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录于话题


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
Art Basel Miami Beach 2024
佩斯画廊
Pace Gallery
展位 F9
2024年12月6日至8日
迈阿密海滩会议中心
佩斯画廊宣布参加 2024 年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Art Basel Miami Beach),于展位 F9 呈现一系列当代艺术家与二十世纪艺术大师的多元创作。
参展作品将包括佩斯最新代理艺术家李黑地和亚历杭德罗·皮涅罗·贝洛(Alejandro Pi?eiro Bello)的新作;洛伊·霍洛韦尔(Loie Hollowell)、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凯莉·曼宁(Kylie Manning)、田岛美加(Mika Tajima)、亚当·彭德尔顿(Adam Pendleton)、汉克·威利斯·托马斯(Hank Willis Thomas)和里奥·维拉瑞尔(Leo Villareal)等当代艺术家的新近创作。佩斯还将带来二十世纪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包括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艾米莉·坎·恩瓦瑞(Emily Kam Kngwarray)、埃尔斯沃思?凯利(Ellsworth Kelly)、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山姆·吉利安(Sam Gilliam)、奥登伯格 / 范·布鲁恩(Claes Oldenburg and Coosje van Bruggen)以及伟恩·第伯(Wayne Thiebaud)等。
亮点作品
Featured Works
李黑地
Li Hei Di
1997 年出生于中国沈阳
现工作生活于英国伦敦
李黑地的梦幻绘画《what pane of glass make lucid the reflection?》(2024)标题取自克里斯蒂娜·夏普(Christina Sharpe)2023年《普通笔记》(Ordinary Notes)一书中的一段话。这件作品通过抽象形式与视觉清晰瞬间的交织,标志着艺术家近期的创作转向具象。画面中充斥着难以捉摸、不易察觉的物体和人物:骷髅头、残肢、带翅膀的人物、星星、花朵和洋红色的房子,所有这些都从不透光的色彩层下浮现出来。带翅膀人物的轮廓显示了下巴、鼻子和眼睛的弧度;艺术家很少描绘人脸,这也使这件作品在其作品中独树一帜。
李黑地的创作灵感部分来自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雷梅迪奥斯·瓦罗(Remedios Varo),他创造了人物与物体互动的空灵环境。李黑地的创作过程从房子开始,建立在创造安全空间的个人愿望之上,然后逐渐演变成更密集的构图。物体、身体和形状开始充斥在双联画的上联和下联的顶部,使空间充斥着从住宅中解放出来的一切。作品最终呈现出人类潜意识、欲望以及与“家”这一概念相关的记忆和物品之间的对话。

Li Hei Di
what pane of glass make lucid the reflection?, 2024
oil on linen
96-7/16" × 63" (245 cm × 160 cm), overall installed
45-1/4" × 63" (114.9 cm × 160 cm), top panel; 51-3/16" × 63" (130 cm × 160 cm), bottom panel
琼·米切尔
Joan Mitchell
1925 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1992 年逝世于法国巴黎
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的《无题》(Untitled,约 1958 年)创作于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随后她不断加强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她早期作品中的狂热笔触让位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在其油画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横向弧线和大胆姿态。
《无题》以宣示性的、果断的橄榄绿笔触为特色,并以丰富的宝石色调作为点缀。这些色带飞快地划过画面,集中在上部和下部,与米切尔精心制作的白色背景相映成趣,白色对于建立人物和地面至关重要;她曾在 1957 年说过,没有白色的绘画就像“没有植物的花园”。[1] 白色在深色之上和周围的微妙层次显示出,艺术家并不是随意地涂抹颜料,而是深思熟虑地将每一笔都与前一笔相呼应,并期待着下一笔的到来。米切尔在巴黎和纽约两地奔波,她越来越多地受到法国印象派的影响,同时也在探索抽象表现主义的抒情潜力。米切尔在这一时期获得了独立和自信,正如《无题》中大胆的姿态所反映的那样,这推动她进入了一个自发性增强、与法国乡村充满活力的时期。
1. Joan Mitchell quoted in Judith E. Bernstock, Joan Mitchell (New York: Hudson Hills Press, 1988), 39.

