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万一空间#万一讲座#万一展览
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
展期 Duration
10/13/2024-01/05/2025
地址 Venue
NO.202, 2nd Floor, Sea World Culture & Arts Center, Shenzhen施布特-玛格画廊
万一空间荣幸呈现德国艺术家阿克塞尔·卡塞勃姆(Axel Kasseb?hmer,1952-2017)在亚洲的首次个展「歧旅」(I am rooted, but I flow)。此次展览将着重展示卡塞勃姆生前创作的最后一个系列“瓦尔兴湖”(Walchensee),即艺术家在晚年休养期间,以德国阿尔卑斯山脉中瓦尔兴湖畔的山水湖景为母题的一系列风景画创作。展览还将并置东方美学体系下的“文人赏石”,探索古人在观赏把玩赏石时体悟自然山水的“日课”,以及观看微缩自然景观时的禅修状态,以全新视角聚焦卡塞勃姆作品中对自然气韵的表达,山水精神的关联与生命兴替的思考。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歧旅”源自《芥子园画传》中一段关于画山水的论述:“当熟四岐,后观诸法。四岐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曰面而曰岐者,以见此法参伍变幻真若路之分歧。熟之则四歧之中面面有眼,四歧之外头头是道,千头万绪,皆由此出。”以‘歧(岐)’为法,画家在绘画山水的实践过程中既要关注点面相接的石块,也要营造左右横出的枝桠。正如他们在游览以至于在画面上营建山水时需要思考岔路口的不同方向并作出选择,在卡塞勃姆人生歧旅中也有许多所谓“反叛”的、不同于“主流”的选择,繁处增繁,或简而益简。同时,其深厚的艺术史积淀与对经典艺术的捍卫使他在作品根脉上拥有深源,但终归融百家之意而自行漂流。
不同于卡塞勃姆作品过去在欧洲的呈现,此次我们在展览中纳入了具有东方美学特征的文人赏石,带领观众从另一个视角去感受卡塞勃姆于山水景观之前的观赏状态。古代中国文人爱好且亲近自然,从石中观山水,以小见大,追求在观赏和把玩石头时的“卧游”之乐。这种情趣在诗句中常得以体现,从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太湖石记》中“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视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到明代林有麟的“供石在案,以慰林泉之思”(《素园石谱》),都表明了山水藏于石中,峰峦立于案上的意境。赏石不仅是文人心性的体现,也是对自然之美的高度凝练,山水的微缩景观也被置于案头一隅,得以时刻自观。阿克塞尔·卡塞勃姆1952年生于德国赫恩(Hern),2017年逝世于德国慕尼黑(Munich)。在14岁时,他在美术课上制作的一个小雕塑便引起了老师的注意,甚至产生了购买意向。不巧的是,他在搬运中不小心摔碎了这个雕塑。这件本可以成为第一件为卡塞勃姆带来收入的作品,却意外地开启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持续追求。艺术家的“叛逆”精神从小就展现在对艺术的极度热爱中。青年时期经常翘课去美术馆看画,甚至因此留级;生活拮据也从未阻止他沉浸于新古典主义的作品之中。后来卡塞勃姆所在的高中决定取消艺术课程,这让他愤怒不已并闯进校长室抗议,由此引发了一阵骚动。直到某年暑期,卡塞勃姆前往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Staatliche 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并在那儿见到了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他在学校走廊里向里希特展示了自己的作品。里希特看毕仅仅询问几句便让他在冬季学期的第一周来上课。就这样,卡塞勃姆正式开启了属于他的艺术生涯。1981年,即他到杜塞尔多夫的第四年,卡塞勃姆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展。在校期间,他发现许多同学倾向于追求所谓“当代“的表达语言。这就产生了另外一种极端,他们甚至可能从未亲身在美术馆博物馆中体悟过那些被奉为经典的作品。在卡塞勃姆看来,是时候向大家证明他的信仰——经典作品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值得被认真对待,它们的存在自有其深刻根源。正如卡塞勃姆所说:“古典的绘画作品具备一种感性的品质,即使没有艺术史的背景知识,人们也能感受到它们的魅力。”他认为,艺术本身应该是一种纯粹的人文精神表达,不应被历史和繁琐的附加元素所束缚。因此,他开始以绘画本体语言作为创作媒介,选择被奉为经典作品的局部细节进行放大和再创作,这便塑造了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广泛引起关注的系列作品——“引用”(Quote)。
绿色连衣裙配红色 Green Dress with Red
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
1979
?Sprueth Magers
