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蓝花”圆桌对谈现场,从左至右:画廊主、艺术媒体人Cici项偞婧,策展人袁佳维,写作者、策展人夏天
元美术馆“是日蓝花”秋季群展已圆满落幕,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入探讨蓝色在艺术史和文化中意义的学术对话。展览尾声,我们有幸邀请到策展人袁佳维,写作者、策展人夏天以及画廊主、艺术媒体人Cici项偞婧,参与了一场关于 “从诺瓦利斯到中村修二” 的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展览背后的故事以及蓝色在艺术与生活中的多元意义。
策展心路与理念
“是日蓝花”策展人袁佳维
袁佳维作为 “是日蓝花” 展览的策展人,分享了展览筹备的心路历程。这个展览在她脑海中构思了近一年,经过多方考量,最终与元美术馆携手将其落地。元美术馆回字形的空间与展览的四个分主题 —— 蓝花象征的神秘蓝色、色域绘画中的崇高蓝色、生态方向的疗愈蓝色、城市建筑科技语境里的无序蓝色 —— 完美契合,为观众带来一场连贯而又层次分明的艺术之旅。
袁佳维带来的展览线索参考书
袁佳维表示,展览的缘起与帕梅拉·罗森克朗茨(Pamela Rosenkranz)的“异度蓝窗”(Alien Blue Windows)系列密切相关。该系列作品探讨了蓝色的自然与人工双重属性。蓝色既是大海的反射色,也是一种科技产品,如蓝色LED灯的发明,极大推动了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通过这种历史与技术的交织,蓝色在展览中成为了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重要象征。
帕梅拉·罗森克朗茨,《异度蓝色窗户(利什,奥拉宁堡街 18)》,2017 年。“是日蓝花”展览现场,2024 年,元美术馆,北京。图片由元美术馆提供。摄影:林半野@AGENT PAY
蓝色在艺术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袁佳维表示,在古代,作为矿物颜料的蓝色极为珍贵,其稀缺性使其成为艺术家们珍视的色彩选择。像维米尔等大师的作品,因对蓝色的运用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同时,蓝色与光相关的工艺,如蓝晒,也为艺术创作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在中世纪基督教传统中,蓝色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成为圣母玛利亚的象征色,代表着纯洁与神圣。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蓝色的意义也各有千秋。在海洋文明中,它与探索、冒险精神相连;而在中国文化里,青花瓷等艺术品中的蓝色则更多地体现了物质文化层面的价值。
蓝色的哲学与浪漫主义
写作者,策展人夏天在对谈中展现出了其深厚的艺术理论功底和独特的见解。他提到,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笔下的蓝花意象与浪漫派传统紧密相连。诺瓦利斯身份复杂,集诗人、哲学家、艺术批评者于一身,他在残稿中讲述的中世纪故事里,男主角梦到的蓝花充满神秘色彩,与欲望和无限的神秘主义体验相关。从浪漫派的视角看,蓝花代表着绝对者,这一概念超越了人类理性的范畴,因为我们作为有限者,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用理性去定义这种绝对超越经验的存在。
写作者、策展人夏天
夏天还深入探讨了浪漫派的起源,指出 “romance” 在中文语境中虽是舶来品,但在西方其最初源于中世纪文学形式,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冒险经历以及求而不得等元素。诺瓦利斯试图将这种寻求不可能者的经验转化为散文、箴言、艺术评论等写作方式。他虽在浪漫派中看似是个小角色,但海涅在《论浪漫派》中对其有所提及。夏天回忆起书中关于法国鬼魂和德国鬼魂的笑话,生动地描绘出德国浪漫派那种阴郁、徘徊于森林中的传统形象。
这种浪漫派意象在后世众多哲学家、诗人和文学家中产生共鸣,海德格尔被认为是最后一个浪漫派,其存在主义哲学中也有许多与绝对的不可描述性相关的内容。夏天特别强调了瓦尔特?本雅明对诺瓦利斯关于蓝花想象及写作方式的研究。本雅明在其博士论文《论德国浪漫派中的艺术批评概念》中认为,诺瓦利斯那种碎片化、有头无尾的写作方式对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在启蒙哲学时代,康德的三大批判等体现了对事物的反思以获取真理知识的过程,艺术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艺术家通过媒介把握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而写作者(批评者)的反思同样是一种创造,能扩大作品的意义,使文本兼具理性判断和审美感。夏天还以自己策划的全红展览为例,将红色与蓝色进行对比,阐述颜色背后的象征和隐喻,引发了对当代艺术中颜色意义的深入思考。
画廊主、艺术媒体人Cici项偞婧
画廊主、艺术媒体人Cici项偞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开场,她表明自己虽未深入研究相关书籍,但希望通过对谈能让观众重新理解蓝色,唤起蓝色相关的回忆和经验。
Cici对展览的视觉呈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展览中的架上绘画和雕塑作品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美丽而独特的艺术氛围。同时,Cici还关注到蓝色在当代生活中的其他象征意义,她举例说在手机 APP 中,蓝色通常给人稳定、有信誉的感觉,像支付宝等可信度较高的 APP 多采用蓝色为主色调。她还提到蓝色具有疗愈作用,尽管在很多文学、艺术和电影中蓝色常被与忧郁联系在一起,但它也蕴含着希望和高贵的品质。Cici建议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可以多欣赏自然中的蓝色,以获取心灵的慰藉,如在面对行业压力和失眠等问题时,蓝色或许能成为一种舒缓情绪的力量。她的观点为对谈增添了更多生活气息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使观众能从不同角度感受蓝色在艺术与生活中的多元价值。
当代视角下的蓝色沉思
