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圣光》之一20*30cm
纸本水彩2023
谢维朗创作的时候使用到大量的图像,他喜欢用一次性胶片相机来拍摄生活瞬间,从不摆拍,只是记录见到的人,吃过的饭,看过的景,走过的路,一次次的快门下,穿连起丰沛的回忆。

《冷萃后的早晨》13*20cm
纸本水彩 2023
数码所拍即所得,确实很方便高效,但谢维朗更喜欢胶片,冲洗成像需要时间,再次看到这些照片时,他们都变成了快门记录的回忆。对艺术家来说这些图像是宝贵的,它们在帮助找回那些曾经的记忆,别人的记忆,对摄像者未曾经历过的记忆。
正是这些微小的记忆,组成了谢维朗的创作。他从来不会简单摹写图像原本的状态和照片质感,而是去围绕某一瞬间的图像,把当时发生的所有事情进行回忆、复盘,感受当时的情绪,感受当下心情变化的颜色,感受最强烈的记忆点并将它们捕捉,它们可能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物件,打破原本物像的样子进行重构,用艺术的语言将其显化,尽可能的放大感受,去掉非必要的元素,剩下的便是纯粹本身。

《东廊》49*76cm
纸本水彩 2023
艺术家创作过很多关于通道的题材,之前有段时间谢维朗在北京,冬天很萧瑟但印象中阳光每天都很灿烂,从早到晚天空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光线。艺术家经常出入各种地方的通道,通道里会反射各种颜色的自然光,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在他眼前,但是模糊了时间,模糊了地点,模糊了状态,只是体验为每天在路过、在进入这样的空间中。

可能人与这些空间本来就是一体的,它们在容纳光与个体存在,容纳我们的交融和对话,仿佛此时<我>才是属于<我自己>的。
《冰箱里留半颗瓜,你还在等那个她》22*15cm
每个通道空间都是不同的氛围和情绪,在谢维朗的记忆和感受里,它们被赋予了根本不存在的颜色和光的氛围,通道变成了载体,承载着艺术家的感受、记忆和绘画审美。

《楼下有盏温柔的路灯》50*37cm
纸本水彩2024
自相机诞生,我们的艺术创作就在往图像艺术上迈进,如今呈现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图像艺术局面。图像,是在定格我们历史时间线上某个瞬间的物像,并以二维的方式呈现。以前的绘画艺术是在压榨艺术家,压榨思维,而如今的绘画艺术创作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压榨图像,创作者在想方设法的让图像更有特点,更有艺术性。

《春风》110*40cm
纸本水彩2024
Q: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注意过消失的建筑、地点、路名吗?
A:二十年前家旁边有一个旱冰场。我经常去那滑旱冰,平时光顾那里的都是大学生,他们留着长发,穿蓝色牛仔裤,戴方框眼镜,嚼着红色口香糖。旱冰场里在疯狂闪烁五颜六色的光斑,若干个灯球在头顶旋转,音质极差的音响里放着当时我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风格(后来我才知道是Disco)。后来突然有天说要改造,改成了某单位的金工车床实训基地。一周内,这里从承载年轻的欢笑和荷尔蒙,变成了容纳冰冷零件的机器设备,不再热闹,不再闪耀五彩斑斓的光。如今那片区域都已经荒废,去年我又去了趟那里,破败,冷清。楼还是老的楼,砖还是老的砖,但我们这群滑旱冰的年轻人都已散落各地,变化极大。或许我们各自都还能找到新的旱冰场,有更时髦的音乐,更优秀的场地质量,但再也没有了当初那双合脚的老式旱冰鞋,因为它们早就和二十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一同消失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Q:如果推荐五本书。

路亚所期待的机会永远是下一杆

脊背出汗的形状,是灵魂的模样

2000年出生于四川
2023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
现为东华大学美术与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欢迎移步展厅观看
……
建议绿色出行,地铁1、10、12号线(陕西南路站7号口)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