Joan Mitchell
Untitled, c. 1958
oil on canvas
74-3/4" × 74-7/8" (189.9 cm × 190.2 cm)
埃尔斯沃思?凯利
Ellsworth Kelly
1925 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1992 年逝世于法国巴黎
《深蓝色板》(Dark Blue Panel,1999)是一大片纯净的蔚蓝色,体现了埃尔斯沃思·凯利(Ellsworth Kelly)对几何硬边抽象画的激进探索,以及他长期以来对创造独属于自己的生动色调的渴望。在长达八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艺术家从感知的基本要素——纯粹的形式、色彩和线条入手,重新定义了绘画的边界。他的绘画实践的核心是主张绘画固有的平面性——这也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深蓝色板》中,他通过平滑均匀地涂抹油彩来达到这种效果,掩盖了油画颜料厚重、粘稠的质地。艺术家的灵感通常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形状,他将画布拉伸弯曲,直到作品具有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雕塑感。这件作品是一幅扭曲的长方形作品,挑战了人们对传统肖像画布的认知。通过这种对幻觉的拒绝和绘画姿态的缺失,凯利突出了单色表面,在作为人物的绘画和作为地面的墙壁之间建立了一种明确的关系。作品的标题也使作品摆脱了任何隐喻与解读,展现出凯利清晰明了的艺术创作手法。

Ellsworth Kelly
Dark Blue Panel, 1999
oil on canvas
8' 4" × 64" (254 cm × 162.6 cm)
亚历杭德罗·皮涅罗·贝洛
1990 年出生于古巴哈瓦那
亚历杭德罗·皮涅罗·贝洛(Alejandro Pi?eiro Bello)的新作《500 年》(2024)是对半世纪前加勒比群岛的超现实想象——那时第一批欧洲殖民者还没有到来。他以推测的方式展示了 Taíno 人居住的环境,以半幻觉的方式描绘了殖民者接触这些岛屿时的景象。画中每一个笔触都暗示着一种不确定性——这里不是真实存在的场景,而是介于共同记忆和失落历史之间的地带。每一种五彩缤纷的色调、植物、形状和人物形象都让人想起古代洞穴壁画——生命在那里被展现和理解,唤起人们与过去的原始联系。不起眼的人物形象点缀在这个巨大的梦境之中,漩涡般的飓风被炽热的红日照亮,而波浪般的浓丽色彩、光线和抽象图案则隐藏在午后浓重的阴霾之下。
对皮涅罗·贝洛来说,绘画是与过去的持续对话:包括古巴诗人维尔吉利奥·皮涅拉(Virgilio Pi?era)和古巴现代主义画家阿米莉亚·佩莱斯(Amelia Peláez)进行了对话。前者创作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作品《整座岛屿》(La Isla en Peso)深深吸引了他;后者对鲜艳色彩和几何抽象的运用深深影响了他对加勒比身份和历史的探索。[1] 在新作《500 年》中,这种对话跨越了五个世纪的时空,将失落、生存和文化复原的历史转化为在真实和象征之间游移的形式与色彩。
1. Victoria Woodcock, “Artist to Watch: Alejandro Pin?eiro Bello Taps into Dreamscapes and Magical Realms,” Galerie Magazine, 5 November 2024.


Alejandro Pin?eiro Bello
500 Years, 2024
oil on linen
72" × 60" (182.9 cm × 152.4 cm)
洛伊·霍洛韦尔
Loie Hollowell
1983 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伍德兰市
现居于纽约
洛伊·霍洛韦尔(Loie Hollowell)的“光谱”(Spectrum)系列装置作品中的立体色度绘画是她对空间中身体形态的持续探索的组成部分。这组绘画借鉴了埃尔斯沃思·凯利(Ellsworth Kelly)的巨幅作品《光谱五》(*Spectrum V,*1969),跨越了从黄色到绿色、蓝色、紫色、红色、橙色,再回到黄色的整个色度范围,而其各个部分则在平滑过渡与鲜明对比之间取得了平衡。一条“挤奶线”——象征着喂奶前或喂奶后乳汁从乳头滴落时重力对乳汁的牵引——从每个凸起的乳头直垂而下,鲜明地勾勒出左边的亮点和右边的暗影。
对折、折痕、褶皱、顶点:乳头标示出一条分界线,如同一个浓烈色彩的熔炉,均来自哺乳期朋友的身体的浇注模型。铅垂线让人联想到雷达地图上发光的旋转臂,同时也寓意着日晷的计时功能和周期性。“光谱”系列的另一个版本正展出于艺术家在佩斯洛杉矶空间的个展中,展现了霍洛韦尔的高超技巧与概念创新,创造出既夸张又复杂化真实维度的错觉。


