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约翰·克瑞坦
《死蝇》2023
青铜与釉面石器底座
雕塑:33 x 56 x 32 cm
底座:11 x 67.5 x 41 cm
版本:2/6 + 1 AP
阿尔敏·莱希- 伦敦荣幸呈现约翰·克瑞坦(Johan Creten)于画廊的个展「远离令人麻木的速度」(Far removed from the numbing speed)。展览已于2024年11月14日开幕,并将展至12月20日。
约翰·克瑞坦 「远离令人麻木的速度」 @ 阿尔敏·莱希 - 伦敦 展期:2024年11月14日12月20日 Grosvenor Hill, Broadbent House London, W1K 3JH 周二至周六:早10点至晚6点
正在展出|阿尔敏·莱希 - 伦敦
「远离令人麻木的速度」
2024年11月14日 — 12月20日
此次展览以更为亲密的视角呈现艺术家的作品,展出了一系列他称为“图书馆版本”(library version)的雕塑。这些作品尺寸,更接近他在创作大型作品前制作的粘土模型——也类似于他收藏的文艺复兴时期传统青铜器。这些雕塑专为家居设计,可置于书桌上或书籍间。如同展览标题所讽刺性的暗示着,本次展览旨在让观众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过度的数字化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更具参与性和再生力的艺术体验。尽管这位比利时雕塑家的作品在国际上颇受欢迎,但却鲜少于英国展出作品。2005年,他的瓷器雕塑《女性之香》(Odore di Femmina)曾在华莱士收藏馆(The Wallace Collection)展出,与馆内涵盖中世纪至19世纪的藏品进行对话。2010年,他半人半果的雕塑《为什么奇异的果实总看起来如此甜美?》(Why Does Strange Fruit Always Look So Sweet? )则与查茨沃斯庄园(Chatsworth House)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岩石花园环境和谐相融。
约翰·克瑞坦
《鲱鱼》2023
青铜与釉面石器底座
雕塑:54 x 18.3 x 19.1 cm
底座:123 x 31 x 31 cm
版本:2/6 + 1 AP
约翰·克瑞坦
《鲱鱼》(细节)2023
青铜与釉面石器底座
雕塑:54 x 18.3 x 19.1 cm
底座:123 x 31 x 31 cm
版本:2/6 + 1 AP
这些象征着艺术家当代陶瓷艺术实践的杰作,同时与英国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建筑的精彩相遇,凸显了陶瓷作品与过去的“永恒”关系这种时间与空间参照的模糊性,构建出与象征主义(Symbolism)之间的深刻关联——这一艺术运动创造了一种与当代混乱脱离的内省性时间断裂,诗意地将我们置于一种模糊的时间状态,徘徊于昔日理想与未来世界构建之间。
约翰·克瑞坦
《海马》2023
青铜与釉面石器底座
雕塑:60 x 26 x 33 cm
底座:31 x 31 x 31 cm
版本:2/6 + 1 AP
约翰·克瑞坦
《羊》2023
青铜与釉面石器底座
雕塑:10 x 20 x 10 cm
底座:5 x 28 x 20 cm
版本:2/6 + 1 AP
此次伦敦展览延续了巴黎展览「如何向网红解释雕塑?」(How to explain sculptures to an Influencer?)的展示模式,同时在铜绿处理上略有不同。约翰·克瑞坦在木质底座上展示了以失蜡铸造法制作的小型青铜雕塑,这些雕塑基于他的“兽谱”,包括《蝗虫》(Sauterelle)、《海马》(l’Hippocampe)、《死蝇》(Mouche morte)、《伪君子》(l’Hypocrite)和《羊》(Mouton)等,以及神话形象如《持鲱鱼的女子》(Femme au hareng)。此外,还有包括《相遇》(La Rencontre)和《这是我的本性》(C’est dans ma nature)在内的浅浮雕组成的“墙面装饰”,以及《银镜》(Miroirs d’argent),加强了作品叙述性的特点。如要欣赏展览的全景布局,则可以从在合适不过的如同凳子一般的釉面陶器底座雕塑《观察点》(Points d’observation)上观赏。
约翰·克瑞坦
《相遇》2022
失蜡铸造的镀金青铜
35 x 23 x 8 cm
版本:3/7 + 2 AP
这一布局让人联想到“整体艺术作品”(Gesamtkunstwerk)的理念,即一种完全整合的艺术形式,模糊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此外,这些神话生物与其大型版本雕塑(可以于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Moderne ]和奥尔良博物馆[Musée d’Orléan]中见到的展品)之间的对话超越了动物寓言或喜剧艺术的戏剧框架,更接近瓦格纳式戏剧的深度。
