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文章来源于烟囱PSA


目前,展览“尹秀珍:刺天”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呈现。在展期期间,“烟囱PSA”将结合艺术家的个人表述以及策展人的阐释,和你分享尹秀珍的代表作品,并跟随展厅线索,走近尹秀珍其人,一同思索尹秀珍艺术创作中的核心问题。


本期将聚焦展览中取自展览同名的作品“刺天”。这一作品中的《飞行器》曾参展2008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也是理解尹秀珍创作的关键线索。



刺天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 尹秀珍,“刺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


位于一楼展厅大堂的展览同名装置名为“刺天”。这件大型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飞行器》、《刺天》和《补天》。整件作品通过过去与未来的交织,以及各种元素的混杂与碰撞,为观众开启了一段神秘的“刺天”之旅。



飞跃十余载的“飞行器”


《飞行器》曾参展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它由一台农用手扶拖拉机、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以及一架用铝皮和日常用品模拟制作的波音747民航飞机共同组成。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尹秀珍,《飞行器》及局部,2008年,穿过的衣服、不锈钢、木板、汽车、拖拉机,353×1592×1220厘米,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展览现场,2008年,上海美术馆。艺术家供图。


《飞行器》的一端是一辆农用手扶拖拉机。中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于1958年生产,它象征着农业机械化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几千年来依靠牛耕的历史,进入了“耕地不用牛的时代”。另一端是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桑塔纳是中国第一台合资轿车,从1983年开始组装生产,桑塔纳轿车的成功生产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轿车工业的正式启动,随后,桑塔纳的国产率迅速提升,带动了相关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它是现代化家庭生活的开始,因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还有一端是一架用铝皮和日常用品模拟制作的波音747民航飞机。这种飞机于1980年引进,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对世界打开门扉的决心,见证了中美两国直航、中国申奥成功、中国民航跨越北极,以及中国第一次生物燃油试飞等多个重要时刻。对于《飞行器》这件作品,尹秀珍在2008年的自述中写到:


“人货两用手扶拖拉机,轿车,飞机——这三种交通工具连接着乡村,城市和世界。由这三种交通工具再造出的飞行器将差异和共识,交融和矛盾共处统一体。它是不同层面生活和时代的交汇点,是混合生活方式的思考空间。”



▲ 《飞行器》局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


《飞行器》是一个交通工具,是一个建筑,是一个公共场所,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地方,艺术家鼓励观众随意进出,在其中相遇、交流,共享彼此的经验。



 拼天、补天、刺天


在本次的展览中,尹秀珍再次将作品拓展,飞行器上连接的白色旧衣物并未一同展出,钢架结构以裸露的骨架形式呈现。艺术家选择将五彩斑斓的旧衣物悬挂在上端的天花板上,形成一个破碎、绚丽的穹顶,与下方交通工具的金属质感形成视觉对比。早在2015年,尹秀珍曾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创作作品《拼一片天空》,这是一个环保主题的艺术项目,尹秀珍请各国驻巴黎大使馆协助收集了各国人们穿过的各种各样蓝色的衣服,然后再以各国权力机构的建筑形式为基础,把这些衣物缝制到行李箱上。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 尹秀珍,《拼一片天空》,2016-20 (局部),图片来源网络


2020年,由王慰慰策划的尹秀珍个展《补天》在香港六厂纺织艺术文化馆(CHAT)展出,展览的中庭展出了尹秀珍和当地社区的居民、学生和志愿者用收集来的蓝色衣物共同缝制的行李箱“天空”,工作坊设置在中庭的行李传送带下方,“疫情肆虐,世界各处的变革仿佛一片被撕烈的天空,需要我们共同填补”。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  尹秀珍,《补天?中转站》,香港CHAT六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2020,图源网络


此次的《补天》则在之前作品的基础上更为多元,在视觉层面上,观众可以看到一片被刺破的碎裂天空,它既含有远古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的意象,也具备现今人类冲破天空的冲动和勇气。而观赏这件作品的三个视角同样新奇有趣:当你位于一层的大厅,你可以抬头仰望天空。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PSA一楼仰视视角下的“刺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


但是当你乘坐电梯去往二楼,回头看时,它从一片天慢慢变成了“一线天”。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在楼梯上平视“刺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


当你走到三层,从三层往下看就会获得“上帝视角”,所以整个一层、二层、三层是天、地、人三个视角去看这件作品。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PSA三楼俯视视角下的“刺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


在《飞行器》与《补天》之间,形似一根“火箭”形态的金属长针则为《刺天》,它高达15米,内部精心设计为中空结构,以一种强有力的冲力笔直的刺向苍穹。对于“补天”与“补天”,尹秀珍说道:“远古时期的天就是世界,今天的天则是天外有天。‘刺天’和‘补天’看似矛盾,实际上我觉得它有一个界,我们其实不断的在修补自己,然后再不断的寻找、突破。”正如“敬授人时”“至信如时”等流传至今的表述都暗含一种传统观念,道德伦理的定义或者是人间的秩序来自于天象或是对星象的观察,天文和人文互相贯通。艺术家试图通过作品传达一种深刻的理解和反思,即在行进与探索中不断向前,并时刻葆有对自我的省思与面对“天”外未知的勇气。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 尹秀珍,“刺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



相关阅读:

??三个转折点,带你认识艺术家尹秀珍

??“六根之法”??推荐你以这种方式打开尹秀珍“刺天”展览



相关展览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尹秀珍:刺天

展期:2024年11月9日至2025年2月16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楼

策展人:巫鸿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票价:免费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2024年11月9日至2025年2月16日举办中国重要女性艺术家尹秀珍的个展“刺天”,由艺术史学者巫鸿担任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尹秀珍的艺术创作立足于人,对日常材质的敏感使她的作品总是含有生命的温度。通过约二十件材料和语汇各异的巨作,展览不仅呈现了艺术家尹秀珍的标志性作品与最新思考,也带领观者展开一场围绕天与地、人和宇宙、内与外的讨论与想象。





 正在展出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尹秀珍|PSA|聚焦展览同名作品“刺天”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