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余晓现场视频
本次展览《力的原型》中,艺术家余晓用鹅卵石呈现带有中国文化基因属性的”刚“与”柔“,用画布的翻转与折叠表现自己的具身经历和阅读到的西方哲学观念。视频带领观众走进余晓的展览现场,观看画框、画布、盒子,线条、笔触、用色的有机组合,感受作品中形式的简洁之美与艺术家所传达观念的谐和统一。
Z:欢迎大家来到又生空间的直播间,我们正在展出的是《力的原型——任亮、余晓、赵凯三人展》。我们今天有请余晓老师来到我们的直播间。
Y:大家好,我是余晓。上次也来到又生空间的这个直播间,可能有部分朋友我们已经见过面了。这次我想重点聊一聊最近创作的作品,跟去年名为《腹地》个展稍微有些不同。
Z:我们背后是《双褶 6号》,看到您的作品中都有画布翻折、重塑的手段,可以为我们介绍下《双褶》系列和这件作品么?是延续之前的“腹地”的观念吗?
Y:对,我所有的创作作品都是延续了这个“腹地”的观念。什么叫“腹地”呢?来源于英文“underbelly”,这个词在英文语境下,我们经常用来形容通常被我们忽略但又重要的部份。那么作为绘画来说,我把绘画看成一个对象,一个object,就跟人的身体一样。同时,这个创作的观念,来自于女性身体的变化所带来的灵感,女生的腹部在柔软表皮下承载着生命延续的意义。于是我想通过画布这个物,把绘画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探究内在的悄然声息地变化和存在的意义。
我们看这张作品,有切割,有翻卷的部分。但其实这是两件独立的作品,也就是我在创作的时候,先独立完成了两件“不相关”的作品。然后通常的绘画可能在这一部分就完成,那么我的作品是发生在这之后,两件可能不相关的作品进行了折叠,解构重组。所以部分笔触、肌理的延伸被隐藏在折叠里,背面的空白画布被部分暴露。
余晓 《双褶 6号》
Acrylic on cotton and board
Z:我们离近可以看到,它上面有笔刷的笔触,也是您自己在上面加上的一些纹理的效果。
Y:对,你可以看到底下颜色的层次关系。我作品中你们看到的所有色块,也许你们在屏幕里看到的是一块白色、一块黄色或者一块绿色。但其实如果有机会能够来我们画廊看原作的话,你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些作品都是由不同的颜色多层叠加之后所形成的。并不是一次能完成,因为同时也是我技术上的一个探索。我不光是在寻找它立体空间上的一个变换,同时也在探索颜料上下层次的一个关系。所以我一直延续用这个底层的技术来进行颜色的表现,这是我的技法上的一些处理方式。
Z:《双褶 25, 02号》这件作品中有个鹅卵石,鹅卵石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Y:其实在我的很多作品里都有这个小小的鹅卵石出现。我很高兴你问到了这个问题,因为鹅卵石它是一个坚硬属性的象征力量,刚的一面;同时时间的抚摸让它变得圆润,又是它柔的一面。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选择对圆偏爱,团圆,圆满等。我也不例外。可能有文化的影响,我现在似乎越来越喜欢比较偏有弧度、有圆的东西,跟早期的三个三角形一直在变化,会有略微的不同。我觉得圆形可以给我那种直线和三角的形体带来更多的平衡感,在作品当中这个对比跟制衡关系很重要。
余晓 《双褶 25,02号》
Acrylic on Canvas, Pebble
Z:那像这个鹅卵石,您平常是可能会去沙滩上自己去捡吗?还是会去购买?
