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将于2024年11月8日至10日在上海西岸举行,近百家国内外重要画廊持续返场,继续带来高品质佳作,稳定链接亚洲艺术市场,以下是他们的亮点作品:
仚東堂
SANTO HALL
北京
Beijing
仚東堂2021年成立于北京。作为一家独立的艺术项目空间和收藏空间,仚東堂立足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致力于中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流与推广。2023年仚東堂798空间的成立,标志着仚東堂艺术商业的开始。

张文钦,《仙人掌》,2024,布面油画,200x260cm ? 艺文志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2024 版权所有

王梵僧,《奇缘圣境》,2024,布面丙烯,60x120cm ? 艺文志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2024 版权所有
德萨画廊
DE SARTHE
香港、斯克茨代尔
Hong Kong, Scottsdale
德萨画廊致力成为推动亚洲当代先锋艺术的平台,展出反映21世纪复杂性之作品。画廊持续寻求新晋艺术家,以及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影响下,探讨当代社会叙事的创作实践。同时,德萨画廊于20世纪现代及战后艺术范畴亦保持相当的国际影响力,自1977年成立以来,持续建立不同博物馆级的艺术藏品系列。香港德萨画廊位于南区艺术中心地带的黄竹坑。画廊的项目专注于推广亚洲新生代艺术家。自2017年起,画廊更于每年夏季举办德萨艺术家驻留项目(deSAR)以支持本地艺术家。

王韫琛,《低声细语》,2024,布面油彩及UV打印,双联画,120x240cm ?王韫琛,图片由香港德萨画廊提供
王韞琛将耳蜗、蝴蝶和蛇结合在一起,将音频转化为光,以视觉形式呈现听觉在佛教六感中的意义。耳蜗作为听觉的生理器官,是作品的核心元素,象征着感知声音的能力。蝴蝶位于左耳附近,象征转化和进化,暗示听觉可以引发内在变化或精神成长。相对地,蛇则象征负面情绪,如烦恼、欲望和恐惧。这些情绪可能通过听觉进入心灵,影响一个人的内在状态和精神世界。艺术家融合这些象征性元素,以视觉语言展示听觉感知的复杂性,探讨感官体验与内在精神实践之间的关系。
施博尔画廊
Esther Schipper
柏林、巴黎、首尔
Berlin, Paris, Seoul
施博尔画廊在柏林、巴黎、首尔设有空间,专注于当代艺术并代表逾48位艺术家及艺术遗产,致力于呈献国际前卫艺术家的开创性展览。画廊主要活跃在一级市场,并在国际上所有重要艺术博览会上展出代理艺术家的作品。在超过三十年的展览实践中,施博尔画廊为艺术家提供了独特的平台,呈献标志着新领域的项目、开创重要的概念发展历程、并推出多样丰富的作品。画廊以早期的先锋项目为根基,自建立之初就专门为极具实验性和基于时间性的作品推进机构支持和寻找市场。时至今日,施博尔画廊代理了数代以各种媒介创作的国际艺术家,画廊项目同时涵盖了成熟的知名艺术家与新锐的年轻人才。施博尔画廊由创始人艾斯特·施博尔和合伙人弗洛里安·沃伊纳尔共同持有。

安里·萨拉,《低谷之间(吃豆人)》,2016,2只定制鼓、扬声器部件、鼓架、鼓槌和原声(立体声),约 150 × 56 × 41 厘米,图片来源:艺术家和施博尔画廊,柏林/巴黎/首尔
《低谷之间(吃豆人)》由两只定制军鼓组成,一只直立于地面、另一只倾斜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只相对的鼓让人联想到1980年代同名电子游戏《吃豆人》的角色。由安里·萨拉的长期合作伙伴奥利维尔·戈纳德设计和制作的鼓槌声,唤起了观众对烟花爆发时的记忆,其中包含了噼啪声、爆裂声,甚至是短促的呼啸声。同时,振动的鼓槌为作品增添了打击乐的元素。《低谷之间(吃豆人)》是艺术家首次使用定制镀铬鼓皮的材料。镜面般的鼓皮相互映射,创造了无限的幻象,鼓槌仿佛无穷无尽。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两只鼓彼此对话的画面。

