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Dialogues with Turner: Evoking the Sublime)正在浦东美术馆展出中,汇集逾百组作品,包含约80件透纳真迹,囊括油画与水彩珍品,以及来自十余位全球知名当代艺术家作品,与透纳交相辉映,共同探索光影与氛围的神秘魅力。
针对本次展览中的【对话】部分,浦美及展览策展人有话说——

展览策展人、英国泰特国际合作高级项目策展人伊丽莎白·布鲁克在策展时巧妙穿插了十余位知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中与透纳的作品形成多组“对话”。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对话】,是他们穿越时空与透纳共同探讨“光”与追寻“崇高”,是当代艺术与经典之间的共鸣,是泰特在全球范围内举办的同类题材展览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盛典!

展览中的“对话”,为“崇高”这一18世纪的概念提供了21世纪的诠释。
尽管相隔两百余年,但每幅作品在主题、技法或风格上都与透纳的浪漫主义绘画遥相呼应,再次证明透纳经久不衰的时代关联性和影响力。

他们并非随机选择,而是受到透纳影响的后世艺术家们。
他们是知名的世界级当代艺术巨匠,他们的艺术创作都受到了透纳的深刻影响,其中多位更是透纳奖获得者!
上下滑动查看当代艺术家与他们的作品

策展人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精选约20件当代作品,在各单元中与透纳交织呈现,它们与对应单元的主题相关,更与透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在【序曲:一间暗室】单元,透纳和凯蒂·帕特森都展现了对月亮的浓厚兴趣和对天文景象的卓越观察力;在【威尼斯:崇高之城】单元,威尼斯作为透纳和霍奇金共同喜爱的地方,在不同时辰不断变换自然光景,带来丰富的戏剧效果……
展览中的多组对话极具深意,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举例来说,许多观众被展览结尾处来自透纳和罗斯科两件作品在同一面墙上的并置吸引目光,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墙的背后写着一句罗斯科的打趣话:“透纳这个人,从我身上学到了很多。”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透纳的《三幅海景画》与罗斯科的《无题》颇为相似,它们在【透纳晚期:自然的崇高】单元的相遇别有一番对话意味。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
《三幅海景画》
约1827年,布面油画
1856年英国接受的透纳遗赠
? Photo: Tate
晚期的透纳在创作中更为大胆和富有表现力,《三幅海景画》中几乎没有什么具象或地形元素。这种主要体现光线和大气的画作处于一种元素状态,提炼出观众的情感回应。

马克·罗斯科
《无题》
1969年,纸上丙烯
1986年由马克·罗斯科基金会赠
?1998 Kate Rothko Prizel & Christopher Rothko ARS, NY and DACS, London
马克·罗斯科追求表现力与情感效果,《无题》中两个不同深浅的棕色矩形,在白色边缘的凸显下,画面深度与远处光芒得到暗示。
正是透纳这些晚期作品对20和21世纪的抽象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艺术史上才有了抽象表现主义的领军人物:罗斯科!
展览中这些知名当代艺术家们作品,彰显了崇高美学持续至今的影响,也引导着我们重新审视透纳的创作。游走展厅之间,在感受透纳作品魅力的同时,别忘了“聆听”他们的“对话”。

浦东美术馆按馆收费
一张门票(80元起)纵享馆内所有展览
正在展出↓



VR虚拟现实体验↓

浦东美术馆会员卡↓

购票详情请戳↓

第二届“美普绘”
少儿艺术家培养计划↓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