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未来生命档案”艺术家介绍#未来生命档案#HOW AI+数字艺术年

未来生命档案
Life After Life
展期:2024年09月28日-2025年02月16日
策展人:于朕
联合策展人:王凯梅
执行策展:程斌、徐天仪
展览助理:景蕾
参展艺术家:陈抱阳、黄锐、柳迪、刘佳钰、陆明龙、宋琨、师榕、孙世晟、武子杨、王志鹏、叶凌瀚、於阗、于朕、张文超
参展艺术团体:同济CAUP AI艺术创研中心、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UFO媒体实验室、zzyw、Draftman
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一楼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主办:HOW昊美术馆
合作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同济CAUP AI艺术创研中心
赞助:艺云科技、明基BenQ、禧视传媒
特别支持:EDCC艺云数字艺术中心、擎动科技
鸣谢:张江集团、张江高科
HOW昊美术馆当前展览《未来生命档案》是一场规模壮观的多媒体艺术展览,围绕人工智能,硅基生命,物质迭代等当代热门话题,呈现19件艺术家及艺术团体的23件艺术作品。
展览旨在通过艺术作品探索数字世界中的生物形态和生态系统,体验数字生命的情绪轨迹和进化过程,摸索在数字世界与地球生物的交汇面上,超人类主义诉求下的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将何去何从。
本期内容将介绍参展艺术家孙世晟,以及他们本次展出的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同时发表观察员 欧祖琴对其作品的评论。
宇宙听起来是什么样?

师榕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Symphony of the Cosmos: Explorations on Planetary Molecular Music)在“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展出,2024?HOW昊美术馆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就提出 “琴弦的嗡嗡声中蕴含着几何,天体的空间中蕴含着音乐。”(There is geometry in the humming of the string. There is music in the spacing of the spheres.)早期的天文、物理学家,通过数学以及乐理的研究推导出宇宙中潜藏的声音奥秘。作为专注于跨学科研究天体物理与艺术的艺术家,师榕将我们对于宇宙的想象、声音的理解以及超感的体验结合起来,并提供一种触摸宇宙奥秘的可能。在集声音、装置、图像与互动的作品前,艺术家将问题抛向观者:没有介质可以传递声音的真空宇宙一定是静默无声?由于频率振动叠加而产生声音的本质还能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于万事万物中?
来自“宇宙的声音”这一抽象的词条,从单独又稳定存在的最小粒子——分子这一物质开始,关联每个行星的振动频率,最终通过视觉编程、数据声化形成独特的行星分子音乐。地球人对声音传播形式的认识总是默认通过空气中的分子,而总不习惯思考声音的节奏以及和旋也是电磁波和机械能。我们每日身处于被定律编码的巨大轰鸣的声效世界中,天然物理声音则像是一张保持振动却闷声不响的声网。未见其声,只缘身处其中而不觉 。

师榕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Symphony of the Cosmos: Explorations on Planetary Molecular Music)在“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展出,2024?HOW昊美术馆
但在这件作品前,观者被置于这样一种情境中,由投影和装置将整个空间映射成类行星的分子动态图像,通过直接的参与,时时聆听八大星体存在的古老韵律。地球从诞生以来经历的五代十二纪里,生命以不同形式的振动、频次以及能量来保持生机。这无疑是一次绝佳的机会通过实时的互动,体验地行星、巨行星以及冰态巨行星的音律异同。写到此刻,我意识到概念或者声音又一次通过静默脑波,经敲击键盘转化为无声文字,有一天又经我的声音重新被诉说。
不仅行星是声音,你也是,观星人,我们自身就是与宇宙关联最大的奥秘。
本期评论员:
香格纳画廊高级总监 欧祖琴
01
关于参展艺术家


师榕|Rong Shi
师榕是一位横跨中国和英国的天文艺术家。师榕的创作灵感源自于从童年开始对于天文学的热爱。在她的职业生涯中里,通过艺术表达宇宙秩序的本质成为她开创性工作的驱动力。她基于实时的、变化的、涉及五感的沉浸式互动,探索如何通过体验将构成现实的“冷数据”变成对人(或非人)有 意义的“暖数据”——即她将设计视为现实世界与人类感知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催化剂,这一概念贯穿于她整个学术和职业生涯。她近期的研究兴趣在互动装置艺术中形而上地表现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上。
目前,师榕是中国首个专注于天体物理与艺术的跨学科驻地项目——清华大学天文系的“触摸宇宙计划”的驻地艺术家;星河角落与《中国国家天文》联合举办的展览《步天歌》的艺术家。
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师榕在中国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艺术类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的支持下,前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并取得硕士学位。
师榕的作品得到了知名机构和平台的认可。她曾受到英国皇室和BBC的选拔和委托,为纪念英国国王和王后加冕而创作系列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加冕音乐会(英国温莎城堡)上展出,并由BBC向全球1200万人直播;此外,师榕的作品还曾在蓬皮杜IRCAM论坛(法国巴黎)、新艺术城市节(英国伦敦)、IKLECTIK(英国伦敦)、Klimt02(西班牙巴塞罗那)、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中国杭州),华润大厦艺术中心(中国深圳)和《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等平台展出。
在教学方面,师榕曾任皇家艺术学院信息体验设计硕士项目沉浸工作室(Immersion Studio)的教学助理,与NASA、Scene Everything和Worldview Space合作展开教学工作。
02
关于参展作品