安德鲁·格拉西,《细微行为记录:木棍2》,2024,板上纸本蛋彩画,18 x 24 cm(未装裱);28 x 34 cm(装裱),图片来源:艺术家和施博尔画廊,柏林/巴黎/首尔
安德鲁·格拉西的新系列作品源于他对20世纪上半叶小型现代主义雕塑记录的兴趣。他以看似随意的拍摄方式记录下摆放的静物。格拉西利用日常物品,如木棍、简单几何形状的小物件、甚至土豆,创作了许多与早期现代主义雕塑呼应的模型,基于这些模型的照片,新的绘画作品应运而生。 这一系列绘画构成了一部非传统和想象中的艺术史:描绘了由日常物品组合而成的雕塑模型的图片记录,唤起了人们对现代主义雕塑既有的记录方式的回忆。
叁拾空间
SENSE GALLERY
北京
Beijing
叁拾空间成立于2019年,并于2020年以当代独立空间的形式入驻798艺术区。经过初期探索,叁拾空间在2022年以新面貌启用新空间,叁拾团队关注多元化的当代艺术语言体系。计划每年在本空间内/外推出8至10个高品质艺术展,以探索、专业、实验的态度开展与国内外艺术家的个案合作以及独立出版计划。

曹阔,《戏》,2024,布面油画,41x86 cm,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叁拾画廊
在鹰与雀的追逐中,也许鹰会捉住雀,也许雀会逃出鹰爪,这只是一场游戏罢了,它们都是标本,被定格在那里。
曹阔,1994年出生于江苏徐州,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曹阔喜欢用写实的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经手工改造后的标本静物,寻找物象背后的隐秘情感,追求真实感的过程,恰恰是自我确认的过程,曹阔的绘画与其说在“问物”,不如说是在追问内心,追问自己。

苏堃,《O.T》,2024,布面油画,47.5 x 68cm,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叁拾画廊
苏堃,1993年出生于中国广西省北海市,2012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本科,2016年毕业于中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一工作室,2018年至今就读于慕尼黑美术学院 Anke Doberauer 班。现学习生活于德国。苏堃在慕尼黑入学后,开始沉迷各个时期的欧洲绘画,这里的慢生活给了他更多的机会享受欧洲的艺术气息,滋养绘画的土壤。在苏堃身上,绘画是很简单的命题,一直坚持做具象写实的作品,其看似老派的方式背后,是他控制力的体现,更是清晰的自我表达。
香格纳画廊
ShanghART Gallery
上海、北京、新加坡
Shanghai, Beijing, Singapore
香格纳画廊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成立较早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目前在上海、北京、新加坡均设立空间。二十多年来,香格纳画廊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60多位艺术家保持着长期紧密合作,持续呈现高品质的当代艺术展览和项目,并常年参加国际重要艺术博览会,与全球知名的艺术院校及机构保持良好的互动与合作。

梁绍基,《魔都》,2022-2023,铸造玻璃,490(H)*314*65cm | 可变尺寸 ?梁绍基,香格纳画廊
SGA沪申画廊
Space & Gallery Association
上海
Shanghai
SGA沪申画廊成立于2004年上海。至今已举办了百余场展览及活动,合作过上百位艺术家。往昔展览形式多样,涉及绘画、雕塑、影像、声音、建筑、装置以及混合媒材,大部分学术展览在业内极具影响力。经营策略方面,画廊致力呈现高水准的学术展览,在注重与艺术领域相关人士保持着深度紧密的联系和合作的同时,意图发掘和培育新生代艺术家。SGA沪申画廊是时尚的前沿、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活动荟萃之地,以及关于艺术的交流、交易中心,为公众呈现艺术与时尚相结合的完美诠释,将“艺术”融于日常生活。