通过多元的色彩语言,他将内容从原始主题中剥离出来,同时强调了作品自身所具有的感官特质,以解构与再创作的手法使每一幅作品独立成一个主题。卡塞勃姆期望通过这些作品展现他的信念,即对这些图像本身所拥有的强大说服力的信任之情,并将这一信念传达给他人。出于对经典的尊重和敬仰,他常常前往杜塞尔多夫的城市图书馆翻阅画册和书籍并进行创作。然而,当这个系列创作被德国策展人卡斯帕·柯尼希(Kasper K?nig)归类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时,他却“反叛”地选择远离这种“标签”并立即终止了这一系列的创作。不过通过在这一阶段的实践,他所关注的重点也同时转移到绘画材质和质感。风景画作为艺术史中一个历久弥新的经典题材,被卡塞勃姆不断重新演绎着。回顾艺术家的创作脉络,他自己也打趣地提及,选择这种传统主题是顺理成章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恰逢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破坏议题被广泛讨论,卡塞勃姆敏感地意识到当下一些绘画创作方式也产生了类似的破坏,于是他开始创作全新的树木、静物和海洋风景,如《黄色、绿色风景》系列(Landschaft gelb, grün,英译为“Landscape Yellow, Green”)和《海景》系列(Meereslandschaften,英译为“Seascapes”)等。在这些风景画中,他巧妙地隐藏了对环境破坏的反思,转而从更深层次上带来一种对当代艺术破坏的反击。他希望探寻具有自身独特性和内在价值的创作,而不是对其他事物进行单纯的讽刺性批判。相较于艺术家在创作最初的“引用”系列时,大量练习与对细节和基础的精细打磨,随着对风景画母题的深入探索,作品中的细节逐渐走向抽象化,其展现了经过漫长时间积淀后达到的自如感。在“海景”系列中,有些作品采用了流动性极强且具高透明度的油画颜料,因此无法准确预测颜料的流动走向。他说,“它(作品)必须达到让我信服的效果,而这几乎是由流动颜料的自发性运动所决定的。” 卡塞勃姆从未给绘画赋予过多的概念,而是专注于纯粹的绘画实践——材料的运用、艺术史题材的表达和个人语言的传递。他的作品坚定地抵御了那个将任何事物都转化为媒介图像、并在理念上对绘画产生全面“破坏”的时代。相反,他的作品努力向观众展示只有绘画才能实现的独特语言。“他(卡塞勃姆)通过创作‘好’的画作,来与那些‘坏男孩’抗衡。”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卡塞勃姆开始创作《瓦尔兴湖》(Walchensee)系列作品。在与病魔斗争、自我和解并达知天命的过程中,他开启了这一回归本心、且对他而言自我表达最为舒适的创作系列。这些作品凝聚了他从艺术探索初期到进入艺术领域以来的长期绘画脉络。每一幅画都有独特的语言,既是对艺术史的致敬,又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正如他在创作“海景“系列时所说的那样,由于人所看到的只是海的表面,而其他一切都在想象中展开,绘画便成为了个人心境的镜像。瓦尔兴湖(Walchensee)是德国最深、最大的高山湖之一,距离卡塞勃姆工作和生活的慕尼黑约一个半小时车程。这个湖区曾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名人前来游历和创作。德国表现主义的关键人物之一弗兰茨·马尔克(Franz Marc,1880-1916)正是因为被这一地区的景色所吸引,移居至此,周围的山水景色也被他称为“蓝色的土地”;艺术家团体“蓝骑士”(Der Blaue Reiter)从这一地区汲取了大量绘画灵感;德国思想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也曾于1786年在这里居住。而卡塞勃姆在他最终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也选择了这片被无数艺术家再创作的风景,作为观天地、观自我的最终创作主题。在艺术中,很少有问题只有一个解决方法;这种多样性在音乐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原理。卡塞勃姆解释道,“就像在音乐中通过和谐的变奏来改变情感特质一样,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随着变化的方式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会随之改变;只需改变几个音符,积极的大调就可能变成悲伤的小调。在绘画中也是如此,我不希望总是只画蓝色的风景。”
瓦尔兴湖 No.14 Walchensee, Nr. 14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瓦尔兴湖 No.5 Walchensee, Nr. 05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Timo Ohler
作为母题对象的瓦尔兴湖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卡塞勃姆对经典艺术家的挪用与致敬。在《瓦尔兴湖 No.14》(《Walchensee, Nr.14》,以下省略瓦尔兴湖“Walchensee”系列名称)的构图中,可以看到洛维斯·科林斯(Lovis Corinth, 1858-1925)风景画的影子。而《No. 05》中对云的描绘则带有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风格。瓦尔兴湖 No.82 Walchensee, Nr. 82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在《No. 82》中,剪影式的利落线条描绘让人联想到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主旋与变奏》(“Thèmes et Variations”,1943)中优雅、无阴影的线条,以及马蒂斯晚年著名的剪纸(Paper Cutout)系列。瓦尔兴湖 No.15 Walchensee, Nr. 15