Loie Hollowell
Spectrum, Cadmium Yellow Orange, 2024
oil paint, acrylic medium, aqua resin, epoxy resin, and sawdust on linen over panel
12" × 9" × 2-1/2" (30.5 cm × 22.9 cm × 6.4 cm)

Loie Hollowell
Spectrum, Ultramarine Blue, 2024
oil paint, acrylic medium, aqua resin, epoxy resin, and sawdust on linen over panel
12" × 9" × 2-1/2" (30.5 cm × 22.9 cm × 6.4 cm)
阿丽佳·柯维德
Alicja Kwade
1979 年出生于波兰卡托维兹
现工作生活于德国柏林
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的雕塑作品《Binding Finding》(2024)探索了其标题所暗含的双重性:“Binding“意指将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连接或约束,而”Finding"则暗示着发现或启示。这种张力体现在作品的材料和组合方式上——两面垂直的墙壁由青铜浇铸的灰泥制成。灰泥象征着人类的内在联系,而象征着结构的缺失砖块则暗示了对是什么将这些关联维系在一起的质疑。柯维德使用的青铜材质将《Binding Finding》与艺术史传统相联——青铜一直被用来塑造永垂不朽的重要人物和时刻。通过用青铜铸造灰泥等日常材料,柯维德挑战了传统的永久性和文化意义的概念,这种创作方式在她之前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在 2023 年起持续创作“单一世界”(Mono Monde)系列中,她将大规模生产的所谓“monobloc”塑料椅改造成青铜雕塑,模糊了高级艺术和低级艺术之间的界限。
砖块与砖块的缺失这一主题首次出现在柯维德 2022 年的作品《玻璃屋》(The Glass House)中,透明的玻璃砖瓦解了实体的概念,强调了可见与不可见之物的关系。在《Binding Finding》中,砖块所在的负空间促使观众重新思考物体之间的空间,以及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柯维德曾提到过她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兴趣,认为意义来自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非各部分本身。在《Binding Finding》中,砖块的缺失和空隙的存在将焦点从单个元素转移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上,从而吸引观众去思考将结构连接在一起的无形力量。



Alicja Kwade
Binding Finding, 2024
bronze
161.5 cm × 85.4 cm × 68.9 cm (63-9/16" × 33-5/8" × 27-1/8"), 297 kg (654 lb 12 oz)
Base- 14 cm × 99 cm × 171 cm (5-1/2" × 39" × 67-5/16")
奥登伯格 / 范·布鲁恩
Oldenburg/van Bruggen
克拉斯·奥登伯格
Claes Oldenburg
1929 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2022 年逝世于纽约
库斯杰·范·布鲁恩
Coosje van Bruggen
1942 年出生于荷兰格罗宁根
2009 年逝世于洛杉矶


Oldenburg/van Bruggen
Blueberry Pie à la Mode, Flying, Scale A, 1996
cast aluminum painted with polyurethane enamel
29" x 57" x 27" (73.7 cm x 144.8 cm x 68.6 cm)
凯莉·曼宁
Kylie Manning
1983 年出生于阿拉斯加州朱诺市
凯莉·曼宁(Kylie Manning)的新作《Hold the earth above me》(2024)标题取自汤姆·威茨(Tom Waits)2004 年的歌曲《Green Grass》中的歌词:“把你的头放在我的心曾经所在的地方/把大地托举在我的身体上/躺在绿草地上/记住你爱我的时候。”[1] 威茨歌曲中的叙述者从坟墓之外向仍在世的亲人发出了萦绕心头的恳求;反复出现的“托起我头顶上的大地”是对安葬的诗意请求——接受死亡,回归自然。
《Hold the earth above me》体现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其多层次的构图唤起了一种幽灵般的存在感与渴望,大片丰富的色彩与转瞬即逝的形象姿态交相辉映。曼宁最近的许多作品,如正在首尔 Space K 展出的个展“黄海”(Yellow Sea)中的巨型悬挂绘画等作品,唤起了人们对海洋流动性和广阔性的联想;而这幅画作则拥抱了陆地的坚固性和永恒性,将她的抽象形式植根于大地色调与质感当中,暗示着土壤、根系和沉积物。《Hold the earth above me》标志着曼宁近期海景画的主题转向了陆地语境,艺术家将这种贴近土地的精神部分归功于自己的母亲身份。曼宁的笔触经常被比作波涛滚滚的大海和变幻莫测的地平线,她在绘画中将人物和大地融为一体,仿佛他们就是风景本身的一部分——草地和田野中交织着的记忆的化身。
1. Tom Waits, “Green Grass.” Track 5 on Blood Money, Anti-, 2002.