高嘉璐,《撑伞的女士》,2023,布面油画,120x80cm ?SGA和艺术家高嘉璐

赵博,《冷酷仙境-9号》,2018,布面油画,150x200cm ?SGA和艺术家赵博
马刺画廊
SPURS Gallery
北京
Beijing
马刺画廊,其前身为Universal Studios-Beijing与博而励画廊,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自2005年创立以来,画廊支持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代际延续性的展览,既展现了中国特有的艺术发展史,同时致力于发掘使用不同媒介的优秀年轻艺术家,呈现和丰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面貌。从创立至今,画廊已举办百余次展览,代理超过25位艺术家,并与20余位艺术家建立合作。画廊取“马刺”之意,旨在传达一种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态度,以激励社会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自信为责任。2020年,马刺画廊在不改变原画廊既有艺术家阵营及核心运营团队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理念与崭新的面貌再次出发,以期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包蓉,《车轮滚滚》,2024,综合材料、行为表演,100 x 80 x 80 cm,图片由艺术家和马刺画廊提供
西岸艺博会期间,艺术家本人将于马刺画廊A201展位现场呈现《车轮滚滚》行为表演。行为表演时间表为:
11月7日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1月8日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1月9日 14:00 15:00 16:00 17:00
11月10日 14:00 15:00 16:00 17:00
* 每场表演时长:5分钟

罗克萨娜·皮鲁曼德,《倾入,倾出,如河流,似眼泪,像汗水(III)》,2024,陶瓷,43 x 84 cm,图片由艺术家和马刺画廊提供
星空间
Star Gallery
北京
Beijing
星空间创立于2005年,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一栋包豪斯式工业建筑中。创办初期,星空间聚焦于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发掘与推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代理艺术家的年龄及地域均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趋势。星空间坚持以艺术价值为核心,通过展览、出版、驻留等多种形式传播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力求在中国这一新兴的艺术市场中,与艺术家和收藏家共同成长。

陈可,《安妮·阿尔伯斯在织布背景前》,2024,布面油画,70 × 40 cm ?星空间

刘海辰,《诞下的赤湖》,2024,布面油画,100x90cm ?星空间
工作室画廊
Studio Gallery
上海
Shanghai
工作室画廊于 2016 年初成立于上海,是上海首家支持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的商业画廊。自成立起,始终致力于支持不同领域、极具潜力的青年艺术家。除了举办专业的展览,画廊还发起了多个话题性的艺术项目,不断丰富在地艺术生态。目前工作室画廊经营着两处实体空间:设计先锋大胆的画廊空间坐落在上海市中心,专注于其代理艺术家的工作呈现与推广;而工作室空间作为画廊的学术引擎,则聚焦于非营利性的艺术项目与研究记录。工作室画廊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画廊空间+工作室空间;而是一种对艺术生产和消费机制的重构。通过对艺术家工作状态的深入观察,探究其艺术创作的真实动机;努力协助艺术家把工作中产生的价值转化成共识。

张杨彪,《白色小瓶子》,2024,布面丙烯,50x50cm ?艺术家张杨彪及工作室画廊
张杨彪的创作从早期的油画到近期的丙烯喷笔,多取材于日常静物或生活片段,真实感是艺术家在绘画写生过程中所极力追求的。对于张杨彪来说,描绘的主题也许简单,但最终画面的呈现却可以丰盈。他用喷笔在覆盖石膏底的布面上呈现出细腻,柔和却极富有层次的画面效果。日常的琐碎仿佛笼罩了一层诗意的美感,失焦的画面质感更吸引人向前一步,仔细观看。在欣赏时能够直观地体会到喷绘手法带来的“胶片摄影”的颗粒质感,透过干净和谐的颜色传递一种氛围美,驻足画前凝视,静物的边际感被削弱,感官上的静谧安宁却被无限放大。

王玉钰,《手臂指甲,扭曲掉落》,2024,水彩,铅笔,木蜡油,手工染色椴木,硅胶,高捻丝,生丝,苎麻,玻璃米珠,不锈钢,135(长) x 55(宽)x 100(高)cm,图片致谢艺术家王玉钰及工作室画廊
索美M50画廊
Suomei M50 Gallery
上海
Shanghai
索美画廊成立于1996年,2004年落户上海,是上海业界较早实施代理制的专业画廊,在深度推广海派老艺术家作品的同时,也代理了国内外众多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希望透过画廊专业化的运作,经纪具有创新与独特风格的艺术家。随着全球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以及艺术市场审美趣味与流行趋势的悄然转变,索美在应对学术与市场的双重变化中,不断地调整更新自己的艺术资源配置与市场定位,以国际的视野对当代艺术新材料、新语汇创作领域保持持续的关注。

