣赏品与日用品又有不同要求和特色。在全国“四大名绣”中,苏绣居于领先水平,并由此而形成苏州女红文化。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苏绣《白孔雀》

精细雅洁代表作之一

四、较画更胜仿真绣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余觉、沈云芝(后改寿)夫妇在相互配合中创出了创真绣。余觉自述:“余则以笔代针,吾妻则以针代笔,十年如一日,绣益精,名益噪。”沈云芝也将绘画技法融于刺绣之中,夫妇画绣结合,相得益彰。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余觉也不失时机将苏绣推出去。于是亲自挑选八幅佛像画稿,组织几位绣女,以云芝为首绣制。绣品请商部代奏进呈祝嘏。慈禧见绣大喜,惊为“绝世神品”,随即懿旨嘉奖,亲书“福”“寿”两字赐之,云芝借此赐字,改名为“寿”。

随后农工商部被奏准设立绣工科,并奏准余氏夫妇去日本考察美术刺绣教育情况。余氏在日本悉心考察两个月,沈寿更加明了刺绣线色之“影生于光,光有阴阳,当辨阴阳,潜神凝思,以新意运旧法,渐有得(此为与余觉在上海时所获)。既又一游日本,观其美术之绣,归益有得”,终于创成形神兼具之仿真绣。传统刺绣,人物从上到下绣成一张平淡无质感的脸,沈寿则能根据面部肌肉的凹凸和受光产生的阴阳层次,施针配色,其仿真绣讲究透视和明暗,人物有质感、立体感,将苏绣艺术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在刺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此,艺术佳作在沈寿手中联珠而出,绣品在国内外频频获奖。沈寿成为开创仿真绣的一代宗师。

余觉、沈寿在北京绣工科教学达五年之久,传艺天下。余觉任绣工科总理,沈寿为总教习,伉俪同寅,实开当时之先例。正如余觉所说:“余无妻,虽智弗显;妻无余,虽美弗彰。故世咸以佳偶目之。”在京期间,余觉为使苏绣进一步走向世界,特地托人要来了意大利君后像,亲自放大摹入绣绷,供沈寿刺绣。沈寿运用仿真绣法,将此像绣得神采奕奕。绣像在1910年于南洋劝业会上展出,获一等奏奖。时有《南洋劝业会游记》介绍:“女子绣工科总教习余沈寿所绣意国皇后爱丽娜像,姿态活泼,远望之,与照片无异,两目尤饶有精神,谁谓今无针神耶?绣价值银二万四千余两。”意大利公使见到后赞叹不绝,清廷便将此绣转赠意大利君后,这便是使苏绣第一次走向世界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1911年在意大利都朗万国制造工艺赛会(意大利都灵万国制造工艺博览会)上,人们以此绣像与美貌的爱丽娜皇后相比较,认为绣像栩栩如生,俨如真人,在线色映衬下更是光艳照人。绣像再次荣获“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凭”。当时报道称,“刺绣大王”之徽号遂喧腾于各国人士之口。苏州有状元才子,也有夺魁绣女。苏绣夺冠,由此开端。余觉使苏绣走向世界的愿望在沈寿努力下如期实现,苏绣名播海内外,而此时的沈寿已享誉天下,功成名就。

第二幅著名的沈寿仿真绣是《世界救主耶稣像》。像高55.3厘米,宽41.4厘米,呈椭圆形,装配在长方形镜框中。绣像是余觉根据访日时带回的一幅油画印刷品摹绣而成。有人描述其绣“成功之处还在眼睛黑白分明,炯炯有神,头发卷曲有如风动,脸颊之肤感若真”。此绣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章。另一幅在世界上传誉一时的沈寿仿真绣作品为《美国女优倍克像》,是根据著名女优倍克的相片绣成,为水墨色,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沈寿绣

美国女优倍克像

五、双面三异创新奇

单面绣作品反面是杂乱的线条和无数线头,不作观赏的。双面绣品两面皆可欣赏,体现了苏绣的精妙。精在于工艺,妙在于构思,妙思、工艺缺一不可。绝技妙艺是苏绣的功夫,是苏绣的形象,是苏绣的灵魂。绣中皇冠苏绣作为国礼馈赠外国元首逾百幅。

如果绣品装在台屏中,转动镜框,你可以看到正反两面完全一样的绣面,这就是精致奇妙的双面绣品。1955年,由李娥瑛、王祖识、蔡文华三人合作的第一幅双面绣《五彩牡丹》插屏(150厘米×65厘米),于非闇稿,获江苏省手工业联社一等奖。1956年顾文霞参加英国伦敦国际展览会时,当场表演刺绣猫,英国报纸、电台称苏绣为“神奇的艺术”“东方的艺术明珠”,苏绣猫一时传遍各参展国。1959年,按陈之佛画稿绣制、时为最大的双面绣《松龄鹤寿》(320厘米×150厘米),送到北京,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1960年,首次绣制六扇双面绣花鸟通景屏二堂,作为刘少奇出国礼品。1982年,余福臻《白猫戏螳螂》,牟志红、吴玉英双面三异绣《松鼠葡萄》等评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1984年,双面绣《金鱼》获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1986年,刺绣厂陈明绣制双面绣《长毛猫》在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国际博览会上获金牌。

镜框中正反两面图案、针法相同,而色彩不一,是双面异色绣品。这一工艺创始于机绣,苏绣厂机绣艺人能以苏绣针法进行长针机绣。1959年,殷忆绢创制了我国第一幅机绣双面绣《牵牛花》小插屏。1965年,殷忆娟创出我国第一幅双面异色机绣《山茶燕子》,这给手绣艺人以启发。1966年,邱秀英、殷濂君在研究机绣双面异色绣的基础上创制手绣的双面异色绣《刘英俊》(123厘米×88厘米),一面是黑白稿,一面是彩色的,这是我国第一幅双面手绣异色艺术欣赏品。另绣《月季》,一面为粉红色,一面为淡黄色,花瓣翻折自然,质感强烈,叶片上绿中带紫,光线明暗层次分明,获1981年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并获省科技大会颁发创新奖状。

面前一幅插屏,一面是向右蹲伏的小白猫,文静可爱,茸毛柔顺,绣面细腻和顺,犹如工笔画般清秀;一面是向左蹲伏的棕黄色哈巴狗,憨厚有趣,毛丝相叠,绣面粗犷浑厚,好似油画一样明丽。在同一幅绣品上,两面色彩不同,画面轮廓重合而物象有异,所施针法、绣法两面也不一样,这是双面三异绣。《小白猫与哈巴狗》系金兴元创稿,殷濂君创绣,为目前刺绣业中技艺奇特高超的双面绣作品。同时邱秀英也完成双面三异绣《济公》,系钱香岩据苏州西园罗汉堂济公塑像创稿。苏州市政府为此于1981年3月特向苏州刺绣厂邱秀英、殷濂君颁发特种工艺奖证书和奖金。这在中国刺绣史上是空前创举,当然在世界刺绣史上也属独创。由专利文献出版社(今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发明》1982年第2期,封底刊登了苏绣双面三异绣《小白猫和叭巴狗》及《济公》的彩色照片,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新发明。苏绣研究所也陆续创绣出三异绣《查尔斯与戴安娜》《鹦鹉仕女》。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余福臻双面绣《双猫》

苏州博物馆藏

作者为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办公室编纂处研究员

(编辑:刘谷子)

全文刊载于北京画院《大匠之门》?期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图文版权所有,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苏绣历史沿革和工艺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