约翰·克瑞坦
《银镜 No.1》2022-2023
银色上釉石器
40 x 100 x 5 cm
版本:3/7 + 2 AP
这些作品营造出一种与现代生活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的宁静与沉思氛围,让人从社交媒体和过量信息的重压中得以片刻解脱。展览揭示了艺术品的内省力量及其振兴作用,以对抗这种信息过载的“麻木”效应。约翰·克瑞坦表示:“每件雕塑都是一个谜团,可以被解读为对生命力的象征性思考,展现出真正非凡的内在力量。”
「远离令人麻木的速度」
2024年11月14日 — 12月20日
受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影响,克瑞坦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以作品的宏大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建立联系,同时从原始文化汲取灵感的形态中找到“生命力”的起源。摩尔将这种“生命力”与“哥特式理想”的基础联系起来,而后者是克瑞坦寓意性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希腊化理想”,这种美以“表达的力量”脱颖而出,激发“超越感官的精神活力”,这种活力也许直接与现实接触,“或许表达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并唤起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因此,他认为“纪念碑性的宏大是一种精神上的特质”:即使是微小的雕塑,也可以因其精神的质量而具备纪念碑性的宏大存在感。
克瑞坦作品的内省深度似乎与“神圣”体验息息相关,这一方面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无论是通过他对存在主义主题的探讨、于艺术实践中对原始材料的运用,还是雕塑中宗教或象征性意象的人形化形状。此外,他的戏剧性布局的瓦格纳风格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神圣性。将艺术家作品重新置于日常环境中,为其开辟了新方向。正如宗教史学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在《神圣与世俗》(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中所指出的,神圣在传统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具有转化力量。神圣的神话允许人们象征性地回到神话时代中的起源,回到神圣作为世界结构的时刻。这种回归能够让个体或群体重新焕发生命力。
约翰·克瑞坦
《伪君子 - 图书馆版本》2023
青铜与釉面石器底座
雕塑:50 x 40 x 25 cm
底座:25.5 x 26 x 26 cm
版本:2/6 + 1 AP
约翰·克瑞坦
《伪君子 - 图书馆版本》(细节)2023
青铜与釉面石器底座
雕塑:50 x 40 x 25 cm
底座:25.5 x 26 x 26 cm
版本:2/6 + 1 AP
延续他个人收藏中那些植根于古老甚至原始想象的物品,克瑞坦通过这一系列雕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注入了一种“神圣感”。这些作品以其带来的抒情间歇,重新将我们与普世的“整体”现实连接起来。在社交媒体“虚拟”剧场造成的连接过载中,它们为日常的空虚重新赋予了存在的意义。身处动荡与幻灭交织的时代,这些作品的深度日复一日地激励着我们,为实现自我变革提供必要的创造能量。正如波德莱尔(Baudelaire)在瓦格纳歌剧中象征主义的梦境里所窥见的“现代性标志”一样,这或许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文 / David Herman(艺术总监、策展人)
比利时雕塑家约翰·克瑞坦于1963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法国巴黎。尽管最初接受的是绘画教育,他的主要创作媒介很快就转向了陶瓷与铜金属。自80年代以来,克瑞坦便与卢西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以及托马斯·舒特(Thomas Schütte)一起被称作陶瓷艺术复兴的领军人,将陶瓷视为连接绘画与雕塑的一种具有灵活性的中间媒介。克瑞坦在艺术界也有着“陶土吉普赛人”(The Clay Gipsy)的爱称,前往世界各地找寻创作机会,足迹遍布迈阿密到墨西哥、从海牙到纽约。
阿尔敏·莱希(巴黎 | 布鲁塞尔 | 伦敦 | 纽约 | 上海 | 摩纳哥)
于1997年创立,现代理众多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