Y:都会去。其实我这个是在Eastbourne,是英国伦敦南面的一个海边小城市,还有Brighton那边有很多这种鹅卵石可以捡到。甚至在有些作品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石头,其实那些石头都是白垩纪时代的。为什么用这些特别的石头,是想有一个很强的时间的隐喻性。大家一看这些石头,可能有些人就知道它们是哪里来的,就是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性跟地点的特殊性吧。选择会吸引我的石头的形状和颜色,比如我还有一个鸭掌的形状卵石。但是我现在还没一个合适的作品能用它。我还从餐厅的菜presentation里看到有趣的石头,比如上半年在上海西岸的餐厅甬府小鲜,有很多菜用不同的小卵石来作陪衬,在清澈的液体和灯光的映衬下,石子的娇小可爱和美好让我很不舍得它们被收走。于是,饭后,我向餐厅要盘子里剩下的一些石头带回伦敦。
《双褶 25, 02号 》的这块石头是有点偏红色的,这个红色的感觉又有点糯糯的,它不是那种砖红之类的。所以它跟我画上的这个绿色,我觉得是有一种呼应关系的。就是朦胧的这种感觉吧。然后我这个侧面其实对鹅卵石的颜色是有个呼应的。你们可以看到我的作品,它其实是四面都有图像的。
Z:在我们背后,有一件作品是《循环中的单子游戏》这个系列。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Y:这个系列确实跟刚才那个系列稍微有一些不同。《循环中的单子游戏》这个系列都是用一张画布完成的。为什么叫“循环中的单子游戏”呢?其实是跟我在博士学习中的一段经历有关系。有段时间在刷看德勒兹的《褶子》这本书,它里面大量的引用来自于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这其实要追溯到经典物理学,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些东西跟艺术没有关系,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我对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学科的重新认识,也是受益于参与学校的,由我导师当代哲学家Johnny Golden教授主导的Entanglement“纠缠”研究组,这是我们学校最有影响力的研究组,让我打开了思路。其实我的认识也是受益于参与学校的研究组,让我打开了思路,原来很多哲学一些观念的来源是量子力学。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提到,单子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单位,这在经典物理学当中又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解释。但他的这个单子论是德勒兹发展“折叠”这个观念的一个主要的哲学基础。但在我学习理解这个观念的过程中,有一种混沌的感觉,所以我把它说成是一个“循环中的单子游戏”。形式上的折叠是不完全代表德勒兹的“褶子”。像前面说的单子是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最小的单位一样,这个系列都是用一件画布完成的。画布是每一件painting当中最小的一个单元,这个系列都是对一件作品的一个翻转折叠。
德勒兹的哲学观念对我影响比较大。就像“腹地”这个观念,我目前将其发展到探讨中间性,就是in-betweeness。跟德勒兹非常著名的观念“becoming”生成性有关。
余晓 《单子 4号》
Stretcher bars, Acrylic on canvas
Z:那我们现在来到一进展厅的这个位置,您可以帮我们介绍这里的《单子 1号》吗?
Y:这件作品是《循环中的单子游戏》系列当中的一张,所以画面的处理方式也都是一样的。我把它拿下来,跟刚刚的《单子 4号》稍微有一些不同的是,这张画的大部分其实放在背面,也许它能更好表达可见跟不可见的同时存在的这样一个状态。
余晓 《单子 1号》
Stretcher bars, Acrylic on curtain fabric
Z:看到展厅中您的作品《我们都寄居在盒子里 #02.14》里面有卡纸的摆放和一个白色小石头的形状。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创作的意图吗?