Kylie Manning
Hold the earth above me, 2024
oil and graphite on linen
72-1/8" × 86-1/16" × 1-1/2" (183.2 cm × 218.6 cm × 3.8 cm)
艾米莉·坎·耐瓦瑞
Emily Kam Kngwarray
1910 年出生于澳大利亚乌托邦(Alhalkere)
1996 年逝世于澳大利亚爱丽斯泉(Mparntwe)
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家艾米莉·坎·耐瓦瑞(Emily Kam Kngwarray)经常从她的家乡澳大利亚西部沙漠的野生动物和传统习俗中汲取灵感,构建出她富有表现力的视觉语言。
《无题》(1992)由遍布画布的粉红色、赭石色和锈红色圆点组成,创作形式类似于“awely”——一种澳大利亚原住民中的仪式活动,包括在妇女身上涂抹油彩和有机颜料。画面上的图案是每个妇女所特有的,强化了她们在社区和环境中的关系。耐瓦瑞将自己的作品作为“awely”和其他原住民仪式的延伸,令标记制作(mark-making)的内涵浮现于精确细致的形式之上。作品中温暖的色调和图案暗示着夏天的到来,赞美西部沙漠丰饶的种子与花朵。耐瓦瑞会席地而坐,还常在创作时唱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仪式:她还会有节奏地涂抹颜料,将她的艺术实践、她的原住民社群和共同的家园交织在画中。


Emily Kam Kngwarray
Untitled, 1992
synthetic polymer paint on linen
59" × 48" × 1-1/8" (149.9 cm × 121.9 cm × 2.9 cm)
里奥·维拉瑞尔
Leo Villareal
1967 年出生于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
现居于纽约
作为 20 世纪 70 年代“光与空间”运动的当代继承者,里奥·维拉瑞尔(Leo Villareal)的《黄金游戏》(2024)通过对 LED 灯和定制算法的变革性使用激起观者的好奇与惊叹。作品标题“Golden Game”参考了一本 17 世纪的炼金术书籍——书中介绍了如何使用普通的构件,将其转化为比各部分总和更为珍贵的东西。作品以其闪烁变幻的美感令人沉醉,引发人们思考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平衡。
这件作品所生成的图案与有机世界中的图案相呼应——不断移动的光线让人联想到湖面上的晨曦、水晶的微小闪光或鸟羽的珍珠光泽。作品中的算法虽然不直观可见,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在表面上构建了光的闪烁波动。维拉瑞尔为作品定制的算法可以控制随机播放,确保其呈现出复杂的变化,永远不会重复相同的配置。算法和瞬时性之间的平衡激发了人们对隐藏和显而易见的图案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暖棕色和米色的色调层层叠叠,微妙变化,再加上快速移动的金色火花,令这件作品呈现出海市蜃楼一般的变幻特质。观众既是光与变化世界的见证者,也是这些统一力量的接受者。因此,作品中的技术非但没有拉开我们与自然的距离,反而显示出人与自然的持续接近。柔和发光的 LED 成为我们理解宇宙相互关联能量的度量。《黄金游戏》具有炼金术和神秘主义的色彩,在追求超然感的同时重新定义了技术的边界。

Leo Villareal
Golden Game, 2024
LEDs, wood, metal, acrylic, custom software and electrical hardware
52" × 52" × 4" (132.1 cm × 132.1 cm × 10.2 cm)
Pace Gallery
1960 – now
佩斯画廊创立于1960年,它是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佩斯画廊如今已步入第七个十年,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小红书
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12层
12/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T +852 2608 5065
hongkong@pacegallery.com
pacegallery.com
Galleries
New York|纽约
540 West 25th Street and
510 West 25th Street
+1 212 421 3292
London|伦敦
5 Hanover Square
London W1S 1HQ
+44 (0)20 3206 7600
Hong Kong|香港
12/F,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852 2608 5065
Seoul|首尔
267 Itaewon-ro
Yongsan-gu
+82 2 790 9388
Geneva|日内瓦
Quai des Bergues 15-17, 1201
+41 22 900 16 50
Los Angeles|洛杉矶
1201 South La Brea Avenue
+1 310 586 6886
Tokyo|东京
1F; Azabudai Hills Garden Plaza-A
5-8-1 Toranomon, Minato-ku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