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展览中,通过艺术家的敏锐触角,窥见“后奇点”时代的诸多预言,探索人类、技术与机器之间复杂而多维的关系。展览不仅展示了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更通过艺术家个体经验的表达,揭示了艺术在不断扩展的现实中如何实现新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再造。展览以未来为视野,以艺术为载体,邀请每一位观众进入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在艺术与科技的交织中,思考技术为人类带来的挑战与可能性。
部分展出作品和艺术家介绍
《大景观》《"Myth"神话系列》
《故障渲染》
带有缺口的立方体是对数字世界的分解与重组,对技术系统固有的故障缺陷的展示;数字世界中,故障现象习以为常且不可避免,面对故障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修复,严谨正确的处理可以避免日后层出不穷的麻烦,反之,对故障与缺失的保留,会使得数字秩序越发脆弱与失控。然而,在数据丢失、形态破碎的同时,在即将崩解的裂隙中,秩序与混乱的边界不断模糊,不稳定的信息正在渲染,前所未有的规则正在生成。
《两小儿辩日》
我们尝试赋予两个人工智能不同的知识,让他们搭载基于不同数据集训练的图像识别模型,从而对沿途的发光物产生相异的理解,并持续对发光物展开“辩论”。
二者被链条相连,因此移动时会相互拉扯、纠结。他们将沿路而行,避开障碍,在城市中不停漫游,辩论沿途所见之光亮。
在这个作品当中,我们尝试抛开功用的视角来审视人工智能,去探索人工智能与人、与世界的关系,从一个更具诗意的角度来审视数字造物,从而审视人类自身。
《瞧》
《只有云知道》
软件艺术作品《只有云知道》是一个调用谷歌云视觉(Google Cloud Vision AI)对图像进行艺术识别的浏览器扩展程序。当软件运行时,从云视觉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传送回的检测结果-一配有置信度分数的标签-一会随着网页加载叠加在被定义为艺术的图像上。与预先标记的数据样本中像素模式的关联性替代了主观的审美判断,以运算模型的准确率测度无法量化的艺术真实,《只有云知道》邀请观者/使用者思考这种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的局限性:什么被遗漏在可识别性的阈限之下?什么将被排除在算法调控的未来之外?通过这个项目,我旨在反映对技术视线的信奉如何蒙蔽了我们的视野,并揭示加速的认知自动化如何短路了我们的个体化过程。
《妖糖》
《他者的想象》
《对话在我们花季》
通过人工智能图像学习结合伪摄影抛出彩蛋的过程,作品以复调视角映射人与人工智能、环球社会、数字金融与虚拟货币等议题。警惕并摸索背景下发生的要素,对各当下现象再设计的同时,生成一场在“我们”花季时的对话。
《鸽子传奇-《阿加尔塔》之后100年发生的一些故事》
《鸽子传奇 - 〈阿加尔塔〉之后100年发生的一些故事》是《阿加尔塔》的续作。作品从“暗连接研究室”出发,通过多重叙事探讨了“鸽子网络”在未来网络基础设施中的作用、鸽子与通信系统的关联,以及它们在人类历史中的多重身份,如神秘的代理人、信使、生态守护者,甚至或“飞行鼠”或“空中蟑螂”。
在未来100年里,帕奇——《阿加尔塔》主人公连恩的重孙、碳硅基合体的考古学家——重新定义了鸽子的意义,并揭示了它们扑朔迷离的最终命运:被封为神、意外去世,或被煲汤。帕奇将他的发现传回100年前的阿加尔塔;同时也备份给未来的世代,期待后来的考古学家续写这段传奇。
作品展现了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中,鸽子所拥有的神秘与不确定性——英雄、局外人、鹰眼、大力丸、无赖、精神载体,是渗透工具、反无人机装备,是硅基使者、AI拉圾,抑或是一个更为不可理喻的存在。鸽子成为一个复杂的象征物,交织着战争、历史、AI考古、科技与黑色幽默的多重元素。
《阿加尔塔 – 链接者之歌》
《达芬奇计划:新文艺复兴》
若人类是火,思想是光,行为语言是影子,那么达芬奇便是影子的影子。作品以主?达芬奇为线索,讲述了在近未来去中心化背景下,人们繁荣的云上生活、潜伏危机的出现、数字主体的联结。影片创作大范围使用AIGC作为素材,将文艺复兴和Web3.0编织进同一段叙事,欲以折射出科技的未来主义视?下线性的桎梏的未来想象。技术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神学压迫?我们又何以想象一种另类的未来?
《██落在夜空
生成以前》
思与诗的对话何其漫长。它几乎尚未开始。
——马丁·海德格尔
“诗”(Dichten)与“思”(Denken)的关系,曾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长期聚焦的问题。前者是诗歌、作诗,广义而言即作品与创作,后者则是思想与运思,两者交会于“语言”,而在今天这个大语言模型(LLM ,Large Language Model)的时代中加以考察,别具一番深意。
自1956年约翰·麦卡锡(JohnMcCarthy)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以机器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研究以来,AI度过了漫长的蛰伏期。2016年Alpha Go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人类世界冠军的这一历史性事件,昭示着AI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随着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技术的飞速迭代,人工智能一方面扩展了人类探索知识的能力及其边界,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对人类主体性被技术替代的深切担忧——人类的创造力是否将成为技术时代的遗物?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原初表达,在这个时代是否仍能保有其独特的价值?
在新一轮数字化与智能化前沿技术的驱动之下,伴随着产业和生活的迅猛发展,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人类文明史意义上的大变革。此刻,由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主导的前沿——日常科技,不仅重塑了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也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自我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面对技术飞速进化带来的冲击,作为人文关怀的核心领域——艺术,将如何回应这个充满未知的时代?我们如何面对新技术造就的新经验?如何在元宇宙、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构建的混合现实中,重新理解“人”的本质?
艺术,作为六万年前岩洞壁画中便已闪耀的文明之光,一直在见证并推动着人类意识与文化的进程。迄今为止,无论科学技术如何飞速发展,它依然无法穿透人类心灵的深度,也无法复制个体意识与创造力的独特性。人工智能尽管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然而其本质仍是由人类编程设计而成,无法超越人类的主观体验与情感。那么,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实践作为心灵的社会行动,又将如何在技术的扩展中重新定位自身,并继续作为人类精神与情感的独特表达?
以上,便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诗与思”展览试图去对话的问题集群。本次展览涵盖了数字艺术、人工智能艺术、互动艺术与交互影像装置等多种形式,通过11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对现实的诗性凝视,回应了技术的冷峻逻辑。通过艺术家的敏锐触角,尝试窥见“后奇点”时代的诸多预言,探索人类、技术与机器之间复杂而多维的关系。展览不仅展示了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更通过艺术家个体经验的表达,揭示了艺术在不断扩展的现实中如何实现新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再造。
——策展人语 伍诗妮
展览时间
2024年10月18日至2024年11月20日
展览地点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一楼展厅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