在对谈中,嘉宾们亦探讨了蓝色与现代科技的关系,特别是蓝色LED灯的发明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袁佳维介绍了中村修二的发明如何推动了现代照明技术的发展,并反思了蓝光对人类生物钟的影响。她指出,现代城市的蓝色光污染,尤其是从电子屏幕到街头灯光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健康状况。通过这种技术与环境的交织,蓝色不仅是美学的选择,也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深刻回应。
对谈最后,三位与会者总结了展览的哲学意义与艺术价值。袁佳维强调,作为策展人,她不仅关注展览的视觉效果,更致力于通过展览提出更深层的文化和社会问题。CICI与夏天则分别从浪漫主义与当代社会的视角,讨论了展览如何打破蓝色的传统认知,并赋予其新的文化意义。
此次对谈不仅是一次关于展览的回顾,更是一次对蓝色在艺术、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意义的深度挖掘。通过嘉宾们的精彩分享,我们对 “是日蓝花” 展览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对蓝色这一色彩在当代社会中的多元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艺术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世界与时代的精神。
感谢各位艺术爱好者和学术界朋友的参与,期待蓝色与艺术的对话在未来继续延续。
嘉宾
Speaker
夏天
Ben Xia Tian
写作者、策展人
夏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现任教于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研究方向为艺术批评与理论、中国当代艺术与近现代视觉文化。合译著作有美国艺术史学者托马斯·克洛的《波普的远征:1930-1995年间的艺术、音乐与设计》(江苏凤凰艺术出版社,待出)。他曾为Art Review China、artnet、W magazine、Ocula、Artbaba以及Longlati基金会等多个机构或媒体撰写评论文章。
项偞婧
Cici Xiang
画廊主、艺术媒体人
项偞婧Cici Xiang,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史专业,2019年创办艺术科普项目“艺术你我C”,2021年11月以画廊合伙人的身份正式加入星空间,其多重身份活跃于时尚、文化及艺术领域。
袁佳维
Evonne Jiawei Yuan
“是日蓝花”策展人
袁佳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后就读于伦敦大学考陶德艺术学院,获艺术史硕士学位,以及建筑联盟学院,获历史与批判思维专业硕士学位。目前研究兴趣涉及当代艺术的建筑媒介、(后)现代空间观念、边界美学及地理政治学相关。近期策划的群展包括“即席之美”(ASE基金会,上海,2023)、“流向诸土”(贝浩登x缇干,北京,2023)、“缠缠缠绕——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胡晓媛、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Longlati基金会,上海,2023)、“坚决复习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上辑:固态模具;下辑:液态循环)”(长征独立空间,北京,2022–23)等。共同策划的群展包括“艺术的朋友——中国新世代收藏家展览”(油罐艺术中心,上海,2023)、“朦胧自新——何麦克、禤善勤、赖辉明、苏予昕”(白立方,香港,2023)等。2021至23年兼任Longlati基金会写作者收藏委员会(上海)主任与客席策展人期间,她曾带领团队策划艺术家个展包括“马秋莎:汝肤之境/镜”(2022)、“劳瑞·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园林剧场与人类世的怪物寓言”(2022)等。2022年由她发起于上海的策展实践与跨学科研究事务所totalab曾联合the Soil Collection举办群展“迅疾传播:僵尸、多重生命与幸存者之爱”。今年初她重返北京,由她担当执行策展人的群展“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呈现于中国美术馆。与此同时,她策划了画廊周北京2024新势力单元主题群展“风的内侧”。
合作方
Partner
艺术你我C集Cici项偞婧个人、全媒体平台影响力及艺术家资源于一身,致力于推广国内外 优秀的艺术家和项目活动,推动当代文化的发展,并迅速成长为具有独特的文化输出力和社群号召力的集合体。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包含基于全平台运营的艺术科普内容,以及打通线上线下的公共教育活动。
加入社群
Join The Acommunity
识别二维码加入元美术馆社群
获取更多展览、活动资讯
参与互动,不定时发送群福利
右滑查看更多 Slide to view more
元美术馆是由北京建龙集团及骏豪集团发起的非营利性美术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骏豪中央公园广场。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美术馆从“元”开始,在混凝土构筑的山水建筑内开辟出独特的艺术场域,意在引领耽于都市生活的观众回归心灵本源,提供审美、沉思与交流的空间。
元美术馆坚持以具有国际视野的价值判断来审视当下的种种艺术现象,在研究梳理工作的基础上为公众呈现多元化的当代艺术展览,以此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生产。同时,元美术馆也将深度连结本土艺术家,关注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与发声,支持新兴的艺术思潮与前卫实践,与艺术家及公众一起探索当代艺术的边界。
周二 Tue. - 周日 Sun.
10am - 6pm
| 周一闭馆 |
北京市朝阳区骏豪中央公园广场A2座三层 3/F, Block A2, Junhao Central Park Plaza,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元美术馆
100天建成一个美术馆
元美术馆
元美术馆
邮箱 Email:
微信 Wechat:
电话 Tel:
yhl@yuan-artmuseum.com
YuanArt2022
010-65919959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动态
Follow us for more news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