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7日至2025年2月15日上海当代艺术馆威尼斯双年展“镜中行旅”主题展览,继意大利威尼斯站后来到了中国,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火热展出。
展览首站以威尼斯国际大学(VIU)为展陈空间,呼应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处处都是外人”的主题,由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孙文倩(Miriam Sun)和意大利策展人朱莉安娜·贝纳西(Giuliana Benassi)倾情策展。
展出期间(2024年4月17日至5月16日),展览获意大利主流艺术媒体Artribune报导,被评为威尼斯双年展最值得看的十个展览排名第二。
“镜中行旅”威尼斯站展览掠影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 <<<
如今"镜中行旅"在上海当代艺术馆
以崭新姿态启幕中国之行。
在这次的展览中
多位在意参展的艺术家
(杨泳梁、史成栋、邱岸雄、
林辉华、郭飞、金望)
将他们对城市与人的思考带回了上海。
从跨越东西的文化对话,
到回归故里的在地言说,
展览在延续行旅视角的同时,
也为中国的观众
创造了植根文化脉络的反思语境,
带回了后人类时代的科技之问与存在之思。
杨泳梁:

出身于上海嘉定老城的多媒体艺术家杨泳梁继威尼斯站展出作品《月光系列》与《仿古山水-临流独坐图》后,为家乡的观众带来了他的影像作品《极夜花火》。
从小研习古典山水的杨泳梁从2005年起开始创作当代艺术。对他来说,传统山水作品的意境是他创作中不变的核心审美与精神内核。面对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他致力于将自己置于世界语境中思考问题,形成了数字山水的标志性艺术语言。

杨泳梁:《极夜花火》
此次他带来的影像作品《极夜花火》坐落于一楼展厅的中央,使用数字编辑软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壮丽夜景进行了解构与重组。作品远看是一副气韵生动的山水巨册,近观却似走进了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
夜空之下,万家灯火有如繁星坠落群山,细密的车流向天边蜿蜒,烟花在广袤"自然"中静静绽放。通过当代景观与山水构图的并置,作品革新并重构了中国山水的当代表征。
在赞叹现代化成就的同时,
作品也将思考引向了城市化、商业化和消费主义
所引发的自然改造带来的生态问题,
以及对文人山水之精神如今何在的叩问。
史成栋:
同样关注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精神图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的绘画艺术家史成栋,在"镜中行旅"威尼斯站展出了《时空对话》与《夏日焰火》两个系列的作品。

前者将中国园林的空间营造引入画中,以游园的方式引导观众寻找人、自然与时间的答案。后者则来到了此次上海站展览特辟的镜厅之中,展现另一种对当代人精神图景的描绘。

史成栋:《夏日焰火》
此次展览布面油画作品《夏日焰火》以喷泉为灵感,试图通过对光线的捕捉,转译具有能量感的动人瞬间。艺术家以离奇迷幻的色彩风格,构建出一个神秘而绚烂的场域。如焰火般恣意绽放的喷泉,既成为对现实世界的斑斓映照、现代人的精神幻象,也打开了通往不同维度世界的入口,给人以从凝滞的日常生活中突围的强大力量。
在如此炫目的现代图景背后是技术的狂欢与科学的跃进。对此,传统文化该如何找到崭新的言说方式与赓续可能?
这个问题在跨媒介艺术家邱岸雄的作品中给出了答案。
邱岸雄:

出生于四川的邱岸雄,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作为水墨动画代表艺术家,他重拾古典神话与传说沟通天地的宇宙之思,结合志怪神话与科学遐想,开辟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此次上海站的展览中,他不仅带来了曾于威尼斯站展出的彩色水墨动画作品《天咫修月》,还带来了他的绘画作品《金枝》系列。


邱岸雄:《天咫修月》
《天咫修月》以唐朝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唐人迷途山中,却偶遇修月之人的传说为蓝本,结合爱因斯坦“双生子佯谬”的相对论实验,以穿越时空的宇航员替代原著中修凿月亮的工匠,建构了一场古今相逢的奇遇。
作品从古人的对月遐思出发,演化为科学时代的技术神话,重新打开了囿于物质世界的现代人对世界的想象。

邱岸雄:《金枝》系列
而他的《金枝》系列则是受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人类学巨著《金枝》启发,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青山绿水的色彩系统为骨,人类与世界之神性联结为魂。画作中,他所描绘的动植物,不再是现代知识系统中被分门别类、客观认知的对象,而是被还原为万物有灵的世界里具有神性或灵性的生命奇迹。
这种跨越物种的生命之思,在马来西亚当代艺术家林辉华(H.H. Lim)的《代码》系列中延续了对于存在本质的追问。
林辉华(H.H.Lim):
生活工作于槟城和罗马,林辉华长期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他的作品以观念艺术为主,通过实验图像与语言之间的模糊性和不协调性,揭示语言功能与现实之间矛盾,探索当下性与我从何来的哲学之问。