《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Symphony of the Cosmos: Explorations on Planetary Molecular Music),2023,沉浸式视听体验和互动装置,2'33",图片致谢艺术家
师榕的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深入探讨了宇宙与声音之间深奥的相互关系,将观众沉浸在多感官体验中,揭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迷人旋律。
“如果你想找到宇宙的秘密,
就要从能量、频率和振动的角度去思考。”
——尼古拉·特斯拉

师榕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Symphony of the Cosmos: Explorations on Planetary Molecular Music)在“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展出,2024?HOW昊美术馆
《宇宙交响曲》包括沉浸式视听体验和互动装置。移动图像展示了动态图像和同步音效的融合,投影在“分子交响乐团”装置上。在互动环节中,观众被邀请选择?颗行星放置在装置的中心。通过压力传感器,他们可以触发周围化学元素球的振动。八大行星中的每颗行星对应着18个化学元素球,形成了一曲振动的交响乐。同时,所选行星振动的视觉呈现将投影在整个空间中。
在整个过程中,观众扮演指挥的角色,使某颗行星成为“分子交响乐团”的领导者,随时传达演奏指示给整个乐团。周围的18个化学元素球充当演奏者,持续振动,形成和谐而富有共鸣的合奏,直到更换行星为止。
通过数据声化的艺术,师榕创作了与天体邻居的分子和谐共鸣的交响乐。通过精心收集每颗行星的化学组成以获取光谱数据,师榕揭示了分子振动的频率。然后,通过视觉编程语言巧妙地将这些频率转化为音调和音量,为每个行星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分子音乐”。通过投影,装置将整个空间映射成一个类似行星的分子核心的动态图像。视觉体验不断演变,通过引人入胜的正弦波图案展示,镜像了分子振动的变化。

师榕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Symphony of the Cosmos: Explorations on Planetary Molecular Music)在“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展出,2024?HOW昊美术馆
从根本上讲,这个项目揭示了超越物质世界局限的新视角。一切存在都由原子永远舞动, 因此发出独特的声音,宣告一切都是声音。在这个范式中,师榕探索了深奥的观念,即行星不仅是声音的表现,你也是,事实上,每个生命都是如此。

师榕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Symphony of the Cosmos: Explorations on Planetary Molecular Music)在“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展出,2024?HOW昊美术馆
在虚拟主导的时代,师榕坚信人们必须尊重物质本身的性质,坚定地理解所有事物都以内在的声音本质振动和跳动。通过揭示这个原始真理,《宇宙交响曲》邀请?们进行思考,敦促人类重新燃起对宇宙交响乐的热情,并与存在的脉动心跳重新连接起来。

师榕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Symphony of the Cosmos: Explorations on Planetary Molecular Music)在“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展出,2024?HOW昊美术馆
03
更多过往作品

谱曲宇宙,漫游太空。艺术家师榕的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在国内外多个展览进行过展出。
2024年4月,艺术家交互艺术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在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中亮相。落地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本次展览以“可能世界”为主题,分为“太空史诗”“寰宇大观”“仿生格物”“无尽洞天”四个版块,从12000余件报名作品中遴选出210件参展作品,涵盖CG绘画、数字影像、交互艺术、混合现实等类别,以及其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艺术作品。

首届数字艺术大展“太空史诗”《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青年天文艺术家师榕带来的交互艺术作品《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深入探讨了宇宙与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观众可以将行星道具放置在装置中心,触发周围化学元素球的振动,在多感官体验中感受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迷人旋律。”
师榕说:“希望通过这个作品为大家提供一种感知世界的新方式。”
该项艺术装置在星河角落×《中国国家天文》“星河角落:步天歌”、London Crypt Gallery 均进行过展览。

首届数字艺术大展“太空史诗”《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览“未来生命档案”目前正在HOW昊美术馆一楼展厅展出中,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2024?HOW昊美术馆
更多展览相关阅读:
HOW AI+数字艺术年|「未来生命档案」正式开幕,策展人视角揭秘展览
HOW TALK|邀你参与一场「未来生命研讨会」,展览倒计时2天!
购票通道












昊美术馆(上海)是具备当代艺术收藏、陈列、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全新文化机构,坐落于上海浦东,共有三层展览和活动空间,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于201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昊美术馆地处张江高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让更多观众在工作之余前来美术馆观展,以此建立全新的艺术综合体和浦东文化新地标。昊美术馆通过持续深入地建立与国内外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项目之间的互动,举办高质量的国际性当代艺术展,建立国际化的交流及展示平台,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以及东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