黄来铎,《石榴双鱼图》,2024,布面油画,100x80cm ?索美M50画廊

齊藤智史,《自然之神》,2024,楠木,58x38x38cm ?索美M50画廊
泰勒画廊
Timothy Taylor
伦敦、纽约
London, New York
作为国际领先的重要画廊,泰勒画廊1996年创办于伦敦黄金地段梅费尔(Mayfair)地区,现于伦敦与纽约分别设有空间。画廊享有近三十年历史,与诸多声誉卓著的战后和当代艺术家合作。泰勒画廊在一级与二级市场均拥有丰富经验,目前代理来自欧洲、亚洲与美洲的二十余位当代艺术家及已故艺术家历史性遗作,其多元的艺术版图囊括了重要的大师级人物及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画廊总部位于伦敦梅菲尔区的一座乔治亚式五层联排别墅内,而纽约的首个画廊空间开设于2016年,并在2023年拓展至翠贝卡区占地6000平方英尺的旗舰空间。泰勒画廊致力于以严谨和学术性的方式呈现艺术家作品,持续出版诸多由重要策展人和评论人撰文的展览图录和艺术专著。

艾迪·马丁内斯,《蝴蝶39号(尾线)》,2023,亚麻布面油画、丙烯、艺术家定制框架,182.9 x 152.4cm,图片致谢艺术家与泰勒画廊?艾迪·马丁内斯
東京画廊+BTAP
Tokyo Gallery+BTAP
东京、北京
Tokyo, Beijing
1950年,東京画廊作为日本最初的当代美术画廊在银座开设成立。2002年,東京画廊在北京的798大山子艺术区成立了北京空间+BTAP(Beijing Tokyo Art Project)。时至今日,東京画廊+BTAP仍秉承开廊之初的专业性和先驱性,以東京和北京两地为据点挖掘介绍各国优秀艺术家作品,向全世界发布着日中韩等亚洲当代艺术资讯。

関根美夫,《No.576》,1984,布面油画、金箔,117x91.3cm,摄影:岡野圭,致谢東京画廊+BTAP与艺术家

苏新平,《玩球者2号》,2022,布面油画,250x250cm,致谢東京画廊+BTAP与艺术家
维伍德画廊
Axel Vervoordt Gallery
安特卫普、香港
Antwerp, Hong Kong
维伍德画廊于2011年由鲍尔斯·维伍德(Boris Vervoordt)创立,如今已代理了30多位国际顶尖艺术家及艺术家遗产。画廊旨在连接过去和现在,东方和西方,尤其关注那些探索物质、空间、时间和虚无等概念,以及艺术创作行为的艺术家。通过展览项目和艺术出版,画廊旨在长期支持与推广代理艺术家,并吸引更多拥有同样理念的艺术家展开合作。此外,画廊所属的维伍德公司亦涉足古董、设计及建筑领域,延续着公司创始人阿塞尔·维伍德(Axel Vervoordt)五十年来的美学理念。

博斯克·索迪,《无题》,2024,布面混合媒介,直径186cm,由艺术家及维伍德画廊提供
博斯克·索迪(Bosco Sodi, 1970年生于墨西哥城)以其质感丰富,颜色生动的大型画作以及黏土和火山岩雕塑而闻名。他从粗糙而原始的材料中发掘出情感的力量。他的大型美术馆个展将于今年11月10日在佛山顺德和美术馆开幕。
色彩、纹理和材料在索迪的作品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他使用有机天然的材料,与日本的侘寂观念强烈呼应:不断地寻找美,并接受不完美、不完整和时间的流逝。索迪在创作过程中与材料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拒绝使用画笔或其他典型的绘画工具,依靠他的双手来绘画和雕塑。他常用的材料包括纸浆、植物纤维、颜料、木糠、粘土或火山岩等天然材料,强调了物质和艺术家之间强烈而有形的直接关系。艺术家在画布上一层层地涂抹,然后任其自然风乾、开裂和升华。正是这种特殊的理念让他的作品既是关于物质和大地的,也充满了精神之力。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门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