林辉华(H.H. Lim):《代码 7568》 《代码 1627》
继威尼斯站带来《代码》系列作品之一,在本次上海站的展览中,林辉华带来作品《代码 1627》与《代码 7568》。在这两幅布面木炭作品中,艺术家将自然中的肉食动物、草食动物,与人类研发的机械和公式并置于画布之上。并以创作时直觉感应到的随机数字,引出被称为数学黑洞的卡普雷卡尔(Kaprekar)常数"6174"。
面对人类越来越依赖科学理性与机械制造的生存现实,
林辉华试图重拾存在于动物身上,
却为人类所放逐的性灵世界,
寻找二者和谐共生的可能。
在此番出征威尼斯的作品中,
由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孙文倩
担任总导演的重磅作品《DNA》系列,
正为科学与艺术的联结打开了可能。
《DNA》系列由即兴音乐作品《接触/AInvolved》和AI参与创作的声音影像交互作品《endlessREDDAL》组成。面对充满未知的基因序列,与同样不可预知的人工智能,这组作品在视觉上以一条不断上升的DNA双螺旋结构,构成了一座不断生成、永无止尽的生命之梯,带领观众踏上最原初的生命旅程。
郭飞:

在本次上海站的展览中,由电子音乐人 、声音艺术家、视觉艺术家郭飞创作的《endlessREDDAL》在三楼的展厅中等候与观众见面。
这件作品有幸得到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可·列维特(Michael Levitt)指导,并获得罗震、殷腾飞教授所带领的中国科学家团队的理论支持。作为出访意大利的重要作品,为了凸显人类眼中的世界如何不同,团队通过研究中国人和意大利人瞳孔颜色的表型变化,确定了18个基因和41个位点的主要影响因素。
|
向下滑动查看
|
郭飞:《DNA》系列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对人类DNA的4个碱基A/C/G/T做了AI转译处理,并将之转化为特定的声音频率与节奏序列。继而根据意大利-中国人种的特定表型变化,推导出“参考碱基”的不同变化序列。最终,通过一系列特定声音频率触发视觉交互,自动持续生成不断演变的电子原音音景序列,以及人类DNA基因图谱的动态视觉影像。
作为艺术家,郭飞的艺术实践跨越声音、实验影像、新媒体艺术等不同领域,受极简主义、随机主义等观念影响,他实验性地运用多层次声音织体,构建沉浸感极强的Dub techno/氛围环境/实验音乐。在此次上海站的展览中,他还带来了作品《CrossReaction No.2》《CrossReaction No.5》《Random/Array》。

《Random/Array》

《CrossReaction No.2》

《CrossReaction No.5》
《CrossReaction No.2》《CrossReaction No.5》概念来源于DNA基因序列在微观层面变化反应中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有声动态影像,呈现出随机基因序列图组(表型)在粒子扰动下持续的动态性演进与突变,在不断地流动与生成中形成一幅幅新的“瞬时静态”画作。画面中央缓慢旋转的轴,作为一种永远在场的固定性力量,将不断生成的画面拉回。
作品的音效设计运用了粒子合成方式将声音打散重组,作为艺术家对DNA基因微观变化下感官体验的具象化。
《Random/Array》由互相独立的影像作品《Array》和声音作品《Random》构成非连续性的模糊叙事。在影像作品《Array》中,算法模拟出无限不重复基因序列组图谱(表型),通过不断闪烁变化的视觉主体,构建了一个转瞬即逝的永恒空间。声音作品《Random》用变化的长音波形,消解模糊了音乐的调性中心和主题,不断变化的状态将不安的情绪递归、放大,创造出一个摇摆不定的时空力场。
威尼斯站《DNA》系列中的另一件即兴音乐作品《接触/AInvolved》,由郭飞操作硬件模块合成器,与金望演奏的管风琴,现场合作而成。通过历史悠久的"乐器之王"管风琴与现代电子音乐及各种乐器交织的演奏,表达对过去与未来的敬意。
金望:
在"镜中行旅"上海站的展览中,曾多次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香港艺术节等音乐会上演出作品,并与各领域艺术家广泛合作的作曲家金望,带来了他的六声道预制声音作品《语言》。

在二楼展厅的小放映室内,六只音箱如六个独特个体,分立、对峙。它们时而"自说自话",时而共振和鸣。乐音、鼓点、风声、鸟鸣……

金望:《语言》
金望以物体的敲击、自然界的声响等非文字的声音形态,构筑起一个剧场般的神秘空间。通过唤醒观众的心灵,作品摆脱文字符号的禁锢,打开了一种与世界联结的最真诚的方式,将"语言"归还世界。
从水城威尼斯到上海,“镜中行旅”展览跨越东西的脚步,为世界观众打开了对“无形之城”的探索,与对“无形之己”的深思。在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之际,上海当代艺术馆秉持“跨界+”的重要发展方向,希望通过“镜中行旅”主题展览,打开审美新视角,打造以多样性、融合性为特征的艺术新生态。借助当代艺术这一媒介,在“对镜”与“遥望”的思辩中,为观众打造一个通往自省与自洽的镜像通道。
>>> 正在展出 <<<

镜中行旅
TRAVELLERS MIRROR CITIES
>< SEITIC RORRIM SRELLEVART

展览时间
2024.11.7 - 2025.2.15
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7号门内
购票方式

-
Author:Qinyun
Designer: Qinyun Meili
MoCA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