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2010
?Timo Ohler
作品《No. 15》和《No. 100》中,汲取了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1863-1944)石版画《呐喊》和《太阳》的绘画手法,特别是《No. 15》的瓦尔兴湖夜景中,卡塞勃姆对月亮的描绘尤为出彩。他通过小范围内的纵向线条勾勒出月光轮廓,并运用流动的笔触展现湖面波光粼粼的倒影,巧妙地捕捉了夜晚的幽静与月光洒落的氛围。瓦尔兴湖 No.17 Walchensee, Nr. 17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2010
?Timo Ohler
西格玛尔·波尔克(Sigmar Polke, 1941-2010)用铅笔末端的橡皮画上点而模仿当时新闻印刷的“点阵绘画”系列(Rasterbilder)也在卡塞勃姆的实践中有所体现,例如在《No. 17》中他运用类似工具所绘制形成的规律性波点。瓦尔兴湖 No.54 Walchensee, Nr. 54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2011
?Timo Ohler
瓦尔兴湖 No.100 Walchensee, Nr. 100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2012
在《No. 54》和《No. 100》中,又可以看出利希滕斯坦(Roy Fox Lichtenstein, 1923-1997)的大线条和印刷式的、模仿通俗连环画的风格画法。瓦尔兴湖 No.16 Walchensee, Nr. 16阿克塞尔·卡塞勃姆 Axel Kasseb?hmer(1).《阿尔诺非尼的婚礼》The Arnolfini Portrait | 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 | 橡木板油画 Oil on oak panel | 82.2 x 60 cm | 1434??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在色彩鲜艳、强烈碰撞的作品《No. 16》中,卡塞勃姆使用了三原色(RGB)作为主要色彩来描绘瓦尔兴湖的风景,这种色彩的碰撞可以在他最钦佩的艺术家之一,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 1888-1978)的作品《爱之歌》(“The Song of Love”,1914)中找到共鸣。这样的色彩运用甚至可以追溯到扬·凡·艾克(Jan van Eyck, 1385-1441)著名的《阿诺菲尼的婚礼》(1)(“The Arnolfini Portrait”,1434)中的局部细节,以及卡塞勃姆一举成名的“引用”系列中对其局部描绘的作品《红色的绿裙子》(“Green Dress with Red”,1979)。对于卡塞勃姆来说,海景和湖景的描绘如同冥想图像,海的意象自中世纪以来便是宗教性和神圣的象征之一。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的《海边的僧侣》(“The Monk by the Sea”,1808-1810)最初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的景象,后来被简化为纯粹的水面描写。卡塞勃姆认为,有些人可能因在风景画中看不到期待的景象而产生遗憾,但正因为风景本身具有冥想的意义,它不应包含过多元素,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他的海景和风景画中极少甚至没有出现人物的原因之一。虽然他无法确切解释为何除了自画像外,他的作品中几乎不描绘人物,但他曾说过:“并不是只有描绘人物才能最清楚地表达对人的看法。我确实想表达一些关于人的东西,但我不想通过描绘他们来表达。” (2). 自画像 Self-portrait | 乔治·德·基里科 Giorgio de Chirico | 木板油画 Oil on wood | 50.2 x 39.5 cm | 1920
卡塞勃姆对简化和留白的思考在他描述基里科时曾提到过。基里科在一幅带有题字的小自画像(2)(“Self-portrait“, 1920)中运用了巧妙的绘画技巧,“他穿着一件带有细条纹的衬衫,虽然条纹并没有画在折痕的顶部,但你仍然可以看到它们贯穿其中。这种观察意识有时体现在画面上,撇开主观提取后的内容,余留的部分反而最为精准,而这种技巧在他年轻时便已熟稔于心。” 而自画像中的题字部分歪歪扭扭,正如日本文化中对事物本质和残缺的赞美,在他们看来一件陶器不应该是完美的,因为完美属于机器,而不属于人类,它更多地关乎揭示真理与生活的真实。
此次卡塞勃姆的作品与赏石并置于同一空间,实则是在东方文化语境下提供一种新视角。从微型山水中的“游历者”到感受卡塞勃姆自然创作的“观赏者”,观众将在禅观氛围中体悟西方绘画的风景描绘与东方山水精神的关联,透过赏石游历山水自然景观的过程,体验将山水与心灵相连的奇妙际会。在宏观而广阔的自然里,人类的出现与消逝,如同一瞬;日月升落,草木荣枯,四季更替,瓦尔兴湖静静地接纳了无数思想者与艺术家的来去。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曾说”我深根宁极,但我流动“(I’m rooted, but I flow),亦与“歧旅”殊途同归,仿佛是对艺术家创作和生活状态的最佳注脚。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万一空间 W.ONESPACE
