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Photo credit to Charles Guo


倪有鱼,1984 年出生,是一位常居上海的艺术家,2014年 CCAA 最佳年轻艺术家奖获得者。从 2005 年起,倪有鱼曾在上海开始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划和艺术个案的批评写作。自 2007 年起,他开始成为独立艺术家。他曾受邀在上海美术馆、台北当代美术馆、德国 Kunstverein Konstanz、加州橘郡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和美术馆以及贝浩登、CFA 柏林和 Galerie Obadia巴黎举办个展,并被布鲁克林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香港 M+美术馆、香港艺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和美术馆、悉尼白兔美术馆、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柏林 Me 美术馆、希克收藏、皮诺收藏、DSL 收藏及瑞士齐斯拉艺术基金会、SCoP、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策展人徐小丹博士:你用黑板和粉笔灰制作的“尘埃“系列,可能是你最知名,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示最多的作品系列之一。这个系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是如何制作的呢?


倪有鱼: “尘埃” 最早开始于2010年,至今仍在延续。当时我想做一件“贫穷艺术“的作品,还能有什么比灰尘和空气更便宜的呢?


“尘埃”一般选用一张星空图为蓝本——有时候是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例如Thomas Ruff的星空摄影,有的时候是某个坐标位置,天文馆的星空记录。这次展出的《尘埃18》是以19世纪的螺旋星云古版书为蓝本创作的。我使用打网格这种古典的图像复制方法,将星空图用粉笔一点点临摹到一块等比例放大的黑板,用粉笔灰“摹写”到黑板上。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尘埃之子」当代艺术群展,2024,MAYAO Gallery,香港


策展人徐小丹博士:你如何将难以捕捉的粉笔灰固定下来,形成一幅壮阔的星空呢?


倪有鱼:我使用专门调试过的喷胶,平均的喷在黑板上,反复几十遍,才能几乎不留下痕迹的将“星尘“固定下来。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Dust XVIII (Spiral Nebula) , 2017, Mixed Media, 31.5 x 45 x 4 cm


策展人徐小丹博士:“尘埃”的结果非常诗意,但是创作的过程极其理性,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枯燥的劳作。


倪有鱼: 是的,每幅“尘埃”通常要花费150-200个小时。但是手工绘制也会自然带来一些误差,测量的理性和手工的感性构成了一种拉锯张驰的关系。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Dust Sketch XVIII (Spiral Nebula) , 2017, Mixed Media, 31 x 4 cm


策展人徐小丹博士:为什么“尘埃”系列一定要以宇宙为蓝本?


倪有鱼:当这件作品被挂在展厅里,每一秒钟都有看不见的浮灰附着上去或者游离开,这就像真实的宇宙,每一秒实际都在发生改变。通常人们认为一件艺术品挂在美术馆的展厅里,它就是稳定的。事实上,即便是一张绘画,它也无时不在变化,只是说这种微妙的变化并不被我们洞察。而“尘埃”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想把这种变化的关系从相对的稳定性中提取出来,作为作品的灵魂。


就像古代哲人所说, “宇宙即是尘埃,尘埃即是宇宙”。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Photo credit to Shanghai Powerlong Museum


与此同时,2024年11月2日起,上海宝龙美术馆将推出艺术家倪有鱼迄今为止最大型个展“手卷 REEL UNREEL”。此次展览将运用美术馆的1&3号展厅展出超过三百件作品,涉及艺术家十余年来在绘画、装置、雕塑、摄影、拼贴等多重媒介的全面探索。这也将是宝龙美术馆自开馆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艺术家个人展。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Photo credit to Shanghai Powerlong Museum


观众将被引导从1号厅开始,如同观看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的山水长卷,移步换景,螺旋上升至1号厅的最高点,随即转入3号厅。展览中近半数件作品是第一次在国内发表,并涵盖艺术家近年的重要新作。展览持续至2025年2月23日,同时展期内将出版艺术家同名大型画册。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Photo credit to Shanghai Powerlong Museum



「尘埃之子」当代艺术群展

2024年10月25日—2025年2月8日

周三至周六 11am—6:30pm

香港黄竹坑道49号得力工业大厦10E,MAYAO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策展人:徐小丹博士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徐?丹博?(出生于中国,现居英国伦敦)是?位策展?、写作者和艺术史研究者,她的展览计划与学术研究跨越古代到当代及数字化等多个领域。?2011年以来,她在威尼斯双年展(平展览)、?兰三年展、布鲁塞尔的BOZAR、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北京今?美术馆等国际艺术机构参与策划与组织了多个展览项?。她策划的展览曾在上海、东京、巴黎、北京和?港等城市展出。她也是2022年现代汽车策展?奖的终选候选。


在策展?作之外,她的艺术史研究还被?津?学、慕尼??学主编的学术集所收录。她为《艺术》期刊等艺术期刊撰稿,并定期为各种艺术项?撰写章,并进艺术家访谈。她翻译的《古根汉?传》于2014年出版,该书已被多个?学列?艺术史专业必读书。


助理策展人:李嘉?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李嘉?,1994年出?于广州。策展?、研究者,现居广州和悉尼。曾在?本京都?学学习,后于悉尼?学和新南威尔??学取得硕?学位。曾先后就任于悉尼?学周泽荣博物馆、独?展览策划?组X? Office。策划过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城市项?板块,并获「青策计划2023」?奖,2024年?选新绎美术馆青年策展?计划前10名。


「尘埃之子」艺术家专访—倪有鱼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