Y:这张作品的构图确实有特定的意图。大家看到这个箭头是有呼应关系,形成了非常完美的弧度和线条,在我的作品中也很重要。这个系列是来自于非常生活化的场景,然后通过疫情被放大了。你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些线条,其实都是一些对话转译成线条。疫情期间刚好在上网课,我们所有沟通都被网络或声音的指令所替代。学校研讨会、任何对话都在线上,用zoom这个软件进行线上的交流和探讨。
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跟人通话时手上要涂涂画画,有些人是转笔,我是画线条。这个动作是下意识的,但是能帮助我集中注意力。所以我说这每一撮线条其实是一个对话,每一撮线,像这些面积大的有可能我正在听讲座,或者我正在跟我的导师上研讨会课程的时候进行一个比较长的对话。
为什么说“我们寄居在盒子里”呢?因为我的生活和事件其实是所有对话的集合,我们的认知边界和物理空间都像是盒子,而盒子的概念在我脑子里在疫情当中被放大了。所以我定制了一个非常深的木头的框,它就代表盒子。
2020年的时候,伦敦三月四月那段时间是封锁的。我真的尝试过在家楼上很多天没有下楼,所以我当时就非常强烈地感觉到空间对我们的约束力是有多大。因为之前我们正常生活的时候,我们没有感受到这个空间有多大的制约人的力量。从那时感受到了物理空间对我们的制约,我同时又想到,其实我们也有观念的空间。有些时候我在想,我是对的吗?为什么每个人的认知都会有不同的东西?包括我刚才提到的这个画框,以及为什么用深度的画框。这个“盒子”是在疫情中得到了发展,但现在是后疫情时期,我们的数字运用却可能更加广泛了,其实我们在盒子里面的时间更多了。就像女生现在可能很少去商场shopping,更多都是网上淘宝更加方便。其实就是我们已经非常享受在这个温水里面,在这个盒子的舒适中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所谓的暂时的安定。所以这些很多是我在创作跟我的生活经历当中的一些感悟。
余晓 《我们都寄居在盒?? #02.14》
The series of Thinking,Talking and Drawing, Wood frame, Pebble, Paper, pencil
Z:去年在我们画廊展出了“腹地”系列,那么相比较之前的作品,现在的作品有什么新的改变么?
Y:去年“腹地”的这个个展其实是我卷画的这个系列的一个开始。现在的话,从色彩跟形式上面都会有一些跟之前不同的变化。
Z:您出生在杭州,后来在伦敦读书、生活,在杭州和伦敦之间往返。您认为地域的变化会影响您创作的思路吗?
Y:我觉得任何生活经验都会受影响吧。就像“腹地”的这个观念,我受启发于我自己的女性身体的变化。然后地域的变化也会有影响,包括我的作品也受了很多西方艺术家的影响。因为我生活背景的缘故,我又带着东方审美的要求。所以像我们道家里面讲究的平衡阴阳的关系,其实都是在我的作品当中有一个非常基本的考量,都是我的reference之一吧。
不停的移动会让我的灵感更加丰富。其实创作需要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但是我觉得每次出差跟我自己安静地在工作室做作品,就像一个开关的关和开,就是瞬间跳跃到另外一个部分。每次出差我觉得我开关就打开了;每次在工作室里创作的时候,我就可以安静下来,感觉有一个自己的天地,自己在自己一个盒子里面,是一个舒适的空间。所以我还是非常享受这种转换的状态。这样让我的生活,让我的创作,让我的思路一直存在一个波形,有节奏的状态。
余晓 《我们都寄居在盒?? #03.17》
The series of Thinking,Talking and Drawing, Wood frame, Pebble, Paper, pencil
Z: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接下来的创作方向和内容吗?
Y:最近可能是跟诗歌做一个结合。我最新创作的在实验的一批作品,叫作“达芬奇之镜”和“乌托邦之眼”,正在尝试中。我接下来也在尝试做一些新的方式,可能跟数字会有一些结合。但是我想现在先说到这里,我想到时候希望有一个更新的呈现,给大家一个惊喜。
关于画廊
又生空间Cycle Space,位于北京798 艺术区。“Cycle”,即周期 ,“又生”取自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迭轮转,生生不息。
整合一二级市场资源,为全球客户提供艺术咨询和配置服务,旨在构建跨、逆周期之上可调节的收藏体系。其中“中国新绘画”领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之一。
CYCLE SPACE, located in the 798 Art District of Beijing, represents "Cycle", meaning periodicity, and“reborn”,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Tang dynasty poem "wildfire cannot be extinguished, spring breeze blows again and life regenerates", symbolizing constant change and endless renewal.
By integrat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market resources, we provide art consultation and allocation services to global clients, aiming to build an adjustable collection system that spans and reverses cycles. Among them, the field of "Chinese New Painting" is one of our research focuses.
邮箱:cyclespace@126.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