卡塞勃姆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凝视着瓦尔兴湖畔,以绘画记录他心中所感知的景象,通过创作穿梭于古今艺术史,既有对当下的反叛,也是对跨世纪经典的致敬与延续。十余年后,他的作品正在一个不同的国度和文化语境下,与我们交流对待自然的生命体验。瓦尔兴湖依旧存在,那片他见过的山水,心中的山水,我们也得以一见。
文/邢云舒
阿克塞尔·卡塞勃姆(Axel Kasseb?hmer,1952-2017)在1970年代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师从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 )。自2001年起,他在慕尼黑美术学院任教。卡塞勃姆的作品曾在多家著名机构展出与收藏,包括德国的Leopold-Hoesch博物馆(2014)、波士顿美术馆(1994)、瑞士圣加仑美术馆(1994)、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89)、慕尼黑艺术协会(1986)、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卡塞勃姆开创了一种激进的、概念性的绘画方式,刻意挑战当时主流的绘画趋势,这也使他成为了欧洲绘画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以对绘画中失落价值的敏锐感知而为人所知,在一个绘画媒介的未来不断受到质疑的时代中,他的作品自信地展现了这些传统媒介的先锋性价值。
Axel Kasseb?hmer (1952-2017) was a German painter studied under Gerhard Richter at the Staatliche 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 in the 1970s. Since 2001, he is teaching at the Kunstakademie München. His works have been shown in institutions including Leopold-Hoesch-Museum, Dueren (2014),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1994), Kunsthalle, St. Gallen, Switzerland (1994), The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1989), Kunstverein München, Munich (1986),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among others.
Kasseb?hmer devised a radical, conceptual way of painting that deliberately defied dominant painterly trends and tendencies and established him as a seminal figure in German painting. His influential 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a keen sense of the perceived lost values of painting and confidently asserts itself in an era when the medium’s future is perpetually called into question.
展览相关阅读
万一空间是由三位90后艺术从业者在深圳创立的艺术空间。其诞生于疫情席卷全球的2020年,在后疫情时代涌现对艺术与生命的全新思考。空间致力于消解当代与古代的边界,融合美学研究逻辑下的现当代与古代艺术,构建一个不同国家、时期和形式的艺术在同一语境下共容的场域。W.ONESPACE is an art gallery founded in Shenzhen by three Generation Y art practitioners. It was established in 2020 during the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New perspectives on art and life have emerged in this post-pandemic era. W.ONE SPACE aims to mel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present, future and the past by mixing contemporary and ancient art under the logic of aesthetic research, thus bringing together ar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forms to interact and express in unity as ONE.
weonspice为一个灵感、冲动和际遇碰撞交错的实验场,这里有灵机一动、不切实际或偶尔严肃的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